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路小跑追逐夢想
-
2 # 幸運草001
端午節,家裡一般都要準備粽子。
小時候吃媽媽親手包的粽子。長大了,自己很少包粽子,基本上都是在超市裡買。
我個人比較喜歡吃清水、蛋黃、玉米等口味,一般一次一個就足夠了。
我的家鄉習俗:
①吃粽子+鹽蛋+漢菜,這三樣雷都打不動,從小到大餐桌上必須有,其他的看情況。
②掛艾草與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的葉片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還可以辟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
④扒龍舟,依然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們一家人去看劃龍船,因為太陽☀大,手臂的皮都被曬破了。這是兒時最值得珍惜的記憶。
提“錢”祝福大家端午安康!
-
3 # 包菜愛上農夫
謝謝邀請,端午節在我們這裡的習俗還是和以往一樣,吃槲墜包粽子,大早上起來吃艾葉煮的雞蛋和打算,門口插艾葉,清晨去河邊洗臉等,這些習俗已經是童年不可缺少的回憶了,沒想到長大了,這個習俗依然還有,唯一多的就是能更好的陪父母陪家人度過端午節,和童年的氣氛有了很大的轉變。
對於端午節吃什麼樣的粽子,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素餡的,煮好的統統剝掉,放在盤子裡,然後等稍微的涼一些,撒上白糖,然後就是一頓美好的午餐。而對於現在,隨著各地習俗的相互學習已經包粽子的手法以及味道,有了很大的轉變,之前是素餡的,現在有肉餡的,各種蔬菜餡的,可以說是很多,可我唯獨更愛母親包的素餡粽子。
-
4 # 京西九月
本人沒有過節的習慣。
最怕過節,迴避過節。從記事開始到參加工作之前,我的印象中家裡沒過過元宵節,粽子節,中秋節,只過春節(50,60年代)。所以對元宵,粽子,月餅不感興趣,基本上沒吃過。
今天看到商店裡地上貼了踩五毒,健康福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還有大街上有人拿著一把一把不知道是什麼植物。
後來一打聽都是和今天節日有關。
-
5 # 鈍拙緣己G
吃粽子:端午節前後,石門土家山寨包粽子,送粽子,吃粽子,以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石門土家族人現在粽子一般都用新鮮粽葉包裹糯米,也有加入綠豆、花生之類的,煮熟後糯米變成淺黃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插艾蒿:石門土家族過端午節前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在野外採來艾蒿插在門上和窗臺上,據說可以辟邪和驅蚊蟲,因此,土家族就有“門口不插蒿,死後變烏梢(一種蛇)”的說法,端午節後再將已乾枯的艾蒿儲藏備用。艾蒿除了辟邪、驅蚊蟲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凡土家族有小孩降生的家中必備艾蒿,當小孩出生的第三天,就要給小孩“洗三”,方法就是用艾蒿、大蒜稈、三角楓和雞蛋混合一起熬水給小孩洗澡,洗完澡擦乾後,將雞蛋剝殼在小孩的臉上及全身反覆滾動,據說此法可吸取小孩體內毒素,多次使用可使小孩不生瘡。土家族郎中也常用艾蒿入藥,用艾蒿與硫磺粉點燃,蒸可治療疥瘡。每到端午節千家萬戶的門窗上都插滿艾蒿,此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賽龍舟:清朝末年,渫水下游陽泉有一條街,街上映水寺和桐梓溪兩村相鄰,映水寺在上街,桐梓溪為下街,每年端午節這天當地紳士湊合出錢,舉行龍舟比賽,特別是河水漲起來最為壯觀。民國二十四年和民國三十五年的端午節,縣城組織龍舟大賽,城關沿河兩岸的水府廟、五通廟、城隍廟、盤山廟、黑神廟及閆家壩、新關、皂市等地都參加了比賽。近些年來,由於渫水河上修建了眾多的水利設施,此項習俗已基本消失。
喝雄磺酒:石門土家族過端午節雄黃酒是必不可少的。把少許蒜泥、雄黃加入酒中製成雄黃酒,家中人都會享用,可以驅邪解毒,還要用雄黃酒在孩童上寫“王”字,或將雄黃塗在小孩的額頭和鼻尖上。現代中醫專家和民俗專家認為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應該鄙棄,因為雄黃酒裡含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此俗石門以前盛行,近年也已基本消失。
-
6 # 泡泡一起玩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華人民的傳統習俗。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還有胳膊腿上要拴五色線,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端午當天太陽出來前的野草農作物,都是藥材,老人們大早上起來都要去地裡挖些野菜,放家中曬乾,備一年之需。
-
7 # 明媚如花3
對於粽子,我想我應該是對包粽子更有熱情,如果非要說我喜歡哪種口味,肉粽顯然比甜粽更讓我歡喜。不過北方人好像很少有人會喜歡鹹的肉粽,至少除了我,我的家人他們都是不喜歡的。
前些日子就備好了糯米和粽葉,因為有了寶寶時間太零散,粽子的種類也就比往年精簡了許多,只簡單的做了家裡人喜歡的花生蜜棗和蜜豆兩種口味。除了留下來一些端午的時候應個景兒,大部分的會分送給朋友分享。
-
8 # 中國服裝阿星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1] 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中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 ,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餘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中國的滿、北韓、白、苗、哈尼、納西、瑤、蒙古、布依等少數民族,也流行過端午節,又各有其風俗。如滿族的拜天、射柳、擊球;北韓族的盪鞦韆、踏跳板等活動。
中國幅員遼闊,風俗各異,端午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在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獨特的習俗。其中以湖北秭歸縣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和湖南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江蘇的“蘇州端午習俗”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因此,2009年中國端午節將三省四地習俗“打包”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成功,成為唯一入選的節日類專案。
江蘇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市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山東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市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
安徽含山縣端午,每人要吃幾個杏子和桑葚,民諺說:“吃了端午杏,一年不害病;吃了端午桑,一年不害瘡。”
湖北宜昌端午競渡。農曆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陝西興平市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銅川市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
9 # 文人1314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假日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和傳承歷史。民間傳說主要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詩人屈原而誕生的。每當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因為中國幅員遼闊,民族也眾多。所以就產生了各種風味,各種形式的粽子,包的材料也不盡相同,南北東西都有差異。但我比較喜歡吃東北的原汁原味兒的粽子,就是裡面沒有任何新增物,原料簡單,蘆葦葉,糯米而製成,這樣包出來的粽子,原汁原味,清香軟糯,如果蘸點白糖更是香甜可口了。另外,端午節的風俗,每個地方的風俗也不大一樣,就我家鄉而言,也比較簡單。在吃這方面主要粽子,雞蛋。另外還有門前掛艾蒿,水缸裡放艾蒿葉……,據說這樣可以辟邪,還有每個人的手腕和腳腕兒上都繫著五彩線,這是什麼意思,我就不知道了。總之,我喜歡吃原汁原味的粽子!我所知道的在我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也就這些了。
-
10 # 小桃16588
你好:謝謝你的提問:你的題目是,端午節,你們喜歡吃什麼樣的棕子,有哪些習俗?提起端午節的習俗還真,感覺有點兒童時的興奮來了:傳統下來的節日,也傳說了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據說是人們為了懷念愛國詩人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江河裡賽龍舟,家家戶戶包棕子,家門上掛艾葉菖蒲,我記得小時候每年過端午節,都要換一:件新汗衫,還有雙媽媽做的繡花鞋,像過年一樣隆重:爸爸總是端午節早早的就泡上1壺雄黃酒,到中午正當午時時分,給我們這些孩子每人額頭,眉心間像老虎那樣的,王字用雄黃酒畫一字,手上腿上都抹茶很多雄黃酒,小時候反正也不知道幹嘛,只是聞著身上的雄黃酒味,挺好聞的,到以後才聽母親說端午的雄黃酒,能防止太多的蚊蟲虰咬,說雄黃有毒,當也有解毒攻毒的一面,比方,有沒有看到農村人打的吃水井,首先要放三一四樣草藥,裡面就少不了雄黃這一味藥,要問喜歡吃什麼樣的粽子,我家都是自己包的粽子,裡面有:肉的有紅豆的,有蜜棗的要包蛋黃的都可隨意所想;現在想吃什麼只要有錢都買得到,好了不聊了,我己哆嗦了一大堆~作參考~
回覆列表
我是山東人端午節習俗各地也不同。唐代正式規定端午節為重要節日後,逐漸開始重視起來。
濟南人過端午節主要有以下特點:
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五毒”指(蠍子、蜈蚣、毒蛇、哈蟆、壁虎〕形象的剪紙做成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就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驅蟲避邪,保以安康。
飲雄黃酒,吃粽子:端午節這天早飯前,要先飲一杯雄黃酒,然後再食用粘米、紅棗等包成的粽子,飲黃酒據說可以殺蟲害,避百邪,包粽子則是為了憑弔愛國詩人屈原。戴香包、系五彩絲線。
山東端午節吃的粽子,選用黃黏米包裹的粽子黏糯,夾以紅棗,風味獨特。
“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愛”。給孩子戴香包和在手腕上繫上五彩絲線,這也是濟南端午節普遍流行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