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雲愛雲逮

    “如果提前瞭解了你們要面對的人生,不知你們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序

    說實話,這部影片不能說給了我多少驚喜,而它原本也沒打算給觀者驚喜,它並非靠這些來賺取眼球。影片的上映是帶著使命的,我覺得它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

    因為它引起了我們的追憶和反思,為我們展現了那個我們不曾接觸過的時代;那股應當弘揚的精神,貫穿在整部影片之中,透過畫面傳播到我們的大腦裡。由此迸發出的思考,便是影片留給我們的精華。現在我想講講我自己的觀感,分享一下這部影片留給我的精華。

    影片故事的講述是無序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解影片的難度。

    它講述了四段人生,而這四段人生是穿插著來講,所以可能帶有一定的混亂性,需要稍微花點時間理清一下時間軸。但這種安排也有一個好處:隨著影片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情節和畫面有了一種潛在的聯絡,這給人留下的印象和感受會更加的深刻,也讓影片有更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那是時光留下的痕跡,在我們的印象中,時光是一條直線,且方向是固定的。但在影片裡,時光被拆分成碎片,在精心的組合下煥發出獨有的魅力。它在切換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表現出時光的殘忍和溫柔,且毫無違和感。

    要將一百多年的變遷史濃縮在短短兩個小時左右的影片裡,這種敘述手法毫無疑問是成功的。

    影片選取的四個時間點分別是上世紀20年代初、30年代末、60年代初和現代,跨越了整整一個世紀,可想而知它裡面包含的內容有多少。

    四個故事內容各不相同,但主題大致是一樣的。

    每段故事的主人公都面臨著生活上的選擇,他們一開始都猶豫不決,畢竟是很重要的決定,有的甚至決定了自己的未來。但在一番掙扎後,他們都做出了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

    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為其他東西活著:祖國、親人、大義,社會道德等,他們不曾聽聽自己內心的想法,活出自己的意義。而影片想表達的最大主題,便是"重視自己"這四個字。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在中國,我們一直強調集體主義,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和國情所決定的。在持續一百多年的磨難面前,我們只有結成一個集體才能抵抗,才能戰勝它。這並沒有錯,但在集體的意志下,還應當有個人意志的空間,不能因此磨滅了個人的意義。我們要有勇氣面對自己,在世俗的紛擾中認清自己的初心,然後堅持,無論發生了什麼事,這樣我們才不會後悔,這樣我們才活出了真正的自己。

    當然可說之處還有很多,但想說的就是這些。《無問西東》現在還在熱映,希望它能繼續觸動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自己的意義。

  • 2 # 影視微課堂

    愛你所愛、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源自清華大學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故事講述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的風骨和胸襟,從20世紀20年代貫穿至今的熱血西南聯大時代。影片中體現的不僅僅是對清華人的致敬,也是對近代以來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的慰藉與祭奠。看到這樣的情懷回顧,我相信你一定有想看的願望。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戰爆發。在國家危難之際,毅然決然選擇成為一名飛行員,為保家衛國獻上了自己最絢爛的青春,駕駛戰鬥機的沈光耀裝累犧牲,讓人沉痛不已。

    很值得回味與懷念的一部歷史影片,值得推薦一看!

  • 3 # 蘋果是我的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比較匆忙,到了影院,電影已經開場,後來自己重新翻閱看到開場這樣一句話,便以此為引。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

    吳嶺瀾、沈光耀、王敏佳、陳鵬、張果果,幾個年輕人滿懷渴望,在四個非同凡響的時空中一路前行,四段時空的交叉敘事手法,最終以傳承的理念彼此相連傳接在一起縱貫了整個中國近100年的歷史才構成了《無問西東》整部電影。

    青春、友情、愛情、家國情懷.....四個人的故事似乎也在詮釋著我們自己的心事。

    個人偏喜歡純粹一點的事物,相比於愛情、友情,我更喜歡影片對於家國之間抉擇的刻畫。而王力宏扮演的沈光耀便是影片中淚點最高的。

    1938年|昆明|西南聯大】 戰火蔓延,已經容不下一張平靜的課桌。

    清華、北大與南開這三所高校轉移到了昆明,身為清華大學學生的沈光耀也隨之前往。出身名門,富家子弟,慢慢的沈光耀面臨著明哲保身還是投身救國的選擇。

    沈光耀的祖上已經有了很多的名利光榮,有三代武將的美名,家人只希望沈光耀能夠好好的活著,為了家人沈光耀放棄了參選空軍。

    但日軍的一次轟炸之後,滿地的屍體、破碎的家園讓他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於是他選擇了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投筆從戎。

    正如那位軍官所說: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底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

    這句話貫徹沈光耀這個人物的始終,當他因為同情餓肚子的孩子們,便會開著飛機給他們投食,這些孩子稱他為“晃晃”。這個詞就像現代明星的代名詞一樣,唯獨不一樣的是:這個聲音能夠響徹那個殘酷無情的戰爭時代。

    當沈光耀奔赴戰場,這些孩子淋著大雨忍住飢餓的時候,心中所想的便是對“晃晃”的渴望,但是“晃晃”真的不會再回來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將他們之間素昧平生、卻又惜之如金的感情表現的淋漓盡致,而背景音樂採用炮火聲和“奇異恩典”這首讚美詩的改編,強化了戰爭場面的殘酷以及人們對於活下去的渴望。變得觸動人心。

    戰情危機,沈光耀投身於戰爭中,身邊的戰友無不犧牲,最後他開著戰鬥機撞向了敵軍的軍艦,同歸於盡從容赴死。

    “無問西東”四字來自清華大學的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指美好的德行和與人有益的言辭是青春飛揚的根基。

    潤物細無聲,在影片中沈光耀和學生們一起聽雨的畫面印象深刻,靜坐聽雨:看著外面的人和事,在這個時代又或者另一個時代都會有不一樣的人,他們生活在跟你不一樣的生活環境,有的人卻能穿透淺易的生活表象,直達生命內裡,深入發掘源自靈魂深處的、最淳樸的生命之真,心中便是一片錦繡山河。這也是老師讓學生們靜坐聽雨的真諦吧。

    電影中泰戈爾訪問清華時的演講

    “你們有什麼是可以從自己的民族裡拿出來,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你必須要回答這個問題,你知道自己的內心,你知道你自己的文化,你們史冊裡最永久的是什麼。因此我竭我的志誠懇求你們,不要走錯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記你們的真心和真性。”

    這句話是影片的點睛之筆,從吳嶺瀾傳承給了沈光耀,再由沈光耀傳承給了陳鵬,乃至張果果。沈光耀選擇了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這樣的選擇,或許會讓人在當下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愚蠢。但這種選擇卻指引著人們,去面對或盲從、或黑暗、或動盪、或浮躁的“最壞”時代,在最好的年華,在眾聲喧譁中,用心去捕捉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現實中,我們都希望擁有沈光耀那樣的出身,但誰能在這複雜的時代中,不問世俗,無問西東呢?

    有個習慣,不管一部電影有沒有彩蛋,我都會看到最後。這部電影的彩蛋真的是影片的點睛之筆,在過去每個時代的最頂尖的知識分子,文人志士一位位出現在眼前,是他們帶動了想主人公一樣的千千萬萬的青年奮發崛起!在民族國家最危難的時刻挺身而出,向先輩致敬!

    用細節築造中國風骨,用深情銘記時代青春!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底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在這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裡,你會跟沈光耀一樣找尋內心最真實的自己嗎?希望當你看完電影后,會有自己對生命的感悟,不再隨波逐流,不害怕,無私無畏,活出你的精彩與真正的價值。這也是我從電影中的簡單的一個人物中反想的一些現實意義。

    本期互動問題:對於《無問西東》中沈光耀這個人物的選擇你怎麼看?

  • 4 # 鬱助

    結尾大概五六分鐘的彩蛋,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就是泰戈爾所說的“送給這個世紀的禮物”。他們在動盪的時代裡依然自信而篤定,擁有著學者的力量,決心和勇氣。百年清華園帶來的也許就是這樣的安全感,它培養的不僅僅是這個國家在各個知識領域的頂尖人才,還有一代代優秀的年輕人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無論在什麼時候趨利避害都是人的本能,在時代的洪流裡,大多數人都選擇明哲保身,畢竟英雄夢想無法脫離柴米油鹽而獨立存在。

    但是也會有人做截然不同的選擇。逃脫世俗的桎梏,做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是對真正的自我的追尋。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 5 # 我是星夜行

    好看。

    一開始並不知道這是一部清華大學校慶的獻禮片,所以當電影幾次三番出現清華的時候,還在疑惑電影的主題,尤其是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四代人的故事,選用的敘事結構確實雜亂,如果把四個時代按時間從近到遠的順序編號1234,它的敘事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1234321”,實現環形敘事結構,而是選用沒有規律的插敘,以至於在電影進展到中段的時候,很多人還不清楚電影想要表達什麼。

    當然,到了影片的後半段,當吳嶺瀾受到了泰戈爾的啟發,追尋本心,又將這點道理點撥給沈光耀,當沈光耀駕著飛機給陳鵬所在的村莊送食物,當陳鵬將“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話語交給李想,李想又傳給張果果的父母傳給張果果的時候,觀眾已經可以較為清晰地抓住整部電影的脈絡了。思想的傳承是電影所歌頌的,每代人的青春由於時代的限制,而有所不同,但即便是環境和土壤不同,但種子是一樣的,結出的果實也永遠是一樣的味道。吳嶺瀾,沈光耀,陳鵬,乃至於之後的李想,張果果,遵循本心的想法,突破身邊的桎梏,不顧一切甚至豁出生命去捍衛自己的本心,這便是傳承,這便是影片所要迎合清華大學校慶所讚揚的清華精神。

    《無問西東》整部電影其實在敘事結構和鏡頭語言上處理得並不算好,但之所以我覺得好看,是因為這個劇本的創意不錯,在看慣了青春片常有的姿態之後,看到這樣一部跨時代談論青春的片子,甚至生出了驚豔的感覺。感觸最深的是莫過於個人的青春,最美好的年紀往往都是和時代掛鉤,尤其是沈光耀這個人物,遇到迎面而來的女同學也不打招呼,一臉冷漠地走過,卻在死後的筆記中留下了女同學們身穿旗袍的靚影。再想起沈母提及的家訓,不讓當兵,只不過是人身苦短,想讓兒子能享受人生的美好罷了。沈光耀最終違逆了母親,也失去了本該有的愛情和人生的美好,但與其說是時代的需要選擇了他,不如說是他選擇了這個時代的需要,他清楚他想要什麼,所以哪怕犧牲,也應當只有遺憾卻無後悔。

    中國產的青春片確實需要向《無問西東》學習,少一點矯揉造作,多一點大氣磅礴。

  • 6 # 迷影生活

    作為一名知性人設的女導演,李芳芳有傲嬌的資本,當年的《十七歲不哭》很驚豔,再後來隔了二十年,錯過了清華百年的《無問東西》,以史詩感的底子、散文詩的表達,講述了四條跨越數十年的主線故事,以時代感的風骨、理想化的故事,抒發了時代變革中的青春與期待。

    《無問東西》本該是一部超出預期、超越時代的作品,在一片繁華、妖豔的“普通電影”中鶴立雞群,以精神內涵輕鬆取勝。只是,過於在意意境而忽略了表達,讓這部難產多年的電影,終歸還是被打入到兩極分化的口水戰中。

    亮點一:大學精神與時代精神

    《無問東西》的主旨是明確的,“服膺守善心無違”,這從片名能看得出來。整部影片其實是一種價值觀的展示和昇華。

    片中,在“初心”潛移默化的引導下,一代又一代青年才俊努力的衝侷限與束縛,將理想與熱血投入到工作與生活當中。這種義無反顧、知行合一的情操,是支撐起中華民族救國圖存、興旺發展的精神脊樑。

    亮點二:磅礴的時代與平凡的人

    時代即人生。在《無問東西》中,分別從民國、抗戰、文革前夕與現代四個時間點入手,講述了四代清華人的故事。片中的主要人物鮮明、富有層次,

    想起《白銀帝國》片頭,郭富城飾演的男主說了那句話“天地真大,人何以自處”。其實,這是人生最本源的命題。

    這是一群逆潮流而動的人,用自己的勇氣和風骨,去追求內心的平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國家振興做出自己的貢獻。他們的所作所為,又回扣到“無問東西”的主題。

    槽點一:大而無當的卓略表達

    正所謂,大處著眼、小處落筆。李芳芳並沒有選擇回顧與展望、紀錄片加專題片的老套路,以突破傳統的敘事手法和表現方式,努力的向時代和人的碰撞與交融上靠,以凸顯本片的立意之高、底蘊之深。

    只是,充滿了野心的搭建起的史詩級構架,卻沒有安排好更合適、更恰當的“筋骨皮”。遠遠看去,巍峨壯麗,再往近看,雲山霧罩,湊近看來,不明所以。即便有高出一籌的立意與底蘊,依然難掩表達上的大而無當、弄巧成拙。

    陶醉於自我表達,這部帶有明顯個人風格的作者電影,顯然不是拍給普通觀眾的。觀影的高門檻,其實是一部帶著文藝範兒的商業電影最大的忌諱。

    槽點二:自我感動的強行煽情

    這是一部充滿深情的電影,《無問東西》的歷史橫切面選得很準確、很利索,將人物與時代的緊密結合也做得很好,只是,在表達精神與塑造氣質上的不統一,讓全片呈現出故意賣弄技巧的同時,又毫不吝嗇在本該怦然心動的情節上,再撒上一把鹽。

    全片給人的感覺是,主創不斷的在學術論文與《故事會》中反覆搖擺,既想要將人與事拔高到時代層面,又怕觀眾看不大懂,於是弄出了或曖昧、或平庸、或強行煽情的段落,就像一個穿著得體、舉止優雅的人,非要拿著癢癢撓給你止癢。

  • 7 # 影視控

    多線敘述,時空交織,四個人物的人生互相影響,精神的傳承永遠不會破滅,這就是《無問西東》。

    時代決定了人物的選擇,縱觀百年,國家經歷了鉅變,而四個故事則用時空交匯感,給我們用論證了在歷史的潮流中,我們要堅定自己的理想主義,無問西東。

    張果果給我們展現了當代人面臨的共同問題,迷茫,不知道走向何方,物質社會中,善意已經被掩蓋,四胞胎的事情,上司提醒他不要牽扯過多,小心被纏住,社會由於過於追求財富導致本心被埋沒。

    當代學識水平進步的同時,如何將知識造福大眾而非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成為最大的問題。張果果在財富的橫流之中仍然選擇了幫助,是一種迴歸本心的行為,也許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至少在我們心中能夠打破世俗。

    吳嶺瀾,自身擅長實科卻選擇了與之相反的道路,由此實科和理科之間的問題,就這麼被提出來了。

    當時社會瘋狂地瀰漫在實業救國這一潮流中,而他本人早已經不知道什麼才是真心。

    也許戰火紛飛的年代,實業的建造,是挽救國家危亡的根基,但文學對人精神的引導,則是新興知識分子報國的源泉。不要忘記自己的真心和追求,讓十多年後的吳嶺瀾背靠黃土窯洞,給學生念起了詩歌,洗滌了靈魂,成就自己。

    沈光耀,身處於抗戰年代,家境富裕學識淵博,卻選擇棄文從武。他的母親曾經說過,我們希望你不要短時間做決定,而是希望你享受過自己的人生後,再去考慮自己究竟想要成為什麼。

    母親的關懷,家訓的束縛,以及窮苦大地無數的百姓,讓他終究走上了飛行員的道路。駕駛飛機給孩童灑食物,拯救了無數的生命,自身如煙花般為了國家奉獻了生命,在這一刻,他唯一所想不過是回家和母親。

    也許當時有千萬個和他相同的愛華人士,他們將鮮血揮灑到土地,用身軀撐起了中國的脊樑,他們為此失去性命,而我們會永遠銘記曾經。

    陳鵬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祖國核事業的發展,掉落的頭髮,遍佈歲月的臉頰,預示著他可能已經身患癌症。

    李想害怕於自己支援前線的想法破滅,他羞恥於自己未出來承認舉報信,而最終用生命救助了他人,逝者已逝,活著的人,能夠做到的不過是好好活著罷了。

    王敏佳因小時候未曾合照,而受困於曾經的遺憾,成為批評分子,讓她解脫了自己,也從躲避愛情到主動追求。我們內心擁有著惶恐,害怕,所以會做出惡劣的事情,但無論何時,只要你願意追隨真心,聽從內心的選擇,那麼什麼時候都不晚。

    本片是少有提倡理想主義的教育片,故事中的幾個青年人,都曾站在人生道路選擇的路口,他們不知所措,擁有著痛苦和迷茫。

    他們身處不同的時空,有著各自的問題,何去何從是自己的選擇,但歸根究底,不能夠忘記自己的真心。

    理想,似乎在當代成為空談,人們畏懼於他人的嘲笑,而羞恥說出理想,似乎這一切成為一種空談虛妄的東西。但實際上,知識流動於你的身體,理想則支撐於人生的脊樑。

    知識只是讓你學會如何生存,而理想則讓你決定你將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精神是永遠延續存在的,真實貫穿於始終,因為這種精神的存在,讓人們在黑暗的時光中,選擇前行,並且成為時代閃亮的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丁霞、刁琳宇和姚迪誰能最終去東京奧運會?理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