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浪的時光
-
2 # 華福生活藝術館
想必你也有過和我一樣的經歷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
不是刷牙洗臉
而是開啟支付寶收能量!
-
3 # 千年風雅
刷公交卡,走路每天收集能量,用能量換取種樹,保護土地,貢獻其實很小,卻讓我們感覺到做的事情都有意義,培養了環保意識,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
4 # 猴孫看電影
“我想給你最晚的晚安,最早的早安。”這是李瑞傑在支付寶螞蟻森林中最喜歡的“樹語”。
“小樹有沒有說早晚安我不知道,反正我最早的早安給了小樹!”他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平臺上寫下這樣的話。作為一名螞蟻森林資深愛好者,每天早上準時叫醒李瑞傑的不是上課的鬧鐘,而是7:03收能量的鬧鐘。
2016年8月,支付寶裡上線公益產品“螞蟻森林”。這是支付寶客戶端設計的一款公益應用,使用者透過步行替代開車、線上繳納水電煤費、網路購票等行為節省的碳排放量,將被計算為虛擬的“綠色能量”,用來在手機裡養大一棵棵虛擬樹。虛擬樹長成後,螞蟻金服和公益合作伙伴就會在地球上種下一棵真樹,或守護相應面積的保護地,以培養和激勵使用者的低碳環保行為。
從環保到公益:只和真實的低碳行為掛鉤
平時愛走路,出行選擇共享單車、公交和地鐵,很少打車,看到路上的垃圾主動撿起,出門隨手關燈,不是必要的時候不開空調,每次點外賣都會選擇無需餐具……這些低碳行為宋舒延很早就在做了。
在北京一所高校讀研的她,自稱是一名“公益達人”,本科時還參加過幾次關於保護水源的公益活動。得知日常的低碳行為可以在螞蟻森林中獲得綠色能量,透過給虛擬的樹澆水,最終會以自己的名義在沙漠種下一棵真樹後,她便毫不猶豫加入其中。作為擁有3年“樹齡”的“種子使用者”,她認為自己的公益理念和螞蟻森林不謀而合。她坦言一開始還特地研究過“綠色能量攻略”,讓低碳行為與能量機制結合得更緊密。
像宋舒延這樣的大學生不在少數。近日,中青校媒聯合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就各高校、職院大學生使用螞蟻森林公益應用的情況形成了資料報告。這份深度資料報告就螞蟻森林的使用場景、高校公益林澆水量、排行榜等方面,透視出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及整體氛圍。
資料報告顯示,大學生是螞蟻森林的忠實使用者和主力軍,主要透過形式多樣的低碳行為獲取綠色能量。其中,步行、線下支付、乘坐公共交通、使用共享單車、不用一次性餐具、無紙化閱讀等是大學生群體最常見的低碳生活場景。就人均步行所產生的能量總數單項,大學生群體就比其他群體多獲得約6千克的綠色能量。
和宋舒延不一樣,南京林業大學的陳啟運無意間發現在“閒魚”上捐舊衣可以得到一筆“鉅額能量”。他其實早就有給偏遠山區捐衣服的想法。以前,他的舊衣服要麼囤著不穿、佔用空間,要麼直接扔掉,卻實在浪費。偶然在“閒魚”上看到舊衣回收的功能,陳啟運一次性捐出了20件左右的舊衣服。知道會獲得螞蟻森林能量的他完全沒想到,第二天竟會得到790克的“意外之喜”。
為了遵循螞蟻森林的“能量機制”,踐行低碳生活,不常吃外賣的陳啟運還特意買了一套餐具備在寢室,只是為了偶爾叫外賣的時候選擇“無需餐具”,讓一次性餐具“能省則省”。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張越梅,生在大西北,長在大西北。從小看著裸露黃土地長大的她,對西北地區的荒漠化情況自然是熟悉得很,也深知綠色對於地球、人類的重要性。
張越梅自己都數不清,這是她堅持跑步的第多少天。不是為了減肥,也不是單純想鍛鍊身體,而是為了湊夠約18000步,次日即可到螞蟻森林換取步行最高上限296克的能量。“數不清多少天,但一直沒斷過。不只是為了攢能量,捐贈運動步數還可以幫到需要幫助的人。”
以前,張越梅不是一個喜歡“動”的人。現在,為了積累能量,她白天出行都先考慮能不能步行。“一開始走1公里喊累,後來走個3公里都不嫌遠。”她還開玩笑說自己經常給身邊人“洗腦”,呼籲大家一起種樹。“你在城市綠色低碳,我在沙漠拼命成長。”這是她最喜歡的“樹語”。
從虛擬能量到現實樹木:一場線上線下的綠色保衛戰
今年4月,支付寶宣佈螞蟻森林使用者數達5億,5億人共同在荒漠化地區種下1億棵真樹,種樹總面積近140萬畝。
張越梅上大學後才聽說螞蟻森林,得知可以讓手機裡的“虛擬樹”變成真正的樹,“後悔沒早玩幾年,不然我早就種下好多樹了!”
衝著種樹去的螞蟻森林使用者不在少數。河南一所高校的陳思君已經在螞蟻森林獲得11個環保證書,她有個小心願,把螞蟻森林中的樹都種一遍。但她的大目標是,能親身實地去看看這些樹,去酒泉、阿拉善、庫布齊,去真切地看看5億甚至更多人一起種下的那片沙漠綠洲。
“6枚鮮紅的指印,按下了一個不服輸的諾言。4萬畝沙漠中的腳印,踐行著一條無需言明的教訓。”每當陳思君在電視上看到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的公益廣告,都覺得自己也是他們中的一份子。
陳思君知道,她手機裡透過“澆水養護”種下的每一棵“樹”都真實地紮根於原本荒蕪一片的大漠深處,成為黃沙中的一點綠。儘管她每天做的只是在手機螢幕上點一點,但她覺得,防風固沙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勞。
趙欣睿是福建農林大學一名大二學生。從好友們的螞蟻森林主頁可以看到,趙欣睿已是他們森林的常客。他們不知道這是趙欣睿第幾次最早收取了自己的綠色能量,但可以知道的是,她基本每天都來得很早。
起初,趙欣睿只是抱著“好玩”的心態,把和同學們一起定鬧鐘早起互相“偷能量”當成一種娛樂遊戲。而當她種下自己的第一棵樹——梭梭樹,她發現這個“遊戲”似乎跟自己想的有點不一樣。“每天早起收集能量成了無意之間的公益之舉”,她突然覺得意義非凡。
到現在為止,趙欣睿已經收集了125.7千克的綠色能量,擁有8個環保證書,連續兩年獲得全民義務植樹證書。每當她看到自己在好友排行榜上遙遙領先,就充滿了小宇宙爆發似的熱情,每天第一個收取綠色能量的動力瞬間倍增。
和趙欣睿的初衷不同,鄭州大學的韓彥平從一開始就沒把螞蟻森林當成是一場特殊的“遊戲”。作為螞蟻森林“資深玩家”,他與螞蟻森林的故事源於對胡楊的熱愛。
為了種下一棵胡楊,韓彥平需要積攢215.68千克的綠色能量。每天1萬多步,用支付寶給家裡交水電費,嘗試無紙化閱讀……現在,他還準備再瞭解一下廢物回收。“沒想到每天走走路、看個電影就會收穫能量,不知不覺中就踐行了公益。”韓彥平說。
在螞蟻森林的應用介面,使用者可以透過“攝像頭”看到部分林地的實景照片,也可以透過衛星,觀察自己種下的樹給地球帶來的改變。陳啟運經常會開啟這個功能,“這是一種更直觀瞭解沙漠綠化情況的方式,可以親眼看到越來越多的樹填滿荒蕪的沙地。”
今年,螞蟻森林入選聯合國環境署2019年世界環境日實踐案例。聯合國環境署認為,從虛擬能量到現實植樹,螞蟻森林為藍天保衛戰提供了創新路徑。
從個人參與到集體參與:小能量貢獻大森林
2019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際,螞蟻森林公益林活動上線。入駐螞蟻森林公益林的學校將擁有專屬公益林頁面,公益林所累積的樹將被種植在荒漠化地區,樹苗採購、種植及養護成本由螞蟻森林進行捐贈,凡澆水量達到可種植5萬棵樟子松,即可獲得學校線下專屬樹林和專屬樹牌。
當天,活動上線僅7分鐘,鄭州大學公益林就種出了第一棵樟子松。中青校媒與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聯合釋出的資料顯示,鄭州大學在活動上線當日澆水量超過21.53噸,該記錄至今仍未被打破。目前,復旦大學、鄭州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是位列高校公益林排行榜前三的院校。其中,鄭州大學佔據高校公益林日榜首天數最多,復旦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緊隨其後。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的王鑫程從沒期待過自己學校的公益林可以登上高校排行榜,結果入駐第一天上線還不到24小時,澆水量就突破了1萬千克,排在當日澆水量榜單第一。中青校媒與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聯合釋出的資料顯示,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公益林是職業院校公益林排行榜的榜首,在總榜中也躋身前十,曾有兩天“霸佔”高校排行榜首位。
“公益林讓大家形成了一種叢集效應,從一個人的環保到一群人的環保。”王鑫程說。作為本校這場活動的發起者,他沒想到連學校教職工群裡的老師們也都積極性十足。最讓他感動的是,一位應屆畢業生在社交媒體平臺釋出了自己為母校公益林澆水的截圖,藉此舉表達對母校的感謝。
起初,王鑫程只是覺得,這是件好事,在鼓勵大家踐行環保的同時,還能種下一批樹。“但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號召可以影響到那麼多人。”他覺得,活動的意義不僅僅是鼓勵參與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有一顆踐行環保的公益心。”
正值暑假,王鑫程的一些同學在火車站參加暑運實踐,步數日均2萬一點不稀罕,“走路換能量的小舉動,可以一點點延伸到線上下種一棵樹”成為了他們堅持行走的動力之一。
高校公益林的排行,對於大學生而言也是一種特殊的激勵。6月21日,一場“哪家林業大學更能種樹”的“battle”,在螞蟻森林公益林拉開帷幕。南京林業大學內掀起一陣“螞蟻森林熱”,從6月20日至25日連續佔據日澆水量榜首。
陳啟運是“南京林業大學公益林”運營團隊的一員,算是早期玩家的他在螞蟻森林好友排行榜裡排名前三。起初,為了給公益林澆水,他把自己全部能量一次性“充了公”。
還有一次,在支付寶官方微訊號釋出的文章中,一條評論激起了南林學子的“澆水斗志”。“理論上種樹最專業的大學連前三都沒進?”一石激起千層浪,為了發動更多同學參與進來,陳啟運和團隊成員每天發微博號召“以母校的名義種片林”。讓他沒想到的是,同學們的熱情出乎意料的高漲。為了給公益林澆水,有的同學索性退出原本多人合種的樹,“我走了,我要為學校種樹去了。”
復旦大學也是公益林第一批上線院校之一。活動牽頭部門總務處的王朦琦表示,發起公益林的初衷是“共通”。“與綠色發展的理念契合,與綠色校園的引導方向一致。”她希望向學生傳達綠色、低碳、適度的生活理念,鼓勵將環保和公益相結合。
王朦琦自己就是螞蟻森林的忠實使用者。每天多走一點,點外賣拒絕一次性餐具……在她看來,做這些不是單純為了換取能量,而是無需費心費力的舉動就能讓世界發生一點變化。“這個公益門檻很低,每個人隨手都能做,但又很有實效。”
據悉,公益林活動按年度開展。2019年度公益林種植數量將於今年12月31日進行統計,螞蟻森林會根據公益林澆水的能量,於明年春種時節在內蒙古赤峰地區種下樟子松。明年,2020年公益林活動仍會繼續進行。
“希望復旦大學的社會責任在復旦學子的作用下,輻射到各行各業。”王朦琦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涓涓細流中的一條,用簡單的善舉匯聚微小的力量去改變世界,這是件很偉大的事情。
-
5 # 三歲愛剪輯
蟻森林,上線於2016年8月27日,是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平臺的一個應用。只要使用者在支付寶開通這應用,那麼就會獲得一棵虛擬樹苗,透過每天的低碳行動獲得能量培養樹苗,等這棵樹長大後,螞蟻金服就會在現實世界中種下一棵真樹。
稍微思考一下就可以知道,螞蟻森林這款應用是為了提高使用者對支付寶的粘性而設計出來的,透過螞蟻森林來提高使用者對支付寶的利用率。
但是,雖然如此,不可否認螞蟻森林的設想是很優秀的,立足公益,倡導大家低碳出行。所以,儘管知道支付寶想要使用者花更多時間在它們身上,也是有很多人開通了螞蟻森林,包括我自己。
翻找了一下螞蟻森林的記錄,我是2017年1月21日開始開通螞蟻森林的。
直至今天(2017/12/03),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年了。剛開始開通螞蟻森林的時候,只是單純的想要集福分紅包,幫朋友們澆澆水。哪裡想到一玩就玩到了現在呢。。。
接下來分析3點自己對於螞蟻森林的思考,生命在於思考嘛。
1.關於螞蟻森林浪費時間,剝奪注意力的思考
曾有好幾段時間,我一度想要把螞蟻森林關閉掉,因為在我潛意識裡面告訴我,這應用每天都要花費我的時間,佔掉我的注意力,稍不留神不夠自律的話還會讓我的手一直停留在手機上,導致真正該做的事情沒有做到。
恩恩,沒錯,這就是手機依賴症,現代人都通用的毛病。
我每天用於螞蟻森林的時間一般集中在早上的8點19分~8點35分之間(本人目前在日本上班,與國內有一個小時的時差,國內的小夥伴如果要收能量的話早上7點05分左右就要有意識的開啟螞蟻森林了,相比之下自己還是有優勢的)。這段時間我基本都是坐在巴士通勤的路上,所以仔細想想的話其實並沒有佔據自己太多的時間與注意力,因為本來在巴士上也並不是一個整體的時間段。
因而,自己判斷螞蟻森林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留下來。
一來確實可以做一下公益。
二來,也是接下來我要分享的,對於長期堅持做一件事情的思考。
2.關於培養長期思維的思考
得益於笑來老師的專欄,我不斷更新了作業系統,其中更新的一個重要概念就是長期。
和1萬小時定律一樣,長期也是一個堅持去做的過程,或者不用堅持這詞,長期是一個持續去做某件事的過程,就想吃飯睡覺一樣,做得是如此的自然和理所應當。做任何事情,加上長期,也就是時間的維度足夠長,那麼必定會有所收穫。而這收穫往往也是你最開始沒能預想到的超預期收穫。
有了這個長期的思維做基礎,那麼每天登陸螞蟻森林收能量種樹就有了一個理論基礎了。我不知道現在我做這事情對我未來能產生什麼影響,但是我篤信如果我長期地做下去,必定能帶來一些正向的影響和反饋。
做正確的事情。
3.關於自律的思考
為了避免螞蟻森林過度佔用自己的時間,首先自己必須得學會自律。
自律就是明確什麼事情要做,什麼事情不要做;什麼事情必須現在做,什麼事情往後坐也行。
自律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不要被一時的誘惑牽著鼻子走。做好自己時間的管理者。
把自律應用到螞蟻森林也是一個道理,說好只能在早上通勤時間、上班空餘時間等點開螞蟻森林就必須遵守這一個規定。千萬不能夠在用於提升自己的寶貴時間中浪費在應用當中。
最後
目前自己是以種上胡楊為目標,預期是2年半到3年的時間。
我會長期種下去,
慢慢等等指數爆炸的那一天。
回覆列表
螞蟻森林是支付寶設計的一款公益行動,使用者的一些行為活動,,如步行,線上支付等,以減少碳排放量,就能在支付寶裡養一顆虛擬樹。等到樹長大以後,螞蟻的生態夥伴就會把樹買走,並且在現實中某個地域種下一棵實體真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