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熱狗愛電影
-
2 # 淵底蛟龍
第一,拿破崙所謂對大半個歐洲的控制是極其鬆散的,也就是尼德蘭地區和部分義大利地區和巴塞羅那地區歸於法國統治,其他大部分都是承認法國霸主地位或者結盟而已,想要直接征服統治沒那麼容易。
第二,拿破崙進攻西班牙的時候對國王的軍隊是摧枯拉朽的,但是西班牙地盤大,地形又複雜,西班牙又是老牌王國,民眾有國家意識反抗激烈,法軍對這種民眾的反抗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第三,西班牙還是有不少殖民地的,海外也有英國的大力支援,所以還是有反抗力量的,當然西班牙付出了拉美獨立的代價。
-
3 # 曉曉曉
一度聲勢煊赫的拿破崙帝國為何一朝土崩瓦解?從表面上看,軍事上的失敗直接導致了它的滅亡;但換一個角度來看,問題就不是這麼簡單:如果我們把拿破崙帝國視為統一歐洲的一次嘗試,那麼它的崩潰有著複雜的社會原因,甚至可以說其失敗有著歷的必然性。下面,我們試圖從文化、經濟和政治等層面來分析拿破崙帝國的傳統性與現代性,探討拿破崙歐洲統一夢破滅的原因。
1.文化分析 任何持久的地區一體化運動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化條件:建立在理性化或科學化基礎上的統一的現代文明。而西歐在這方面可謂得天獨厚:相似的社會結構和歷史發展程序,共同的文化背景、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使西歐各
國間易於交流和相互瞭解;更重要的是,近代歐洲文明是建立在理性化和科學化的基礎上。希臘—羅馬的古典文明是歐洲文明的共同源頭。以民主性和科學性為特徵的希臘文明,經過羅馬的繼承發揚和廣泛傳播,再加以文藝復興以來的提倡和尊奉,它成了歐洲文明的核心和源頭。歐洲文明的另一個源頭是基督教文明:基督教在羅馬帝國時被奉為國教,在此後長達千年的封建社中,基督教是唯一的有組織的超民族、超國家組織,“同一本聖經,同一個信仰,同一類教堂,同一種文化曾在歐洲長期延續,不能不說對今日的歐洲統一有其潛在的影響” 。隨著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相繼發生,歐洲文明中所蘊涵的普世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因素得到進一步的弘揚;到拿破崙時期,歐洲文化在較高的基礎(理性化和科學化)上具有較多的統一性和同質性。另一方面,在拿破崙時代,歐洲文化上的傳統性和差異性也非常明顯:因宗教改革而導致的宗教分裂狀況依然如故,新教和天教的對立和衝突異常激烈;民族主義的興起和各民族文化的形成使歐洲各地區文化上的鴻溝愈益擴大;同時,由於教育的落後,社會各階層文化水平相差懸殊,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幾乎全是文盲,他們很少有機會接受現代文明的洗禮。歐洲各國文化上的分裂狀況顯然不利於歐洲的統一。總之,相對於經濟和政治來說,歐洲在文化上具有較高的同質性和統一性,具有較多的科學性和民主性,這有利於歐洲統一。但在拿破崙時代,歐洲文化仍然具有明顯的傳統性和差異性,而且拿破崙的文化霸權政策(文化
法國化)也削弱其統一歐洲的文化基礎。
2.經濟分析 任何持久的地區一體化運動必須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工業化和市場化。工業化和市場化不僅以工業文明取代農業文明,從而改變了社會的物質基礎;不僅帶來了新的思維方式,從而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而且使人們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加強。這是任何建立在自由和平等基礎上的地區一體化的必備條件。
在拿破崙時代,歐洲大陸的工業化剛起步,還處於從手工工場向大工廠過渡時期;農業文明占主導地位,農業仍然是社會的經濟基礎,占人口多數的農民沒有進入市場經濟時代。正如英國曆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所指出的那樣:“事實上,除了某些工商業非常繁榮的地區以外,我們很難找到農業人口少於總人口五分之四的歐洲大國。即使以英國而言,也是直到1851年,城市人口才首次超過農村人口。” 拿破崙雖然實行了一系列鼓勵資本主義發展的經濟措施,但他無法在短期內改變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不言而喻,與此前的帝國一樣,拿破崙帝國的大廈是建立在前工業化經濟的沙土上,它不具備地區一體化持久牢固的經
濟基礎——工業化和市場化,這是拿破崙帝國最終崩潰的深層次原因。
3. 政治分析 任何持久的地區一體化必須具備一定的政治基礎——民主化:政治上的自由和平等。民主化不僅是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的條件和內容,而且是一個地區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的政治基礎。在拿破崙時代,歐洲各民族國家正在興起,各國國情差異顯著,兩種政治制度的較量與爭奪歐洲霸權的戰爭混為一體,可謂天下形勢大亂。特別重要的是,歐洲大陸基本上是君主專制的天下,民主化的程序剛剛啟動。從法國方面來看,拿破崙雖然在經濟上實行開明和自由的政策,但在政治上卻頑固地維護其專制統治,這是波拿巴主義的特徵之一。拿破崙背棄了大革命的基本原則——自由和平等,對內實行專制統治,對外控制和壓迫別的民族,這使得歐洲在民主化的道路上裹足不前。由此可知,建立在軍事征服基礎之上的拿破崙帝國顯然缺乏牢固的政治基礎——法國及歐洲大陸國家政治上的民主化,缺乏民主化的政治基礎成為拿破崙統一歐洲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綜上所述,拿破崙帝國本質上是對歐洲歷史上透過軍事征服建立起來的傳統大帝國的繼承和發展,是一種軍事上和政治上的區域性控制,而非現代意義上的建立在自由平等基礎上的區域一體化。由於時代的侷限性,拿破崙帝國最終垮臺了,但不管怎樣,它畢竟是歐洲從國家內部的民族統一走向國家間的區域一體化的一次有益的嘗試
-
4 # 黎塞留的野望首先,拿破崙的失策和西班牙人的激烈反抗
自從法國大革命以來,歐洲的民族主義得到很大的發展,西班牙也同樣受到了“薰陶”。當拿破崙派遣繆拉率領十萬法軍於1808年3月在短時間內佔據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並控制了大半個西班牙的局勢。隨後法華人扶植拿破崙的哥哥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正當法華人為之欣喜的時候一位事情就這樣輕鬆結束的時候,一場專門為拿破崙帝國打造的災難卻在悄悄醞釀著。5月初旬,馬德里發起反抗法華人的起義。緊隨其後這場起義蔓延至西班牙許多地區。為了有效對抗法華人的入侵,西班牙軍民組成游擊隊與法華人展開一系列的游擊戰、運動戰。
而此時,駐紮在西班牙的法軍雖然有十萬人,但是兵力部署卻較為分散,很快被西班牙人各個擊破。特別是發生在貝倫的戰鬥,被西班牙人包圍的法軍士兵向眼前衣衫襤褸的游擊隊們投降。這在歐洲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此後的時間裡,拿破崙又陸續向西班牙增加兵力,甚至他本人也一度親臨西班牙前線。雖然法國幾度佔據壓倒性優勢,但卻始終不能徹底吞併西班牙。與之相對,西班牙人並沒有因為戰場上的不利而導致戰鬥意志瓦解,相反游擊隊越打越多,越打越強。隨著戰事的發展,法華人逐漸發現他們其實是跳進了一個深不可測的泥潭中,這將成為拿破崙和法蘭西帝國的“潰傷”。
英國與葡萄牙的並肩作戰事實上,西班牙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早在1807年法軍就已在對伊比利亞半島展開軍事行動,起初,他們不費吹灰之力便佔領了葡萄牙本土,而葡萄牙殘餘勢力在英華人的幫助下繼續與法華人作戰。1808年夏季,隨著西班牙反抗法華人的規模越來越大,英華人也開始支援西班牙人抵抗法華人。1808年8月,憑藉著海上優勢,英國直接派出一萬七千人的英國軍隊從葡萄牙登陸協助葡萄牙、西班牙在伊比利亞半島對抗法華人。而英軍在威靈頓的率領下多次大敗法華人,其中還以劣勢兵力擊敗了法國名將朱諾所指揮的兩萬六千名法軍。由於英華人的有利支援,西班牙游擊隊很快控制了西班牙本土的大部分割槽域。法軍一度被壓縮到靠近比斯開灣海域的地區。
後來由於英國將伊比利亞半島的英軍指揮官由威靈頓換成莫爾以及法國方面拿破崙的親自上陣,使法國在伊比利亞半島重新佔據壓倒性優勢。
但是當拿破崙見勝利已經屬於法華人的時候,把指揮的權利交給蘇爾特,儘管英華人一度被趕下大海,英軍指揮官莫爾也戰死。但很快英國又重新派遣軍隊反攻,並重新讓威靈頓指揮這支遠征軍團。另外由於法軍在伊比利亞半島的主力被英軍吸引,也使西班牙游擊隊減輕了壓力。1808年11月,法國在伊比利亞半島的勢力範圍再次擴大,到1809年初,法華人又控制了西班牙本土西北部大片區域。幾乎佔西班牙本土面積的一半。但很快威靈頓率領的英軍在葡萄牙挫敗了法華人的攻勢,使法國名將蘇爾特一路上狼狽逃跑,當威靈頓進軍馬德里的時候,西班牙人卻被法國一路碾壓,戰事發生膠著。
1809年6月,拿破崙又派遣內伊、莫提埃率領法軍與蘇爾特共同對付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但局勢並沒有因為法國的增兵而改善。相反,在此後雙方進行了三年的激烈戰鬥後,到1812年6月,西班牙人和英華人再次反撲,收復了不少西班牙土地。英軍的一系列決定性勝利有利的支援了西班牙人的反抗。法國陷入了戰爭泥潭,一時難以自拔。儘管之後法軍依然在嘗試反攻,但再也達不到以往的效果。這之後,法國節節敗退。至1813年秋季,西班牙本土除了加泰羅尼亞外,基本得到收復。
Continental局勢的牽制當時,拿破崙的威脅遠遠不止伊比利亞半島一處,德意志方向的局勢也同樣讓拿破崙頭痛。1809年,隨著越來越多的法軍深陷伊比利亞半島,奧地利與普魯士等國組成了第五次反法聯盟,讓拿破崙在來不及等待結束西班牙戰事的時候,親自抵達德意志地區與反法聯軍作戰,最後花了半年時間方才瓦解第五次反法聯盟。
但事態並沒有因此結束,德意志地區民眾的反抗問題也牽制了法國不少軍隊,而沙俄的亞歷山大一世也看準拿破崙帝國深陷西班牙起義之中,在1809年開始與法國的外交開始逐漸變得強硬。並且亞歷山大一世還借法軍精銳深陷伊比利亞半島的良機,不斷挑戰拿破崙的底線,包括違反拿破崙的大陸封鎖令。最終雙方一來一往引發法俄關係的破裂。1812年法俄戰爭爆發,拿破崙又抽調30萬法軍和30萬僕從國軍隊遠征俄國。而英國也同西班牙人藉機加大力度對駐紮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法軍發起猛烈攻勢。使法國在伊比利亞半島局勢在1812年重新惡化,並再也不能扭轉不利局面。至於吞併西班牙更是遙遙無期。
-
5 # 考古者說
法華人老早就瞄上西班牙這塊地方了。
法國波旁王朝最著名的國王之一,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曾經想著把西班牙納入法蘭西的領土之中,為了實現這一奮鬥目標,路易十四指揮者法國軍隊和大半個歐洲打了一仗,雖然沒能完全實現這個小目標,但是也達到了階段性目的——他的孫子安茹公爵被他搞成了西班牙國王,建立了西班牙波旁王朝。
(路易十四)
問題是,雙方還簽訂了一個協議——西班牙和法國永遠不能處於一個王的統治之下。也就意味著法國和西班牙的波旁王朝雖然都叫“波旁王朝”,但實際上是互不統屬的,倆國王雖然是親戚,但也只有親戚關係而已了……
拿破崙想拿下西班牙:(拿破崙像)
到了拿破崙在法國大革命中順勢而為,掌握權力之後,他想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歐洲,那西班牙就是必須拿下的一部分,而且拿下西班牙之後,可以順便接管西班牙在美洲以及其他地區廣袤的殖民地,可以說有百利而無一害(當然前提是“拿下西班牙”)。
再來看西班牙當時的情景:當時在位的國王是卡洛斯四世,與他的前任們相比,他被冠上了軟弱無能,優柔寡斷的大帽子。而且相比於管理國家來說,他更感興趣的是修鐘錶和打兔子……總要有人來管理國家,所以他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一位年輕的首相。而全西班牙人民都知道的是,這個年輕貌美的首相是王后一手提拔的,他能當上首相併不是他有多少政治才華,而是他是王后最喜歡的一個情夫……
(拿破崙計程車兵們)
西班牙國王、王后、和王儲之間還存在著各種明爭暗鬥,權力爭奪。
西班牙在前期的殖民活動中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但是他們沒能把這些財富轉化成可以使國家強大起來的工業力量,而是供貴族用來享樂。不久前發生的西班牙和其他國家之間的宗教戰爭也幾乎耗盡了西班牙的國力。
西班牙統治者很無能,西班牙人民水深火熱,而拿破崙和他手下的法國士兵們是西班牙人民的解放者和拯救者——至少拿破崙是這樣想的……
(遊戲·全面戰爭·畫面)
1807年,拿破崙開始把腳步邁向西班牙,先是利用老國王和王儲之間的矛盾,迫使西班牙國王退位,然後把王位順手交給了自己的哥哥約瑟夫。按照以往的慣例,西班牙這是拿下了,但是,總會有例外的……
事實證明,西班牙人還是挺喜歡他們的王室的,他們對欺凌西班牙王室的法華人展開了憤怒的反擊。當然一開始小規模的反抗受到了鎮壓。
(法軍)
1808年,出大事了,法國各地都燃起了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勢,拿破崙的法軍陷入了西班牙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1808年7月,西班牙的人民戰爭甚至迫使一直兩萬人的法軍被迫投降。
拿破崙生氣了,真的很生氣,在1808年11月,帶著他的8位元帥和30萬法國軍隊,越過比利牛斯山脈,進入西班牙境內。他們很快的就集中優勢兵力攻破馬德里等大城市,擊敗西班牙正規軍,但是卻對人民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的“游擊隊”毫無辦法。
(拿破崙進入西班牙)
西班牙反對法軍的臨時政府這時候公然宣佈游擊隊也是西班牙軍隊的重要一個組成部分,還允許游擊隊用戰利品來武裝自己,也就是說,打法軍,分東西,搶到多少都是自己的。極大地激勵了游擊隊的戰鬥士氣。
到1813年,拿破崙不得不正式放棄西班牙的時候,法蘭西已經在西班牙損失了24萬人……
(1812年的歐洲)
當英華人發現西班牙可能已成為將拿破崙這個“巨人”陷進去的沼澤之後,很開心的為西班牙人提供了經濟和武器上的各種支援。
回覆列表
西方史學界有公認的四大軍事家,分別是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與其他三位不同,拿破崙離我們的年代比較近,而且以那句著名的關於中國的“睡獅理論”而為華人所熟知。 他在巔峰狀態下幾乎直接或間接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大陸,很多國家的國王都是拿破崙家族的人。對近在咫尺的西班牙,他自然也是動過手的,只可惜結局並不那麼理想。
拿破崙·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 一.拿破崙為何要進攻西班牙? 論西歐的國際關係,英國和法國是數百年的老對手。從百年戰爭到七年戰爭,法國是各種吃癟,英國是各種攪局,因此法國一直將英國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眼中釘肉中刺。相比之下,西班牙與法國的關係要緩和得多,而且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曾經還被英國團滅過,因此兩國在應對英國的問題上是有著共同利益的。 但是這說明法國對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沒有野心嗎?當然不是。隨著歐洲各國開展殖民掠奪和資本原始積累,英法兩國都日漸富庶強盛。相比之下仍是封建經濟佔主導的西班牙,並沒有因為財富的積累而發展壯大,反而因為三十年戰爭等頻繁的宗教戰爭日漸衰落。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傳統大國,積極的尋求向外擴張,“太陽王”路易十四就曾盯上了西班牙的土地,為他的孫子安茹公爵取得了西班牙王位,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曾派兵奪取當時還是西班牙屬地的尼德蘭,雖然後來迫於形勢又吐了出來,但把西班牙也變成了同自己一樣的波旁王朝。 拿破崙的戰略眼光不會比路易十四差。他清楚只要拿下伊比利亞半島,不僅能控制西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的貿易航線,還能奪取西班牙廣大的美洲殖民地,進一步執行針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為法國獲取更大的利益。而且當時的西班牙王室為了王位繼承問題紛爭不休,軍力較弱。這麼一塊肥肉在嘴邊,任何雄才大略的法國君主都會覬覦的。
圖2 直布羅陀海峽 為了全力應對以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對法國大革命的干涉,拿破崙選擇與西班牙結盟,結果法西聯軍在特拉法加海戰中被英國擊潰,但在陸上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成功擊敗同盟軍,成功瓦解了反法同盟,因此拿破崙轉過頭來就準備對這個昔日盟友下刀子了。公元1808年,因為葡萄牙拒絕執行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保持同英國的貿易,拿破崙與西班牙約定瓜分葡萄牙,隨後派出以朱諾為統帥的大軍借道西班牙,很快便攻下了葡萄牙全境,葡萄牙王室遠走英國。 你以為拿破崙會和這個昔日盟友分享葡萄牙的土地嗎?他不搞你就不錯了。西班牙人民對國王卡洛斯四世不滿,擁戴他的兒子斐迪南七世繼位。拿破崙敏銳地看到王室矛盾的機會,逼迫斐迪南七世放棄王位,扶植自己的哥哥約瑟夫為西班牙國王,繆拉元帥的法軍也佔領了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完成了對伊比利亞半島形式上的統治。 人算不如天算,看接下來發生的幾件棘手的事情,你就明白為何拿破崙最終無法吞併西班牙了。
讓·拉納 (1769年4月11日 – 1809年5月31日) 拉納元帥受命率第五軍遠征西班牙,率4萬餘名法軍包圍了曾經擊退過過法國軍隊的薩拉戈薩,用上萬發炮彈把整個城市夷為廢墟,然後用掘壕的辦法步步進逼,於1809年1月攻進城內,卻仍遭到但西班牙軍民的激烈抵抗,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拉納遂決定用地雷炸燬每一座有西班牙人堅守的房屋,但全體軍民仍然依託地利節節抗擊。拉納元帥用高官厚祿勸降守將帕拉福斯無果,在拿破崙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拿下薩拉戈薩的的情況下下令總攻,最終迫使該城投降。守城軍民前後死亡6萬餘人,被俘萬餘人,法軍也傷亡了萬餘人。該城軍民拼死抵抗的勇氣感染了拉納元帥,在給拿破崙的奏報中感慨道:“這是場什麼樣的戰爭!為了奪取一頂王冠,需要消滅如此勇敢的一個民族!” 像這樣英勇的抵抗整整持續了6年。在以英軍為代表的反法同盟軍隊不遺餘力的支援下,西班牙平民以及愛國的王室軍隊把法軍拖入如“帝國墳場”般的戰爭泥潭,持續讓法國損耗掉血。
威靈頓(英國陸軍元帥),一般指 “阿瑟·韋爾斯利” 三.以英國為代表的反法同盟直接軍事幹涉,法國派駐馬德里的將領能力有限 英國見此機會,派遣名將威靈頓公爵率領3萬人的援軍登陸葡萄牙,支援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人民反抗法國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