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團山子3
-
2 # 黑油山主張景效
我認為不是的。不同的書體有自己的特點。以楷書為例:顏歐柳趙他們的筆法,結構,章法各有不同。如果習書者能夠理解掌握各種字型書寫要領融會貫通就會有收穫。管見。
-
3 # 卻之先生書法
首先書法遠不止歐 顏 柳 趙這幾種書體。其次,我們臨帖學習古人是學習其筆法、技法等書寫技巧,而並非讓你照搬照抄,正所謂,師古不泥古,師古要出新,要學為己用,形成自己的風格。書聖王羲之也是在學習前人的基礎上才有如此成就的。
-
4 # 依然以前
書法,書之有法也。這裡的法,乃古人書筆之法,是兩千年來認可的法度,即筆法、墨法、章法等,我輩必先認真學之。若您能在前輩肩膀上自創一體(例如啟功先生),且書法界皆認可,乃中華書法之興也!
-
5 # 馬小安
此話無理。
學書概分兩步,一曰入古,二曰出新。古人學書皆先入古,歐胎自王與北朝墓誌,顏出自王與篆籀,柳緣脈王羲之顏真卿,趙自己說是王羲之的忠實追隨者。他們都緣古而出新,形成了自己的筆墨語言和風格面目,而成為偉大的書法家。
觀古人學書經驗可知,入古易,出現難。古之文人都習古學書,能成大書法家者鳳毛麟角,就是這個道理。
今之書法家亦在這樣的路徑上艱難而勇敢的前行。可貴的是有些書法家敢於探索,不但在寫自己,而且在以書法藝術表達他們的審美追求和哲學思想,其成就亦為世人矚目。只是,那些將成為偉大的書法家背歷史留下,還有待時間和歷史檢驗。或許偉大的書法家就在我們面前,只是我們不認識而已。哈哈哈。
-
6 # 茶韻書齋
書體學習使現代書法學習陷入困境》這句話有些道理,值得思考,自王羲之晉代以來,到現代,有多少文人志士,有多少書法家,有多少書法愛好者,有誰能寫出五羲之的字型,就算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也寫不出王羲之的字型,就唐宋八大家,誰能寫出五王羲之的字型呢,如果有為什麼又分顏體,歐體,柳體,趙體呢?元,明,清到現代成千成萬的書法家又有誰能寫出顏,歐,柳,趙各體相同相似的字型呢?所以我認為學書法不能以學那個人,那一體來束縛自己,各人有各人的形質,各人有各人的個性,形質與情性決定一個人的字型。所以書體學習使現代人書法學習陷入困境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淺人淺見望諒解。
-
7 # 手機使用者65609172735
本身學習書法就修身養性的玩藝兒,從一筆一畫的規規矩矩從正楷練起,我想大多數人都這樣,但有些當今一些成名大家覺得創新字才是自已的水平,能夠象古人一樣流芳百世,都學他才對有當書界領軍人物之意,非我族類必誅,加之其地位和作品潤格之高的出奇,且水平一般搞的一大堆想靠寫字發家的人對書體選邊站,不管他水平好壞一律跟風,弄的一些愛好者對選寫啥體很茫然,困惑了
-
8 # 一笑貫長天
誰說的古人都是寫自己?那個古人是寫自己成家的?
古代最具個性的書法家就是米芾了,米芾在其風格尚未確立之前是什麼?是集字!他集的是古代大家的字,是感覺誰的字最好就學誰的,而且米芾還是有名的臨摹專家,他臨摹的書畫足以達到亂真的地步!
關於米芾還有個故事,就是米芾在早期曾請教過蘇軾如何學習說書法問題,蘇軾教他去學魏晉書法,而米芾也正是由於蘇軾的教誨才專心魏晉,而終成一代大師。
現代人不是學古迷茫了,而是不學古迷茫的,盲目地創新自己,致使對於書法都沒有明確的定義,怎麼不迷茫?對於筆法的技巧都沒有掌握如何能不迷茫?別人拿出一幅作品你都不知道從那評價,怎能不迷茫?
寫自己的字,絕不是在初級,也不是在中級,是高階才有的特權!只有你領悟了書法技巧及審美之後才可以行使的特權,在行使這個特權時,你需要找捫心自問,你掌握了書法技巧了嗎?你弄懂了書法的審美了嗎?不要自欺!需要實事求是,只有達到了那種境界,你的書法才能經得住歷史的推敲,你才敢自負地說你是書法家,你是大家!
書法是靠實力說話的藝術,沒有足夠的實力,你也可能暫時騙取榮光,可是不能長久,踏踏實實地錘鍊基本功,領悟書法的審美才是書法進階的正確路線,不要迷信寫自己,現在的書法人沒有幾個達到寫自己的地步的!
-
9 # 書法功課
估計問這話的人,自己已經陷入了困境而無法自拔吧。
這問題也是現在練書法的人常見的問題,感同身受。
首先,我覺得是書法的目標問題。
目標→行為→結果
這個應該很好理解:你有什麼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然後就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
學書法的人目標大致有兩種:
第一類,我只想把字寫端正,寫漂亮就可以;
第二類,我要透過大量的基礎訓練,練到一定的程度成為書法家;
以上兩類人中,前一種比較普遍,想把字寫端正,寫漂亮的這一類,其實也沒什麼煩惱,寫寫硬筆,寫寫田楷一類的字,也不去想那麼多,也容易自我滿足。寫漂亮了周圍人也挺認可,羨慕,挺好!
第二類代表了認真,正經練書法的人的常態,因為書法作為幾千年來古人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所謂是浩瀚無際。但就是這麼一門中國獨有的東西,多少年來硬是沒有形成完整的學科體系,這個處境就像是“中醫”——明明是能治病的,但是怎麼治的,治的過程有點講不清,勢必會讓人難以信服而如墜霧裡。
中醫可能還比書法的處境好點,畢竟多年的高校教育,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學科體系。
但書法的高校教育則是近幾年興起的,體系遠遠沒有建立。加上古代有些書論對書法過多神秘化,更讓很多初學者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
問這話的人,大機率應該是第二類人。更正周圍的人慣性練字,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為什麼?你憑什麼這麼說我?
還別不承認,下面解釋給你。
我的學習方法是不是有問題?
問這句時,你的方法就已經出問題了。
先從“成為書法家”的目標分析。
什麼樣的人能被成為書法家?第一先生要有過硬技法(形質),第二,要有過人的才氣(性情),最後達到書法的自由表達(抒情)。
我們現在看到的能印刷出版的字帖,基本上都是歷代頂級人物的經典之作。歐,顏體,柳,趙這些人在寫出這些流傳千古的作品之前,都有過紮實艱苦的鍛造過程,鍛造什麼?就是繼承前人的過硬技法,然後寫出自己的一點小心得(創造)。
這個鍛造是漫長的,基本上都是幾十年,米芾、黃庭堅這些人也不例外,一邊寫著一邊困惑著,想明白之後會有新的困惑,過程我們和古人都一樣。
不一樣的地方是,這些人最後都透過自己過人的才氣走出來了。當然老師的指導很重要,比如米芾、黃庭堅他倆的成功就離不開蘇軾的指導。
他們寫出自己的面貌,而現在人更多是模仿他們。
說個消極點話,其實每個時代能流傳後世的也就那麼一兩個人,其他寫不出自己也很正常。
但原因是什麼?
原因一:書法路徑的問題,這個太重要了,每個時代能寫出自己的人,一般都是不走尋常路,總是那麼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
比如80%的人入門學歐,柳幾乎最後都會寫死,太多例子了。
原因二:書法基礎的理解和訓練,首先對傳統的理解深度就是挺沒邊界,有人說以我們現在的資料和研究,我們對“二王”的理解和認識還是等於“0”。這句話至少說明其一其實我們學古還是挺有機會的,其二也說明也挺難的。
書法藝術為什麼這麼有魅力,讓我們前仆後繼而無法自拔,我想最重要的一條原因應該是:他提供給了我們無限種可能。
因為無限可能,才會好玩!
但大家記住,創新沒有統一標準,但立志對書法有所作為的我們,基礎的技法訓練一定有一條最真確的路。
-
10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書體的意思並不是這樣的,提問備註的部分很重要。
每個人的字都是一種字型,學習他人的字是讓自己字型成形的捷徑。提問者下面還有一段話:我們現在的書法學習,都是以學習模仿別人的書體。歐體,顏體,柳體,趙體……最後大家都在寫這些東西。古人則不是,他們都能寫出自己的樣。我們的學習方法是不是有問題?
咬文嚼字一下,書體和字型按照文字解釋區別很大。
書體是指傳統書寫字型、字形的不同形式和區別。 一般把中國文字的書寫形式分為篆、隸、草、行、楷五大類書體,每一大類中又可細分。
歐顏柳趙,這些是楷書四大家。
從提問者問題和備註,提問者問法是有問題的。提問者的意思就是如果我們不學古人是不是可以,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字。
1、古人也是有老師也是經常學字的,學前人當然能成為歷史留名的書法家。
比如歐顏柳趙中的趙,趙孟頫。不管從歷史資料還是趙所留下的字、墨跡。趙孟頫很明顯長期學習王羲之。
上圖史趙孟頫《真草千字文》,是不是和王羲之的字存在差異。但是他卻是學王羲之最成功的書法家。下圖趙孟頫把王羲之《蘭亭序》縮小一半所寫的《縮臨蘭亭》。
2、當代人沒有屬於自己的“字型”,不是因為學古人而是水平不到。
因為提問者舉的是楷書四大家,可以說說我們當代的楷書。我們現在楷書各個方面來說影響力最大,知名度最高,爭議也最大的田氏兩兄弟。
他們兩就是學歐陽詢的,田英章和田蘊章他們兄弟兩的字想不想跳出歐陽詢。
問題是他們兩的實力確實沒有達到能夠說,後世留大名的水平。清朝學歐很多名家姚孟起、黃自元。包括天津的田氏兄弟的老鄉王維賢也很優秀。這些人能夠留下大名嗎?
一人有感認真學書法的,非常喜歡書法的人。當然會想把自己的字寫好,這些人當中當然也會有想要超越古人的。
按照書法史,草書、行書、楷書差不多時間慢慢出現的,互相學習書聖王羲之也有非常著名的師傅,還是一位女性書法家衛夫人。
不要覺得書法學古人就沒有出路,學習經典讓你基礎更紮實,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紮實的基礎就不要思考自立門戶超越古人。
想要超越古人。這不可恥,也不是自大。不過書法白紙黑字,像不像有多麼像放一起自然就會知道,好不好誰高誰低放一起也會知道。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
我們現在的書法學習,都是以學習模仿別人的書體。歐體,顏體,柳體,趙體……最後大家都在寫這些東西。古人則不是,他們都能寫出自己的樣。我們的學習方法是不是有問題?
回覆列表
沒有主見的人才會陷入困境。自己喜歡什麼就學什麼,不能被別人所左右。學書法是學習先賢的技法,不必照抄照搬,這是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之二不會活學活用,取長補短;之三沒有自己的風格,這樣永遠也成不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