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愛糖酒會
-
2 # 修仙小說
三國演義的焦點情節大部分都聚集在諸葛亮身上,他是貫穿整部劇的靈魂人物,是一個有著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出場改變了劉備的命運死局,改寫了政局上已經形成的南北割據勢力。
劉備一生最英明的就是籠才手段,天下有才之人,全都敬他,愛他,忠他,可謂生死不渝,刻骨銘心,這是戰爭時期的情感精華,他是正派力量的象徵,假如三國演義到劉備成都稱帝,三足鼎立之時收筆,大約不會催人淚下,令人肝腸寸斷,悲嘆英雄遲暮,領悟出師未捷身先死之悲情感受,正如歌詞中所唱,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劉備先後做過平原縣縣令,任徐州牧,官拜鎮東將軍,經歷大徵小戰無數,可惜自身實力太弱,曾經一度寄居大軍閥曹操、袁紹、劉表之下,半生顛沛流離,終日惶恐難安,但依然心雄萬夫,矢志不渝。
假如諸葛亮早十年出山輔佐劉備,恐怕歷史就要改寫了,諸葛亮出山時,孫吳已久居江東,曹操北方勢力強盛,而卻在劉備生死存亡一線。
劉備與諸葛可謂相見恨晚,自得諸葛亮,劉備實力大增,命運轉折直上,不足十年,一鼓作氣實現了最初的商業佈局,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如果按諸葛亮的最初計劃,帝國宏圖已經實現,故事到此也就該結束了,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再到諸侯混戰,最後三國立足,劉備於221年成都稱帝,此時,歷經長達37年久戰,百姓與國家早已千瘡百孔,滿目蒼痍,急需修養生息,富國強兵,暫時免戰,發展商化才是正道。
如果沒有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慘遭東吳殺害,張飛鞭打士卒,酒醉被殺,劉備為兄弟報仇,病逝白帝城,三大主心骨接連魂歸天外,蜀國也許又是另一番景象,真正應了那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江山初定,國主猝亡,得力干將全都沒了,剩下的,老的老,殘的殘,不聽話的不聽話,幼帝劉禪軟弱無能,終日享樂,過著皇二代的舒適生活,遛鳥,逗蛐蛐,聽信讒言,不理朝政,無心北伐,劉備一死,北伐不再是帝王的終極目標,匡扶漢室早已沒了意義,諸葛亮獨木難支,處處受阻,任他有通天才能,也很難獲得成功。
但諸葛亮在有生之年,卻不得不戰,不戰,江東有巨狼,北方有雄獅,讓人坐臥不安,他死後,國家勢必快速衰敗,戰,拼著自己多年戰術縱橫,或許還有一絲轉機。
深刻感受到諸葛亮當年執意北伐時的悲涼心態,他跟隨劉備南征北戰20餘年,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交給劉禪這個無能之主,而自己已經年事漸高,不知道還能活多少年,數次北伐不破,不免有些焦灼於心了,因此才會夜不能寐,食不下咽,最終因操勞過度病逝五丈原。
諸葛亮正是分析過蜀國的未來局勢,才決定北上伐魏,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勞心勞力,鞠躬盡瘁。
-
3 # 棒槌襖襖
首先,對這個問題我給出明確的答案: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那麼蜀漢政權將會在十年內被顛覆。這不是杞人憂天和危言聳聽。我們透過對史料的解讀,就會發現這個結局是必然會發生的。
東漢末年,劉焉目睹漢靈帝朝政昏庸,預感到天下即將大亂,於是建議漢靈帝挑選有名望威信的重臣到地方上擔任州牧。劉焉其實是有私心的,他想做南方的交州牧,以避開中原將要發生的動亂。侍中廣漢人董扶私下告訴劉焉,說益州有天子氣。劉焉就改變主意,謀求去當益州牧。正好此時各州都發生了動亂,益州刺史郤儉因為賦役繁重、治境無方,被朝廷收押治罪。漢靈帝任命劉焉為監軍使者兼益州牧,帶領董扶和巴西郡人趙韙去蜀地赴任。
當時的益州盜賊蜂起,地方豪強擁兵自重。馬相、趙祗召集饑民起事,自己號稱“黃巾軍”,在蜀中搶劫殺掠。益州從事賈龍帶領家兵數百人攻滅馬相、趙祗,迎接劉焉進入益州就職。
劉焉到職後,將州治移往綿竹,寬繇薄賦,收買人心。派張魯攻取漢中,燒絕通往中原的棧道。又借其他事情殺死蜀中豪強大族十幾人,憑藉威法嚴刑控制了益州的亂局。
劉焉死後,其子劉璋接任益州牧。劉璋溫和仁慈,鎮懾不住益州的土著豪強。張魯在漢中保據一方,不受益州號令;巴西郡的大豪強趙韙與巴西太守龐羲舉兵進攻州治成都。劉璋的統治岌岌可危,於是派遣張松去荊州迎接同為漢室宗親的劉備,帶兵入蜀支援平亂。
劉焉、劉璋父子之所以能統治益州二十餘年,主要是依靠益州豪強大族的鼎立支援。劉焉來益州做官,本身屬於外來戶。如果沒有當地豪強的支援,是根本無法立足的。
劉備得到益州之後,也只能效仿劉焉的做法,極力籠絡益州本土豪強。任用董和、黃權、李嚴、吳壹、費觀、彭羕、劉巴、譙周、郤正這些當地人為州郡官吏,共同治理益州。為表重視,劉備當漢中王以後還納吳壹的妹妹為王妃。劉備通過幾年的苦心經營,使益州土著勢力和外來集團基本上能夠相安無事。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後主劉禪即位,諸葛亮為丞相。牂牁太守朱褒得知劉備已死,於是割據反叛。益州郡土著雍凱、越巂郡夷王高定也舉兵響應,益州南部陷入混亂。諸葛亮率兵平定南部四郡,然後開始北伐曹魏。
諸葛亮北伐曹魏期間,益州的本土豪強勢力也蠢蠢欲動、在內掣肘。都護李嚴故意拖延運往北伐前線的糧草,致使諸葛亮兵敗垂成;南方越巂郡豪強劉胄又據郡反叛;益州土著譙周、楊戲、郤正等人在成都朝堂上屢次阻撓北伐大計。
劉備、諸葛亮的蜀漢政權是由外而來,其骨幹人物大多是荊州人士,可以稱為“荊州集團”。益州本土人士在蜀漢政權中僅處於中下層地位,自然心中不滿。當益州有一個強有力的統治者時,“本土集團”還能被牢牢壓制;一旦強力統治者去世,“本土集團”就會故態復萌,頻頻反叛。治理國家講求“攘外必先安內”,只有內部安定了,才能放心向外發展。同樣,把注意力引向外部,也可以暫時緩解內部矛盾。所以,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並不是窮兵黷武,而是為了緩解蜀漢內部“荊州集團”和“本土集團”之間的矛盾。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上表自貶”,也是為了給益州“本土集團”一個交代,不得已而為之。
公元263年,曹魏大軍攻伐蜀國。此時蜀漢政權裡的“荊州集團”已經人才凋零,“本土集團”勢力佔了上風。後主劉禪聽從巴西郡人譙周的建議,“肉袒牽羊,輿櫬自縛”出城投降了魏軍。
透過分析史料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北伐與否,並不能解決蜀漢國內的派系矛盾。任何能臣異士也不可能消除益州“本土集團”與外來“荊州集團”之間的利益衝突。在益州豪強士族看來,無論是蜀漢還是曹魏,益州人都是被統治者。與其被偏安的蜀漢政權統治,還不如被中原正統的曹魏統治。所以,蜀漢內部的“本土集團”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遲早會有爆炸的那一天,蜀國在內外交攻之下必然滅亡。
-
4 # 半旅
其實諸葛亮不擅領兵是真,但是絕對算不上窮兵贖武,名垂青史的一代賢相怎麼可能目光那麼短淺?存在即合理,諸葛亮不是傻子,他既然選擇了這條打仗的路,自然就有他的道理:
首先,我們知道劉備死後諸葛亮接手的蜀國,可以說劉氏政權是風雨飄搖、搖搖欲墜。荊州已經丟了,益州一方聲反,四方響應,外有國賊虎視眈眈,內有反賊躍躍欲試。諸葛亮對外交好孫吳,抵禦曹魏,對內鎮壓反賊,安撫邊境少數民族。不僅僅如此,諸葛亮還提倡為官廉潔,自己出門從來不備馬車,就像平民一樣步行,儘量任用劉備荊州集團的將臣和將臣的後代。
可以說諸葛亮在恢復國內經濟,和強化君主政治權利上都下足了功夫。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蜀國的政治生態較穩定,經濟狀態也比較良好。軍隊出川,支援和後勤也是井井有條,並沒有揮霍國力,我想這一點大家應該是比較贊同的。
其次,我們來看蜀漢的地理位置,就是今天的四川雲南一帶,如果是在現代那還好,畢竟科技發達了,比較方便。但是在古代那是群山環繞,交通閉塞之地,在那樣一個窮山惡水的地方,由於技術的限制和環境的惡劣,蜀國根本沒有資本和魏國吳國對著發育。不但可利用土地少,而且土壤條件也沒有魏吳兩國好,再加上蜀華人口連隔壁的半數都不到,人力資源也處於下風。
養精蓄銳的結果就是,你強大別人更強大,你從弓箭變成步槍了不假,但是人家都拉出“義大利”炮了,還是打不過啊。所以為了牽扯住對面精力,伺機而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如果是坐擁僅僅益州之天險,任憑諸葛亮有通天的能耐,他也無法阻止強大的曹魏踏平西蜀,因為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都是空談。
最後,其實蜀國已經錯失北伐的最好時機了!
我們都知道曹操死後,曹丕稱帝篡漢,正值民心倒戈,國內動盪之時。而劉備剛拿下漢中,可以說時機再好不過,可是在漢曹政權交接的動盪時期,劉備和孫權爆發了夷陵之戰,這一戰就打了整整一年多,給曹丕減輕了了非常大的壓力。
就在蜀國吳國為了荊州大打出手的時候,曹丕不但可以處理國內的漢室忠臣,鎮壓反叛勢力,還可以坐山觀虎鬥,甚至坐收漁翁之利。反觀蜀國,夷陵之戰勝了也就罷了,還打輸了,這讓本來就弱小的蜀國雪上加霜,地盤沒搶回來,軍隊幾乎全軍覆沒,物資軍資全被收繳。
諸葛亮知道自己在恢復國力的同時,魏和蜀漢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曹丕是個短命帝王,再加上曹丕本身位置就沒坐穩,曹睿交接政權的路途必定不會一帆風順。
其實蜀國真的打得過魏國嗎?當然是不可能的,如果魏國傾舉國之力和蜀國決戰,我敢肯定輸的一方一定是蜀國,那麼為什麼魏國任憑蜀國三番五次叫囂卻不為所動呢?
因為諸葛亮知道的道理,魏國也知道,發展潛力就在臺面上擺著,只待魏國國力強盛,蜀國必定不戰而敗。還有就是畢竟還有一個吳國在一邊看著呢,忍一時之辱,享一世之利。可以說魏國巴不得蜀國安安分分和他對著發展。
最後我在此大膽推測一下,如果諸葛亮不著急決戰曹魏,而是養精蓄銳,最後的結果就是:
諸葛亮死了,朝廷內部主戰派和偏安派矛盾激化,劉禪主和抑戰任用庸才,聽信讒言,益州舊勢力興起企圖架空劉禪,國內衝突不斷,最終在政權動盪中被魏國一口吃掉。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結局,那就是蜀國不進攻魏國,魏國跟蜀國接連的地方就不會駐紮大批軍隊。司馬家族之所以能崛起,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司馬懿掌兵,多次跟諸葛亮較量,一來二去,司馬家族越來越強大,反而幹掉了曹魏,成了晉朝。如果諸葛亮不北伐,也就沒有司馬懿掌兵的事了,魏國也就不會把精力放到對付諸葛亮身上,說不定司馬家族會造反,然後魏國內亂,諸葛亮坐收漁翁之利。
當然,這種可能性極小極小……
但不管怎麼說,蜀國再怎麼折騰,也決定了它的命運,諸葛亮的所作所為無疑的推遲了這個結果的發生。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如此讓人敬佩的原因,所謂逆勢而為,逆天而行。
-
5 # 過去即歷史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休養生息,蜀國是國力提升了;可北面的魏國,東面的吳國不發展?!蜀國依然免不了被滅亡的命運。
諸葛亮選擇進攻才是最好防守的策略不斷北伐,蜀魏都不能好好休養生息,也就是要不好,都不好;而題主的假設,是選擇保守型防守未必可以圖存,等待的可能是強大的自己遇到更強大的對手罷了。
三國之間總是不允許臥榻之側他人酣睡的,也就是說三國之間戰爭是主流。因為有另外兩個國家在,自己沒有安全感。
就國力而言,曹魏最強,而論國力提升速度,曹巍依然拔得頭籌。因為曹魏佔據了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黃河流域。這片土地開發的早,建設得早,大平原一望無際。更多的耕地意味著楊更多的人口,有更多的軍隊;而東吳只有長江中下游平原,西蜀只有成都平原,農業生產力遠遠不及曹魏。
也就是說,無論諸葛亮持續北伐,還是全面休養生息,跟曹魏的變化中的差距一直存在,誠如諸葛亮所說,我在,蜀國尚能自保,如果自己死了,蜀國還能夠存在就不好說了。所以執意北伐,滅掉曹魏,然後自己死後,蜀國才可以一勞永逸。
-
6 # 趣談唐宋元明清
答案:如果諸葛亮一味的選擇修身養息,恐怕若干年之後蜀國就已經沒有了。
事件回顧我們在之前的時候不止一次地提到過這次對話,當然在之後也會提到,那就是諸葛亮和劉禪的對話。
劉禪樂呵呵地走了過來,並且問諸葛亮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壓在他心裡很多年了。我們為什麼要一直打曹魏呢?如果我們不戰爭,三家人手拉手地做朋友多麼好,魏蜀吳三個國家誰也不打誰不可以嗎?
諸葛亮說:當然可以,只要我活一天,魏國就不敢攻打過來,因為他們承擔不了這樣的損失。
然後劉禪問道:那為什麼我們還要準備打他們呢?
諸葛亮說:因為我有死的那一天呀。
沒錯,這就是事實我們可以認定一個事實,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理論上來說曹魏是不敢大肆進攻的,原因很簡單,諸葛亮是一個全面型的小能手,並且已經名聲在外了。
但是一旦諸葛亮去世之後,曹魏極有可能對蜀漢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進攻,而此次進攻之後蜀漢也將不復存在。
諸葛亮所希望做到的最大一點便是化被動為主動,透過主動挑起戰爭,讓曹魏忙於對付,既然都忙於對付了,國內必然民心不穩,民心不穩的話,國力上升的速度就會慢一些。
我們總是在一味地強調修身養性的必要性,比如讓老百姓趕緊種糧食,讓老百姓們趕緊的繁衍後代。
但忽略了一個客觀因素,蜀漢能種糧食的也就那麼一大塊地方,除了這一塊地方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玩意兒了。可是曹魏不同,曹魏佔據了大北方,並且有兩塊特別適合種糧食的地方。
修生養息之後,曹魏將遠強於蜀漢,因為曹魏的根基在這裡擺著。
-
7 # 智者無疆風清揚
可以肯定的說蜀漢政權危矣。
219年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劉備集團不僅丟失了荊州這個戰略要地,還損失了不少精兵強將。223年,劉備傾全國之力發動了“夷陵之戰”,又被孫權集團大敗於猇亭,五、六萬人馬喪失殆盡,劉備隻身一人逃往白帝城。蜀漢方面的舊傷未好又添新仇。劉備取益州、漢中及荊州的優勢不復存在。
223年,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面對的是一個風雨飄搖的蜀漢小政權。
諸葛亮對蜀漢集團的狀況有著清晰的認識,魏、吳、蜀三國中,魏國勢力最強,吳有著地理上的天然優勢,蜀國地盤最小,只有益州和漢中,人力物力相對最弱,隨時有被魏和吳消滅的危險。這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就能看出來“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面對如此的不利局面,諸葛亮積極的改變政策,對外和孫權集團重歸於好,對內恩威並重積極的安撫益州計程車族勢力,消除國內的隱患。
曹魏集團曹丕廢漢獻帝以後,勤修政理,相繼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又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了在西域的建置,曹魏勢力如日中天,大有一統天下的豪邁。
鑑於這種情況,諸葛亮採取了積極的進攻態勢,先在政治上打出了“恢復漢室”的旗幟,爭取出師有名,六出祁山,正是因為蜀漢集團的弱小,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諸葛亮五丈原去世以後,他的繼任者姜維繼承了諸葛亮的遺願,不斷的北伐,《三國志》記載,238年—262年之間,姜維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
諸葛亮窮兵黷武,出兵北伐真的是迫不得已而為之,蜀漢政權羸弱,經不起大風大浪,只能採取拒敵於外的策略。諸葛亮連年不斷的出兵祁山北伐曹魏,帶來的後果就是過度的耗損蜀國國力,並沒有佔領曹魏的一寸土地,《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就是說諸葛亮北伐沒有結果的原因,一方面是拒敵於外,一方面是諸葛亮缺少應變的策略,一戰定乾坤不是諸葛亮的強項。
如果諸葛亮在劉備死了以後採取休養生息的國策,肯定不會長久,曹魏集團早就磨刀霍霍,根本就不會給蜀漢集團休養生息的機會。諸葛亮即便是有時間休養生息,但蜀漢先天不足,綜合國力有限,也不會有大的改變和作為,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
事實證明,諸葛亮和姜維主動出擊北伐曹魏,讓曹魏集團疲於應付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曹魏集團226年第一次主動進攻蜀漢,弱小的蜀漢集團馬上就被代替曹魏集團的司馬昭派來的兩路大軍鄧艾和鍾會所滅。
-
8 # 375829282
三國的後期,由於魏國、吳國、蜀國連年的戰爭,消耗很大,國力都已經疲憊不堪。特別是221年劉備為替關羽張飛報仇,不聽諸葛亮眾大臣的勸阻,幾乎傾全國之力攻打吳國,結果在夷陵被吳軍打敗,這一仗損失了蜀國的大部分的精銳,從此元氣大傷。劉備過度悔恨和悲傷,病死在白帝城。臨終前託孤諸葛亮,輔佐幼主劉禪掌管蜀國。
如果後期諸葛亮不北伐,採用休養生息的辦法來發展蜀國會怎麼樣?那樣就會有另一番景象!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更是位傑出的政治家 。諸葛亮非常注重人才“治國之道 務在舉賢”“取人不限其方 盡其器能” 有伯樂之眼光,也有用人之能。
蜀國易守難攻,諸葛亮會派有能力的大將鎮守要塞。與吳國再次結盟,相信吳國也樂意,畢竟北方有強大的魏國,一直虎視眈眈的,有個盟友能相互照應。老百姓才是立國之本,諸葛亮安撫安頓流亡百姓,開荒土地,興修水利,蓋房分田等等,採取一系列措施,來發展蜀國。諸葛亮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是智慧的化身,可能有點誇張化了。實際上諸葛亮在歷史上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魯迅先生這樣評諸葛亮“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可見諸葛亮是位曠世奇才。
諸葛亮有治國之道,既忠心又善於用人,蜀國會在諸葛亮君臣的帶領下,國家再次興旺起來。可惜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竭盡全力北伐,六出祁山,最後病死五丈原,兌現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承諾,令人悲痛惋惜!
-
9 # 倚山書齋de大胖小胖
不可能不北罰
首先他們地理位置很尷尬,他不動手就會被北方圍攻
主要是因為北方歷來都是戰場,是個培養軍事的好土壤
一來好徵兵,二來科技發達,三來貿易發達
反過來看看蜀國,是被逼到四川一帶,說不上窮山惡水;不過當地的軍事環境是很落後的,比如像孟獲這一波,已經是山大王了;科技跟不上必然要捱打,兵法再好,沒有人員儲備,科技儲備,遲早會被當作剿匪幹掉
而且呆久了也只不過是個大一點的孟獲,三分實力依舊不平衡,追不上東吳和魏
回覆列表
不北伐死得更快,一礦打九礦,不不斷騷擾農民,建築工人,比發展,早就被碾壓了,諸葛亮不是傻子,北伐雖然失敗,但每次都從雍涼搶回人口和資源,加上曹魏內亂不止,才一直挺住不被提前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