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闡史的葫蘆娃
-
2 # 異域邊緣
對於袁世凱的罵名很多答主都回答的理由都很充分,很多也的確都符合史實。那麼袁世凱是自己作死非要為後人留下被罵的口實,還是在當時的時局之下無奈的選擇,這其中的確有很多值得玩味的東西。
袁世凱所處的時代為公認的亂世,在這樣的時代每個當權者首要考慮的問題必然是生存,為了能在複雜多變的局勢下生存下去,各路軍閥最先考慮的是如何才能壯大自己的實力與削弱對手的實力。袁世凱作為當時最大的軍閥當然也會遵照這一原則進行行事,唯一有所區別的就是袁世凱代表的是中國的中央政府,因此有很多事情別的軍閥可以做,而袁世凱卻不能做。
身居高位人們必然會以很高的標準去要求,而身處亂世的袁世凱在這些標準下是難以生存的,因此他必然會犯很多忌諱,這也是他落下罵名的重要原因。袁世凱一生當中做的最為人們憤恨的事就是做皇帝,這可謂是逆歷史潮流而動,他的這一舉動最終導致他所建立的北洋政府分崩離析,走向不可挽回的分裂。
彼時的中國內部不能團結一致,而且還相互傾扎,外部受帝國主義列強控制打壓,在這樣的環境下想要鞏固政權,必然會採取打壓異己,拉攏盟友的策略。在這當中謀取國外勢力的支援也是很重要的選擇,一切以鞏固權力為最終的出發點。作為中央政府代表的袁世凱為了謀取列強的支援,而簽署有損國格的條約必然會受到舉國上下的強烈譴責。
從這段歷史中可以得到一條教訓,中央政府必須有絕對的權威,這樣才可以制定出強而有力的內外政策,而不必成天把精力消耗與各種無畏的爭鬥當中,也不必在內外交困之下里外不是人。袁世凱所處的位置留下罵名幾乎是歷史的必然,尤其是在稱帝運動中的所作所為,更加重自身的罪孽。
-
3 # 南柯多萌
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傑出的北洋領袖,在一片罵聲之中悄然離世。袁世凱最早發跡於北韓,歸國之後,被李鴻章委以重任,後來之所以被人罵是因為袁世凱違背了歷史發展的潮流,登基為帝是他被罵的主要原因。
袁世凱,在龍椅上抑鬱的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在龍椅上得了抑鬱症的人,最後被華人活活給罵死。袁世凱在百日維新期間,向慈禧太后告密狀,致使戊戌六君子血濺菜市口。之後在辛亥革命的炮火當中,清朝政府滅亡,袁世凱此時竊取了孫中山辛亥革命勝利的果實,然而,袁世凱沒有了之前的遠見,不避眾人的規勸,決定稱帝,阻礙了國家的進步,致使歷史倒退,這是袁世凱被罵的主要原因。
袁世凱在未稱帝之前,是非常有能力去改變中國歷史的偉人,袁世凱不但推翻了中國千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化軍隊,面對列強,袁世凱維護了國家統一,面對列強逼迫清政府不讓駐軍天津,袁世凱的警察出現在了天津,還有教育體制方面的改革都非常的超前。
袁世凱非常重視外蒙的問題,在他軟硬兼施的手段之下,外蒙在1915年6月7日取消獨立,保持了中國主權和領土範圍的獨立,就這一項,孫中山是做不到的。
-
4 # 達o芬奇密碼
袁世凱學英國君主立憲,才捱罵罵,袁世凱發現全國反對就退位了。袁世凱逼清帝退位的時候,有兩個選擇,要麼選擇美國的民主總統制度,要麼選擇英國君主立憲首相制度。袁世凱選擇了民主共和,但卻發現不適合,內部混亂,後來就軍閥混戰。他想恢復君主立憲。年號洪憲。 郭沫若說過,脫離歷史背景的人物評價都是耍流氓。 袁世凱開創了民主共和。逼清帝退位。提出五族共和,保證大一統,改朝換代沒有暴力。 民國可以用群魔亂舞來形容。護法運動,二次革命,府院之爭,直皖戰爭,兩次直奉戰爭,北伐,中原大戰。民國政府哪裡有個政府的樣子?地方動不動挑戰政府權威。地方動不動發動戰爭,討伐。民國就是因為不團結,才會有918。918之後終於團結起來,進入民國黃金十年,只可惜就一個十年就發生七七事變。假如再有十年時間,就訓練60個德械師。將會收復東北。抗日戰爭將不會發生。 假如當時君主立憲,就不會軍閥混戰 簡單介紹英國君主立憲。英國女王仍為皇族首領,制定憲法,依法治國,有首相管理國家。英國女王對於人民的凝聚力非常強。 加拿大獨立為一仍屬英聯邦制國家。名義上英女王仍然是加拿大的最高首領,女王會任命一位加拿大人來代表她在加拿大的權利地位,就是總督。但國家由人民選舉的總li治理。也可以稱為君主立憲。 有英國女王。首相和總理的地位才名正言順。地方上也不敢挑戰首相權威。
-
5 # 吉月文
袁世凱壹度在民間的聲譽非常好。
辛亥革命之後,南方多省獨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當時的局勢很危急,清廷並不是沒想過派兵鎮壓辛亥革命。但關鍵問題在於,掌握軍權的人是袁世凱,他打算從中為自己謀取私利,所以對於清廷的派兵請求一直推脫。1912年年初,南方革命政府派代表北上談判。最後決定向袁世凱讓步,條件是袁世凱迫使清政府退位。袁世凱立即向清政府施壓,之後溥儀頒佈詔書退位。袁世凱向清政府許諾給予優厚待遇。之後南京的參議院全票選舉袁世凱出任大總統。至此中國政權正式發生更迭,從滿清進入了中華民國時代。
後世的史學家有些批評袁世凱藉機篡權。但從實際效果來看,袁世凱是當時唯一能夠調和兩方利益的人。正是由於他居中協調,避免了內戰的結局。在這一時期,袁世凱在民間的聲譽非常高。當時人把袁世凱比做中國的拿破崙和華盛頓。
袁世凱的聲譽是在成為大總統之後逐步破敗的。宋教仁遇刺之後,很多人把矛頭指向袁世凱,袁世凱的聲譽自然開始下降。中華民國雖然成立了,但實際上是個空架子。各省財政獨立,中央政府不能從各地獲得稅收。因此財政問題始終是北洋政府時期,一個非常麻煩的問題。袁世凱為了維持政府和軍隊的開支,向外國銀行和外國政府大肆借債。21條事件,其實就和這個有關。當然現在對於這個事件有了新的解讀。不過不能否認的是,為了獲得這些借款,袁世凱不得不承諾向外國政府出讓主權或者國家利益。雖然袁世凱本人在簽約的過程當中也在儘量的減少這種讓步,但不可能避免。21條在報紙上被披露之後,引發了社會的極大憤慨。袁世凱的聲譽自然由此一落千丈。後來的護法事件,也衝擊了袁世凱的聲譽。讓袁世凱聲譽最後一文不值的,實際上是他準備稱帝。袁世凱本人很有野心,再加上身邊小團體的慫恿,於是做出了這件倒行逆施的事。不久之後袁世凱本人因病去世。社會聲譽降到最低點。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近代史學者對於袁世凱的評價很低,有一個常見的概括叫做竊國大盜。但近年來,評價有所上升。有學者認為袁世凱的軍事能力和政治能力都是非常不錯的,但個人野心太重,最後走上了不歸路。在他執政的四年左右時間裡,不能說完全沒有貢獻。
-
6 # 青年史學家
在近代中國的諸多歷史人物當中,袁世凱屬於那種口碑和風評都不太好的人,袁世凱活著的時候如此,死了之後也是如此。袁世凱之所以能夠在晚清民初的政壇中叱吒風雲、呼風喚雨,與他具備高於常人的政治手腕有很大關係。
袁世凱之所以名聲不好,當然與他做了很多不地道的事情有關。
首先就是他在戊戌變法期間的告密。現在關於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期間有沒有告密這個問題基本上已經不再爭論,所爭議的只是袁世凱的告密有沒有導致戊戌政變的發生。譚嗣同作為維新派的代表去和袁世凱商議圍園殺後的最高機密,但是袁世凱隨後就將這個絕密訊息告知了榮祿,當然,袁世凱在當時的情況下有他的不得已,但是不管怎樣,在中國的文化當中,告密是非常有損於人品的。
再者,辛亥革命期間,袁世凱為了滿足個人的私慾,利用一切手段逼迫清帝退位,將隆裕太后、溥儀皇帝孤兒寡母騙得團團轉,作為一名深受清廷照顧的大臣,袁世凱此舉與竊國無異,肯定是不仁不義的。
當然,袁世凱一生當中最大的敗筆就是選擇了當皇帝,袁世凱在民國初年嚴重誤判了形勢,導致他鋌而走險,選擇當皇帝,這是他後來名聲非常不好的一個主因。
-
7 # 張蓋群
袁大頭不管有多少功績,但僅憑“稱帝”這個倒行逆施的梗,就可以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其實,好像這兩年才開始有人為老袁翻案,原因你去年年底如果不明白,今年初應該明白。
有句話:“歷史是個小姑娘,可以任人打扮。”道理你懂的!
不過,孫中山說過:“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句話我信!
-
8 # 黑炭頭鴨
說袁世凱是壞人,估計只有三個方面,一個是為了自保告密榮祿,造成了戊戌政變,光緒被囚,六君子喋血,二是不尊重臨時憲法,激發並鎮壓二次革命。三是違反民意,公然稱帝。其中第三是明顯違背歷史規律,違背當時民意,大概這也是受了手下人的蠱惑。以至在稱帝失敗後宣佈取消帝制只有83天的皇帝。成為了全華人民的公敵。隨後鬱鬱寡歡和尿毒症發作中死去。
袁世凱除了稱帝,其他的貢獻也是比較可圈可點的。從小志氣大。初露頭角在北韓,先是戰鬥中勇於衝鋒,被領導上書表揚,接著在北韓宮廷政變中果斷出手,顯示了鐵血手腕,並利用各種關係,使日本和俄國多年不能染指北韓。後來在天津小站練兵,逐步走入中央政治圈,後李鴻章死,步如中央權利圈。辛亥革命爆發。由於其手握北洋新兵,其實力逼停革命軍和清政府,各方妥協,清帝退位,孫中山辭職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從此走上了權利的巔峰。
錯就錯在在1916年稱帝,年號洪憲。其中各方面原因都有。這也是他成為竊國大盜的由來。雖然稱帝失敗,但是當時全國還是一個整體,有一箇中央。但他死了。從此北洋軍開始了分裂,造成了國家近10年時間的中央政權更迭頻繁,派系鬥爭不斷,戰亂不斷。因此說他不該死,就是他活著。或許就能壓制著段祺瑞,馮國璋,等等。國家可能會穩定,不會那麼亂。
-
9 # 史論縱橫
這兩天真累,白天去車展看車,晚上在家碼文,為什麼要提車展呢,我想說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像我們這樣的小老百姓想要買車,無外乎中國產車還是合資車,相對來說同等價位中國產車的配置甩合資車幾條街。
然而,我身邊上了點歲數的人都不推薦我買中國產的,而是讓我買合資的,這是他們印象中就早就已經決定的事情,因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正是進口車,合資車好的時候,好東西都是“洋玩意”。
所以,你問他們買什麼樣的車,他們肯定會說買合資車,這些人的話形成了合資車與中國產車的意見領袖。
再來說袁世凱,其實也是這個道理,最開始罵袁世凱的那波人,成為最有影響力的罵聲。
什麼樣的人最開始罵袁世凱呢?一定是跟袁世凱處於同一個時代中的人!晚清和民國時期,全民文化水平並不高,能識文斷句,能把罵人寫進文章的基本都是讀書人,所以,縱橫歸結一點,在古代被罵的人物,不一定是做了壞事,而一定是得罪了讀書人。
為什麼說袁世凱得罪了讀書人呢?因為是袁世凱主持了清末新政,支援取消了科舉考試,得罪了清朝時期最有影響力的階層,
在魯迅筆下最經典的孔乙己形象就是典型的讀書人,其實以孔乙己的水平,就是國家繼續舉行科舉考試,他依然考不上,但是如果你取消了科舉考試,他就認為是你斷了他的科舉之路。
說起來,袁世凱痛恨科舉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本身也被科舉拒之門外,1876年和1879年袁世凱曾兩次參加鄉試,結果都未考中,因此棄文從武,得勢之後就取消科舉考試,也算是報了當年沒考上科舉的仇。
但是袁世凱絕對是捅了馬蜂窩,慈禧和光緒死後,載灃擔任攝政王后開始對袁世凱秋後算賬,差點把袁世凱弄死,儘管袁世凱後來大權在握,也難逃罵名,不管你做什麼,都有罵你的人。
因為這期間,能夠左右言論的人,很多都是跟科舉、儒家文化有著巨大的聯絡,並且利益受到損害的人。
當然,要我說,清末民初的讀書人很多都是空讀聖賢書,心裡想著的都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齷齪事,讀書為名利,沒啥可說的。
民國時期真正的大知識分子,一生罵人無數的魯迅,對袁世凱卻並未罵一句,魯迅不但沒有罵袁世凱,反而評價袁世凱“整個民國期間,只有袁世凱略知怎樣對待知識分子,對穩定統治最為有力。”
魯迅為何對袁世凱能夠不是那麼厭惡,因為魯迅走的不是科舉之路,而是進入金陵新式學堂學習,後來到日本出國留學,自然接受的思想不一樣,說出來的話也不一樣。
當然,迴歸到袁世凱身上,爭議還是挺大的,但是就實事論事來講,袁世凱做的最大的錯事應該還是開歷史倒車,復辟登基,怎麼說呢,洪憲帝制這個東西硬往君主立憲制上解釋也能說得通,當一個君主立憲的皇帝其實跟終身制的大總統也差不多。
本文天馬星空,也沒有表達出什麼的意思,具體評價袁世凱,字數量太大,想想還是算了,主要還是懶!
-
10 # 冷月鉤沉
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很多人物的撰寫都有時代的侷限性,袁世凱這個人物也不例外。
袁世凱一開始並不是位高權重的人,他的發跡史要從北韓開始,當時袁世凱跟隨吳長慶東渡北韓,平定北韓叛亂立下了功勞,被李鴻章所賞識。
當時日本政府在北韓扶植親日勢力,想要用北韓王室來控制整個北韓半島,袁世凱帶兵平定了叛亂,維護了清政府宗主國的地位。
回國後袁世凱受到清政府的重用,負責在小站訓練新軍,他認為中國之所以在戰爭中屢戰屢敗,正是因為中國沒有新式軍隊。
袁世凱作為新軍的統帥,逐步建立了唯他是從的新軍,這一部分人成為後來北洋軍閥的重要組成部分。
1987年,袁世凱升任直隸按察使,掌握了直隸省的軍政大權,成為了清政府新崛起的政治明星。
1989年戊戌變法在中國開始推行,袁世凱積極參與新政,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軍事。
可是做為實權派,他卻捲入了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的鬥爭中。光緒帝召見袁世凱向他下達了政變的決定,命令他帶軍隊進入北京,控制北京局勢,囚禁慈禧太后。
可是朝政大權掌握在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手中,訊息很快傳到慈禧太后耳朵裡,她先下手為強,逮捕了譚嗣同等人,囚禁了光緒帝,變法運動宣佈失敗。
袁世凱出於自身利益考慮,選擇倒向慈禧太后,這也是袁世凱受到後世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慈禧太后任命袁世凱為直隸總督,掌握朝廷新軍,袁世凱成為繼李鴻章之後,位高權重的漢族官員。
辛亥革命爆發後,袁世凱勸告傅儀皇帝退位,共和政體隨即在中國建立,袁世凱為中國的民主革命,立下了不世之功。
他在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位子上,效仿日本的君主立憲制,建立內閣政府。
可是袁世凱犯了一個錯誤,讓他成為倍受爭議的人物。
1915年12月,袁世凱在推辭多次後,接受了部下的勸諫,決定建立君主立憲制,改年號為洪憲。
讓他始料未及的是,全國掀起了倒袁運動,雲南督軍蔡鍔發起護國運動,起兵反對袁世凱稱帝,各地紛紛響應。
袁世凱在重病纏身之下,取消了帝制,恢復了共和政體,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在北京去世,享年57歲。
對於袁世凱,歷史學者們對他的歷史貢獻做了充分地肯定,他是推動中國民主革命的功臣,為中國的發展和領土完整做出了努力。
可是,反對者認為,袁世凱和日本人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嚴重地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國歷史上的罪人。
筆者認為,對於袁世凱要全面地看待,他的歷史功績不容忽視,在維護國家統一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
但是他也有歷史侷限性,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並不符合當時中國的國情,遭受華人的非議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現在的歷史上,對於袁世凱的評價已經客觀了很多,說明中國對於歷史人物的包容性越來越強,也說明華人民對於歷史的認知越來越理性。
—END—
-
11 # 達o芬奇密碼
袁世凱學英國君主立憲,才捱罵罵,袁世凱發現全國反對就退位了。袁世凱逼清帝退位的時候,有兩個選擇,要麼選擇美國的民主總統制度,要麼選擇英國君主立憲首相制度。袁世凱選擇了民主共和,但卻發現不適合,內部混亂,後來就軍閥混戰。他想恢復君主立憲。年號洪憲。
郭沫若說過,脫離歷史背景的人物評價都是耍流氓。
袁世凱開創了民主共和。逼清帝退位。提出五族共和,保證大一統,改朝換代沒有暴力。
民國可以用群魔亂舞來形容。護法運動,二次革命,府院之爭,直皖戰爭,兩次直奉戰爭,北伐,中原大戰。民國政府哪裡有個政府的樣子?地方動不動挑戰政府權威。地方動不動發動戰爭,討伐。民國就是因為不團結,才會有918。918之後終於團結起來,進入民國黃金十年,只可惜就一個十年就發生七七事變。假如再有十年時間,就訓練60個德械師。將會收復東北。抗日戰爭將不會發生。
假如當時君主立憲,就不會軍閥混戰
簡單介紹英國君主立憲。英國女王仍為皇族首領,制定憲法,依法治國,有首相管理國家。英國女王對於人民的凝聚力非常強。
加拿大獨立為一仍屬英聯邦制國家。名義上英女王仍然是加拿大的最高首領,女王會任命一位加拿大人來代表她在加拿大的權利地位,就是總督。但國家由人民選舉的總li治理。也可以稱為君主立憲。
有英國女王。首相和總理的地位才名正言順。地方上也不敢挑戰首相權威。
回覆列表
華人總是罵袁世凱,說他竊取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賣國,復辟!但是俺不同意,俺還是想替老袁辯解一下!
先說老袁最早捱罵的事就是戊戌變法的時候出賣戊戌六君子。來看看始末,戊戌變法時損害了當時的既得利益團體,導致地主和特權階級瘋狂反。慈禧太后決定廢除變法,光緒皇帝擔心自己的人生安全,找幾個君子商量對策。最後幾個君子決定找袁世凱幫忙發動政變搞倒老太太,這不是扯淡麼?老袁最早當時在新站練兵,攏共有幾千人,你讓他去造當時實際統治者老太太的反,你們傻,老袁可不傻!不告密,回頭你們幾個抓起來了,把我老袁供出啦,不得殺頭啊!從這一點來說,從譚嗣同找到袁世凱的一刻起,要不就是告密,要不就是死!老袁別無選擇!
說起老袁竊取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更是無稽之談。南方發動叛亂(當時的官方說法),老袁一直在消極抵抗,換句話說,如果老袁當時一門心思的平定南方的戰事,問題不大!最後南方一看,我靠,打不過去啊,時間一長,同志們的造反熱情容易消散,最後真成了叛黨就不好了。無奈只能放話出來,老袁你只要能讓清朝皇帝退位,就讓你做大哥!老袁一看這沒什麼挑戰啊,就回去三下五除二解決了清帝退位問題。從這點看,我覺得老袁是推進了民國的建立,減少了這個過程中內耗損失,保留了有生力量!甚至可以說是民國建立第一功臣!!
賣國,就是簽訂21條,當時的國際形勢複雜到難以想象,可以說老袁對日本提出的亡我的二十一條也進行了艱難的談判,最終實施的也不超過4條,而且還運用輿論的壓力對日本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打,打不過小日本,打輸了有可能是22條,也有可能是25條!所以現代一些有良心的歷史學者也說,老袁處理這次亡國危機時的手段將國家利益的損失降到了最低!多說一句,老袁曾經透過努力迫使外蒙古取消獨立,但多年以後外蒙為什麼又獨立了,誰又該為此事負責?
復辟,這件事才是把老袁釘在恥辱柱上的決定性原因。無論何種理由,在一個職業政治人物身上,發生這種開歷史倒車的事情都是不可原諒的!好在老袁一看形式不對,及時宣佈取消帝制,但也落得個晚節不保!
公正客觀的評價老袁,促進南北和談,以和平的手段使清帝遜位,避免了大規模流血革命!建立民國,並在當時用自己的最大努力維護了國家利益。同時發展了中國第一支近代先進正規的軍隊,建立了現代警察制度。在任期間,國內的工商業製造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外蒙迴歸)!但在自己的晚年企圖復辟,晚節不保!!用功大於過來評價老袁我覺得不過分
以上觀點只代表個人,與平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