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就是各部的部長(一把手),相信大家最為熟悉的是清宮劇裡看到的六部尚書(刑部、兵部、工部、禮部、吏部、戶部)。
往上則可追溯到戰國時期,那會還不叫“尚書”,而叫“掌書”,秦朝才改為“尚書”,隸屬於九卿之一的少府下的一個分支部門。是專門負責奏摺、文書的上表工作的。
“尚”通“上”,也叫“上書”,也就是上表之意。
說白了,尚書就是一個資訊傳遞部門,把公務上表至皇帝,沒啥實權。
但到了東漢時期就不一樣。
由於東漢中後期,連續出現幼帝、弱帝,皇帝不作為,於是乾脆就讓尚書把公務處理好了再呈上來,自己瞄一眼就好。
這樣一來,尚書的權力就大了,直接從傳遞部門晉升為處理部門。
隨著公務的繁忙,尚書部門也是逐漸增添人手、逐漸完善,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個完整獨立的權力運營機構,尚書檯。
尚書檯的主要構成:一個臺長,即尚書令;兩個助手,即左右僕射;五大分支部門,即五兵曹、客曹、度支曹、左民曹、吏部曹(對應的也就是後來的兵部、禮部、戶部、工部、吏部)
漢末的尚書檯就是後來三省六部的雛形。
各級、各地文武官員若有事上奏,本來是由皇帝處理的,結果全部都改由尚書檯處理。
當然,尚書檯把公務處理好了之後還是要呈上去交給皇帝蓋章(這都只是一個過場了),但是奏摺從尚書檯傳遞到皇帝面前之間,又衍生出了幾個跑腿官職,即侍中、中常侍、黃門侍郎。
侍中是正常人,中常侍和黃門侍郎則是身體缺陷之人,就是太監。
侍中不得隨意進宮,中常侍和黃門侍郎則是常駐宮中,跑腿的工作基本上是由這兩個太監來做。你想,奏摺經過太監之手再交到皇帝手上,這是什麼概念。
相信大家在影視劇中看過不少了,四個字形容,那就是狐假虎威。
隨著東漢末年那場宮廷爭鬥,宦官勢力倒臺,皇帝成了傀儡,凡事都由挾天子的軍閥做主。
說到挾天子,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曹操。
曹操雖霸道,但形式上的過場該走還是要走的。尚書檯處理完政務後還是會交給皇帝簽字蓋章的,只不過銜接的太監不再狐假虎威,皇帝也是沒有拒絕的權利。
皇帝無權拒絕呈上來的奏摺,但是尚書檯卻有脾氣扣下奏摺。
曹操時期的第一任尚書令(東漢倒數第二任)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荀彧(荀令君)。
一次,曹操的一道上表就是硬生生的讓荀彧給扣下來了(不過這也不是什麼軍國大事,是一道給荀彧提升爵位的奏表)。
東漢時期的尚書官職雖然不大,卻權力滔天。
尚書檯、御史臺、司隸校尉幾乎替代三公(司空、司徒、太尉)的存在。
東漢時期尚書檯就是全國政務的處理部門。
荀彧死後由華歆接替尚書令一職,後來曹操考慮到尚書檯的權利過大,便將其廢除。直到曹丕建立魏國之後才重新設立這一部門。
其中“五曹”為避諱皇帝的姓氏,則改為“五部”。
尚書就是各部的部長(一把手),相信大家最為熟悉的是清宮劇裡看到的六部尚書(刑部、兵部、工部、禮部、吏部、戶部)。
往上則可追溯到戰國時期,那會還不叫“尚書”,而叫“掌書”,秦朝才改為“尚書”,隸屬於九卿之一的少府下的一個分支部門。是專門負責奏摺、文書的上表工作的。
“尚”通“上”,也叫“上書”,也就是上表之意。
說白了,尚書就是一個資訊傳遞部門,把公務上表至皇帝,沒啥實權。
但到了東漢時期就不一樣。
由於東漢中後期,連續出現幼帝、弱帝,皇帝不作為,於是乾脆就讓尚書把公務處理好了再呈上來,自己瞄一眼就好。
這樣一來,尚書的權力就大了,直接從傳遞部門晉升為處理部門。
隨著公務的繁忙,尚書部門也是逐漸增添人手、逐漸完善,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個完整獨立的權力運營機構,尚書檯。
尚書檯的主要構成:一個臺長,即尚書令;兩個助手,即左右僕射;五大分支部門,即五兵曹、客曹、度支曹、左民曹、吏部曹(對應的也就是後來的兵部、禮部、戶部、工部、吏部)
漢末的尚書檯就是後來三省六部的雛形。
各級、各地文武官員若有事上奏,本來是由皇帝處理的,結果全部都改由尚書檯處理。
當然,尚書檯把公務處理好了之後還是要呈上去交給皇帝蓋章(這都只是一個過場了),但是奏摺從尚書檯傳遞到皇帝面前之間,又衍生出了幾個跑腿官職,即侍中、中常侍、黃門侍郎。
侍中是正常人,中常侍和黃門侍郎則是身體缺陷之人,就是太監。
侍中不得隨意進宮,中常侍和黃門侍郎則是常駐宮中,跑腿的工作基本上是由這兩個太監來做。你想,奏摺經過太監之手再交到皇帝手上,這是什麼概念。
相信大家在影視劇中看過不少了,四個字形容,那就是狐假虎威。
隨著東漢末年那場宮廷爭鬥,宦官勢力倒臺,皇帝成了傀儡,凡事都由挾天子的軍閥做主。
說到挾天子,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曹操。
曹操雖霸道,但形式上的過場該走還是要走的。尚書檯處理完政務後還是會交給皇帝簽字蓋章的,只不過銜接的太監不再狐假虎威,皇帝也是沒有拒絕的權利。
皇帝無權拒絕呈上來的奏摺,但是尚書檯卻有脾氣扣下奏摺。
曹操時期的第一任尚書令(東漢倒數第二任)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荀彧(荀令君)。
一次,曹操的一道上表就是硬生生的讓荀彧給扣下來了(不過這也不是什麼軍國大事,是一道給荀彧提升爵位的奏表)。
東漢時期的尚書官職雖然不大,卻權力滔天。
尚書檯、御史臺、司隸校尉幾乎替代三公(司空、司徒、太尉)的存在。
東漢時期尚書檯就是全國政務的處理部門。
荀彧死後由華歆接替尚書令一職,後來曹操考慮到尚書檯的權利過大,便將其廢除。直到曹丕建立魏國之後才重新設立這一部門。
其中“五曹”為避諱皇帝的姓氏,則改為“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