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水無痕63
-
2 # 養和劉劍鑫
中成藥中不良反應寫尚不明確並不是表明副作用比西醫低,中成藥不良反應尚不明確一般是因為以下幾點。
1:中成藥是並不是單方即一味中藥,而是由多箇中藥組成,即複方製劑,如常見的複方桔梗片,保濟丸,藿香正氣丸等等,雖然都是金方,驗方,但在現代工藝製作中新增很多其他物質比如香料,澱粉,明礬等等,藥物的穩定性會發生少許變化。
2:中成藥在各科疾病中使用廣泛,尤其中老年病心腦血管病中,如腦絡通膠囊,參松養心膠囊等等,兒科如小兒咳喘靈顆粒,咽扁顆粒等等,婦產科如保胎丸,烏雞白鳳丸等等。特別是孕婦和哺乳期需要使用中成藥時,對胎兒和嬰幼兒的影響都是尚不明確的,因為這些中成藥並沒有在孕婦和哺乳期女性身上進行藥理實驗,但臨床上很多孕婦和哺乳期女性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口服中成藥,結果胎兒和嬰幼兒並無發育異常,所以醫藥公司在中成藥副作用說明書上標明尚不明確。
-
3 # 炎黃子孫1979
如果嚴格按照中藥說明書上指導服用的話,它的毒副作用一般比西藥要小,像川烏、半夏等一些已經炮製過的中藥,毒副作用已明顯減弱。
中藥不良反應一欄寫著“尚不明確”,可能和服用人、服用劑量、服用時間、是否配伍有關吧。下面分別說明。
1、服用人。中藥雖然毒副作用小,但也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選用,這個人吃的中藥沒有副作用,不代表那個人吃了也沒副作用,比如中藥梔子,有人吃了沒事,脾胃虛寒的吃了就會拉肚子;一些中藥對體質過敏的人,就有一定的毒性。
2、服用劑量。中藥毒副作用雖小,但一些中藥如果超過服用劑量,也會出現毒性,比如蜈蚣、砒霜、馬錢子、巴豆等,如果大劑量服用,就會中毒甚至喪命。水滸傳中,武大郎就是吃了潘金蓮熬製的一大碗砒霜一命嗚呼,南唐後主李煜也是被宋太宗賜了足量的牽機藥馬錢子命喪黃泉。
3、服用時間。不要以為中藥毒副作用小,就可以長期服用,事實上,中藥長期服用,還是會對人體肝腎有一定損害的。
4、中藥配伍。中藥要減輕毒副作用,還要注意藥材的合理搭配使用,比如一些中藥和甘草搭配,往往能減輕其毒性。
所以,不管是服用中藥還是西藥,為避免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都應該仔細閱讀一下說明書,並嚴格按照說明書指示的內容服用。
-
4 # 矽谷13
中醫是辯證論治,一人一方,因此無法進行批次不良反應測驗。中成藥“也沿用這一習慣,不進行藥物實驗,而標註為“尚不明確”。中成藥也被分成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非處方藥副作用要小,可以自行購買;處方藥要透過中醫診斷後方可服用。反對西醫不加辯證,望文生義開中成藥。
-
5 # 大腦梗知識
西藥的副作用是臨床研究和資料收集做的好。
比如我在給病人用藥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病人的不良反應,如果還有其他人也發生一樣的症狀,我就可以發臨床報道,然後有藥物研究的就會發現這個副作用,下次就會寫到副作用上面,所以這個研究工作開展的比較好
中成藥臨床應用很廣泛,病人吃了一般是沒有什麼副作用的,即使有相關的症狀,可能發臨床報道的也很少,導致很多中成藥的副作用寫著不詳,一般來說中成藥副作用很少的,目前來說我還沒有碰見過,比如我們常用的腦心通、複方丹參滴丸、穩心顆粒,病人長期在吃也沒有說什麼不舒服的。
-
6 # 小滿悟明
中醫用中藥是治病,是利用中藥藥性治病的,中藥五味對應五臟,哪個地方不平衡了,身體就出現問題,所以用藥物平衡身體達到治病目的,所以中醫用中藥沒有副作用這個說法。西藥是實驗室裡明明白白做過生物學藥理毒理實驗,所以大部分西藥很明確給出副作用,和中醫不一樣,中藥用的是氣味治病,西藥用的是某某成分治病,就像你口渴了,中醫給你喝溫開水,這時候溫開水就是一味藥,中醫看到的是這杯水和水的溫度,如果是西醫,他只會看到這個水是什麼成分組成,所以,我只能說中藥和西藥研究的方向不一樣,副作用這個詞語上面已經說了。
-
7 # 晴天49522
西藥,所含成分較為單一 ,臨床上對其安全性研究較為透徹,所以說明書中羅列的不良反應很詳細,也因此人們往往對西藥的不良反應比較重視。而中藥,被認為是“天然生成,無毒副作用,無不良反應”,因此對於中藥人們往往只偏重於它的療效,而忽視了中藥主要來源於動植物,成分及其複雜,藥理學、毒理學、不良反應等方面研究相對滯後於西藥,同時因為歷史監管原因,不良反應收集和管理方面存在先天缺陷,且沒有相應的臨床研究和病例彙總,所以很多中藥說明書中不良反應這方面只能表述為“尚不明確”。也就是說尚不明確是告訴大家目前沒有發現或者記錄該藥的不良反應,並不是說該藥絕對安全沒有不良反應。
總之,雖然西藥不良反應記錄的很多,但不代表這個藥就越“不安全”,也不代表每個人使用後都會出現這種或這些不良反應。中藥說明書中【不良反應】內容較少或描述為“尚不明確”,也不代表此類藥不良反應少或幾乎無不良反應。所以我們實際使用中不論西藥還是中成藥都要在保證療效前提下,密切注意藥品的不良反應。
-
8 # 花久不美
尚不明確,就是叫你不買,萬一中毒就麻煩了!西藥的說明書是一本書,當你詳細讀後,信心倍增。感到科學的力量。
-
9 # 逸凡子賢
1、首先從成分上看中成藥,成分太多,無法每個成分都區分清楚,現在我們的提取手段還解決不了每個成分的提取,這樣也就無法說明每個成分的作用,這也是西方藥典一直不承認中成藥的根本。
2、再從製劑工藝看,國內的很多製劑工藝還是不完備的,提取不完全,導致部分注射劑形成沉澱、副反應等問題,所以這些年國家對中成藥針劑監管也比較嚴格。
3、從企業內部來看,很多企業沒有對產品形成再研究、再分析機制,只是按流程生產,不去分析產品成分和每個成分的再研究。
4、從中成藥源頭來看,很多中草藥的採購沒有統一標準,含量成分不可控。
-
10 # 杏林學子周
1、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的前提是藥物的用法、用量是正常的,使用過程中發生了與治療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看到“不良反應”不要心懷恐懼,因為不是濫用、超劑量、誤用、不按規定方式使用藥物以及藥物有質量問題等引起的反應。因此,中成藥、西藥的不良反應,都是在符合服用規範的前提下發生。“是藥三分毒”,中成藥和西藥都可能有不良反應。
2、副作用:按照治療量使用藥物,出現治療目的以外的藥理作用。副作用常為一過性的,停用藥物後一般來說症狀就會消失,少數有後遺症。
3、尚不明確:正常使用藥物產生了不良反應,這個不良反應和藥物之間有關係,但是還不能確定,還需進一步科學評估,因此說明書上寫“尚不明確”。
此外,有兩個個比較燒腦的詞“不良反應”和“不良事件”:藥品不良反應是指因果關係已確定的反應,而藥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關係尚未確定的反應。中成藥不良反應尚不明確,意思是正常情況下使用藥物會不會一定產生某種有害反應還不明確。不良反應造成的危害較小,不良事件則比較嚴重。中成藥和西藥的說明書對不是很明確的不良反應要寫“尚不明確”也是對消費者負責。吃這個要可能會有一點不舒服的副作用,這不舒服是不是一定由於吃這個藥引起,臨床上還不能肯定。
總的來說,“尚不明確”只是說明因果關係還需進一步論證評估,並不能說明中成藥副作用就比西藥小。
回覆列表
毒理學有句名言:萬物皆有毒,只要劑量足。
這句話的意思是,所有的一切物質,只要達到足夠的高的劑量,都會對人體出現不良反應。不論你吃的什麼食物,像食鹽,醋,酒,糖,油,甚至是水,只要攝入的足夠多,都會有不良反應存在,包括嚴重的副作用。所以,藥物的第一原則就是確認在多大劑量下沒有不良反應或者可以接受。之後才確定在這個劑量標準下有沒有治療效果。而標明“尚不明確”,只能說,從未做過安全性實驗,更沒做過有效性實驗。
目前幾乎所有的中藥都未做過安全性實驗,自然只能標註“尚不明確”。而不做安全性實驗的理由相當簡單:祖宗用過的,那麼就安全並且有效。子孫後代們不必懷疑了。
中醫及迷信中醫之人也一直在說:有毒的中藥只要經過配伍就可以變成無毒。但這僅僅是中醫自說自話的一種託詞,至於信還是不信,就要考驗你自己的智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