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蘇綻
-
2 # 腦洞趣味歷史
溥儀手握百萬大軍,明明可以與孫中山決一死戰,為何要乖乖聽話退位呢?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短短兩個月內,湖北、湖南、陝西、江西、雲南、江蘇、貴州、浙江、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共十三省宣佈獨立,但此時名義上屬於清王朝的軍隊還接近百萬之眾,溥儀卻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投降了,這不免讓人奇怪,為何呢?
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我用三條來概括。
第一條,溥儀太小了!很多時候,我們看歷史事件時,總是會因為時代感,而忽視掉年齡這個問題。
溥儀出生於1906年2月7日,他退位時是1912年2月12日,滿打滿算也不過6歲而已,我們在這個年紀大概剛剛接觸一年級吧,讓這樣一個孩子去考慮戰爭的話題,未免考試題目超綱了。
【溥儀劇照】
第二條、溥儀手中的大軍只是名義上屬於他清朝曾建立八旗制度,讓蒙漢滿三族的人加入其中,湊成了近百萬軍隊。但這個數字,其實是非常虛地。
一方面是他們對於清朝的忠誠度到了清末的時候越來越低,畢竟誰好多年工資下降或者沒有工資都會不高興。
另一方面,辛亥革命過後,清王朝除了蒙滿臺地區外,他們的18個省只剩下直隸、河南、甘肅、山西、山東五省名義上還處於清王朝的統治,但這五省的兵力同時歸屬於一個將領——袁世凱。
【袁世凱】
就連當初表示支援清王朝,誓死反對共和國的清朝將領薑桂題、馮國璋、張勳、張懷芝、曹錕、王佔元、陳光遠、李純、王懷慶、張作霖等十五人,也不能說一定會支援溥儀,甚至於這裡面不少人本身就是野心不弱於袁世凱的軍閥。
他們的支援,可信度太低了……
第三條、革命是大勢所趨,清王朝早已不得人心共和制代替封建制是人民的選擇,清王朝幾百年的統治,越來越腐朽,長時期不得人心的政令施行下去,只會越來越離心離德。
光從辛亥革命起義後,兩個月內18個省,就有13個獨立,剩下5個還是袁世凱控制著,便可以瞧出,民眾的內心是渴望民主政治的。
六歲的溥儀不能違逆人民的意志,就算他成年,也只能順應人民。
-
3 # 老威觀史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說到溥儀手握百萬大軍,那基本是笑話了。當時的溥儀也只是一個3歲多的小孩,朝政的事情都是由其母親,隆裕太后主持,根本沒他的事情。
武昌起義的形勢1911年10月10日,武昌爆發了著名的武昌起義,頓時起義的風暴就席捲了全國,一時間,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省市,先後獨立。關內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山東四省效忠清朝。
我們看一下當時的大清地圖,去掉那些獨立的省份,剩下的也就只有一小片地盤了。以當時的情況,清朝還要一個省一個省地打下來,那可就要費很大的力氣了。
當時由於受革命思想影響最深的是南方,同時清朝在太平天國時期對地方的控制力就開始下降,尤其是在庚子戰爭中,南方各省與西方國家簽訂了東南互保協議,沒有參與清朝中央政府對全世界的宣戰,也說明了當時清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實際上已經力不從心了。
而當時溥儀並沒有手握百萬大軍,清廷能動用的有戰鬥力的部隊只有北洋六鎮,而北洋六鎮卻只聽袁世凱的調遣,根本不鳥清廷。
清廷當時的應對策略對於清廷來說,要平息這場起義,只有先鎮壓武昌方面的起義軍才是當務之急。當時的清廷來說,八旗軍和綠營軍早就不堪用,只能調動北洋六鎮去鎮壓武昌起義軍,而為了調動北洋軍,他們不得不請出了閒賦在家的袁世凱。
畢竟,北洋軍是由袁世凱一手創辦起來,而北洋軍裡面都是袁世凱的親信和舊部,也只有袁世凱出面,北洋軍才會趕赴前線作戰。而袁世凱非常善於審時度勢,他提出了要求,出任內閣總理。
束手無策的清廷只得同意了袁世凱的要求,由袁世凱出任了內閣總理的職務。隨後,北洋軍進軍武昌,與武昌起義軍展開了激戰。
袁世凱的野心北洋軍的戰鬥力非常強悍,當時的武昌起義軍並不是北洋軍的對手,順利的話,北洋軍是能夠消滅當時的武昌起義軍的。但是當北洋軍明顯佔據上風的時候,袁世凱突然停止了繼續進攻。
這個時候袁世凱並不想消滅武昌起義軍,因為他知道鳥盡弓藏的道理,如果真的滅了武昌起義軍,那麼清廷又會讓自己閒賦起來。於是袁世凱以各種理由,如錢糧不夠、武昌起義軍作戰不要命等,故意拖延戰事,同時和南方革命黨人開始了談判。
他想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畢竟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北洋軍的作戰也讓南方革命黨人看清了與實力上的差距,為了促成共和,也為了國家能夠快速統一,當時的孫中山做出了“只要清帝退位,就讓袁世凱當大總統”的承諾。
當上大總統,就意味著當上了國家最高領導人,走上權力的巔峰,這正是袁世凱夢寐以求的。當他沒有掌握最高權力的時候,他不能左右自己的人生,只能看清廷的臉色活著。曾經他在小站開始練兵,辛苦數十年,好不容易軍隊成了規模,卻被清廷猜忌被閒賦在家。
幸好自己在經營北洋軍的時候籠絡了北洋軍的人心,不然,還會有出頭之日麼?
大總統,這對於袁世凱來說是不可抗拒的誘惑。於是袁世凱開始了他的表演,他不斷地在朝堂之上訴說革命黨人的厲害,不斷地訴說國外君主丟了江山之後悲慘的下場——被送上了斷頭臺。孤兒寡母的隆裕太后當場嚇哭,她是個沒有什麼主見的女人,手下的皇親大臣們也一個個都是酒囊飯袋,關鍵時刻只會嘴巴說效忠大清,實際行動卻拿不出來。
國家奔潰,也大抵如此了。
最終,隆裕太后代表清廷終於妥協了,清帝宣佈退位。
結論所以綜合以上來說,一是當時清廷唯一能用的是北洋軍,而北洋軍實際上並不受清廷控制;二是當時溥儀還只是6歲的小孩,啥事都做不了,是他的母親隆裕太后主持朝政,而這個隆裕太后根本控制不了當時的政局;三是當時獨立的省份太多,清廷掌控的地盤實際上已經很小了。
所以,當時的清廷根本沒有和孫中山決一死戰的資本,能夠和孫中山決一死戰的,是袁世凱。
-
4 # 福垊
1912年2月12日星期一,宣統帝溥儀在隆裕太后的代表下宣佈退位,標誌著清朝正式滅亡,而這天是溥儀(1906年2月7日)6歲生日的第5天。清朝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模仿英國的憲法——《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中的第十條有“皇帝直接統率海陸軍。”的規定。溥儀可以說手握百萬大軍,完全可以與孫中山決一死戰,為什麼乖乖退位呢?難道“孤兒寡母”好欺負?皇帝不是還有真正的親爸爸攝政王載灃嗎?而且當年張之洞對載灃說重視民意,防止民變。攝政王當時就說:怕毛啊!有兵在!
當時的確有兵在,但並不是100萬,而是1萬多兵力!清朝末年八旗兵有2.6萬,基本是渣;綠營兵有60萬,清末都變成了警察;而曾國藩的湘軍被解散、左宗棠的楚軍沒落,李鴻章的淮軍在甲午戰爭中凋落。清朝末年,清廷為了強軍興國,決定對這些軍隊進行選拔精英加上重新招募,採用西式練兵,西式裝束,而建立新軍。清末新軍共有十四個鎮、十六個混成協、禁衛軍兩協加上數個獨立的標、營。而這十四鎮中除了北洋六鎮、湖北第八鎮、南陽第九鎮是正規軍,其他的都是暫編。暫編意味著還沒通過陸軍部校閱考評,合格則去掉暫編。
攝政王奪兵,孫中山起事攝政王就用皇室人員擔任軍部長官,自認大元帥,但縣官不如現管,北洋軍根本不買賬。於是攝政王就讓袁世凱被生病,從而想著奪取袁世凱乃至全國的兵權,做個真正的手握百萬的大元帥。然而他這個大元帥跟光桿司令差不多,北洋軍陽奉陰違,只知袁宮保不知大清朝。好在天下無事,攝政王也自鳴得意時,孫中山給袁世凱來了個“神助攻”。
新軍因為知識分子居多,而且孫文思想也不斷向軍隊滲透,導致南洋第八鎮中有很多革命黨。他們懷著“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平均地權,建立民國”的宗旨,準備要革清朝的命。然而他們需要一個時機,結果四川給湖北一個神助攻。四川人民自辦鐵路,清朝卻要收歸國有。在民有和國有的矛盾中,地方立憲士紳、同盟會員為了民眾的利益,起來抗爭。結果四川總督奉命壓制,從而鬧氣民變,而四川的新軍不願意彈壓自己的父老鄉親,清廷於是從湖北借兵入川。這下鬧起了武昌起義,四川也鬧得更厲害了。
摘桃哥袁世凱來了攝政王立即令北洋軍打南洋叛軍,大家都是新軍,都是漢人,何必呢?結果將在外君命就是不授,光桿大元帥攝政王可苦逼了。但人爭一口嘛,他就讓軍諮大臣禁衛軍長官載濤去平叛。載濤沒打過仗,雖有精兵萬人也是一籌莫展。面對武昌的危急形勢,攝政王不得不把送出去的“大爺“再請過來。這時袁世凱擺起了架子,你不是我腿腳有病嗎?我的病還沒好,沒法報效國家。攝政王只好舔著臉道歉說好話,並許以內閣總理大臣高位,這才把袁世凱請來了。
袁世凱一來,北洋平叛很賣力,南洋的叛軍逐漸不敵。清廷正在開心之際,袁世凱卻令馮國璋”休息一會“。然後,袁世凱獅子口大開,以平叛的名義要錢。只要平叛,給你錢!因為要錢太多,清朝要求分期付款。袁世凱就提出了要權,以南洋叛軍來要挾清廷退位。清廷被逼無奈只能退位保富貴保平安。
-
5 # 炒米視角
結果很顯然還是革命黨的價錢比較好,孫中山為了革命,願意“讓賢”,允許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那條件就是讓清帝退位。袁世凱哪有撿來的大總統不當的道理?
最終在接受新中國改造之後,覺得做一個老百姓是無比幸福且正確的事情。
-
6 # 李飛叨
對於掌握武裝這件事,滿清貴族們很早就意識到了,包括指派袁世凱編練新軍、建立北洋水師、對兵制進行改革等等,都是強化軍事力量的嘗試,但日漸衰弱的國力和各懷心腹事的將領們,最後讓這些努力都化為烏有了。
以袁世凱為例,他所編練的新建陸軍(即後來的北洋新軍),在開始成軍的時候,士兵們就只知道他們吃的是袁世凱的餉,自然要為袁世凱賣命,皇帝在他們眼中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存在。每天操練之前,長官都會問士兵:你們吃的誰的餉?士兵們則回答:吃袁宮保(袁世凱曾為宮中太保)的餉。而每到發餉銀時,袁世凱都要親手把軍餉交到士兵和軍官手中,防止有人從中剋扣。如此強化教育之下,這支部隊不姓袁就奇怪了!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首先起義的正是清軍工程營的士兵,而後南方各省相繼宣佈獨立。可見清廷對於各地部隊的控制,實在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難題擺在了載灃這個攝政王的面前:不用袁世凱,他根本調動不了軍隊去平叛;啟用袁世凱不過是飲鴆止渴,朝廷大權必定落入袁的手中。兩難之下,載灃只能啟用袁世凱,這時候到了袁世凱待價而沽了,他聲稱自己的腿病還沒好,要繼續在家養病。而實際上,這時候袁世凱家的電報房正忙碌異常,不僅和部屬聯絡,更和革命黨互通款曲。
從這些事情中,我們不難發現,別說是才幾歲的皇帝溥儀,即便是實際上掌權的攝政王,對部隊的掌控力也是個渣渣,拿什麼和人決一死戰?如果是鐵了心帶著已經爛到根子的滿清官兵去迎敵,下場也是死定了!
-
7 # 小鎮月明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時,如果清朝能有百萬大軍,溥儀何至於退位?
換句話,當時的清廷,早已失去了地方的掌控力。而這個趨勢,早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就已經顯現出來。當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太后命令地方上的督撫率兵進京勤王,結果兩廣總督李鴻章、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等東南一帶的督撫就拒絕服從命令,反而是避開清政府和西方列強簽訂了東南互保協議。
當時清朝真正能夠依賴的軍隊,只有北洋六鎮而已。可是,北洋六鎮是袁世凱一手組建的軍隊,裡面的各級軍官都是袁世凱的人,清廷根本指揮不動。這才有了攝政王載灃辭職不幹,袁世凱掌控清朝局面的情況。
北洋新軍是當時戰鬥力最強的軍隊,清廷本想指望袁世凱幫助他們扭轉乾坤。可惜,此時的袁世凱已經有了別的想法,所以清朝的滅亡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至於說溥儀,在1908年登基時不過是一個3歲的小娃娃,到了1911年也不過6歲而已,啥都不知道,莫名其妙的就當了亡國之君!
-
8 # 奕天讀歷史
我們來看一下1912年溥儀退位前的歷史狀況,就明白溥儀為什麼會乖乖退位了。
這時的清朝統治大權,完全掌握在隆裕太后手中。隆裕太后要打仗,就要依靠軍隊。
當時的清軍,雖然名義上有百萬之眾,但實際上只有60萬左右的戰鬥兵,其中的大部分還是早已腐朽不堪,毫無戰鬥力可言的八旗兵、綠營兵等舊軍。即使是在平定太平天國時,表現優異的湘軍、淮軍,和身著“勇”字的練軍(防軍),也都早已經沒落,不堪重用了。
而現代化的正規軍,在1911年時,擁有26鎮駐防區,共有軍官約1.15萬人,士兵約16.86萬人,總計兵力18萬餘人。原本人數不多的新軍,還存在三大派系。其中一派就是由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組建的北洋六鎮,約7萬餘人。北洋新軍是最團結,也是戰鬥力最強的一支新軍,他們只忠於袁世凱。另外一派就是傾向於革命的南方新軍。因為人心不齊,其中的部分人並不支援革命,造成其戰鬥力要遠遠弱於北洋新軍。還有一部分是中間派,既不投靠袁世凱的北洋新軍,也不支援革命。這些新軍是誰搶他們的地盤,就跟誰玩命。
到了1911年10月,駐漢口的湖北新軍發動兵變,孫領導的革命活動迅速席捲了全國絕大部分省份。那些還擁護清朝的40多萬舊軍,戰鬥力太差,根本就無力鎮壓革命軍。
隆裕太后被嚇的驚慌失措,只能指望北洋新軍前去鎮壓。但是,整個朝廷沒人指揮的動北洋軍。無奈之下,她只能重新啟用袁世凱,希望袁世凱來維持大清的統治。
袁世凱也很乾脆,馬上覆出,一邊和革命軍和談,一邊派北洋軍前往南方鎮壓,打的革命軍節節敗退,很快收復了武漢三鎮。由此看來,要幹掉孫並不難,哪需要什麼百萬軍隊呀,只需要北洋軍的一部分足矣。
袁世凱一邊出兵迫使革命軍和談,一邊又去擺平了隆裕太后。
袁世凱收買了隆裕身邊的太監總管小德張,通過小德張聯絡隆裕太后。他先安排稅官的肥差給隆裕太后的父親,又送給隆裕太后兩萬兩白銀的貢品,用以收買隆裕。同時,他還讓小德張在隆裕面前遊說,說什麼如果被革命軍武力推翻,則什麼都得不到,如果主動退位,還可以得到每年400萬兩白銀的費用和其他優待條件。
到這裡真相已經大白了。此時,主導歷史走向的人已經是袁世凱了,而隆裕太后和溥儀都已經無能為力了。如果隆裕不同意溥儀退位,那袁世凱和孫聯合起來,照樣可以推翻清朝的統治。然後,袁世凱再幹掉孫,還是他袁世凱說的算,而隆裕和溥儀卻什麼都得不到了。
正是在此背景下,到了1912年2月,隆裕太后在袁世凱的威逼利誘下,替溥儀釋出了退位詔書,正式結束了清朝的統治。
回覆列表
清朝滅亡前,朝廷確有近百萬大軍不假,這些軍隊撲滅孫中山是一點點問題也沒有的。不過,皇帝是否牢牢地掌握著這百萬大軍呢?其實並沒有!皇室不僅沒有手握百萬大軍,就連皇宮中的禁軍,也不一定掌控在皇族手中。
清朝立國的軍隊根本,在於八旗軍。而到了清朝後期,養尊處優的八旗軍早已今非昔比。尤其是太平天國時期,八旗軍被太平軍幾乎摧毀殆盡,清朝從此不得不倚靠漢人武裝。而1865年僧格林沁戰死,也宣告了清朝最有一支八旗勁旅的滅亡。此外,清朝部署在關外的眾多旗軍,也在八國聯軍侵華的同時,被北方的十萬沙俄軍幾近全殲。從此以後,清朝朝廷試圖擁有一支真實可靠的軍隊,就差不多靠運氣了。
因此,到了清朝後期,清朝近百萬軍隊中,主要由兩種型別構成了,其一是崛起於太平天國時期的湘淮舊軍,由於湘系淮系將領眾多,漢人武裝佔據了清朝後期的絕對比例;其二是新編新軍,以北洋新軍和湖北新軍為代表,人數相比較之下雖少,但實力強大。而其中,清朝朝廷最為倚重的,就是北洋新軍。
但是,無論是當時的舊軍還是新軍,抑或地方團練部隊,對清朝的忠誠程度都是大打折扣的。舊軍和地方武裝就不用說了,清朝後期時基本上已經成為了地方軍閥,孫中山及其追隨者能夠在南方活躍那麼多年,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這些軍隊,能否真正聽從清朝號令都是一回事,談何全力剿滅孫中山?
至於新軍,新軍也完全不掌握在清朝皇族手中。比如湖北新軍就一直聽從張之洞號令,張之洞死後,湖北新軍成為了推翻清朝的主力之一;而北洋新軍,同樣也是聽調不聽宣,尤其在皇族內閣形成以後,北洋將士離心離德的傾向更加明顯。而對於北洋新軍的壯大,清朝朝廷只能遷就,因為沒有其他可以倚靠的力量。袁世凱甚至可以逼迫攝政王隱退,清朝朝廷對軍隊的控制力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