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泉學府

    華夏文明是古邦, 歷史悠久五千年。輝煌燦爛錢幣史,古代當今廣留傳。

    使用貨幣第一國,開創世界新紀元。上古時期物換物, 等價交換方周全。

    存世的原始貝幣

    因年代久遠,極易損壞。在市場上少有交易,由於出土量較大,物多價輕,每枚原始貝價格通常在人民幣就幾十百元左右,其次是石質貝幣、骨質貝幣,銅貝和鉛貝略高,還有鉛貝大型、玉貝、銀貝、金貝這幾種都是不行稀有珍品。

    夏商西周並東周, 春秋戰國緊相連。 此時使用何貨幣? 布幣刀幣和環錢。

    始皇贏政統六國, 結束貨幣混亂年。 全國下設卅六郡, 統一使用半兩錢。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由奴隸制社會轉變為封建社會的動盪時期。社會生產漸漸解放,手工業和商業進一步得到了發展,商品交換頻繁,貨幣經濟也就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而繁榮,這時金屬鑄幣也就開始出現而被大量流通使用。由於沒有統一的中央集權,諸侯各自為政,所以造成幣制混亂。

    只因秦朝時間短,劉邦建立漢政權。下令民間可私鑄,方有榆莢半兩錢。

    傳至武帝名劉徹,元狩五年下御言。廢除前朝各半兩,改鑄使用五銖錢。

    郡國五銖——最早的五銖錢

    《後漢書•食貨志》記載:“元狩五年春三月,罷半兩錢,行五銖錢。”《史記•平準書》記載:“請諸郡鑄五銖錢,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熔焉。”

    郡國五銖因為是由當時各大郡國制作的,所有有了這樣的命名。

    郡國五銖是一個鑄造和流通的時間都比較短,元狩五年試鑄,僅僅只流通了三年(公元前118年到公元前115年)。

    自此五銖行用後,直至唐朝武德年。行用七百四十載,中國第一長壽錢。

    王莽篡政西漢末,鑄錢能手至今傳。六泉十布雖說美,不及一刀平五千。

    西漢結束,新的王朝誕生,王莽貨幣改革

    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人雖然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實際上卻是沽名釣譽之輩。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在漢哀帝早亡、皇權旁落的情況下,王莽乘機竊取大權。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佈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布泉貨泉與貨布,文字秀美垂針篆。三國鼎立魏蜀吳,連年戰火併硝煙。

    劉備稱帝在成都,直百五銖當百錢。大泉當千二千錢,鑄於吳國赤烏年。

    三國東吳虛值錢

    “大泉當千”一當五銖錢一千,是繼王莽後最大的虛值錢。遭社會抵制後,孫權即令停鑄並使官府作價收回;然潑水難收,民間因貪其巨值多以私鑄減重錢通行,故傳世“大泉當千”所見不鮮。

    又江浙民間更有仿製盜鑄之“大泉二千”、“大泉五千”錢,其數甚微,史志不載;“大泉五千”迄今唯見兩品而已。

    東晉李壽踞成都,漢興年號新改元。並鑄漢興小貨幣,中國最早年號錢。

    東晉元帝太興間,沈充又鑄沈郎錢。南北兩朝相併立,五銖錢文更亂繁。

    沈充五銖

    東晉孝元帝太興年間(公元318-321年),吳興沈充所鑄大孔小錢。錢文作“五朱”、“五金”,外廓隱約,錢體輕小,似為東漢“剪輪”錢式的仿鑄品。錢形圓,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外郭 ,外郭同文字一樣高低 ,可保錢文不受磨損,錢重五銖,鑄有篆字“五銖”二字。

    太和常平和永安,一一皆是五銖錢。五行大布是篆書,永通萬國和布泉。

    文字優美且俊逸,此為北周三美泉。隋朝五銖字工整,行用不到四十年。

    隋五銖

    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鑄,又叫“開皇五銖”,或稱“置樣五銖”。錢文“五銖”二字篆書,筆畫精整,邊緣較寬,面無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豎紋,錢背肉好均有廓。“五”字交筆有圓曲與斜直兩種,“朱”頭多呈方折。外廓甚闊,面無穿廓,“五”字交筆直,近穿處有一道豎畫。文帝為統一幣制,曾放五銖樣錢令諸關查禁劣錢,遂又稱“置樣五銖”。

    高祖名諱是李淵,五銖廢除武德間。為取開創新朝意,方鑄開元通寶錢。

    錢文歐陽詢所書,八分隸含二分篆。乾元重寶肅宗鑄,實為唐朝虛值錢。

    開元推行,五銖結束

    李淵初入長安時,民間使用的是隋代的輕錢,積八九萬枚才滿米斛,乃於武德四年,一改歷代以“ 銖 ”“兩”為錢名的貨幣制度,鑄行成為“通寶”的錢幣,取名為“開元通寶”,也有讀作“開通元寶”的,但按照開創富熙安定完美生活和開闢新紀元的意思來讀“開元通寶”較合適。“通寶”也就是通行的貨幣。開元通寶的錢文由當時著名的書法大家歐陽詢所書,有八分及篆隸三體,這也是錢文有書人姓名在史書上的第一次紀錄。這說明唐初鑄開元通寶是一件大事。“開元通寶”四字筆力蒼勁,意態精密,端莊俊雅,凝重雄渾。

    後出安史之叛亂,大聖燕王建順天。鑄行兩種新貨幣,順天易得得壹難。

    唐朝武宗名李炎,鑄錢又於會昌年。背文計有廿三種,史稱會昌新開元。

    順天元寶

    唐朝安史之亂叛將史思明鑄造於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面文為“順天元寶”,形制與“得壹元寶”相同。鑄量較多,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之說,但今存已少。背上有月紋及星月紋,光背者少。

    懿宗名諱叫李漼,鹹通元寶珍品錢。五代十國華夏亂,各國紛紛鑄銅錢。

    開平天成並天福,助國壯國元寶錢。漢元通寶後漢鑄,隸帶真書氣不凡。

    天福元寶

    天福元寶,五代十國後晉石敬瑭天福年間鑄造。當時所鑄造既有官鑄也有私鑄。官鑄精美,私鑄粗劣。天福元寶存世不多,官鑄更稀少。流通古幣中使用帶“福”字的貨幣,目前所知最早的是後晉天福三年(公元938年)鑄造的“天福元寶”銅錢,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

    周元通寶人人愛,只因神話至今傳。永平通正和天漢,光天乾德鹹康連。

    共計錢文六名號,皆為前蜀元寶錢。天德天策與乾封,廣政大蜀與乾元。

    佛錢——周元通寶

    周元通寶是五代十國貨幣,始鑄於周世宗顯德二年(公元955年)。世宗顯德二年(955)始鑄。仿唐“開元通寶”錢制鑄錢,名“周元通寶”。每錢背月似為八卦方位之一。因此說月紋與陰陽五行、新生、日初上有密切關係。周世宗柴榮繼位後,為籌措軍餉,安撫百姓,於登基之初下令毀佛,將佛寺中的銅像銷燬,鑄成“周元通寶”。作為毀佛錢的一種,周元通寶在中國錢幣史和宗教發展史上都產生過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永通貨泉分真篆,今人慾得實在難。唐國通寶李璟鑄,中國最早之對錢。

    缺角四眼殘大齊,世僅二品珍貴罕。乾亨重寶和通寶,南漢所鑄分銅鉛。

    乾亨重寶、通寶

    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劉龔政權乾亨元年(公元917)鑄造。另有“乾亨通寶”銅錢,存世均極少。乾亨二年,又鑄造“乾亨重寶”鉛錢,文字拙劣,有傳形及背穿上“邕”字者,出土很多,價格不高。

    唐朝末年劉仁恭,永安五百與一千。背文三百鐵貨布,又鑄元寶鐵順天。五代初期劉守光,應聖乾聖與應天。三泉傳世各一品,流落日本實可嘆。

    永安五百

    永安五百文字古拙,史籍不見記載,錢幣學家根據形制與出土地點定為唐朝末年的幽州,也就是現在的北京。當時軍閥割據,兵戈不絕,行武出身的深州(河北滌縣)人劉仁恭藉助太原人李克用之力,於乾寧二年(895年)攻佔幽州。得志不思圖報,反而與李克用交惡。並且四處樹敵,發兵南下爭奪梁太祖朱溫的地盤。

    南北兩宋十八帝,形形色色多美泉。太祖建隆始更鑄,通寶錢文是宋元。太平通寶太宗鑄,取意吉祥太平年。淳化至道三書體,中國最早御書錢。

    宋元通寶

    宋元通寶是宋代的第一種鑄錢,鑄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錢式沿襲“周元通寶”成規,為小平錢。錢文順讀,是國號加寶文的國號錢。後宋太祖傳位於弟宋太宗趙光義即位,於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鑄“太平通寶”錢,錢式同“宋元通寶”。

    鹹平景德真宗鑄,祥符天禧一併連。仁宗皇帝名趙禎,天聖元寶鑄此間。

    文字秀美分真篆,宋代第一之對錢。明道景祐皆元寶,皇宋通寶九疊篆。

    祥符元寶

    祥符元寶(公元1008-1016)宋真宗祥符年間公元1008年鑄行,距今約1000年。“祥符”乃祥瑞的符命,表福,祥符元寶祥符元寶祿,壽之意,富有祥瑞滿溢之氣,是名副其實的“吉祥符”。自古以來,“祥符元寶”就是有名的“吉祥錢”,當時很多青年男女把它作為定情的信物互相交換,直到今天,有些地區還保留著這一風俗習慣。

    慶曆重寶為真書,錢文讀法分直旋。初鑄行為折十用,未久即作折二三。

    小平錢是後人鑄,錢幣學者所論言。皇祐元寶景祐改,至今存在此觀點。

    景祐元寶

    北宋仁宗皇帝趙禎,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所鑄。錢文有篆書,楷書二體。鑄造量大,存世極多。另有小平鐵錢,存世較少。

    至和元寶和通寶,皆鑄仁宗至和年。嘉祐元寶並通寶,皆為普通小平錢。

    治平元寶和通寶,出自英宗治平間。熙寧元寶與重寶,真篆二體多變幻。

    治平元寶、通寶

    北宋英宗治平年間(公元1064~公元1067)鑄造。為對錢,各有楷書,篆書,古篆書三種書體,直讀,旋讀皆有,直徑2.5釐米左右,重約3.6克。有背四出紋版式,且通寶,元寶成對。

    元豐通寶存世多,小平折二百種繁。紹聖元寶有行篆,隸書元寶不多見。

    元符通寶文端麗,楷書小平得之難。風流天子名趙佶,御書崇寧和大觀。

    風流天子出崇觀

    “風流天子出崇觀,鐵畫銀勾字字端。聞道蜀中銅貨少,任憑頑鐵買江山!”

    詩中傳述的便是北宋徽宗傳神的瘦金體。徽宗早年繼承帝位,崇尚書法繪畫藝術,卻不善理國。他自己則御書親題其中的崇寧通寶、大觀通寶,政和重寶,宣和通寶背陝等錢文。御書錢錢文精美,鑄造技術高超,為歷朝之冠。

    獨創楷書瘦金體,鐵畫銀鉤字字端。聖宋元寶可易得,建國通寶求之難。

    政和重和與宣和,此為徽宗三和錢。靖康元寶靖康恥,靖康含淚失江山。

    靖康元寶

    北宋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十一月,金軍攻陷京都城。次年(1127年),擄走徽宗欽宗趙桓父子和貴族大臣等三千多人,並搜掠大量珍寶,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遭到嚴重破壞,長期實行妥協投降政策的北宋朝至此滅亡。

    南宋開朝是趙構,真隸篆書鑄建炎。紹興元寶和通寶,大小皆易配對錢。

    隆興乾道孝宗鑄,淳熙不如純熙錢。光宋紹熙元通寶,寧宋趙擴鑄慶元。

    淳熙元寶、通寶

    淳熙元寶系南宋孝宗淳熙元年至十六年(公元1174~1189年)鑄;幣質:銅、鐵;特徵:分小平、折二、折三,錢文有真、行、草三體。元寶自淳熙七年起,背文新增紀年,鐵錢紀監名兼紀年。自此錢文向單一化宋楷體發展。通寶開鑄在後,以折二錢為主。

    嘉泰開禧與嘉定,嘉定寶文亂難言。理宗趙昀國力衰,鑄錢輕薄飄雲間。

    度宗趙禥鑄鹹淳,宋朝最後方孔錢。遼金西夏鑄錢少,只因時間太短暫。

    嘉定名目居歷朝之冠

    南宋寧宗趙擴嘉定年間(1208~1224年)所鑄,自開禧、嘉定以來,由於鉅額軍費及賠款帶來的財政危機日趨嚴重,朝廷逐漸拋棄了穩健的貨幣政策,廣鑄銅、鐵錢以應市用,其幣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尤以川爐所鑄嘉定諸寶最為特色,寶文名稱達十幾種之多,是品“嘉定永寶”背定三大錢,為《古錢大詞典》之原品,流傳有序。

    天盛元寶西夏鑄,遼代可見有大安。金朝正隆和大定,文字俊逸美勝言。

    泰和重寶和通寶,崇慶元寶玉筋篆。阜昌重寶劉豫鑄,降金叛將傀儡錢。

    天盛元寶

    西夏仁宗皇帝天盛年間(公元1149-1169)鑄造。銅錢多,鐵錢少。鐵錢背“西”者少見。另有鐵母存世。形制有小平,折二,折五,折拾型幾種,版別也較多。天盛廿三年為西夏經濟、文化鼎盛時期,故在西夏諸錢中,天盛元寶堪稱鑄量最豐、製作最工、文字最秀的一品。

    元朝貨幣多粗劣,八思巴文有大元。明朝共計十七帝,九個年號鑄了錢。

    洪武年間補大中,永樂年間百姓難。宣德弘治和嘉靖,隆慶萬曆通寶錢。

    大元通寶

    元武宗海山,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鑄,非年號錢。有漢文及蒙古文兩種, 版式繁多,大小厚薄不均勻。折十蒙文的發行量比較大,較為常見。漢文“大元通寶”分大小兩種,均極其罕見,小型尤少,皆為古錢珍品。

    泰昌天啟有合號,崇禎通寶百種繁。鑄錢花樣雖然多,皇帝吊死在景山。

    弘光大明和隆武,一一皆是南明錢。永曆通寶行篆體,鄭成功駐在臺灣。

    天啟通寶(熹宗)

    “天啟通寶”是明熹宗朱由校執政期間鑄造的,有50多個版別。單是幣背面的文字,就有很多種,有紀局名、地名的戶、工、高、浙、福、雲、密、鎮、府、院、新;紀重的有一錢、一錢一分、一錢二分等。因此有人認為明朝天啟年間所鑄的“天啟通寶”,開啟了中國古代錢幣背面版式多樣化的先河。

    永昌通寶義軍鑄,闖王建國在西安。大順通寶文工整,張獻忠鑄在西川。

    西王賞功分三品,金銀銅質品品罕。興朝通寶分三等,小平五釐一分錢。

    西王賞功

    西王賞功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為泉界大珍。1644年,明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據川時,自稱“大西王”,在成都建大西國,改元大順,鑄有“西王賞功”大錢,分金、銀、銅三品,以獎勵有軍功者,存世極罕見。清朝統治期間,凡涉及西王的任何物品(更別說是西王賞功之物)定會被滅門九族,在西王稱王的幾年已是珍品,極少將領珍藏擁有,歷經370多年的今天,尚未聞有人目睹西王賞功的真容。

    利用昭武和洪化,皆是三藩吳氏錢。裕民通寶耿氏鑄,出於康熙十三年。

    後金國號改大清,世祖順治始進關。順治通寶有五式,各式文字非一般。

    順治通寶

    公元1644年,清軍攻入關內,清愛新覺羅·福臨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順治,成為清世祖。在北京設鑄錢局鑄錢,於工部、戶部開設寶源局、寶泉局,後隨著天下統一,在各地開錢局,並鑄“順冶通寶”。在清軍剛入關時,允許明錢流通,但不久即嚴禁使用明錢及其它古錢,獨行清錢。

    工部稱作寶源局,戶部稱作局寶泉。順治通寶有當十,記值記重清大錢。

    康熙通寶廿四局,一局一式人喜歡。後期鑄有小平樣,皆是鵝眼折價錢。

    康熙通寶

    康熙通寶共二十四局,鑄行時間又長,鑄造數量極多。按照錢文、形制區分的版別輻輳浩繁。文字又變化多端,研究康熙錢幣版別的錢譜也多,日譜以及國內的康熙錢譜就有數種。

    萬壽錢稱羅漢錢,製作精良金光燦。雍正通寶十五局,清錢之中微少見。

    乾隆通寶廿六局,清代錢中量最繁。民間百姓皆喜愛,占卜上樑並還願。

    乾隆通寶

    乾隆通寶是乾隆時期的流通貨幣, 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裡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國策略,創造了封建社會里最後一個輝煌盛世,之後民間便盛傳佩帶“乾隆通寶”銅錢可驅災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諧音“錢隆”而備受後世藏家所喜愛的錢幣。

    嘉慶之後是道光,國力衰退百姓難。咸豐通元和重寶,當十當百又當千。

    廿六局鑄和私鑄,清朝第一虛值錢。祺祥年號只因短,祺祥寶錢得之難。

    最短壽命錢——祺祥

    祺祥通寶是清始鑄,還未發行,十月五日即被勒令廢除,“祺祥”年號僅存69天。鑄幣回爐鑄為“同治”錢(1861年),與祺祥重寶一起並稱為中國壽命最短的錢幣。

    慈禧太后親攝政,改鑄同治年號錢。光緒通寶和重寶,後鑄革新用銅元。

    宣統在位二年半,大清皇朝至此完。宣統通寶鑄量少,皇朝最後方孔錢。

    最後方孔錢——宣統通寶

    “宣統通寶”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王朝的最後一位帝王鑄行的最後一種方孔圓錢。方孔圓錢的鑄行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鑄行“半兩錢”到“宣統通寶”結束,經歷了兩千年的歲月,是中國乃至世界鑄幣史上的一個奇蹟。

    自從民國新成立,銅元紙鈔和銀元。民國三年鑄大頭,正面人像是老袁。

    三年八年並十年,全國流通最廣泛。開國紀念銀幣像,國父先生孫中山。

    民國三年(1914年)袁世凱像壹圓銀幣

    清朝滅亡之後,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鑑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複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民國二十二年令,改鑄銀元稱帆船。各種銀幣雖說好,四大銀行紙幣繁。

    民國政府多腐敗,執政三十單八年。自從新中國成立,五套人民幣已全。

    以我的能力,也是能簡要的這樣說說,如果回答錯誤請大師指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提蘇米拉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