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逸美軒居士

    問題是,在二戰爆發前法華人根本就沒有想到這麼快就爆發新的世界大戰,更沒有想到德、蘇兩個納粹主義國家能夠這麼快達成聯盟,共同對波蘭實施侵略,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顯然,法華人完全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更要命的是德華人的進攻策略也發生了改變!德華人對施氏方案作了完善,右勾拳變成了右擺拳,推進弧度更大、更遠,當然也更有效。

    希特勒的閃擊戰理論被德國軍官團廣泛接受,並且貫徹得很徹底,許多基於閃擊戰的戰略戰術被挖掘出來,成為德軍擊潰英法聯軍的重要手段。

    同時,國際形勢對英法也極為不利!美華人在濃重的和平主義芬圍下堅定地奉行中立路線。德軍的閃擊戰,使英法聯軍的各種裝備和物質損失極大,英法聯軍無法得到必要的補充!相反德軍卻能從蘇俄那裡得到源源不斷的石油供應。

    後來,隨著美華人逐步擺脫中立政第,特別是租借法案的推出,獨自抗擊德軍的英華人得到了美援,形勢很快得以穩定和改善。

  • 2 # 科沁雜談

    二戰早期,法國的軍事力量還是很強大的,擁有240多萬的軍隊,一戰還嚐到了不少的甜頭。但為何卻又在二戰和德國的戰爭中被迅速打敗呢?這主要源於法國的消極防禦政策以及錯誤的戰略有關。

    消極防禦方面,坐等德國的進攻,1936年坐視德國和義大利的盟友佛郎哥顛覆西班牙政府;坐視德軍進佔萊茵非軍事區;1937年更是坐視德國吞併奧地利,看著德軍進入維也納。德國和奧地利的合併,還沒有讓法國有更深的警惕,1938年慕尼黑會議後,法國的盟友捷克又被德國所控制,法國的一再不出手,使德國迅速強大起來。

    終於等到法國意識到德國要進攻法國後,法國便出臺了著名的馬奇諾防線,法國方面從情報方面得知德國總參謀部的作戰計劃是要從比利時進攻法國,這個右翼大包抄計劃,曾在一戰時橫掃法國,幸好馬恩河奇蹟救了法國。所以這一次在戰略上,法國重點防禦就在這個方向。

    當時法國軍隊的機動性還不錯,迅速機動部署軍隊到馬奇諾防線,準備在比利時與德國進行消耗戰拖死德國。這也是法國的一個私心所在,利用馬奇諾防線保護法國本土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保護法國的國防工業安全,順帶的可以把英國拉進來一起抵抗德國的威脅。

    可是德國就是不按法國的套路來,也不按德國總參謀部的計劃來,德國的曼不群和希特勒硬是換了個套路,從阿登方向進攻,把法國軍隊分成兩半,給法國軍隊留下個大口袋。當德國從中心突破進攻時,因為戰場資訊和通訊以及情報的緣故,法國還在把戰線部署在遠離本土,依計劃奔赴比利時馬奇諾原本的計劃防線部署。德國的大口袋,讓法國軍隊奔赴太多的軍隊,當法國想去補缺口時,又因為要塞防禦戰略而無能為力。

    更可怕的是,德國軍隊這一波中線突破,完全把法國軍隊打懵了,後路被掐斷,補給線被打斷,軍隊被合圍,在恐慌的情緒下,法國軍隊迅速放下陣地或投降。德國軍隊再利用一些心裡戰,戰場謠言,更加一步迅速瓦解法國軍隊的戰鬥士氣,就這樣德法兩軍差不多實力的軍隊,短短40來天,法國陣亡8萬兩千人,被俘1547000人,不戰而潰,成為笑談。當時法國方面可是動用了144個師,三千多輛坦克,飛機擁有3800架之多。海軍艦艇方面有航母、十多艘驅逐艦、還有兩艘巡洋艦,而就是這樣強大的軍事力量,既然選擇投降,不可思議。

    更離譜的是英國則對法國發出留下武備,整合到英國部隊,否則殲滅,這樣落井下石,法國也只有在孤立無援中與德國簽訂停戰協定。

    戰爭不一定打的是武器和規模,戰略、戰術、外交都很中要,法國在哪一方面都輸給了德國,特別是戰略的失誤,情報和心裡兩方面更加重了法國的潰敗!

  • 3 # 風箏很瘋

    二戰初期從資料上看,法國是強於德國的,法國在1939年二戰前期擁有陸軍300萬,重型火炮一萬餘門,123個步兵師,綜合實力比德國強大,法國認為當時德國打完波蘭後絕對不敢輕舉妄動的。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時於英國同時向德國宣戰後當時法國軍可謂是最鼎盛的時期,也是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當時法國和英國同時跟德國宣戰後卻沒有任何動作,反而在西線坐觀波蘭的滅國。這為為之後德法大戰埋下懸念伏筆,佔領波蘭後,法華人失去了在東線牽制德國的盟友,蘇德又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德國得以集中精力對付英法!

    西線戰爭爆發後,法華人沉浸在一戰陣地戰勝利的迷夢中,妄想和德國重新上演一次陣地戰,可惜德華人的閃電戰給了法華人一記響亮的耳光!戰爭爆發時德國集中使用裝甲力量對法國數條防線突破,這是法國戰前就始料不及的事,說德國當時裝甲力量主要是以3號和二號坦克為主,加上繳獲捷克的38T式坦克為主。而法國也有坦克綜合性能絕對可以說比德國強。法國當時裝備數量最多的坦克是雷諾R-35坦克,裝備數量有一千多輛,正面裝甲40毫米,車載一挺機槍和一門短身管37毫米L25火炮。但是雙方在使用坦克上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方法,德華人集中坦克作為突擊力量,大裝甲集團突破法軍陣地,穿插迂迴,機動作戰,而法國把大量先進的坦克作為步兵支援武器,零散使用,法軍從上到下無論是戰略還是戰術都全面落後與德軍,所以一接觸就被打的潰不成軍!即使有一小部分優秀指揮官的出色表現,也無法挽回法國戰敗的趨勢!開戰一個月就宣佈投降!成為世界笑柄!

    大部分被俘虜的法國裝備,成為德軍的物資補給,為後來東進蘇聯提供了支援,法華人的迅速戰敗助長了德國四處侵略的野心!

  • 4 # 羅羅905

    法國作為歐洲的老牌軍事強國,在一戰中表現不俗。然而在二十幾年後的二戰時期,卻讓世人大跌眼鏡!在德軍的大舉進攻下,僅僅抵抗四十天便繳械投降。

    以法國規模不小,裝備先進的陸軍,再加上與盟友英國強大的海軍。英法軍事力量互補,通力合作。應該說英法完全可以與德國一較高下。然而,讓人出乎意料的是法國卻選擇與德國′合作″。

    而且主降派的領導人還是在一戰中,戰功赫赫的民族英雄:貝當元帥!作為一個久經沙場,戰功卓著,經驗豐富的職業軍人,貝當元帥為何選擇投降而不是抵抗呢?這得從貝當元帥的軍事思想來解析他的“曲線救國″之道!

    貝當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但卻是一個蹩腳的政客。

    在軍事上,貝當一直奉行防禦為先,進攻次之。他認為只有自已有絕對軍事優勢時才能向敵人發起進功。凡爾登戰役就是其成名之戰。

    著名的“馬奇諾防線″也非常符合貝當元帥的防禦戰思想。因此也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援。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一思想在實戰中得到驗證,使法華人十分崇拜他,這其中也包括戴高樂將軍。

    在二戰爆發時,貝當元帥已是八十多歲的古稀老人。他的思想依然停留在一戰時期的陣地戰,防禦戰中。而德軍的裝甲兵團,快速機動,叢集作戰。讓貝當元帥即震驚,又無奈。

    在英法眼見德軍閃擊波蘭時,宣而不戰。使德國輕取波蘭。德國又與蘇聯簽署《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使德國沒有了後顧之擾。

    在德軍全力進攻法國時,法國軍隊的節節敗退,使法國上下一片混亂。在貝當看來,國際形勢與法國不利,反擊德國的最好時機已經喪失,繼續抵抗只會是法國損失更大。如果與德國“合作″即能保全法國又能等待時機。

    法軍的投降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保全了法國。但貝當元帥的“曲線救國″是屈辱的。一個民族英雄變成了一個民族敗類!

  • 5 # 水井土城

    這個問題大概可以分為兩點來談。

    一、為什麼法國會被會被短時間內被擊敗?

    二、為什麼法國會投降?

    法軍戰敗的原因

    可以說,法華人在二戰初期的失敗,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其落後的戰略思維和僵化的軍事理論。

    首先要說明一點,一戰其實質上仍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思維。軍隊的機動仍靠士兵步行,速度沒有提高,戰役戰術機動能力沒有發生本質性變化,也就沒有更多的戰役和戰術靈活性可言。只不過武器的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罷了,因此戰場上的作戰手段和形式均沒有太多改變。

    新軍事理論下的鉅變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以坦克為代表的機械化裝備開始登上舞臺。在坦克誕生後,嗅覺敏銳的軍事家們意識到,裝甲車的突擊力將會給未來戰爭帶來巨大的變化,一戰中那種膠著的塹壕戰也會不復存在。英國的富勒首先總結出了戰爭中使用坦克的經驗,隨後在其著作《機械化戰爭論》中,闡述了機械化戰爭的理論。除了富勒外,德國的古德里安、法國的戴高樂等人也均意識到了坦克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並陸續提出了相關理論,其內容均認為以坦克為主的機械化部隊機動效能提升,戰役戰術進攻能力增加,將在未來戰爭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戰中的康佈雷戰役,英軍首次大規模集中使用坦克,對未來軍事學術有著重大影響。

    緊接著,在1936年爆發的西班牙內戰,各國為了政治目的向內戰雙方提供了大量的飛機和坦克等新式裝備,同時也成為了新軍事理論和各型武器的試驗場。也正是這場戰爭讓秘密參與的德國意識到,機械化叢集有著優異的戰場機動能力,其部隊的推進速度也將從一戰中每天不足10公里提升至40公里以上,火力密集度也會空前提高,傳統戰爭中那種慢吞吞的進攻和防禦模式將在這種進攻作戰下一敗塗地。因此德國堅定決心,建立起了一支基於快速突擊與聯合作戰下的裝甲兵部隊,並在隨後入侵波蘭的戰役中大放異彩。

    西班牙內戰中,德軍向佛朗哥政權提供了不少Ⅰ號坦克,還成功組織了裝甲部隊的快速突進。

    法國戰略誤判嚴重

    與德國相反,一戰勝利後法國仍認為未來的戰爭和一戰類似,因此其國防戰略採取的就是構築加強版的“塹壕”—馬其諾防線。馬奇諾防線是法國為防禦德軍入侵而在法德邊境地區修築的一道堅固防線,整個工程歷時十餘年,全部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整體十分堅固,幾乎難以逾越。

    在法國的作戰設想中,堅固馬奇諾防線可延緩德軍的進攻,併為國內動員爭取時間,當增援部隊的到達後,可配合主力徹底擊敗德軍。即使德華人想繞過防線行動,其緩慢的行軍速度也會給法國以充足的準備時間來應對戰爭。

    這種作戰想定,如果放在一戰時期可以說完美無缺。可偏偏法華人忽視了裝甲叢集快速機動的優勢,天真的認為德軍的機動僅限於雙腿。結果,戰爭爆發後德華人的裝甲部隊繞過了馬其諾防線,從阿登森林地區突然出現,並以每日50到60公里的速度向法國腹地推進,不僅包抄了英法聯軍的後路,而且也打破了法軍邊境決戰的計劃。這種快速推進的閃電戰是法國當時根本沒有預料到的情況。到德國進軍巴黎前,國內空虛的法國政府跟本沒有時間進行全國動員,也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戰敗也就理所當然了。

    馬奇諾防線確實堅固,但卻在戰爭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落後於時代的軍事思想

    另外面對新的戰爭形態,法軍也沒有意識到機械化部隊快速突進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即使法國已經有人在德國入侵波蘭時見識到了德軍坦克叢集的威力,可躺在勝利功勞簿上的高階將領們均沒有絲毫警覺。其實在二戰前,法軍也裝備了不少坦克,總數超過2000量,而且整體質量還超出了德軍。但是,在使用上法華人並沒有擺脫一戰思維,只是將其配屬給步兵當成了伴隨支援火力平臺,而不是集中起來使用。結果,坦克最為倚重的機動性被這種落後的使用方式白白浪費掉了。

    後來爆發的法國戰役中,部分地區的法軍抵抗相當猛烈,甚至還動用坦克部隊發起反擊,意圖切斷德軍側翼。可戰鬥中法軍仍按照經驗將坦克分散使用來配合步兵突擊,這導致其效能優勢無法發揮,再加上法軍本身協調組織不利,行動遲緩拖沓。結果不僅沒有突破德軍的防禦,反而被快速機動的德國裝甲叢集抓住了戰機,最終無功而返,直至戰敗投降。

    可以說,法國落後的裝甲兵使用思想,是導致擁有質量和數量雙重優勢的法軍戰敗的間接因素。

    二戰時法軍的夏爾B1重型坦克,整體效能遠高於當時德軍的Ⅰ號和Ⅱ號坦克。

    法國投降的原因

    關於法國投降的問題,不少人歸咎於法國政府的軟弱和戰鬥意志的喪失。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國內很多人有了先入為主的思想,將德國入侵法國,想象成了日本侵華戰爭。而這個根源,本身上就錯了。

    歐洲戰爭的延續

    如果仔細觀察歐洲戰爭的話會發現,歐洲國家之間的戰爭很少會打到亡國滅種的地步。冷兵器時代的歐洲戰爭,發起者往往是貴族階級,軍隊的骨幹則是各種騎士和僱傭兵。比如英法間的百年戰爭,歐洲各國的王位爭奪等。這種貴族間的戰鬥看似頻繁激烈,實際往往點到而止,只要戰敗方舉手投降,割地賠款,那麼戰爭就可以宣告結束或是暫時結束。勝利方受益,失敗方也不會因此失去統治地位。因此,在歐洲國家的眼中,戰敗、被俘、投降等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而進入熱兵器時代後,雖然大規模的普法戰爭、拿破崙戰爭等導致戰事愈加慘烈,人員傷亡嚴重,但中世紀的傳統觀念依然被繼承下來,只要承認戰敗投降,雖然領土受到損失,但統治階級的地位不會因此下降,最多隻是部分人員受到懲罰而已。

    圖中紫色部分是二戰時法國維希政府所控制的地區。

    法國的投降也並非無條件的,比如仍保留有殖民地和海軍艦隊,部分國土仍由法國控制等,到後期還重建了空軍。當然,這些舉動都在德國的嚴密監視之下。嚴格上來說,法國維希政府的存在僅僅是給自己拉上了一道遮羞布。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法華人的投降只不過延續了歐洲戰爭的傳統。因為在當時法華人看來,法軍主力已大部損失,馬奇諾的守軍無法及時回援,國內也沒有時間進行動員,基本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失敗投降雖說有些恥辱,但至少避免了本土遭受戰火的洗禮,減少了人員的巨大傷亡,從這一點來講投降對法華人也不是那麼不可接受。同樣的問題,在二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也出現過,防守菲律賓和新加坡的美英軍隊,在陷入彈盡糧絕的地步後,就主動放棄了抵抗,向進攻日軍投降。可以說在西方人眼中,投降是一件平平無奇的事情。

    菲律賓美軍列隊向日軍投降,這在日本人看來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最後總結一下,法國在二戰初期的戰敗屬於咎由自取,而向德國投降則屬於歐洲戰爭的傳統了。

  • 6 # 軍事天地

    法國綜合實力排名當時世界第二,全球第二大殖民國!

    法國在1940年前的軍事實力,綜合實力十分強大,比如法國擁有歐洲國家但是沒有航母“貝阿恩”號,多艘現代化戰列艦,比如黎塞留級。法國陸軍還擁有強大的坦克,CharB1型號,這款坦克令德國裝甲部隊聞風喪膽。

    Char B1坦克其配備了47毫米的L35炮,一門L-18 75毫米榴彈炮一門,發動機功率增加到了250馬力,這令30噸的戰車速度達到了27公里/小時,最大行程也增加到了200公里,就這效能遠遠超過德國裝甲部隊。甚至在德國進攻法國時期,法國一共生產了365輛B-1型坦克,每個法國裝甲師都配備了2個團B-1坦克。這麼強大的坦克,但是法國軍隊在戰場上仍然失敗。

    而德華人會成功取決於戰術指向的成功,法國空軍加上英國空軍,兩者的戰鬥機、轟炸機都遠遠超過德國2倍,但是就打不贏德國。這主要問題就是法國軍隊內部的保守思想作祟,法國軍隊作戰指揮嚴重失誤,法國軍事領導人無視科技技術帶來的作戰樣式的變化,特別是德國在28天攻佔波蘭,使用的“閃擊戰”戰術理解不透徹,嚴重依賴馬奇諾防線 。法國仍然堅持德國軍隊會像一次打戰一樣,以步兵進攻為主,防線堅實就可以阻擊,但卻忘了德國主力繞開了馬奇諾防線,造成了法國軍隊50萬大軍只能在馬奇諾防線上乾耗,法國消極戰術導致了法國軍隊遭遇到了全面失敗,忽視戰略縱深內的防禦,只重視防線防禦,很容易就被德國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突破。

    法國也沒有建立完好的預備役,後方兵源根本沒有得到有效動員,最後就是法華人的抵抗意志太差了,僅僅一個首都丟了就投降,這顯然都是法國失敗主要原因。

  • 7 # 橋本看日本

    這個問題要這樣看,法國當時是歐洲軍事強國,與英國一起打敗了德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國,並且出於對普法戰爭的報復想法,對德國的戰後賠償態度很強硬。正因為法國認為自己的強大,所以對於現代軍事的突飛猛進的發展感覺比較麻木。筆者可以舉幾個例子:

    一戰之前,法國吸取了普法戰爭的經驗教訓,將“大規模進攻”理念奉為經典的軍事思想,但當大量損失出現後,就改用了塹壕式防守,最終打敗了德國。戰後法國對於一戰時出現的坦克,法國還是認為坦克與飛機只是輔助,法軍還是要立足於馬奇諾防線,對抗來自德國的威脅,忽視了對坦克戰術,坦克戰略的研究。法國直到二戰爆發前頑固堅持採用的“完全防禦”理論的。法軍的“炮兵開路,步兵佔領的進攻新方式”,日後成為法軍的教條,並在二戰爆發後被不折不扣機械式的執行到底。有些法國將領固執的認為飛機的作用就是給炮兵指示目標,而坦克的活動範圍必須圈定在己方炮火的有效射程之內,進攻只能在炮兵完全摧毀敵方防禦之後才能由步兵發起,坦克必須掩護進攻的步兵。

    當德華人在波蘭戰場上初步展示了裝甲機械化部隊和空軍的威力之後,法國軍隊只有很少有人能夠看清楚這一切意味著什麼。年輕的軍官戴高樂上校向上級遞交了一份有關在波蘭的“教訓”的報告,並得出應該集中使用坦克的結論之後,遭到上級的批駁,認為法國不是波蘭,坦克只是支援步兵。根本不能衝鋒陷陣。對新戰術的缺乏理解,也就阻礙了建造新坦克,當時法軍只有新型坦克,大量坦克被用於出口。

    因為迷信塹壕式的防守,法國把軍工生產全部用於馬奇諾防線的相關的軍工生產,如大炮,各種步槍子彈,各種防寒服裝等,步兵是法國的主要軍事力量,法國當時擁有200-300萬的軍人,但缺少重武器的支援,要麼躲在塹壕中,要麼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衝鋒。這樣的德軍面對具有新型作戰方法的德軍,特別是德軍重型坦克的快速穿插,特別容克式飛機的有目的轟炸,完全控制了陸上的主動權以及空中的主動權。就演算法國軍隊數量龐大,號稱歐洲的軍事強國,但在更靈活,更強大的德軍面前潰不成軍,最終只得在投降書上簽字。法軍的例子表明,軍事思想的落後,就算曾經是軍事大國,也會被很快打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聯盟雙標?打出如威少般逆天資料,MVP為何哈登還輸字母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