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7571696916
-
2 # 取名字還要打卡麼
只是給大清帶來面子上的榮光,並沒有多少實際上的實惠,這就是一直以來的中二病,要是趁機佔有領土,讓其賠款,或者其他有利措施,才是王道,對大清國力有利
-
3 # 貓眼觀史
得到了什麼?得到了面子!對了,還得了緬甸“去年買了個表”送給乾隆!
且不說清緬戰爭的經過結果,這明擺著就是個契機,從整體上對清朝自身的一個認知,如果說乾隆能在這個時候意識到雙方火器上的差距,並開始購置西方先進的槍支以及聘用西方軍事技術人員,從而仿製槍支,增強國力,後面也就沒有八國聯軍什麼事了,依然是超一流的大國!毛主席說:“只有槍桿子裡出政權”!一點也不假。
言歸正傳,清緬戰爭顧名思義就是清廷和緬甸的爭鬥,其實質就是為了爭奪雙方邊境的領土和資源的控制權。瞭解過的都知道,這場戰爭實際上就是清廷敗陣,緬甸也傷亡慘重!一:雙方交戰兵力及傷亡清朝: 63000人、 傷亡11000餘人、死亡4000餘人
緬甸: 52000人、傷亡19000餘人,死亡14000餘人
二:結果是緬甸最終為了應付周邊暹羅等國的壓力,主動求和,還送了一塊表(原來“去年買了個表”緬甸早就用了),雙方還簽訂了協議;雙方歷史記錄的協議內容除了(不侵犯中國邊境之外)其他內容都一樣
然而緬甸並不滿足這份和約,中國也因為緬甸沒送貢表所以也就沒有交換緬屬土司,但是雙方都無力再戰,乾隆自己也說:“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這樁不算成功”。
清緬戰爭總共有四次,清朝皆敗陣下來,還損失了明瑞、阿里袞(病逝)、傅恆(病逝)等大將,死傷人數眾多,耗費了白銀幾千萬兩,結果卻僅僅奪得了幾個土司,相比明朝,幾個月就把緬甸給幹趴下了,真的是不能比,最主要還不反省。
三:給清朝帶來了什麼?首先是影響了中南半島的格局;救了即將被吞併的泰國;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讓緬甸意識到了中國的強大,即使武器先進,但還是不得不承認雙方的差距,後面兩百多年一直都沒有侵犯中國邊境;同時削弱了清朝的國力,乾隆之後無盛世。
事實證明用明太祖朱元璋的觀點就是打就要打殘,別拖拖拉拉!要是當時盡力拿下緬甸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
4 # 華華145112555
當時的滿清皇帝只要有沙俄一半的戰略眼光,中國外東北和西南這二個方向的出海口就可以保住,到日本海和印度洋可以暢行無阻,這是一幅多麼美妙的景象呀!
-
5 # 熱土迷
說多了都是淚啊!——我的大明啊!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第一次交手,對手是誰?結局細思極恐!
如今阿拉伯世界是中國的好朋友好夥伴: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起源西亞地區的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哈里發王朝,面積最大時約1340萬平方公里!向西至兼併歐洲西班牙、向東直到與大唐接壤!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朝是版圖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國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現代中國的疆界範圍。
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在唐朝的前半葉,社會、經濟處於上升階段,文化先進,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與技術的大輸出時期,相容幷蓄的社會風氣使得唐朝以後海外多稱華人為唐人。
唐朝的疆域在極盛時期東起北韓半島,南抵越南順化一帶,西達中亞鹹海以及呼羅珊地區, 北包貝加爾湖至葉尼塞河下流一帶,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戶數達9619254,口數達52880488,為官方戶口統計的峰值。
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阿拉伯、新興和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大小勃律、吐火羅在內的中亞諸國相遇,怛羅斯之戰是中國第一次與西方國家交戰!
751年,唐朝將領高仙芝對中亞的石國(今烏茲別克塔什干一帶)用兵,石國乞援於大食,大食派吉雅德·本·薩利赫東來,高仙芝敗於薩利赫。
這次戰役,大食兵擄走大量中國俘虜,其中有織匠、金銀匠、畫匠等,中國多種工藝技術因而西傳,其中對於中外文化交流發生深遠影響的是中國造紙技術透過這些被俘工匠而廣泛傳播於西方,俘虜中的杜環旅居西域12年,歸國後寫出《經行記》一書。
唐朝在與大食國阿拔斯王朝的怛羅斯戰役中失敗,安史之亂後,唐朝勢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亞地區。
直到大元帝國的1252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橫掃波斯、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並於1258年摧毀帝國首都巴格達,1260年攻佔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阿拉伯帝國最終滅亡。
試想一下,文明遙遙領先的唐朝如果戰勝了阿拉伯,那歷史的版本又該如何?
-
6 # 楓葉十字軍
四戰,三次在緬甸境內,緬軍每次野戰都被打趴,無奈之下,堅壁清野,清軍無法有效擊殺敵有生力量。。加上清軍多數水土不服,疫病叢生。。當年拿破崙那麼叼被俄國的堅壁清野搞得死去活來。清軍有如此戰果,已難能可貴。。根本不能說清軍軍事失敗。。只有徵越南,孫士毅盲目自大徵越失敗
-
7 # 姚遠專號
我感覺中國這次戰爭失去了一次成為印度洋國家的機會。。如果清朝拿出來打準格爾的那種決心可能緬甸會成為中國現在的一個省份。而且我們也是印度洋國家了。不必在經過馬六甲海峽了。。。
-
8 # 對話歷史
提起清緬戰爭就來氣,統治者盲目自信,前線統帥輕敵冒進,而清軍士兵腐化墮落,毫無戰鬥力,導致這次戰爭損失慘重,損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直到最後都沒能降服緬甸,最後換來的也不過是緬甸名義上的臣服。
清緬戰爭,是18世紀60年代中國清王朝和緬甸貢榜王朝兩國圍繞邊境地區的領土糾紛發生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以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自衛反擊為開端,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歷時7年。這場戰爭促使中緬關係又被重新納入了東亞朝貢體系,中國得了面子,緬甸得了實惠。
這場戰爭開始的時候,貢榜王朝剛建立十年,處於上升期,而且入侵暹羅,稱霸東南亞。而此時清朝已經建立一百多年,正處於康乾盛世的頂峰,人民富足,經濟繁榮,實力雄厚。
開戰之初,雙方都是地方軍在交手,緬甸主力正在攻打暹羅,清軍派出的不過是雲南綠營兵。後來緬甸主力攻破暹羅都城,調回參戰,而清朝由於連戰連敗,不得不調集重兵和八旗軍參戰。前期主要在雲南境內打,後期主要在緬甸境內交手,雙方互有勝負,最後都打不動了,開始議和。
在這場戰爭中,清朝四次出擊,全部失敗,總共花費一千萬銀兩,損失士兵不下萬人,封疆大吏和將領也被處死數名,戰死的總兵等不下數員,可謂損失慘重。
這場戰爭暴露出清軍戰術僵硬、盲目輕敵、火器落後、軍隊腐朽、戰鬥力低下等。但是乾隆皇帝沒有從此次戰爭中吸取教訓,來著手提升清軍將領軍事素質、提升清軍士兵戰鬥力和軍事裝備等,這就導致清朝軍事力量繼續走下坡路,與已全面進入熱兵器時代的西方差距越來越大。
如果乾隆能夠認識到清軍低下的戰鬥力,並引進西方先進軍事裝備,並中國產化,估計中國歷史就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總之,這場戰爭給清朝帶來了兩個字:面子,其他的什麼也沒有!
-
9 # 國史拾遺
清緬戰爭清朝打得是一塌糊塗。
先說一點宏觀的知識:西南邊疆地區,中原王朝的統治歷來很鬆散,在元朝攻滅大理之前,西南地區中原王朝基本不存在直接統治(或許諸葛亮攻南中算統治過一段時期吧)。
13世紀後,隨著中原王朝勢力增強,觸角也伸到了西南地區,這就和當地的地頭蛇起了衝突,這地頭蛇主要就是緬甸。
但當地畢竟地處偏遠,中原王朝鞭長莫及,明緬戰爭,南征交趾明朝就沒佔到什麼便宜。
到了清緬戰爭的時候也是如此,在西南大清和國力強盛的緬甸扯皮,7年打了好幾次仗都沒打出什麼成果,清朝焦頭爛額,緬甸也是損失慘重
最後戰爭以中緬議和、緬甸名義上對中國稱臣為結局,兩個國家都沒能達到自己的期望,此戰花費清朝911萬兩白銀,損失大量人力物力,卻無法擊敗緬甸小國,乾隆一直耿耿於懷。
而緬甸也慘,本來都要把暹羅滅了,這麼中國來插一腳,結果未竟全功也撤了,國內損失慘重……倒是暹羅因此得以保全。
不過這下雙方都意識到了對方不好惹,西南邊疆也消停了一段時間。
-
10 # 歷史雜談說
清緬戰爭(緬甸語:တရုတ် - မြန်မာ စစ်ပွဲများ)是18世紀下半葉(時值清朝乾隆皇帝統治中後期),清朝和緬甸貢榜王朝圍繞邊界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最後以雙方簽訂和約收場。學者稱這是清朝歷史上最慘的邊疆戰爭。
背景
752年,雍笈牙建立緬甸貢榜王朝,1758年他派出使節,要求清緬邊境的諸多土司歸順,要求徵收傳統的“花馬禮”(即為貢賦錢糧,處於中緬兩國邊境上的各撣族土司在歷史上為謀求自身安全曾向兩國都繳納這貢賦)。這些土司有些臣服於緬甸的兵威,有些並不臣服,這些不臣服的土司派人向雲南地方官府請求清朝的軍事支援。當時乾隆皇帝忙於用兵新疆,無暇南顧,因此雲南地方官府對此事奉行偏向綏靖的政策。當時清朝在當地的軍事駐紮力量有三種:一為雲南地方官府派駐的綠營兵,二為各地土司自己掌控的土練,三為邊境一些礦場為保自我安全建立的場練。
影響
清緬雙方在1765年、1766年、1767年、1769年爆發了戰爭,互有勝負。但最終還是以簽訂合約收場。清緬兩國事後都不滿意,清朝不滿緬甸沒送貢表,緬甸不滿清朝只放了孟拱土司,木邦和蠻暮土司仍置於清朝,而且繼續禁止雙邊貿易。緬甸事後不但沒有稱臣納貢,還發了封不夠恭敬的文書過來,乾隆皇帝雖然憋氣,但也清楚要再次動兵很難,單水土不服的問題就非常頭疼,加上小金川再次叛亂,於是暫時押在一旁不理。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四月,緬甸國王波道帕耶(孟雲)為應付周邊暹羅等國的壓力,主動改善對清關係,派出使節奉表納貢,此事才圓滿結束。清朝方面認為緬甸重新被納入東亞朝貢體系,乾隆皇帝視清緬戰爭為其十全武功之一。暹羅在清緬戰爭期間成功獨立,擺脫了緬甸的統治。清緬戰爭爆發時,緬甸正和它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交戰,剛滅了暹羅就遇上清朝軍隊的一次進攻。國內空虛的緬甸被迫讓主力回防,暹羅的鄭昭由此得以擊敗國內其他割據勢力,擊退緬兵,建立暹羅吞武裡王朝。19世紀,英國入侵緬甸。1886年清朝與英國簽訂《中英緬甸條款》,承認英國在緬甸取得的一切特權,但英國允許緬甸循例向清朝每十年朝貢一次。
-
11 # 歷史三日談
很多人都認為清緬戰爭,清朝軍隊贏了,其實幾次主動進攻,清朝沒一次全身而退,基本的戰略目的都沒有達到,反而因為用人失當屢次失敗。
1762年,緬甸軍隊主動發動進攻,進兵今天的雲南普洱地區,清軍被迫反擊,當時的緬軍採取遊擊策略,打了就跑,負責清緬前線戰事的雲貴總督劉藻,連緬軍的毛都沒抓著一根,卻湊著緬軍劫掠收穫頗豐,退往國內之際,向乾隆帝具奏清軍取得重大勝利的捷報,搞得清廷上下自我良好不已。
但這種事顯然經不起時間推敲,來年緬軍就捲土重來,劉藻進兵迎敵,卻鎩羽而歸,劉藻並不反省自己,反而責怪下屬貪功冒進,致損失慘重,乾隆帝不是傻子,直接把劉藻擼到了湖北巡撫的位子。
總督到巡撫,那是降職,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乾隆帝對劉藻不滿意,劉藻也是膽小怕事,不待赴湖北任上,自殺死了。
繼任的是楊應琚,歷任督撫要職,按說政治經驗豐富成熟,等他到前線的時候,緬軍已經主動撤退,楊應琚覺得無聊,反而向緬甸下戰書。
說自己帶了陸軍多少,水軍對少,實際上當時清軍僅有陸軍2萬餘人,水軍就是嚇唬人亂說的,可把緬甸嚇壞了,舉國應戰,迅速組織起3萬精兵。
這就麻煩了,清緬軍隊一接觸清軍就漏了底,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緬軍不但追著清軍打,還再次入境劫掠了一番,楊應琚也不是實在人,向乾隆帝報告殺敵數萬。
乾隆帝一對數,根本不是那麼回事,直接讓楊應琚自殺謝罪,接下來是明瑞,乾陵帝的小舅子,可明瑞這小子比較倒黴,乾隆帝讓他好好教訓教訓緬甸軍隊,明瑞就帶人孤軍深入緬境兩千多公里。
最後都沒來得及開打,三萬士兵由於疾病瘴氣,就剩下了不到一半,明瑞不久也病亡。
這時候地大物博的優勢顯現了出來,緬甸是小國,雖然在軍事上不吃虧,但卻經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折騰,熬不住,因此主動求和。
打架嘛,誰先認慫誰輸,這就是緬甸戰敗的由來,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但要說給清朝帶來點什麼?肯定是面子啊!
被人打了臉別人能認錯,這也是奇功一件!
-
12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清緬戰爭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明緬戰爭的延續:1287年消滅了大理段氏政權的元兵自雲南地區進攻緬甸蒲甘王朝,蒲甘國成為元朝的藩屬,後被納入元朝的緬中行省管轄,再後來又併入雲南行省。1381年七月徵南將軍傅友德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同副將藍玉、沐英一同遠征雲南,梁王把匝剌瓦爾密投滇池自殺,明軍平定雲南。此後明朝在繼承延續元朝在西南地區的疆域基礎上又設立了車裡宣慰使司、緬甸宣慰使司、木邦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宣慰使司、孟養宣慰使司、寮國宣慰使司六大宣慰司,明朝全盛時期的領土幾乎曾一度覆蓋過整個緬甸並擁有印度洋出海口,不過即使在這一時期當地土司仍擁有相當的獨立自主許可權。
1531年原本隸屬於明朝雲南行省管轄的緬甸軍民宣慰使司土官莽瑞體建立東籲王朝,以此為標誌緬甸結束明朝統治,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緬甸東籲王朝在莽瑞體和莽應龍兩代君主的經營下攻克了鄰國暹羅並不斷蠶食北方臣服於明朝的孟養、孟密、木邦等土司。莽應龍在位末年緬甸的國土已空前遼闊:東到寮國的林城(即永珍),西到印度的曼尼普爾,南到印度洋海岸,北到現中緬邊境,佔據了大半個中南半島,是當之無愧的東南亞區域小霸。
這一時期的明朝卻在內憂外患中正一步步走向覆滅:內有朝廷黨爭和農民起義的困擾,外有蒙古、日本、女真的威脅,分身乏力的明朝只能選擇在西南地區和緬甸達成一定程度的妥協,最後雙方的戰線大致穩定在位於今天的中緬邊境一線。然而緬甸方面並未就此滿足:緬甸軍隊一度越過今天緬甸同中國雲南的邊界侵入到今天雲南省境內並派人招誘當地土官。然而緬甸如此大規模的擴張行為也掏空了自己的國庫,莽應龍死後東籲王朝陷入內亂,15年後暹羅復國並對東籲展開報復性打擊。北方的撣族則在中國明、清兩代宗主國的庇護下悄然,南部的孟人也復國成功,1752年東籲王朝被孟人所滅。佔領了東籲城的孟人向駐守貢榜城(今瑞波)的緬人將領雍籍牙勸降,但雍籍牙拒不投降並擊潰了孟族大軍的進攻。1753年雍籍牙攻佔阿瓦,1756~1757年又連續攻佔卑謬、大光(今仰光)和白古,迫使撣邦各首領臣服於己。至此貢榜王朝(又稱雍籍牙王朝)已大體統一緬甸。
貢榜王朝自建立伊始就以恢復東籲王朝的疆域為己任,同時和東籲王朝一樣的是對中緬邊境中方雲南一側的土司地區貢榜王朝是有所企圖的。當中國發生明清易代之時恰逢緬甸也正處於戰亂之中,各路勢力忙於彼此征戰,因此中緬邊境出現了一段安寧的時光。隨著貢榜王朝的崛起又重新將對外擴張提上議事日程: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隨即進行了自衛反擊;另一方面緬甸對暹羅等周邊國家的侵略也威脅到清王朝在東南亞的冊封朝貢體系。此時在位的乾隆皇帝面對緬甸這個日益咄咄逼人的區域小霸有心為自己增添一件武功以成全自己十全老人的美名,時任雲貴總督的劉藻對乾隆這一心思是有所瞭解的,與此同時他也清楚邊境的危急形勢,於是派兵追剿緬兵,結果只擒獲5人。然而劉藻卻以“緬人望風遁走,清兵大捷”上奏,可他這邊剛一上書,那邊緬甸就以數千人的軍隊入侵車裡,佔領了車裡土司衙署所在的橄欖壩,其兵鋒甚至深入內地思茅,發文中國宣佈車裡(西雙版納)為緬甸領土。車裡土司的軍隊一觸即潰,劉藻調集3000綠營兵圍剿,緬甸主動撤退並一路誘敵深入將一路援救猛阿的大約600人的清軍擊潰,憤怒的乾隆隨即將劉藻革職。
將劉藻革職後乾隆又任命漢軍八旗出身的楊應琚就任雲貴總督並負責徵緬一事。當時中緬邊境上分佈著若干撣族、傣族土司,有的臣服於中國,有的臣服於緬甸,如今楊應琚則多方招撫緬屬土司。明清易代時南明王朝曾和這些西南土司組成反清聯盟,清朝建立後欲切斷內地與明朝舊屬地之間的聯絡曾多次拒絕諸多屬地的內附請求,因此當緬甸崛起後這些得不到中央支援的土司紛紛歸附緬甸,如今乾隆為征討緬甸又想起招撫這些土司,不過效果不佳。對於緬甸當時的內部局勢、兵力情況以及緬甸與暹羅的戰況等清朝方面幾乎一無所知。事實上當清緬戰爭爆發時緬甸正和暹羅交戰,儘管如此緬甸一面圍攻暹羅大城,一面令臣服於己的落卓土司攻擊木邦土司,抵擋不住的木邦土司退往清兵駐紮的地區。1766年9月24日追擊而來的3千緬兵攻擊了清軍駐守的新街,此時新街守軍不足千人,清軍在堅守堅持兩日一夜後主動撤離。佔領新街的緬兵分兵兩路:主力沿東北方進入中國境內,在鐵壁關外楞木駐紮;另一路二千餘人沿伊落瓦底江北上,抵達戛鳩後東向攻入中國境內,再南下截斷鐵壁關清兵後路。對此毫不知情的雲南提督李時升於1766年11月15日抵達鐵壁關,結果雙方交戰4日,互有死傷,但清兵傷亡較大。1766年11月20日緬兵繞道戛鳩的北路兵二千餘人由萬仞關、巨石關間攻入守備薄弱的騰越境內,僅僅十天時間先後攻佔盞達、銅壁關,清兵死傷數十,遊擊班第戰死,戰火蔓延至戶撒、臘撒地帶,嚴重威脅鐵壁關後路。得知緬兵由萬仞關攻入後,清兵開始手忙腳亂。提督李時升命遊擊馬成龍帶兵900名由戶撒前進,又令駐南甸的臨沅鎮總兵劉德成率所部2100兵自後夾擊。但劉德成到達木崖後遷延不前。馬成龍率部徒涉渡江時水深沒及腰,火藥皆溼。緬兵伏兵突起衝殺,馬成龍陣亡,除未來及渡江的70餘人外八百餘兵死傷殆盡。儘管歷次交鋒要麼就是緬軍獲勝,要麼就是戰城相持狀態,可前線清軍一直以大捷向北京報告。紙終究包不住火——得知真相的乾隆將前線將領李時升、朱侖以及負責統籌排程的雲貴總督楊應琚逮捕進京處死,清軍第二次徵緬再次以失利告終。
在第二次徵緬過程中楊應琚上報兵部調兵14000,實際共調兵15000。戰爭中死、傷、病官兵不下三千人(其中戰死1100百人,病故1500人),這實際上意味著單靠雲南綠營兵已經完成不了對緬戰爭的任務。但乾隆帝、軍機處以及新任雲貴總督明瑞都對緬甸仍抱著極其輕視態度——認為楊應琚不諳軍事,所以屢戰屢敗。而緬兵主力不過萬人,只需要調集二、三萬生力軍就可征服緬甸。此時的乾隆甚至已在考慮征服緬甸後如何統治的問題,他還命令兩廣總督行文暹羅:如果緬王戰敗逃往暹羅,務必盡力追擒。然而事實上在清軍第二次徵緬的過程中同清軍和暹羅南北兩線作戰的緬甸已攻克大城,滅亡暹羅。對此毫不知情的清朝大臣有的建議請暹羅出兵配合徵緬,卻被乾隆一口回絕,因為他認為請藩屬出兵幫忙有損大清國威。隨即新任雲貴總督明瑞展開了第三次徵緬行動。明瑞在此前平準噶爾和新疆大小和卓的戰鬥中立有軍功,可這位悍將最終在緬甸戰場折戟沉沙——他甚至比此前的劉藻和楊應琚敗得更慘:劉藻和楊應琚雖沒取得什麼勝利,還不斷被緬兵擊潰,但主力部隊尚在;而明瑞展開的第三次徵緬行動幾乎導致徵緬大軍全軍覆沒,連他本人也在重傷後自縊身亡。
第三次徵緬的失敗終於使乾隆認清了現實:如果說劉藻和楊應琚是失敗是因為他們個人不通軍事,那麼曾屢受乾隆嘉獎並在新疆戰事中立下功勳的明瑞敗亡而且是幾乎導致全軍覆沒的慘敗。為了一雪喪師辱國之恥乾隆任命重臣傅恆為經略,阿里袞、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鄂寧為雲貴總督。與此同時增調1500滿洲兵以及3000貴州兵入滇,後來又加派3000滿洲兵2000福建水師。他還放下天朝上國的架子考慮聯絡暹羅等國共同出兵,但卻收到了暹羅已被緬甸所滅的訊息。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二月傅恆率兵出征。儘管在此之前緬甸方面屢戰屢勝,但畢竟兩國國力相差懸殊,這次清軍集中大軍全力進剿,然而即使如此也沒能勢如破竹戰勝緬軍,最終雙方陷入相持不下的狀態。而對緬甸而言:作為老對手的暹羅在達信領導下復國成功並趁緬甸在北線同清軍交鋒之際對緬甸展開反攻。清軍方面同樣被這曠日持久的戰爭耗得精疲力盡。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緬甸國王孟云為應付來自暹羅等國的壓力主動改善對華關係——派出使節奉表納貢。已對徵緬不抱任何指望的乾隆接受了緬甸的貢表,由此緬甸被重新納入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冊封朝貢體系之中:中國得了面子,而緬甸則得了實惠。當然清緬戰爭間接導致了暹羅復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緬甸這個區域小霸,減輕了雲南邊境面臨的威脅。清緬戰爭中緬甸曾大量從英國東印度公司購買火器,目睹過緬甸火器的將領回國後紛紛上書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製槍支,增強自身國力。但乾隆滿足於在名義上迫使緬甸稱臣的虛名,又受制於“騎射為本”祖訓,因此未能對火器引起足夠的重視。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正是這種漠視間接導致了中國在鴉片戰爭中的失敗,從此中國進入了多災多難而又跌宕起伏的近代史。
-
13 # 史之策
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這樁不算成功。——乾隆
清朝和緬甸的戰爭雖然是一場大敗,但是乾 隆皇帝卻仍然把它記在十全武功當中。當時的緬甸可謂是鼎盛時期,與清朝作戰的同時,還在入侵當時的泰國。一度把大軍打到泰國首都,清緬戰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拯救了泰國,改變了東南亞的局勢。
當時作為緬甸最強的時期,正在不斷的對周邊國家惹是生非。當時他們正在和暹羅(泰國)作戰,還不忘去騷擾雲南邊境。他強迫中國境內的土司向他們交納“花馬禮”(納貢),因此惹了清政府不滿。
一開始出兵的是雲南地區的駐軍,但是效果並不好。當時乾隆皇帝剛剛平定準噶爾,暫時還不想對外戰爭,前期主要採取的綏靖政策。後來由於緬甸的得寸進尺,乾隆皇帝在翻閱《明史》時發現,在明朝時期緬甸屬於明朝的管轄範圍內,每年需要交納稅貢。
因此乾隆皇帝好戰之心升起,開始有了輕視的心思。他認為既然明朝時期是“臣”,那麼他清朝時期為何不能收服他們?當時緬甸的主力仍然在暹羅作戰,所以在第二第三次作戰時期,雖然取得的效果不大,但是相對來說佔據優勢。
等到了第四次作戰時期,由於緬甸已經把泰國的軍隊撤回來,只留下了9000人用來駐守,一時間整個戰況逆轉。由於清軍叢林作戰水土不服等原因,以及武器裝備落後,火藥出現潮溼,最後以緬甸勝利結束。整場戰爭清軍出兵6.3人,緬甸出軍5.2人。結果清政府傷亡3.2萬人,緬甸傷亡1.5萬人,可謂是慘敗。
其實就連雙方停戰都是自行決定的,當時他們根本沒有經過雙方最高統治者的同意。是在作戰七年時間之後,緬甸軍的14名將軍清軍的12名將領分別作為代表談判,最後簽字畫押互贈禮物表示戰爭結束。一者是因為打到這個地步,清軍不想打了。二者緬甸也知道如此下去也撐不下去,暹羅內部出現反抗,要回去擦屁股。
但是當時臨時合約簽訂,並沒有文字留下來。而且根據歷史檢視,雙方將領向各國君主稟報的內容也不一樣。中國方面記載:一、緬甸遵照古禮奉表進貢;二、緬甸永不犯天朝邊境;三、緬甸將所有清朝戰俘釋放。
至於緬甸方面:一、逃往雲南的所有緬屬土司,清朝都要交還給緬甸,並承認緬甸對所屬土司的主權;二、所有戰俘一律釋放;三、商道重開,准許兩國商販自由貿易;四、每隔十年兩國君主交換使節,互通友善書信,並致送禮物。
相對來說還是緬甸比較靠譜一點,清朝的更多的是為了糊弄乾隆。但是就算是這樣一份條約,其實雙方的君主都不滿意。緬王孟駁懲罰統帥在外面跪了三天三夜,而乾隆皇帝因為緬甸沒有送供表,只釋放了一部分被抓人員,緬甸方面也是很有脾氣的扣押了一部分人。
雙方挺戰之後,仍然保持之前互不相犯的局面。一直到了戰後十年,由於緬甸經常與暹羅作戰,之前中緬被削弱太嚴重,於是開始緩和中緬關係。緬甸要求主動納貢,並且協商十年為一次,重新被納入東亞朝貢體系,給足了乾隆面子。
這場戰爭總共給清朝帶來兩點,一點清政府沒有抓住,二點清政府沒有意識到。
當時清政府之所以失敗,不僅僅是因為水土問題,還有緬甸先進的武器。當時作戰人員曾經向乾隆建議向西方進購槍支。但是乾隆認為騎射乃建州之根本的祖訓,認為如此行徑會讓本來就依賴火炮的八旗軍,更加進一步的“頹廢”。因此這件事情作罷,也為後來清朝被欺負埋下伏筆。
第二點由於中緬戰爭極大的削弱了緬甸的戰力,造成緬甸與暹羅擺在了同一水平之上,也讓緬甸重新評估了中國的實力。中緬戰爭這一“無意間的舉動”,重新平衡了東亞的局勢。如果此次緬甸成功的吞併了暹羅,那麼後來挑起戰爭的可能就不是日本了。
-
14 # 梓凌2018
清緬戰爭其實是七年間雙方作戰四次,乾隆三次派大軍徵緬,是四戰三徵。
清軍最後一次徵緬,只能說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根本算不上敗,最後一次傅恆掛帥,集結一萬各族八旗,三萬各省綠營,用了七八萬騾馬駝火藥糧草,穩紮穩打,清軍數戰數捷,打到離緬甸都城幾百裡外,緬甸方面死傷慘重,只得據城固守,根本無力將清軍驅逐出境。清軍則因水土不服大量非戰鬥減員,雙方形成對峙,主帥傅恆和幾個高階將領也相繼染病,因此雙方的將領都不想繼續再打下去,戰事慘烈,緬邦百姓受戰火荼毒七年,清緬雙方的前敵將領遂各自瞞著自己的君主商議停戰。
但要明確一點,是清軍在緬甸境內兵臨城下,迫使緬甸最終罷兵議和,簽定條約,條約簽訂後,氣得緬甸國王親手撕掉條約,並處罰前敵將領及其家屬在殿外跪了三天三夜,可見緬王認為這是屈辱的城下之盟。
清軍是侵*略的一方,緬甸在自己國土裡與侵*略者籤城下之盟,沒有將侵*略者趕出國門,能叫清軍大敗麼?最多也是不勝不敗嘛。看緬王的態度就知道,緬甸只有損失,沒有益處,中國也一樣,乾隆也認為是無功而返,但硬要說成清軍大敗,那就過分黑了,哪有侵*略了別國領土,佔領著他國的土地城市還被說成大敗的道理?
清軍第三次徵緬沒有達到預定的結果,其實和兵力後勤有關,乾隆調兵四萬的人數其實很有水分,因緬甸北部叢林密佈,地勢險要,地形複雜,不便運送糧草緇重,因此四萬清軍調集後,很多都留在雲南,傅恆只帶了不足三萬人入緬,而跟著傅恆到達前線的清軍,只有二萬八千三百人,騾馬倒有四五萬之多,這要是對比現在,就是美帝,相當於一支古代的機械化或摩托化部隊。
清軍三次徵緬幾乎每次都是以少敵多,一徵,清軍楊應據部只有一萬四千綠營入緬,緬軍在兩三萬之間,清軍輕易被緬軍擊敗。
二徵,明瑞部二萬五千人入緬,其中滿兵三千,緬王集結了四萬多軍隊與之對抗,明瑞分兵兩路,自己只帶一萬二千人孤軍深入,有點像薩爾滸之戰的杜松,但與杜松不同的是緬軍還是被明瑞打得節節敗退,明瑞最後是彈盡糧絕,後勤被切斷才不得不退兵,非戰之罪。在退兵的途中明瑞被四萬緬軍圍困,無顏面君,自縊而亡。但緬軍不善於打殲滅戰,幾倍的兵力合圍之下還是沒有能力全殲清軍,清軍一萬多人成功突圍,返回祖國。
三徵,傅恆部二萬八千人入緬,其中旗兵一萬三千,這是清朝自滅了準格爾部後數十年來第一次集中這麼大數量的八旗,這是想要放大招了,但是,清軍在緬甸的總兵力從來沒有超過三萬人。
特別是打得不錯的第三徵,緬甸幾乎動用了傾國之力,二萬多清軍對陣五六萬緬軍,清軍高歌猛進,是勝多敗少,重要的是清軍基本上是攻勢,緬軍幾乎都是守勢,不敢和清軍野戰,尤其懼怕中國的彩甲騎兵,只得堅壁清野,死守不出,分明清軍以少打多還處於上風,如何能說成大敗呢?如果傅恆第三次帶足四五萬人,那麼緬甸必敗。
緬甸的貢榜王朝當時實力很強,滅了緬甸上一代向大清朝貢的東籲王朝,西擾印孟,東侵寮國,滅國暹羅,多次和英國,法國等西方殖民者交手,而且還多次獲勝,同時還俘虜過400法國陸軍。這樣的戰力,還有人質疑緬甸當時的軍事實力麼?
作為東南亞小霸主的新興王國,緬甸當時很狂傲,但是還是不敢得罪中國,四戰三徵,每次打到最後都是緬甸一方主動求和,緬甸是打勝了也求和,打完了也求和,但是由於乾隆帝更加的驕傲任性,好大喜功,對於緬甸之前的多次上表求和不理不睬,繼續開打。因此才有這三次徵緬。
最後一次,緬甸損失巨大,不惜放棄已經佔領的泰國本土,緬軍主力盡數回國,以馭北兵。三徵之前,緬王是怕,三徵之後,緬王是又怕又怒。之前真心請表上貢,你天朝不允,非要打這麼多次,搞到我損兵折將,國貧民窮,好不容易才滅掉的泰國也沒守住,又被鄭氏復國,都是你上國造成的,因此第三徵之時,緬王怨恨中國很深,只到戰後十年,緬甸才真心納貢稱臣。
但話又說回來,即便緬甸戰敗,或被清軍所滅,但是帝國也不可能在緬甸長期統治下去,因為緬甸地處西南,林多瘴氣,酷熱潮溼,不要說滿洲人,對於中原人來說,都是水土惡劣。即便滿清佔領全緬,清朝也無力固守,會像唐明於越南一樣,時間一長,定會叛亂叢生,最後被緬甸趕回來,不惟勞民傷財,損兵折將,而徒留尊望,得益微小,終究是得不嘗失。
-
15 # 狄飛驚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與緬甸在歷史上是朝貢關係,並非隸屬關係,彼此之間的戰爭大多因領土衝突且都是緬甸主動挑起,我們的戰爭是正義性、反侵略性質的。
(▲ 緬甸美女)
明初強大時曾在雲南極邊之地設立六宣慰使司,明朝廷授予當地勢力首領(土司)以宣慰使的頭銜,這些土司接受明朝的封號,也要服從雲南三司(即都揮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管理,管轄範圍大致涵蓋了雲南西雙版納和如今的緬甸、泰國、寮國北部等地區。
這六宣慰使司名義上是屬於明朝領土,但明朝對這些地區的控制是比較鬆散的,遠不如傳統漢人聚集區掌控的牢固,因此到明朝後期,緬甸東籲王朝不斷擴張,經常主動進攻,侵奪六宣慰使司地盤,明朝一開始不怎麼重視,直到後來被逼急了,才正式開戰。
這場明緬戰爭從嘉靖朝一直打到萬曆年間,斷斷續續打了半個世紀,明朝後期國力衰退,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緬甸在軍事上沒佔多少便宜,但明朝內部面臨統治危機,對西南極邊地區缺乏足夠重視,導致喪失了孟養、木邦兩個宣慰司的統治權,此後再未收回。
與明緬戰爭類似,清緬戰爭也是緬甸主動挑起,我們自衛反擊的。
(▲ 清緬戰爭示意圖)
貢榜王朝是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建立於1752年, 明滅清興後,經過順治、康熙、雍正朝的不斷開疆拓土,清朝版圖不斷擴大,儼然形成一個強大帝國,而這個時候的貢榜王朝跟之前的東籲王朝一個德性,不滿足於自己的地盤,經常派兵騷擾屬於清朝雲南總督管轄的孟定、耿馬兩內地土司,燒殺搶掠,強迫納貢。
一開始,清朝受制於新疆準格爾叛亂,沒空搭理騷擾的緬甸,但後來緬甸登鼻子上臉,愈發囂張,等乾隆解決了新疆問題後,終於把目光轉向大西南,下令堅決反擊緬甸。
但緬甸和越南人一樣很不好打,相比清軍,他們更熟悉緬北雲南一帶地形,更適應這裡的風土人情和環境氣候,前三次戰役,雙方各有勝負,但清軍勝少負多,尤其第三次戰役中傷亡慘重,大將明瑞身受重傷,自殺身亡,讓乾隆大為惱火。
經過前三次戰役,乾隆已經發現緬甸不像自己想象那麼好打,而緬甸撐不起持久戰爭,也派人前來求和,但乾隆面子上過不去啊,決定畢其功於一役,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
戰役詳細過程不說了,大家可以參照美國和越南的戰爭,最後清緬雙方都精疲力盡,產生厭戰情緒,清軍主帥傅恆、副將阿桂向乾隆彙報說,前線將士傷兵太多,不宜再打。
乾隆的面子也差不多了,知道很難實現自己“窮力追擒,搗其巢穴”的目標,也就順坡下毛驢,同意了停戰議和,這場歷時7年、花900多萬兩白銀的戰爭終於落下帷幕。
-
16 # 沂藍書院趙月光
清緬戰爭只給乾隆帶來了十年一朝貢的面子,花了大清900多萬兩白銀,損兵折將,實際打了個平手。緬甸從西方引進的大炮和火槍已經比乾隆的先進了,但乾隆的榆木腦袋卻不以為然,一個主要的教訓也沒買到。
1,緬甸貢榜王朝 (1752~1885)1752年,緬族領袖雍籍牙建立了貢榜王朝。隨後擊敗孟族和撣族人,基本統一了四分五裂的緬甸。
大航海時代來臨,葡萄牙人、荷蘭人、英華人、法華人相繼在緬甸的沙簾建立商站,進行武裝保護的貿易。
雍籍牙在攻打沙簾的孟族人時,俘虜了一批法華人。雍籍牙起用法華人訓練緬甸人使用火炮和火槍,按近代軍隊訓練。
雍籍牙還利用殖民者的矛盾和開放恆枝島、勃生等貿易口岸,向英華人獲取槍炮。
當時的緬甸成為東南亞乃至東亞武器最先進的國家。
有了先進武器撐腰,緬甸也四處開戰,貢榜王朝的第三代君主孟駁,同時對阿拉幹、印度曼尼普爾王國、寮國王國、泰國大城王朝開戰。
2,乾隆的清緬戰爭(1762年—1769年)緬甸貢榜王朝於1767年攻克暹羅大城王朝首都。
1765年,緬兵要從泰國北線的清邁進攻大城王朝,在清朝的西雙版納地區的車裡土司處勒索錢糧和擄掠民眾,給緬甸軍隊提供給養。
乾隆和清兵對緬甸非常輕視,從1765年開始連續打了3次戰爭,全部失敗。第三次清緬戰爭,雲貴總督明瑞率2.5萬大軍進討,兵敗自殺。
此時的緬甸還是與清朝、泰國兩面作戰。
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乾隆再次派5萬大軍第四次進討緬甸。但因為後勤困難,實際到達前線的不足3萬。
但清軍剛出國境不遠,雙方就在新街、老官屯一帶頂牛了,緬甸的西式槍炮火力極猛。僵持了很久,雙方將領都厭戰,擅自決定議和了。
對議和的結果,雙方的主子都不滿,但也沒力氣再相互打下去了。
20年後,乾隆也沒從清緬戰爭中獲得哪怕一滴的教訓。
1793年,英國特使馬嘎爾尼使團訪華,乾隆皇帝把他們打發走了,因為禮儀之爭沒答應英華人任何條件。
3,第一次英緬戰爭和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比較,可以看出晚清有多腐敗無能。1824年爆發第一次英緬戰爭,英軍(包括印度僱傭軍)出動了4萬兵力,被緬甸軍隊打死1.5萬人,英國花費了1300萬英鎊的軍費支出。緬甸雖然最終戰敗,但英國也付出了慘重代價。
人家緬甸是個小國,相當於中國一個省,還如此頑強。
1840年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前後出動了近2萬兵力,按英華人自己的報告是陣亡69人。
大清帝國以緬甸幾十倍的體量,戰績如此不堪入目!
乾隆的孫子道光皇帝,一點也沒從爺爺那裡學點教訓啊!
-
17 # 歷史風暴
這場戰爭大清耗費了1100萬兩白銀,幾乎相當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給英華人賠款的一半,不得不說乾隆做事手筆真大!
但是,和賠款不同的是,作為軍費,這筆鉅額開支讓大清能夠對緬甸擁有軍事上的優勢,從而獲取了大量政治資本,這個好處讓大清享用了100年。
(清緬戰爭清朝一方的領導人乾隆皇帝像)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這個朝代槽點真是數不勝數。有清一代僅文字獄就達數百起,到乾隆時期將文字獄發展到頂峰,乾隆一朝文字獄達130多起。高壓的結果就是文明出現了倒退,老百姓由於長期受到精神的摧殘,到清朝後期已經變得麻木不仁,看列強揍清軍竟然比看耍猴還有興趣。
(鴉片戰爭)
同時,清朝閉關鎖國讓他失去了與列強爭雄世界的最後機會。然後,還不讓老百姓出海、出關謀生,致使數億人擠在中原一帶,一到災荒年間就會有數以百萬計的人餓死,慘不忍睹!!!
直到19世紀70年代之後,清政府才改變這一政策,不過這個時候早晚了,新世界已經被瓜分完畢,清朝人再往海外移民比登天還難,只好到東南亞一代給殖民者打工,做當地土著不屑於乾的工作。可以說19世紀後期華人的海外移民史就是一部血淚史,但這也比待在家裡餓死強!!
(在東南亞種植園幹活的華人)
不過,清朝能挺200多年身上也還是有些優點的。比如他對國家的控制做的比明朝好的多,這讓清朝有能力在前期平定周邊的叛亂。比如和準噶爾部的百年戰爭,讓清朝最終獲得了對新疆一帶的絕對控制權。
清朝對西南地區的經營也是如此。西南地區由於氣候和地理的特殊性,讓中原王朝很難對這裡有效控制。一直到明朝開始執行改土歸流之後,才改變這一現狀,但由於明朝本身的原因,對這裡的興趣不大,所以推進較慢,清朝繼續了明朝的政策,對這裡的控制能力也越來越強。而與此同時,另一頭的貢榜王朝正處於國力頂峰時期,這個國家一直對西南地區垂涎,不斷攻打歸順大清的土司。
到乾隆年間,緬甸再次發動了侵略戰爭,於是著名的清緬戰爭爆發了。
一開始清軍打的並不好,這裡屬於亞熱帶氣候,潮溼多雨,北方人待長了很容易生病,所以患病而死的清軍比戰死的要多的多。
乾隆不想就此罷手,只好在這一帶持續派兵,最終依靠自己強大的綜合國力,讓緬甸認輸。而清朝先後也付出了極大的傷亡,僅陣亡就打1.1萬人。可以說,這場戰爭沒有真正的勝利者。
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場戰爭還是有所收穫的,如果後繼者們給力,一定會創造不一樣的結果。(可惜後來的清朝皇帝不給力)
此戰結束後,緬甸認大清為宗主國。同時,這一成果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所以,到1880年代,當英國試圖吞併緬甸,將這裡變成自己殖民地的時候,於1886年與清朝簽訂了《中英緬甸條款》,逼迫清朝放棄對緬甸的宗主國地位。
也就是說,從法理上講,英國對緬甸的殖民統治,必須要得到清朝的認可才具有合法性。在列強殖民世界的19世紀,這個條約代表著大清對緬甸的丟失,也說明如果當時大清實力強大,完全可以代替英國實現對緬甸的合法統治,將這裡打造成前往印度洋的橋頭堡。並且,大清的行為會被國際主流認為合理、合法。
這就是清緬戰爭的財產,再往前走一步,就能讓清朝獲得印度洋出海口。然而,後繼者不給力讓乾隆的努力最終化為烏有,可惜了。
清緬戰爭,是清高宗時期大清國與統治緬甸的貢榜王朝發生的一場邊境戰爭,後計入乾隆帝十全武功。《還珠格格》裡面也有對這段歷史的描寫,想知道這場戰爭,清政府從中獲得了什麼?
回覆列表
清緬戰爭給清朝的最大傷害就是清朝的主力軍“八旗軍”被打殘了,不久八旗軍殘餘又有參加川楚白蓮教起義時,徹底失去戰鬥力,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