-
1 # A時光靜好
-
2 # 青山小云
想用一篇過去寫的舊文來回答這個問題。
《有味》
素來喜歡汪涵的主持,《越策越開心》、《天天向上》、《我們來了》、《我想和你唱》等,每看無不捧腹大笑。熒屏上的汪涵,幽默的語言,機靈的應變,偶爾誇張的表情,時不時蹦出來的方言,都讓人覺得他是個十分有趣的人。然而當我讀到他寫的書《有味》,讀著讀著就有了新的認識,汪涵這個人,可不僅僅是有趣那麼簡單,他實在是很有味的。
這裡不得不提到靖港,長沙邊上的一個小鎮,在緊鄰都市的地方,在溈水河靜靜的流淌中,依然固我地保持著自己緩慢的節奏感。汪涵的《有味》,並非起因於靖港,但那些在他看來十分有味的人或物件:香乾、餈粑、稱枰、木匠等,以及那些有一些年代感卻正在或即將被人遺忘的東西:摺扇,油布傘,墨條,雞毛撣子等,它們身上都有著和靖港古鎮一樣的氣息。甚至一隻洗澡用的大木盆,因為它承載了母親給予的愛和溫暖,便也總是躺在記憶溫柔的一角,時不時的笑著醒來一下。
我後來果真到了靖港,在一個太陽破例溫柔下來的盛夏午後,出發時因為一點小小的意外而耽誤了半天時間,到達時恰是下午四點。鎮西口停車場收費的老叔手一揮,大聲說:快去吧,我都要準備關門了,現在去逛逛還來得及。我就笑了,不急的,急啥子嘛。我來這裡,不是為了看見什麼,也不是為了尋找什麼,更不為了得到什麼,我就是來這走走,踏著我細細慢慢的步子,順著溈水河流淌的方向,從鎮西頭走到東頭。也許我會意猶未盡,便又沿路折返回來。我會路過木匠鋪,豆腐作坊,做稱枰的呂爹並不愛說話,通常手藝人都不愛說話的,我也就不必打招呼,自個兒會心一笑便好了。鎮上的遊人並不多,稀稀拉拉三兩個和我們擦肩而過,古街兩邊的商鋪見不到幾個顧客,卻也安然自在。我於是也渾身自在,粉白的牆壁,雕花的窗子,飄揚的幡旗,緊扣的木門,一切都剛剛好。眼睛所到之處,一切都那麼有味,一把小摺扇,一片葉脈畫,一根布手鍊,一支舊步搖,我拿起便不再放下。今天特意穿了一件齊腳踝的長裙,鬆鬆軟軟的布料和此刻的閒適是多麼相稱,裙襬揚起的弧度恰好安放住內心淡淡的歡喜。我在一家鞋店裡淘到一雙繡花的布鞋,和我的裙子十分般配。這鎮上曾經有一家叫“望江樓”的鞋廠,他們生產的布鞋曾經遠銷上海,這“望江樓”,應該就是我這雙布鞋的生產廠家的前身吧。
通常古鎮,要麼緊鄰茶馬古道,要麼依著水埠碼頭,皆因得交通之便而多商賈往來。靖港東瀕湘江,南臨老溈水,得水運優勢,曾為三湘物資集散之地,素有“小漢口”的美名。但後來,隨著公路運輸漸漸取代水路,靖港的繁華也慢慢消退下來。一腳踏進古鎮,懂她的人看到她的淡定與從容,不懂她的人只看到她的頹廢和落敗。其實,昔日繁華也好,今日蕭條也罷,事物的發展總有它逃不開的定律,就像一個人的生老病死,是誰也改變不了的方向。然而,一條河,或是一個古鎮的壽命,都比她們本身要長的多,即便她們某一天消失了,但她們依然會以另一種形式保留下來,活在人們的記憶中,活在各種文字記載裡。
如此想著,心下俞安。信步走進一家小樓的後院,臨水的露臺寬敞平整,溈水在腳下安靜的流淌,一株三角梅漫不經心地舒展著枝葉,對著溈水河攬鏡自照。好想也有這樣一處院子,種下許多的花草,一年四季都要有鮮花盛開,讓這個院子無時不刻都盪漾著初夏的微溫。我在這微溫裡讀書,彈琴,或者躺在一把舊藤椅裡閉目養神,高興時也可以哼幾支小曲。旁邊置一案几,泡上一杯芝麻豆子茶,再撒上幾朵幹桂花吧,一整個下午便都可以氤氳在桂花淡淡的香氣裡。蘇東坡說: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世間又有多少人做得了這主人呢?總要經歷一番打磨才悟得這個道理。
貫來我這人,愛一個人,或是喜歡一方物,並無十分的執念。可得到,可不得到;可長久,可不長久。人群堆裡,沒有什麼表現的慾望,也不急於表達自己。你懂了便懂了,不懂便不懂;給了就給了,不給就罷了。曰: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也不知這究竟是我清高過甚,還是自信不足,由少年到青年到如今步入中年,我始終還是這個樣子。我後來決定學琴,每天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只重複簡單的指法練習。這幾個小時之後,甚至無數個幾個小時之後,我的琴技依然看不出什麼變化,或者壓根兒沒有變化,我依然耐著性子重複。我也會看一本書到深夜,我看的書不多而且雜,它們跟我的生活也多半沒什麼直接關係,但它們終會長進我的骨裡肉裡,滲進我的血液裡。它們也許會讓我獲得一些理論上的支援,化解一些化解不了的情緒。我還饒有興趣地將一條地攤上花10塊錢換來的手串,據賣手串的老闆講那是菩提子,我將手串用舊牙刷刷了一遍又一遍,一有空便拿在手裡反覆摩挲,一條黑黑的手串愣是被磨得泛著淺淺的絳紅的油光。
我似乎終於明白,對萬事萬物之情,最大的奢侈是花上足夠的時間耐心地等待,就像等待琴藝精湛,等待知識豐富,等待手串更有價值。在等待中,我們學會安靜下來,靜而後能定,定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開門見鬧市,關門即是深山,這深山在自己心裡。至於等待的結果,那都不是很重要了,因為這種傾注精力耗費時間的等待過程,本身就十分有味。
最後且讓我也學著汪涵的樣子,引用一首米沃什的《禮物》作為本文的結尾:
如此幸福的一天。
霧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園裡幹活。
蜂鳥停在忍冬花上。
這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我想佔有。
我知道沒有一個人值得我羨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記。
想到故我今我同為一人並不使我難為情。
在我身上沒有痛苦。
直起腰來,我望見藍色的大海和帆影。
-
3 # 金陵城中那明亮的少年
物慾橫流的時代,人的慾望變少了,外界影響自己的因素減少了,心自然會靜下來。心靜,看待事物會更加透徹明亮,事情也會變得簡單。
-
4 # 自由自在的老蘇
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這句話我贊同,如果能做到當然最好,但年輕人要他沒慾望是不客觀的,社會也不會進步,人人都有追名逐利的慾望,尤其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但要有所節制,不能不擇手段,要有底線,只要不傷及他人,必要的上進無可厚非。少欲應該指老年人,不同層面的老年人要找好自己的位置,不要和年輕人搶市場,尤其是退休再就業的老人,錢的慾望小點,心靜點,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好處,事少管點,不要想改變別人,包括子女,不要操心過多,表達自己的慾望也要小點。
-
5 # 勇士的刀鋒
明·薛宣《讀書錄》裡寫道:“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到了一定年齡,一個“減”字便在心底慢慢浮出,開始向內需求,放下門外菸火三兩,心思面向秋水,鬧中無波,布衣從簡。 春來,養一懷花氣,流水是否解意,不重要;夏至,綠意多情貼耳,笑笑未曾入心;秋臨,人生一葉萍舟,斯年是何年?秋水無塵;冬時,與雪對窗而坐,共賞疏影枝頭的暗香浮動;把歲月的小風景研成水墨,清淡一點,在坐老光陰中描摹成畫,喜歡這種與世無爭的生活。 雪小禪說:“所謂銀碗盛雪的日子,是門前種花,屋後種菜,自己醃製鹹菜,有柴米油鹽詩酒茶。有三五知己秉燭夜談。窗外薔薇燦燦的開,人在屋內風長氣靜的笑。”如此小日,在喧囂的鬧市,仿若一溪清流,潺潺流至心底。 所謂妙人閒居,應該是左手握著清淺粗茶,右手栽種竹籬,感花氣當軒,煙火與詩意細細醞釀打理,便是光陰的恩賜之美。 偶有遠朋來訪,備一壺尋常老茶,煮三兩家常,把煙火打磨細了,友品時,溫暖如春;再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一懷恬靜。 人生很多時候,正如小窗幽記裡而言:“花開花落春不管,拂意事休對人言;水暖水寒魚自知,會心處還期獨賞。”獨賞二字,內涵太多況味,有冷有暖,有悲有喜,悄悄來,悄悄去,或一地秋雨,或一簾春色,喜悅與惆悵掛於眉尖的,皆為你的內心所選。 日子是“庸常”組合,一些看似平凡,讀起來,少了清與雅,流於小煙火裡平淡無奇。但若你細細品味,最真的五味雜陳,通常皆是庸常組成,牽制著我們的喜怒哀樂,流連千般,回味千般。
-
6 # 一璟隨筆
“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這裡的“簡”,指的是心靜的人處理起事情會變得更加簡便、更加順暢,願望也就更容易實現。
人活著不能沒有慾望,慾望是一種激情,是鼓勵人們積極向上的動力。但是,慾望多了,心就容易很忙,心忙不過來,就難以兼顧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慾望,最後只會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
當我們選定了一個慾望,也就確定了一個目標。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放下其他的慾望,也不要再升起新的慾望,而是靜下來將心向內收,並進入一種感恩開心的良好狀態。
我們要知道:靜而生定,定而生慧。心靜下來之後,我們就不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能夠細心考慮;靜心的考慮會恆生出強大的專注力,而智慧,就會在集中的心念中產生。人生智慧都已經從內心升起來了,那願望的實現離我們還遙遠嗎?
願望的實現是內心的一門藝術,其前提,就是心要先靜,而後再專心致志,因為“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
7 # 清淨心文苑
一個人的心有多靜,福就有多深。
人心寬了,人心靜了。生活就會簡單得多。
心裡沒有煩惱的事,擁有安靜和諧的頭腦,人就會快樂許多。
在人生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永遠不要迷失自己。
要以一顆平常心看待人生的得與失,就能享受充實而幸福的人生。
不要去評價別人是否幸福,即使是那個人看起來孤獨無助。
每個人的幸福,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人生要擁有一顆心寬似海的心靈,才是人生該有的態度。生活有苦樂,人生有起落。
不要活在別人的嘴裡,也不要活在別人的眼裡,而是把命運,握在自己手裡,走好自己選擇的路。
別選擇好走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
生活,在於過程,猶如生命在於成長。
永遠不要讓自己,被這三件東西所控制:過去,別人和金錢。
在擁有時,要好好珍惜。失去之後,要捨得放開。
心靜則體察精,克治亦省力,給人生留一點空白,讓生命安靜素簡!
-
8 # 敬逸軒
“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如何看待?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道德經》
1,欲之始,起於利。
世間之人必有其欲,有人因欲而追逐,成就夢想,有人卻因欲而迷失,頹廢癲狂。
欲成人之美,欲為魚肉,供人朵頤。
欲廢人之志,人為魚肉,任欲驅使。
欲之始,起於利,而這也是人性的弱點。
少欲則心靜,我們雖然無法掌控人性的慾望,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少一些慾望,至少讓我們的心時刻保持著理智,不讓欲字矇蔽了雙眼。
因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唯有讓自己少欲,才能避免被利慾薰心,也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時刻保持著心靜則思廣,心靜則欲清的那一份理智。
2,心靜則事簡。
現實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發現這樣一種有趣現象,那就是當我們越發想將一件事做好時,此時若我們身邊有人稍加催促,明明很簡單的事,卻被我們無形中複雜化,以至於讓自己手忙腳亂。
就比如在考試中,明明我們會做的題,卻在時間無形的催促下,讓得我們手忙腳亂,無從下筆。
又如工作中,我們忽然接到領導臨時所交代的一份報表,因為急迫所以讓得我們越發無從下手。
而這便是因為你我心不靜所造成的,心靜則事簡,此時如果我們冷靜下來,先易後難,也就不會出現慌亂的現象。
3,少欲明心,心靜悟己,化繁為簡,是為人生。
純則粹,陽則剛,世間萬物皆陰陽。
有花開,有葉落,花開無聲,葉落無痕。
有潮起,有潮落,潮起聽海,潮落觀日。
人易少欲明心,心靜悟己,是為心平氣和,氣和而心靜,心靜而化繁為簡,是為人生。
-
9 # 追夢異鄉
這句話出自明•薛瑄《讀書錄》 卷三。慾望就是羈絆你正確思考和判斷的最大的影響因素,當你無慾無求的時候就可以以第三人稱的角度來考慮自己的事,有句古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欲止心靜的時候,一切都會變得清晰,就等於從當局者的角度變化到旁觀者的角度,這樣你的心自然就清淨了,心一旦清淨,所有的事情就簡單了,一簞食,一瓢飲,自得其樂。
-
10 # 孛兒只斤春花
“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是有道理的。
人的好多的煩惱,痛苦,皆因慾望太多而造成的。
慾望太多而又無法滿足,求而不得,徒生悲傷。
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這種憤懣和痛苦中度過的。
如若,想看點,看開點,人生的真正意義不是無限度的索取,而是有得有失,得失皆有度。
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一個平衡狀態,世間萬物,生生不息。
明白了這個道理,心,自然而然就能平靜下來,心靜了,想的事情都簡單了。
大道至簡,大繁至簡,就是這個道理所在……
回覆列表
人心寬了,人心靜了,生活就會簡單得多。
心裡沒有煩惱的事,擁有安靜和諧的頭腦,人就會快樂許多。
在人生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永遠不要迷失自己。
要以一顆平常心看待人生的得與失,就能享受充實而幸福的人生。
每個人的幸福,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人生要擁有一顆心寬似海的心靈,才是人生該有的態度!
華衣美食不過如此,金錢名利都是雲煙,素與簡才是人生的本真。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欲止心靜的時候,一切都會變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