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振觀像

    在相西一帶,土家婦女的頭上纏著7尺或14尺長的成圈形的墨青絲帕或布帕,上裝為矮領、左衽大襟、大袖的麻質和棉質短衫,由自紡、自織、自染的土布縫紉而成。老年婦女喜歡青、藍色的布衣,只在兩衣角繡些花卉圖案,女裝的衣領高五分左右,上面有三條花帶,叫“三股筋”,託肩在外,託肩外緣和外緣下的衣襟邊綴上一條寬青邊,邊下再貼三條等寬的五色梅花條,胸前鉤花,袖口和衣襟上飾以小條花邊。土家族男子在清朝以前穿琵琶襟上衣,纏青絲頭帕。

    約十年前看到石柱縣土家族一位老人唱一首民歌:“ 青布帕子丈二長,兄亡弟弟來填房,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讓“骨脈”拋他鄉。

    古時,土家族服裝多以自織土布為衣料,用鍋灰或化香樹葉熬煮染成青藍兩種顏色,在領口、衣邊、襟邊、袖口繡以花邊,胸襟扎繡“二龍戲珠”和梅、蘭、菊、竹等圖案,配以布袢釦子和鑲邊筒褲,質樸與華美搭配,十分別致。

    男裝多為對襟短衫和滿襟衣,配以五、七、九、十一對布袢釦子,襟邊、袖口繡有花邊,胸前扎有圖案,顏色一般不超過三種,年輕人穿白布褲腰筒褲,褲腳邊繡有花邊,老年男子常穿無領滿襟短衣,壓素色布條,俗稱“琵琶襟”服,在短衣外面套黑布單褂,俗稱“鴉鵲褂”,配襠部不開口的收腰大腳筒褲。

    舊時男女的頭上纏著寬尺餘、長丈許的墨青絲帕或布帕,稱為“蠻頭帕子”,從左至右順時針卷戴頭上,呈“人”字形,左側垂掉寸許。這種包“蠻頭帕子”的習慣至今在農村大量存在,主要是中老年人,其中部分帕子換成了市場上機械生產的毛巾。

    其實土家族沒有“帽子” ,至今土家族老年 流行頭上纏上一條很長的布(通常為黑色的紗布),形狀很像一頂圓筒形的帽子 但是沒有頂,我們管這叫“帕子”土家族人以前 一般都會纏上這樣的帕子,顏色也各異,年輕人選擇花一點的,老年人一般為黑色。隨著時代發展,戴帕子的年輕人幾乎沒有了,只有很少的老年會戴,如今很少的人會纏了,這些習俗也即將失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班對對碰教學反思優點和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