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古靈精怪的熊

    這應該關係到審美心理問題,雅的人是什麼審美心理,俗的人是什麼審美心理,兩種人的審美心理都照顧到,自然就雅俗共賞了。

    一般來說俗人重視平穩規矩,雅人重視性情內涵,如果書法兼有二者就會雅俗共俗,二者缺一不可。

    以王羲之書法為例,就是典型的雅俗共賞,既滿足了最基本審美,也滿足了高層次眼光。

    但想成為雅俗共賞書法家很難,除了書法功底過硬,還要有情商,沒有情商的人是寫不出好書法的,往往只能寫印刷體。

  • 2 # 桐溪子

    一、書法藝術的“雅”,是人們對好的書法作品的敬贊之稱。雅的作品一般表現為外觀簡樸、平易,內涵豐富,有筆法和章法,有書卷氣和韻味,有意境和深度,不一定非常漂亮但肯定看的舒服、耐看。

    二、書法藝術的“俗”,是就藝術水平和意境、格調不高的書法作品而言的。“俗”在這裡絕不是指“風俗”、“大眾化”。俗的書法作品,我們常說的“俗字”“俗書”,一般表現為筆性弱、筆跡光滑、結體刻板,意境不高,姿態嫵媚,風格狂怪、有躁氣,或強勁霸悍、魯莽。成因在於臨帖不深入、學習不踏實,卻刻意追求自我,表現欲強。比如類似我們之前說的所謂“現代派”書法:

    趙樸初

    三、“雅俗共賞”的書法作品,是客觀存在的,是好字。“雅俗共賞”的書法作品,其藝術層次和格調應歸屬“雅”作之列,是好作品。“雅俗共賞”是形容詞,形容書法作品能得到不同層面欣賞者的讚賞、喜愛。對“雅俗共賞”不能機械地理解,否則,只會導致理論上的蒼白和實踐上的缺失,對書法藝術的健康、持續發展毫無促進作用。同時,還應看到,“俗”作中未必就沒有“雅”的方面,“雅”作中也未必就沒有“俗”的成分。雅俗共賞能獲得專業人士和人民群眾的普遍喜愛,比如毛澤東、趙樸初、啟功等大先生的字。

    四、書法作品是書法家心靈的語言。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和我們日常的語言表達有相通之處。在現實生活中,同一個意思,用A種方式表達和用B種方式表達以及用C種方式表達,會有不用的語言效果。書法也類似,人們欣賞、感受不同的書法形式和風格,就會得到不同的藝術效果。從書法審美來看,甲認為不好的書作,乙卻未必認為不好。有一種情況,有的書作確實是大家一致地稱好、稱美。如:人們欣賞唐代代表書家的楷書作品時,幾乎是一致地稱好、稱美;人們欣賞毛澤東的草書作品,也是一致地稱好、稱美。筆者認為,這就是“雅俗共賞”。

    五、在書法中,雅、俗、雅俗共賞三者的“雅”和“俗”所指不同。“雅”、“俗”是就作品的品第而言,是指作品的格次,而“雅俗共賞”的“雅俗”是指具有一定個體差異的觀賞作品的人,是指不同個體差異的人共同欣賞和讚美書法作品,並非是指人們在一起欣賞“雅俗”。很多時候,雅和俗是對立的。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俗字仍舊有市場,甚至大於雅字。

    書法欣賞

    六、書法作品創作者(書法家)的“雅”、“俗”也是相對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書法家在美學知識、理論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差異。有的書法家面對一幅書法作品,能講得頭頭是道;有的書法家面對一幅書法作品,則不能作較為合適的評述,甚至有時他(她)就是作品的創作者。這些情況都很正常,因為客觀存在著欣賞水平與文化程度、職位高低與藝術審美不一定是成正比關係的實際情況。

    七、“雅俗共賞”是就作品的審美層面而言,其詞義本身並不否認書法創作者、欣賞者審美需求的多樣性。“雅俗”不是指書法創作者、欣賞者的品格,而是指各種主觀因素的不同所致的人們審美的差異與區別。我們在觀賞書法的過程中要注意,面對自己不喜歡的書法,不能一味的認為是“俗字”或者是“醜書”,要跳出個人的喜好,客觀看待筆法、章法基本功以及作品的意境和語言表現,多方面客觀評判,這才是一個合格的書法人的眼光。

  • 3 # 藝曲成名趙新

    首先在章法上,王羲之的草書章法很雅緻,相比之下張旭章法穿插就多,讓人不容易辨識,再到明清大草,倪元璐黃道周傅山王鐸徐渭之類的,大多隻能給專業的人欣賞,一般觀眾是不太喜歡的,因為作品的章法一塊濃,一塊枯,而且用筆顯得“糙”所以喜歡的人並不多。

    其次在結構和筆法上,結構,一定要雅緻,才能雅俗共賞,其實古代大家對結構變化處理的方法很多,明眼人是能看出來妙處的,但是大眾就會說這是亂寫,因為現代人活在印刷體裡,上一代人乃至上幾代人,都活在館閣體了。

    所以細數數,清朝的大書法家在歷史上都是稀缺的,還不如民國時候多,因為那時候思想已經改變了。

    我們經常說某位書法家的字雅俗共賞,雅俗共賞是很多書法家的追求,我覺得雅俗共賞的書法作品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是這幅書法作品在專業的人看來格調高雅,用筆紮實,有學習古代書法經典的基礎,第二個是這幅書法作品讓書法初學者或者沒有學習過書法的普通欣賞著看著好看、舒服、養眼。

    一幅雅俗共賞的書法作品可以讓各個文化和審美層次的人都能感覺到美感,歷史上有很多書法家的作品都可以用雅俗共賞來形容,比如隋朝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唐代歐陽詢的楷書、元代趙孟的楷書和行草書啟功先生的書法等等。

  • 4 # 臥龍山人許立山

    其實這個我深有感觸,書法要做到雅俗共賞,肯定得遵循古人保留下來的傳統書體,凡在書法上稱得上一代宗師的大書法家,他的字給人一種美感,看著舒服,養眼。愛不釋手,值得學習和收藏。那如何才能做到呢?

    首先,在章法上,像王羲之、王獻之的草書章法很雅緻,相比之下張旭章法穿插就多,讓人不容易辨識,再到明清大草,倪元璐黃道周傅山王鐸徐渭之類的,大多隻能給專業的人欣賞,一般觀眾是不太喜歡的,因為作品的章法一塊濃,一塊枯,而且用筆顯得“糙”所以喜歡的人並不多。

    其次,在結構和筆法上,結構一定要雅緻,才能雅俗共賞,其實古代大家對結構變化處理的方法很多,明眼人是能看出來妙處的,但是大眾就會說這是亂寫,因為現代人活在印刷體裡,上一代人乃至上幾代人,都活活在館閣體中。

  • 5 # 箏聲琴意

    不同的人,自然會得到截然不同的評價結果,每個書法者,都不認為自己的書法很俗氣,相反,他們會自個兒覺得自己的書法作品屬於高雅。

    如果缺少包容性,那麼,藝術就會變成人類某種偏激思想的載體和犧牲品,失去一些主要的靈魂。

  • 6 # 睿野繪畫

    書法是藝術形式之一,要讓書法作品達到雅俗共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一、有著深厚的書寫功底

    書寫功底是從平時長年累月的練習中出來的,練習也得講究方法和出處,不能隨心所欲的練習,一定得從古字名帖中來練習,領悟其中的用筆技巧和筆韻,從而有所獲。

    二、要有廣博的文化底蘊

    作為藝術的門類,到最後還是得有文化底蘊,縱觀歷史書法大家,沒有一位不是有著深厚的文化的,他們透過文化奠定自己的藝術修養,提升審美意識。

    三、合時代的審美理念

    隨著經濟文化的向前發展,審美理念也會不斷髮展轉變,這就需要作者的敏銳的感受力。

  • 7 # 瑪麗藝術影視媒體

    怎樣才能讓書法雅俗共賞?中國書法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它是一種文化。也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特有的視覺藝術,‘的書法佳作,會異口同聲的用四個字來表達,“雅俗共賞”。從這四個字來分析,一副好的書法佳作,可讓不同層次欣賞者,從視覺上感覺一種美感,有觀賞價值,體現出它的格調高雅,文采飛揚,柔中帶剛,揮灑自如,這也是反應出,此書法佳作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境界,由於欣賞書法的人對於書法的認知各有不同,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也是一些不懂書法的人看著好看,有著書法內涵的人深感喜歡,在欣賞到高深造詣的書法家作品時,總會有愛不釋手的感覺。“雅俗共賞”這也是有學問知識的雅士們和文化學問不祘高的人群,在書法佳作欣賞中都能得到美的感受。 一副好的書法作品,首先從視覺上給人一種 振奮好看之感,彷彿像一首好聽的歌和優美的旋律,這樣才會被人欣賞,被人傳頌,又如看電視劇一樣,感覺不好看,立馬換臺。大同小異,舉一反三,說到底書法是有層次的,看熱鬧就是表面,內涵很關鍵,應該是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背景,對書法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

  • 8 # 欸乃一聲山水綠wky

    所謂雅俗共賞,是個中庸的詞彙。雅者,高雅也;俗者,低俗也。雅俗之間有無明確的界限?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不是扁平化的。而是以分層次,分階層的狀態存在。甚至是以參差不齊的形式呈現。

    我所理解的高雅,就是陽春白雪,高雅性的,專業性的,高階的鑑賞階層。而俗則是:大眾化的,平淡化的,淺顯易懂的,一目瞭然的觀賞階層。

    一種書法,要做到雅俗共賞確實難矣!

    自古書法大家:東晉的王羲之;唐初的歐陽詢;盛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元朝的趙孟覜等,就正楷書法而言,均可稱雅俗共賞。

    毛澤東主席的書法,雖是大草和行書並用,但因其特殊的歷史地位,那才是雅俗共賞,家喻戶曉,聞名於世!

    我當推崇的是啟功先生的書法,人如蘭杜,字聞其香。既端端正正,又瀟灑修長。那才是真正的雅俗共賞。

    我見過趙樹理的書法,那真是雅得珍餚美饌,俗得土豆一餐。在雅俗之間顧若流盼,也算是歷史的必然!

    如果除了政治上的無能,歷史上是亡國之君的臭名,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並不因為位居帝王而高不可攀。

    ——啟功先生書法一例

    總之,書法要做到雅俗共賞:一是,書法的類別和風格應為正楷和行書最為恰當;二是,書寫的內容便於解釋;三是,字型宜是簡體字,而非繁體字(指中國內地多數人);四是,如果你有了特殊的社會地位和影響,所謂高雅亦通俗,所謂大俗亦是大雅矣!

    我個人以為,《一》書法的雅和俗,是一體的,相對的,統一的。並沒有明確的界限。《二》所謂雅俗,只是看客欣賞水平的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罷了。《三》雅俗共賞既是形式的,又是內容的,既是個人的,又是社會的。就像牡丹,薔薇和月季三種花,牡丹太高貴,有點高不可攀;薔薇太靠邊,有點太低端;唯有月季亦雅則雅,亦俗則淡。此乃雅俗共賞是也!《四》雅就是俗,俗就是雅。大雅和小雅皆是流傳千年的<詩經>名作。書法的雅和俗也是如此吧!

    大雅的書法者才能揮毫出亦雅亦俗的傳世之作,空有其名者才拘泥於是雅還是俗的旋渦!探求書法雅俗共賞者鑑!

    僅表個人拙見,若有不妥請批評指正!

    《回覆者》王清雅

  • 9 # 七水三山

    怎麼才能讓書法雅俗共賞?

    書法是中國獨有的傳統文化之一;世界上文字千百種,唯有漢字成為今天的書法藝術,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可用,可賞,可藏的書帖;書法藝術要體現整體形態美,點畫結構美,墨色組合美。

    書法在古時,只有文人墨客上層建築可用,可賞;普通人俗人是接觸不到的,到了現代社會,隨著社會整體文化素質的提高,思想的進步,也對書法藝術跟進,並有了認識,有了興趣,形成了雅俗共賞的局面。

    第一,書法作品,要求格調高雅,用筆紮實,對於現代人來說,有傳承古人書法精典,技藝紮實,能夠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才是有傳承的書法。

    明朝時有個傳說,說是鎮守山海關的兵部主事,要找一位字寫的好的人,寫“天下第一關”,有人推薦兩榜進士,已辭官在家的肖顯。肖顯接到任務後,想了二十多天;這天,由兵部主事陪同,來到城牆邊巨匾跟前,只見巨匾長一丈八尺,寬五尺;肖顯拿出自己準備好的一米來長,筆頭比拖地的頭還大,只見肖顯將筆蘸飽墨汁,端著來到巨匾前,端詳了一會,凝神屏氣,如同練武的武將,只見他落筆如高山墜石,起筆如飛燕掠食,有快有慢,兵部主事和士兵們都看呆了;肖顯停筆來到兵部主事面前說:“獻醜了,”兵部主事才反映過來。就指揮士兵將匾掛到城牆上,掛完大家正在欣賞端詳,有位士兵說;“下好像少了一點?”肖顯看了看說:“是嗎?”就要了幾個抹布,用繩子捆到一起,蘸飽墨汁,用盡平生力氣朝城的上方甩去,只聽“叭”的一聲,抹布不偏不倚點在“下”字的點上,樓前一片喝彩,說明字寫的好,要有功夫,用筆紮實。

    第二,書法作品,讓人看起來好看,舒服,養眼。現在很多書法作品被人們收藏,其字內容健康,字型好看,各文化層次的人都能看懂,能欣賞,沒有誰在家或辦公室掛一幅醜書,亂書。書法不能脫離中國字的筆劃和章法,要說往人身上寫字,古時到是有傳說。宋時,翰林顧子敦和黃山谷在一起喝酒,顧子敦喝多了趴在桌子上睡著了,黃山谷就捉弄他,將字寫在顧的背上。傍晚兩個人分別回家,顧子敦的夫人看到他背上有字,就告訴了他,顧很生氣,“等明天非揍他一頓。”顧一邊說一邊脫衣服,把衣服鋪在桌子上,只見上面的字龍飛鳳舞,是一首詩:“紅暗紅稀出鳳城,暮雲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顧一看好字好詩,就小心翼翼的疊好,吩咐夫人珍藏起來,第二天,到了翰林院隻字不提,這就是古時傳說的紋背詩,是不是比往女人背上寫字好聽多了。

    所以說,寫字要有章法,要有美感。2019年8月5日下午,中央電視臺三蘋道,由張國立,寧靜主持的《萬歲通天帖》鑑賞,要知道那是王羲之寫的,是武則天叫人臨摹的,可見好作品是有生命力的,萬古長存的,也應做到雅俗共賞!

  • 10 # 海南老楊

    我們先明確一點:所謂雅俗共賞,是指的對一幅書法作品,無論是具備較高的文學素養和書寫能力,同時具備較高審美能力的人還是一般的普羅大眾通俗之人都能欣賞的作品。並不是指書法作品本身兼具雅俗特性。

    首先,能成為雅俗共賞的作品,一定是絕大多數人都共同認可的,它一定具備不同欣賞水平的人共同認可的美的屬性。

    其次,現代社會教育的普及,書寫能力已經成為基本的能力,對字的筆法、結構、章法,儘管程度不同,但都有一定的自我評價認知。因此,雅俗共賞就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第三,要成為雅俗共賞的作品,首先必須符合於大眾對書法的基礎認知,也就是符合規範的書寫法度。法度嚴謹、結構俊逸、章法流暢。就像現代人對於晉唐書法,沒有不認為是好的,因為他符合這樣的審美基礎要求。

    第四,在嚴謹的基礎上,也要有一定的創新,有險絕之妙,超乎尋常,又合乎其理,以滿足於在嚴謹之上的美的追求。現代一些書家,過度追求險絕,忽視了法度嚴謹,已經背離了書法藝術的基礎審美需求。

    總之,要做到雅俗共賞,應該師從古人,有嚴謹之風,而不是恣意放縱,隨性塗抹,畢竟那不是大眾心目中的書法藝術。

    附圖為唐伯虎和文徵明臨寫的蘭亭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抄檢大觀園的時候,王熙鳳為何不敢抄檢薛寶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