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阿嘛

    企業實行股權激勵,不但能對員工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而且對企業的發展也是有很大幫助的。但是在實行股權激勵過程中,要注意度的把握,否則會弄巧成拙,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1.把股權激勵當做員工福利

    股權激勵雖然可以提高員工福利待遇,但股權激勵並不是每一個人可以享受的福利,它應該是拉動企業績效的動力,應該是一種面向特定物件的l稀缺品。股權激勵不能採取撒胡椒麵方式,應避免出現股權激勵大鍋飯和搭便車現象。

    在股權激勵計劃中,激勵物件獲取股權的資格確認,激勵物件相應權利的行使條件等,都應該非常嚴格並予以量化。在確認股權激勵資格時,可從人力資本附加值、歷史貢獻、難以取代程度三個方面考慮;在界定行權條件時,對公司業績考核與激勵物件個人業績考核都應該從嚴考量,過寬的業績條件,不僅不利於調動員工積極性,還極易引起非股權激勵物件的非議。

    2.高管坐享福利而損害投資者利益

    有的企業對高權行權價格設計不合理、激勵標準與公司業績掛鉤不緊密、監督機制不嚴謹,甚至出現高管弄虛作假,造成公司業績年年增長的假象,推動股價上揚。這樣,不管企業實際業績如何,高管福利一樣照單全收。

    3.風險考慮不足有的公司的股權激勵設計不合理,未考慮將來出現的各種風險,很可能會出現行權時股票價格跌破行權價而使股權激

    勵變得毫無價值,使得激勵物件行權難。

    有的公司對自身狀況和市場行情認識不夠深入,將行權的業績指標定得過高或者行權價格過低,以至於股權激勵演變為畫餅充飢,導致員工激勵物件缺乏熱情而成為雞肋。

    4.業績指標過低導致出現激勵過度

    也有的公司的業績考核指標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或者將本應起到監督作用的監事會人員作為激勵物件,導致股票價格激勵額度與業績的實際增長不相符,出現激勵過度,甚至出現部分高管自我獎勵、自發紅包的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藍芽耳機取消連線後為什麼連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