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生剋制化的原理
『五行生剋制化』其實是包含兩大現象,一為相生的原理,一為相剋的原理。
壹:相生的原理→簡而言之就是父傳子的原理,古人也將相生的原理用母生子的各種不同狀況來說明。其相生之序排列如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及水生木,作無始無終之生生不息的迴圈。
在標準之相生迴圈狀況下又可細分三種現象:
(一) 強者洩之→為人父母者在黃金歲月時期,無條件養育子女、關懷子女、為子女付出,心中無所期盼子女應該要有反哺回饋的表現。也就是說當我們身強體壯時,為子女付出乃是天經地義之事。『元理賦』中有提到:強金得水,方挫其鋒。強水得木,方洩其勢。強木得火,方化其頑。強火得土,方止其焰。強土得金,方制其害。
(二) 母旺子衰→在現今社會中,每一個家庭的子女數很多不是一個或者只有兩個,因而每個子女皆很容易成為父母的心肝寶貝,所以父母在子女成長過程捨不得子女吃苦,而形成過度保護子女,沒有機會讓子女如何學習獨立自主的生活,子女自然而然就好像溫室裡的花朵,禁不起挫折及打擊。『元理賦』也有提到: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賴金生,金多水濁。
(三) 子旺母衰→每一位母親剛生完小孩時,身體都會顯得很衰弱,而每一位母親之虛弱程度都不盡相同,會造成此種不同現象的因素有很多,如剛出生之嬰兒的體重之多寡也是其中因素之一。以前醫學中剖腹生產並不是很發達,所以在分娩過程大多數乃採用自然生產,故嬰兒的體重之多寡則會關係到母體的身體狀況的良否。如『元理賦』中: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盛水縮。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貳:相剋的原理→ 其意義就是被剋制而受到阻礙傷害。著重於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皆必須在相互感應、相互影響、相互制衡中,而依序迴圈形成一種平和的狀態。在戰國末年,鄒衍的「五德終使說」中提出了五行相勝的理論,用以說明社會歷史發展過程。鄒衍為了證明「五德終使說」的理論正確,乃對以前的歷史,按五行相勝的順序,提出了「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的說明。而五行相勝的理論,也就是目前我們所熟悉的五行相剋的理論,其相剋的現象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迴圈相剋。相剋的現象也有三種:
(一) 弱者愈強者之克→是毀滅性的克,是所有相剋中最不好的現象。在中國歷史中清朝末年,滿清政府國立衰弱,而世界各國正處於國力強盛時期,不斷對外侵佔擴充套件版圖,國力正處於衰弱時期的中國,自然而然也就成為遭受列強侵害的受害者,此種相剋的現象正是弱者愈強者之克。如『元理賦』中:金衰遇火,必見銷熔。火弱逢水,必為熄滅。水弱逢土,必為淤塞。土衰遇木,必遭傾陷。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二) 反克→就是弱者主動去克強者,因克不動而造成自己受傷,此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反克。這種現象警誡我們:當我們若要去制衡他人時,須先了解自己本身實力有多少,同時也需要探悉他人的實力,方可做判斷而決定製衡的動作,這也正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例如日本偷襲珍珠港,而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走向失敗投降之路。『元理賦』中也說明此種現象:金能克木,木堅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熱。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三) 相成→這是相剋組合中,最完美的組合,也就是相互影響、相互成就的組合。此種現象大至兩國處於敵對狀態下,在武器上研發,或者數量擴充方面互相競賽,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美、俄兩國。小至運動競賽上,如中國的鐵人楊傳廣和美國的強生在十項運動上的相互競爭,相互激勵對方,而相互成就對方。『元理賦』也提到:金旺得火,方成器皿。火旺得水,方成相濟。水旺得土方成池沼。土旺得木,方能疏通。木旺得金,方成棟樑。
應用於紫微斗數
在坊間紫微斗數書籍中,很少論述五行生剋制化之理,甚至於「紫微斗數全書」中也只略略提到而已,並沒有特別闢一個章節來加以闡述,因而許多研習紫微斗數的人,相對也較不重視五行生剋制化之理,會偏重於星性的研討。其實關於五行生剋制化之理的應用在於紫微斗數中可以歸納四個方面:在說明之前先提一個「三才」之觀念,『月令』→代表天;『星』→代表人;『宮支』→代表地。
(一) 星與宮支的五行生剋制化→這是一種人與地互動的關係。人與地互動關係,除了須考慮北斗星入南地或北地,及南鬥星入南地北地之行運上互動關係之外;還要考慮星本身在宮支上的互動,是得到生扶或者得到抑制,來評斷此星的狀態是加強或減弱。如同人類在地球上生存,或者在其他星球的生存,何者較能獲得有利的生存空間?又如在繁華的都會城市,或者高山峻嶺叢林中,或者冰天雪地的南北極,何者較適合人類活動?這就是星(人)與宮支(地理環境)的五行生剋制化的影響。
(二) 星與月令之五行生剋制化→由於地球在自轉過程中圍繞太陽而公轉,引動其他星球在不同時空中,跟地球互動狀態造成各種不同的對應關係。此種現象引發先賢們,在觀察天文星象的一種啟迪,而將各種星球在不同的季節,展現各種不同的力量,作一番具體的引述,用「旺」、「相」、「死」、「囚」、「休」的五種力量強弱來表示。跟我們在感受太陽的光與熱一樣,在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的感受,因而形成對太陽的喜歡與討厭。
(三) 星與星之五行生剋制化→在紫微斗數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依據易經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的原理,而將天上星辰互動現象,複製於人類中群體社會互動關係。所以此種星與星五行生剋制化之理,也就是在討論,大至於人與人的互動,小至於個人的不同情性的表現。例如紫微星與貪狼星在卯宮安命,我們可以依其不同狀態,來論述此人是紫微星表現較明顯,或者偏重於貪狼星的展現,而有三種不同的現象。一為極居卯酉格,達官貴顯。一為脫俗僧人。一為桃花犯主,為至淫。所以我們再深入研究紫微斗數時確記五行生剋制化之理乃是紫微斗數進階的關鍵至要。
(四) 五行局與星的五行生剋制化之理→五行局是「體」,是先天的,是內在的,是隱藏的。星是「用」,是後天的,是外在的,是開顯的。所以在論述一個人的內在生命潛能,與對外的展現能力是否一致?若是有衝突的話,則個人在人生歷程上會覺得很累,付出與所得會無法成正比,甚至覺得自己的才華沒有舞臺可以發揮,相對就會影響自己的人生觀,而灰色悲觀的思維就會漸漸滋長,終其一生無法開創燦爛的生命人生。
五行生剋制化的影響
「五行生剋制化之理」對我們的影響,是在隱藏中默默影響且非常深遠。因為自漢朝以後獨尊儒家,認為「五行生剋制化之理」乃是數術家所應用,因而鄙視此原理。但是我們又可以從歷史中得到「五行生剋制化之理」被應用的現象,從秦朝以降至宋朝之間,每位開國君主當其推翻前朝時,都會先定德運,重頒臘日及社日,而進行臘祭,以表示自己是應天命而獲得社稷,以示正統。這也說明「五行生剋制化之理」是在傳統科學和傳統神秘學互動下,在同一歷史劇中身兼正反二種角色,互相滲透,互相排斥,互相成就在影響我們人類。
古代聖賢對於五行生相剋制化原理,非常重視。認為宇宙間萬物能長期處於均衡的狀態,主要建基於五行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排斥、相互制衡的關係,由於此種關係的協調結合,方能為人類提供美好的生存空間。
五行生剋制化的原理
『五行生剋制化』其實是包含兩大現象,一為相生的原理,一為相剋的原理。
壹:相生的原理→簡而言之就是父傳子的原理,古人也將相生的原理用母生子的各種不同狀況來說明。其相生之序排列如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及水生木,作無始無終之生生不息的迴圈。
在標準之相生迴圈狀況下又可細分三種現象:
(一) 強者洩之→為人父母者在黃金歲月時期,無條件養育子女、關懷子女、為子女付出,心中無所期盼子女應該要有反哺回饋的表現。也就是說當我們身強體壯時,為子女付出乃是天經地義之事。『元理賦』中有提到:強金得水,方挫其鋒。強水得木,方洩其勢。強木得火,方化其頑。強火得土,方止其焰。強土得金,方制其害。
(二) 母旺子衰→在現今社會中,每一個家庭的子女數很多不是一個或者只有兩個,因而每個子女皆很容易成為父母的心肝寶貝,所以父母在子女成長過程捨不得子女吃苦,而形成過度保護子女,沒有機會讓子女如何學習獨立自主的生活,子女自然而然就好像溫室裡的花朵,禁不起挫折及打擊。『元理賦』也有提到: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賴金生,金多水濁。
(三) 子旺母衰→每一位母親剛生完小孩時,身體都會顯得很衰弱,而每一位母親之虛弱程度都不盡相同,會造成此種不同現象的因素有很多,如剛出生之嬰兒的體重之多寡也是其中因素之一。以前醫學中剖腹生產並不是很發達,所以在分娩過程大多數乃採用自然生產,故嬰兒的體重之多寡則會關係到母體的身體狀況的良否。如『元理賦』中: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盛水縮。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貳:相剋的原理→ 其意義就是被剋制而受到阻礙傷害。著重於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皆必須在相互感應、相互影響、相互制衡中,而依序迴圈形成一種平和的狀態。在戰國末年,鄒衍的「五德終使說」中提出了五行相勝的理論,用以說明社會歷史發展過程。鄒衍為了證明「五德終使說」的理論正確,乃對以前的歷史,按五行相勝的順序,提出了「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的說明。而五行相勝的理論,也就是目前我們所熟悉的五行相剋的理論,其相剋的現象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迴圈相剋。相剋的現象也有三種:
(一) 弱者愈強者之克→是毀滅性的克,是所有相剋中最不好的現象。在中國歷史中清朝末年,滿清政府國立衰弱,而世界各國正處於國力強盛時期,不斷對外侵佔擴充套件版圖,國力正處於衰弱時期的中國,自然而然也就成為遭受列強侵害的受害者,此種相剋的現象正是弱者愈強者之克。如『元理賦』中:金衰遇火,必見銷熔。火弱逢水,必為熄滅。水弱逢土,必為淤塞。土衰遇木,必遭傾陷。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二) 反克→就是弱者主動去克強者,因克不動而造成自己受傷,此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反克。這種現象警誡我們:當我們若要去制衡他人時,須先了解自己本身實力有多少,同時也需要探悉他人的實力,方可做判斷而決定製衡的動作,這也正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例如日本偷襲珍珠港,而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走向失敗投降之路。『元理賦』中也說明此種現象:金能克木,木堅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熱。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三) 相成→這是相剋組合中,最完美的組合,也就是相互影響、相互成就的組合。此種現象大至兩國處於敵對狀態下,在武器上研發,或者數量擴充方面互相競賽,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美、俄兩國。小至運動競賽上,如中國的鐵人楊傳廣和美國的強生在十項運動上的相互競爭,相互激勵對方,而相互成就對方。『元理賦』也提到:金旺得火,方成器皿。火旺得水,方成相濟。水旺得土方成池沼。土旺得木,方能疏通。木旺得金,方成棟樑。
應用於紫微斗數
在坊間紫微斗數書籍中,很少論述五行生剋制化之理,甚至於「紫微斗數全書」中也只略略提到而已,並沒有特別闢一個章節來加以闡述,因而許多研習紫微斗數的人,相對也較不重視五行生剋制化之理,會偏重於星性的研討。其實關於五行生剋制化之理的應用在於紫微斗數中可以歸納四個方面:在說明之前先提一個「三才」之觀念,『月令』→代表天;『星』→代表人;『宮支』→代表地。
(一) 星與宮支的五行生剋制化→這是一種人與地互動的關係。人與地互動關係,除了須考慮北斗星入南地或北地,及南鬥星入南地北地之行運上互動關係之外;還要考慮星本身在宮支上的互動,是得到生扶或者得到抑制,來評斷此星的狀態是加強或減弱。如同人類在地球上生存,或者在其他星球的生存,何者較能獲得有利的生存空間?又如在繁華的都會城市,或者高山峻嶺叢林中,或者冰天雪地的南北極,何者較適合人類活動?這就是星(人)與宮支(地理環境)的五行生剋制化的影響。
(二) 星與月令之五行生剋制化→由於地球在自轉過程中圍繞太陽而公轉,引動其他星球在不同時空中,跟地球互動狀態造成各種不同的對應關係。此種現象引發先賢們,在觀察天文星象的一種啟迪,而將各種星球在不同的季節,展現各種不同的力量,作一番具體的引述,用「旺」、「相」、「死」、「囚」、「休」的五種力量強弱來表示。跟我們在感受太陽的光與熱一樣,在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的感受,因而形成對太陽的喜歡與討厭。
(三) 星與星之五行生剋制化→在紫微斗數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依據易經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的原理,而將天上星辰互動現象,複製於人類中群體社會互動關係。所以此種星與星五行生剋制化之理,也就是在討論,大至於人與人的互動,小至於個人的不同情性的表現。例如紫微星與貪狼星在卯宮安命,我們可以依其不同狀態,來論述此人是紫微星表現較明顯,或者偏重於貪狼星的展現,而有三種不同的現象。一為極居卯酉格,達官貴顯。一為脫俗僧人。一為桃花犯主,為至淫。所以我們再深入研究紫微斗數時確記五行生剋制化之理乃是紫微斗數進階的關鍵至要。
(四) 五行局與星的五行生剋制化之理→五行局是「體」,是先天的,是內在的,是隱藏的。星是「用」,是後天的,是外在的,是開顯的。所以在論述一個人的內在生命潛能,與對外的展現能力是否一致?若是有衝突的話,則個人在人生歷程上會覺得很累,付出與所得會無法成正比,甚至覺得自己的才華沒有舞臺可以發揮,相對就會影響自己的人生觀,而灰色悲觀的思維就會漸漸滋長,終其一生無法開創燦爛的生命人生。
五行生剋制化的影響
「五行生剋制化之理」對我們的影響,是在隱藏中默默影響且非常深遠。因為自漢朝以後獨尊儒家,認為「五行生剋制化之理」乃是數術家所應用,因而鄙視此原理。但是我們又可以從歷史中得到「五行生剋制化之理」被應用的現象,從秦朝以降至宋朝之間,每位開國君主當其推翻前朝時,都會先定德運,重頒臘日及社日,而進行臘祭,以表示自己是應天命而獲得社稷,以示正統。這也說明「五行生剋制化之理」是在傳統科學和傳統神秘學互動下,在同一歷史劇中身兼正反二種角色,互相滲透,互相排斥,互相成就在影響我們人類。
古代聖賢對於五行生相剋制化原理,非常重視。認為宇宙間萬物能長期處於均衡的狀態,主要建基於五行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排斥、相互制衡的關係,由於此種關係的協調結合,方能為人類提供美好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