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駿哥880

    美軍“尼米茲級”航母都是十萬噸級核動力航母,未來全部接替的是“福特級”,滿載直逼12萬噸。如果美國真的開建輕型航母,那也是在擁有十多艘大型航母的基礎之上,填補輕型航母不足。美國的四萬噸級兩棲攻擊艦可以垂直起降F35B,比一般國家的輕型航母都要厲害,這裡說的輕型航母應該是指這類兩棲攻擊艦,而不可能是戴高樂級別的。衝突有強有弱,美帝全球稱霸,11--12艘大型航母需要維修維護,只能確保任何時候都能出動3-4艘,只夠對付一箇中等武力的國家。什麼任務都讓讓大型航母去做,也是疲於奔命,成本不合算,有殺雞用牛刀的嫌疑。而派輕型航母(兩棲攻擊艦)艦隊去威脅一些小國,執行低烈度任務當然要合算的多。並且,兩棲攻擊艦自帶一箇中隊的F35B、十幾架武裝直升機,氣墊登陸艇,坦克和裝甲車,海陸陸戰隊,什麼都有,對於小而繁雜的任務,部署起來更靈活。而美國的戰略威懾力量,當然仍然是尼米茲級和福特級。

  • 2 # 世紀佳緣VIP使用者

    美國海軍沒有輕型航母有種兩棲攻擊艦這類軍艦在歐洲可以算輕型航母,去年因火災而報廢的美國“好人查理德”號兩棲攻擊艦排水量四萬多噸,最大可以搭載42架飛機這完全已經達中型航母的規模但在美國那隻能算輕型航母。

    美國搞兩棲攻擊艦是為了登入作戰,在作戰中既能投送裝甲戰車也能運輸作戰物資,必要時也可以當航母使用還能在在護僑中擔負人員運輸任務。

  • 3 # 諶人

    美國不會造輕型航母。

    美國擁有11艘排水量10萬噸級核動力超級航母,各種技術非常成熟,用起來也得心應手,這個規模會保持。

    美國新的造艦計劃是將目前美軍裝備的296艘軍艦,在2030年增加到355艘軍艦,(包括對老舊艦更換),由於大幅度增加海軍軍費不太可能,因此美國不會再造新的超級航母(一艘造價高達120億美元)。

    美國會新造兩棲登陸艦,這就是它所稱的造輕型航母。

    “美國級”兩棲登陸艦,排水量5—6萬噸。顧名思義,該艦是供海軍陸戰隊或陸軍兩棲登陸作戰使用。但若用於爭奪制海制空權使用,則可搭乘40架F35B等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完全可以作為輕型航母使用。

    美國玩兩棲登陸艦的艦載機技戰術也完全成熟,將其作為航母使用,更方便干預國際多邊軍事事務,而且成本較低,風險(被擊沉的代價)較小。

    從“航母無用論”到美國未來改變為造輕型航母,都是美國的戰略忽悠。

    美國不希望別國發展航母,但別國不聽美國“航母無用論”忽悠仍在自主建造,包括英國造了“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印度造了“維克蘭特”號航母,中國造了001號遼寧艦、002號山東艦航母。

    現在美國又不希望別國建造大型航母,才忽悠美國未來只製造輕型航母。這個忽悠物件主要是針對中國。因為美國爆料,中國正在建造10萬噸級003號電磁彈射航母,還考慮建造10萬噸級004號核動力航母。若成真,美國現役超級航母優勢將不存。

  • 4 # 78物理Zyg

    美華人是上天之子,是上天派到地球上的,他的主要職責就是管理地球,管理全人類,也就是我們屬稱的地球皇帝。皇帝者,自然要制定皇法,配備充足的執法工具,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整個地球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要管的事情是海量的,當今地球“刁民”甚多,居然有許多國家提出要實行多邊主義,分享皇權,豈不是犯上作亂?因此鎮壓“暴亂”、維護皇道的工具也就多多亦善。

  • 5 # 龍行天下8423

    隨著反艦導彈的發展,航母的作用在以後的戰爭中會越來越不那麼重要了,中國的東風能從幾千裡以外擊中海上航行的目標,航母離岸邊太遠了,航母戰鬥機的航程有限,航母靠近了就是東風導彈的靶子,小一點的航母好像還靈活些,目標大了

  • 6 # 鈺琦的思考空間

    為何?很簡單的道理!一個字:錢!

    美國現今執行的航母,全部是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首先其造價昂貴,其次維修保養投入巨大,再者一艘航母上的艦載機聯隊的戰鬥機與飛行員的價值及成本不菲,最後就是除去航母本身外,其他負責協防配套的巡洋艦、驅逐艦、補給艦以及水下警戒的核潛艇,這整個的核動力航母編隊戰鬥群,簡直就是用美元堆砌起來的!

    而美國現在因為新冠疫情的強烈衝擊,造成了其經濟狀況越來越不好,即使是美聯儲不停歇的印製美元來玩這場遊戲,也是杯水車薪,有心無力的現狀恐將持續下去!

    還有就是,當美海軍不再擁有國有的或是懸掛美國國旗的商船,來滿足可能出現的戰時前進基地需求時,美國海軍也已在思考,如何在可能發生的高強度衝突中,儲存維持現有航母艦隊的戰鬥力。

    而自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海軍的上述能力也已逐步的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而使得美海軍在核動力航母戰鬥群部署後,將會面臨後勤支援的嚴重短缺。

    雖然美國海軍在全球軍事力量中依舊無人可敵;但美國在全球商船排名中卻退居第21位。美國商船隊由國有,搖身一變成為由改掛“權宜船旗”(flags of convenience)的私人企業所有。

    但在同一時期,世界貨船運量較二戰時期擴張逾20倍。與此同時,貨物在港口間流通時間,以及從貨櫃船運送至岸上的時間,也較過去大幅縮短。

    而身為世界海上強權,美國的日益衰頹態勢,為美海軍造船與修理維護帶來深遠的影響。

    另一項明顯可見的變化,則是全美各地修理戰艦、輔助船艦與海岸警衛隊艦艇的船廠數量呈現明顯減少之勢!

    以費茲傑羅號阿利伯克級驅逐艦(DDG 62)為例,該艦於2017年在日本近海遭遇撞船事件,花了1年半才修復完成。一艘不到一萬噸級的驅逐艦維修起來都如此耗時耗力,那功能更多且系統及裝備更為複雜的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就更可想而知了!

    就大環境而言,整個國際環境也在朝激烈競爭轉變。美海軍在2019年的壓力測試中,僅40%的船隻處於備妥部署的狀態,而軍方設下的標準為85%,更不用說美海軍部分船艦的平均艦齡為46年。換言之,當身陷危機之時,美海軍指揮官恐無可用之船。

    同樣地,在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與印度洋迭戈加西亞的預備戰艦部隊,戰艦平均艦齡也已超過25年。然而,維持海軍航母部隊卻是相當的昂貴,砸下銀子卻只能等到出現戰局及危機時刻才能真正投入使用!

    另一方面,隨著美海岸警衛隊任務範圍涵蓋全球,從巴林到西太平洋,在從東太平洋到加勒比海,任務從毒品攔截到圍堵難民、移民;然而,美海岸警衛隊編制卻僅有4.1萬人,僅比紐約市警局規模稍大,卻要負責整個美國與全球範圍內的遠征作戰。光以東太平洋為例,其比美國本土更大的多,卻僅5至10艘海岸警衛隊與海軍船艦巡邏於此大範圍的國際水域。

    而這些山姆大叔一向視為自己“世界警察”身份的事情,總不可能勞煩動用核動力航母來執行吧!要知道核動力航母動一動自己的屁股,那都是要花錢的啊!

    因此,出於上面的這些綜合原因,美海軍正在依據快修原則來採購與改裝國外船廠建造的船隻,以快速提升各項能力,其中很可能就包括有類似輕型航母計劃;此外,美海軍還推動類似第一次波灣戰爭後的採購與建造戰略。但是,存在的嚴重問題是,國外船艦是依不同標準所建,未必符合美國海軍軍事的需求標準或是執行作業流程。

  • 7 # 科羅廖夫

    美軍破天荒地開始考慮建造一型輕型艦隊航母,這是實力和野心不匹配的無奈選擇。無論是電視新聞畫面,還是好萊塢大片的戰爭場景,經常會看到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在大海中浩浩蕩蕩開進的畫面。不過,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這一震撼場面未來有可能會很少見。原因很簡單,美軍正在考慮建造輕型航母,彌補在超級航母退役後所留下的力量空白。

    按照美海軍的規劃,預計考慮中的輕型艦隊航母,是一種排水量不超6萬噸,速度達到30節、並具有搭載和起降新型艦載預警機、運輸機和F-35B隱身戰機的能力。美海軍考慮建造這種艦隊航母的主要目的,就是可以帶領一支艦隊高速奔襲任務區域。

    所以說,美海軍的這款艦隊航母應該不會配備彈射器,而是一種採用和英國伊麗莎白級航母類似,具備滑躍式起飛模式的常規動力中型航母。這就意味著,美海軍計劃中的新航母的總體效能,將超過美國級兩棲攻擊艦,但遠遠不如美海軍現役的尼米茲級超級航母。

    美海軍雖然給建造輕型艦隊航母套上“帶來更強分散式作戰能力”的理由,但事實正如環球網所說“這是美國實力與野心不匹配帶來的這種選擇”。換句話說,如果美海軍還有得選擇的話,他們最終還是會選擇超級航母。原因很簡單,這兩者之間的戰鬥效能,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美智庫萊剋星頓研究所防務問題專家勞倫·湯普森近日在福布斯網站上專門撰文提出異議。他認為發展輕型航母只會讓美國海軍的實力更弱,海軍過去多年的經驗表明,輕型航母存在很多缺點。

    就拿美海軍現役的尼米茲級航母來說,超過10萬噸的滿載排水量,讓這種超級航母具有搭載近百架各種型號飛機的能力。另外,尼米茲級航母由於採用和動力裝置,每天航程可達1000公里,賦予該航母擁有無限航程的能力。而輕型航母的自持力較差,必須頻繁依靠油輪提供油料補給。

    就艦載機而言,尼米茲級航母所搭載的F-18E/F和F-35C等型號的艦載固定翼戰鬥機,因為可以進行彈射起飛,無論是航程還是戰鬥載荷,都要比新航母計劃搭載的F-35B高出一個級別。這就賦予尼米茲級航母擁有更大控制範圍的優勢,這對美國維持全球霸權是至關重要的。而輕型航母的殺傷力較低。排水量11萬噸的福特級超級航母上的艦載機聯隊在高度戒備狀態下,每天可出動270架次。而輕型航母連這一數字的1/5都難以達到。

    顯而易見,美海軍正在規劃中的輕型艦隊航母,除了可能在建造成本上具備優勢外,其他無論航程、作戰效能和威懾性,都遠遠不如現役的尼米茲級航母。既然如此,美國海軍為什麼還計劃建造輕型航母,準備在未來代替超級航母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經費不足。

    要知道,美國海軍最新的福特級航母,造價就高達140億美元。如果考慮到研發費用、艦載機造價和艦上人員的開銷,一艘福特級航母如果沒有投數百億美元進去,是絕對開不出來的。

    美國年度國防預算雖然超過7000億美元,但扣除包括部署和訓練等費用,剩下用於研發和採購武器的資金本來就不多,分到海軍手裡的就所剩無幾了。當下美海軍尼米茲級航母已經不再建造,而福特級航母又如此昂貴。在這一背景下,美海軍既要更多超級航母,又要保持艦隊規模,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由此可見,美海軍開始考慮建造輕型航母,所謂“增強分散式作戰能力”的理由就是一個幌子,而是美海軍在經費就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因承受不起建造更多超級航母的代價而做出的一種無奈選擇。

  • 8 # 薩沙

    美軍並沒有建造輕型航母,建造的只是兩棲登陸艦。

    這主要是因為,美軍現有航母戰鬥群已經足可以掌握全球海域的制海權,沒有必要再去多裝備核動力大型航母。

    目前美國海軍並不是要求單獨面對一個敵人的海上挑戰,可以獲勝,而是如果假想敵俄羅斯、中國、伊朗三國海軍一起為敵,也能夠獲勝。

    而海軍的各種作戰任務中,爭奪制海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多繁雜的任務。

    比如兩棲登陸、空中支援、對地轟炸、戰區巡邏、反潛反水雷、對付敵人小型艦艇甚至海上救援等等亂七八糟的任務。

    這些任務交給重型航母來做,完全是大材小用了,也沒沒有這個必要。

    所以,兩棲登陸艦就脫穎而出。

    最初,兩棲登陸艦就是登陸用的,頂多可以放一兩架直升機,其餘都靠水上船隻搶灘登陸。

    隨著科技的發展,依靠直升機垂直登陸越來越成為主力,於是兩棲登陸艦也有所改變,逐步成為有飛行甲板的輕型航母的樣子。

    最初,兩棲登陸艦隻是可以起降運輸直升機和武裝直升機,只能用於登陸和近距離登陸的掩護。

    後來又提升為可以起降垂直起降戰鬥機,可以進行縱深掩護甚至爭取戰區制空權,相當於小型航母。

    今天美軍的兩棲登陸艦,實際上就是一種綜合性多用途航母。

    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的排水量,高達4萬5000噸,造價為24億美元。它可以搭載不少於38架各式飛機,比如12架魚鷹運輸機,6架短距起降的F-35B戰鬥機,4架超級種馬重型運輸直升機,7架超眼鏡蛇直升機和2架鋪路中型直升機。

    雖然美利堅號造價不菲,但福特級航母造價150億美元,還不是兩棲登陸艦可以相比的。

    同時,兩棲登陸艦的維護和運營費用,也比重型航母低太多了。

    所以,兩棲登陸艦對於美軍是頗為重要的,也是海上戰鬥力的重要環節。

    尤其是在中低強度衝突地區,美軍兩棲登陸艦完全可以當做航母使用,甚至可以爭奪制空權。

  • 9 # 小約翰

    如果說,當今世界上誰的軍事實力最強,那一定是美國。

    在美軍的所有兵種中,數海軍力量獨步天下。

    美國擁有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擁有11艘排水量10萬噸的 “超級航空母艦”。

    正如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所說的: “航母也是一種外交,是十萬噸級的軍事外交”。

    從美國海軍在二戰前實力跟日軍不相上下,二戰讓美國海軍迅速崛起。

    龐大的航母艦隊不但橫掃日本海軍,為打敗日本法西斯作出貢獻;還馳騁大西洋,為戰勝納粹立下奇功。

    從此以後,嚐到甜頭的美國海軍,就一直致力於航母建設,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航母編隊。

    與此同時,美軍航母越造越大,二戰中中途島號,排水量只有4萬噸;50年代的小鷹號,排水量達到了6萬噸;70年代的尼米茲號,排水量再上新臺階,達到了10萬噸。

    進入21世紀,福特號橫空出世,排水量又增加了1萬噸。

    美軍航母的發展史告訴大家,航母越大戰鬥力越強。

    美軍就是憑藉著10多艘10萬噸級的核航母,將全球制海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哪裡有戰爭,哪裡有風吹草動,哪裡就可以看到美國航母出現。

    可是去年美軍卻一反常態,提出要建造輕型航母。

    美軍在訂購了首批3艘福特級航母后,並沒有繼續追加訂單,而是開始研究上馬輕型航空母艦,

    2020年3月2日,美國海軍代理部長對外宣佈,“藍帶未來航母2030特別小組”,將進行為期6個月的輕型航母研究。

    現在美軍並沒有進入實質性生產階段,而是要論證這個方式。

    也就是說,截至目前,美軍不但沒有輕型航母服役,也沒有輕型航母下水,甚至連都沒有動工製造。

    不過這足以說明,美軍有這個意向。

    美軍為什麼突然要提出建造輕型航母?

    俄羅斯專家認為,這是美軍的一個套路,在麻痺中俄。

    就像星球大戰計劃一樣,只是一種忽悠對手的策略。

    意思是說,大航母沒用了,你們也別造了;這不,我已經開始研製輕型航母了。

    美華人真的那樣想,那就太愚蠢了;因為中俄不會再像前蘇聯那樣天真,去上美國的當。

    中國軍事專家則認為,這是美國衰落的一個表現。

    福特號問世之後,美軍原來打算建造跟它一模一樣的航母,將原來的航母全都淘汰掉。

    美軍已經訂購了3艘福特級航母,肯尼迪號也已經下水。

    可是他們突然發現,這個計劃有點太龐大,美國的經費有限。

    把有限資金都投入到海軍上面,陸軍和空軍的軍費投入肯定受影響,所以就有意中止計劃,不再訂購更多大型航母,把有限資金用在研製小型航母上面。

    這種說法比較靠譜,美國雖然財大氣粗,但是美國實行多黨制,不能像北韓那樣不顧一切搞先軍政治。

    也就是說,美國每年的軍事預算多少,是國會說了算,不是五角大樓來定。

    一艘福特級造價130億,這還是10年前的價格。10艘下來,是一筆天文數字,美軍難以承受。

    所以美國提出建造輕型航母的設想,有經濟上的原因。

    不過外媒卻認為,美軍論證輕型航母,是他們對大型航母在未來戰爭中的生存能力和戰鬥力產生了懷疑。

    進入21世紀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實行反介入/區域封鎖( A2/AD)戰略。

    反介入/區域封鎖( A2/AD)武器系統是用來阻止敵人佔領或穿越陸地、海洋或空中區域的一種裝置或策略。

    海上反介入的核心內容是用潛艇,地對空導彈,彈道導彈,巡航導彈,電子戰和攔截機減緩、限制或危及對手的防守反擊行動。

    美國的軍事分析家認為,在此情況下,大型航母雖然不會被消滅,但是作戰效率會大打折扣;所以再投入巨資研發一種大型航母就不明智。

    不如在裝備大型航母的同時,再輔之以新型航母去協同作戰。

    此外,並非所有區域都適合大型航母作戰,在比較狹小的海峽、河道,大型航母不能閃展騰挪,甚至無法進入,這時候輕型航母就會派上用場。

    其實兩棲登陸艦跟輕型航母有點相似。

    2012下水的“美國號”兩棲攻擊艦,排水量在4.5萬噸,採用的是常規動力。

    除了起降運輸機,也可短距起降F-35B"閃電II"戰鬥機,

    早在2016年,美軍的F35戰機,已經能降落在“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上。

    這種登陸艦已經具備了輕型航母的作戰能力,比有些國家的中型航母戰鬥力還強。

    未來的輕型航母,是一種類似於小鷹號那樣,排水量在5萬噸左右的航母。

    目前,雖然五角大樓還沒有最終拍板,但是已經開始牽頭研究。

    如果論證得到透過,到2045年時,美國海軍將最多擁有6艘排水量在5萬噸的輕型航空母艦。

    這種航母將大量應用福特級航母的先進技術,可以視為濃縮版,綜合作戰能力大約為福特級航母的二分之一。

    陸地作戰的時候,離不開導彈、火箭彈和迫擊炮彈;但是巷戰中也離不開手榴彈衝鋒槍。

    特殊作戰環境中,輕型航母不可或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對應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