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尋夢!

    人類不去金星居住,是因為金星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適宜條件,金星和地球擁有的條件是不同的!接下來,我說一下不同之處:

    地球是個特殊的星球:①地球是一個溫度適宜的星球。這個是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球和太陽的距離);而金星距離太陽跟近,它的溫度很高,不適合人類居住!②地球有適合人類需求的淡水資源和氧氣。而金星溫度很高,蒸發旺盛,水難以用液體狀態儲存,另外,金星大氣組成更多的是二氧化碳!③地球有合適的很厚的大氣!為人類生存提供一個安全的生存環境!此外,金星的氣壓很高,常有狂風;金星內部也會爆發很大的熱量,金星上火山很多且時常爆發。

    所以,不管是金星的自身條件還是處於太陽系的外部環境,都不適合人類居住。目前還只有地球適合人類居住,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和愛護我們的家園!

  • 2 # 忒孤雅

    太陽系中離地球最近的大行星是金星,最近時才4000萬公里。其次才是火星,火星距地球最近時有5500萬公里。

    但是人們發射宇宙飛船前往探索最多的卻是火星而不是金星。

    NASA曾向火星傳送過多艘登陸飛船,其中機遇號和好奇號機器人至今仍在火星上工作。但是人們派往金星的飛船卻沒有一艘是真正意義上的登陸飛船,統統都是走馬觀花、曇花一現的短命鬼。為什麼呢?因為金星是朵“毒蘑菇"。

    蘑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人們餐桌上的一道佳餚。但是毒蘑菇就不一樣了,別看它外表光鮮,讓人饞涎欲滴,其實是一身巨毒,人一旦誤食,不死也要脫層皮。金星也是這樣,看外表確實也夠吸引人了,但內地裡招招至人死命!

    是啊,金星的大小和質量跟地球都差不多,也同樣都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上,金星上空同樣也有一層大氣,天空同樣飄著朵朵雲彩…

    這一切多麼像是地球的兄弟姐妹哈,又是多麼的讓人心馳神往耶?然而金星偏偏就是顆“毒蘑菇",人一旦接近立馬死翹翹!

    金星是個大火爐,它表面的溫度不論白天黑夜都有四五百度,人若上去馬上燒成焦炭。

    金星的大氣很濃厚,大氣壓強比地球高90倍,人若上去立馬會被壓成肉餅。

    金星的大氣98%是二氧化碳,根本不能供人呼吸。

    金星雲層到處都是腐蝕性極強的濃硫酸霧,人的身體和儀器露哪兒爛哪兒…

    可惜哈,大自然賦予了金星華麗的外表,卻沒能給她一顆善良的心。

    地球依舊孤獨…

  • 3 # 夜人6666

    其實金星的改造和利用潛力遠大於火星,為什麼人類不去?因為現在的技術水平不夠。就目前來說,在火星穿上太空服人類可以站上去,建個試驗基地人類就能在上面生存。但是在金星,情況就複雜太多了。

    首先,金星的大氣層太厚了,地表氣壓也是超級變態,達到地球地表氣壓的90倍!如果沒有很好的抗壓準備,可能剛上去就被壓扁了!

    其次,金星地表溫度太高了,在目前技術水平下,人類對付低溫比較得心應手,做好保暖就行,但是對付高溫卻困難得的多,代價也高得多。

    再次,金星的大氣成分太複雜,甚至有點變態!98%左右是CO2,高空中飄著濃硫酸雲,加上因為強烈的溫室效應而高達400多度的地表溫度,這簡直就是地獄標配啊!

    但是為什麼說金星潛力大?也是因為上面3點。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很多劣勢會轉變為優勢。就宇宙開發來說,當文明等級達到或者超過丨型文明,一個星球上氣態物質越多越好;接受到恆星的能量越多越好;重力和本星球越接近越好;氣態物質的原子量越大越好,因為氫氦這種元素在宇宙中太多了,但是氧,氮就珍貴多了。就金星來說,簡直就是為這種文明量身打造的,全身是寶!所以當人類文明再向前一步,就會迷上金星。

    如果把探索和開發宇宙看成是開荒,你是願意去什麼都沒有,什麼東西都得自己帶的荒漠;還是願意去什麼都有,而且有點過剩,但是環境比較惡劣,只要帶上裝置就能生產一切所需,而且能夠大量出口產品的原始森林?答案很明顯。

    去開發火星,什麼都得從其他星球帶,甚至是大氣,而且火星還是個漏氣的氣球,得不停的給他充氣。想想這個就夠絕望了!但是金星沒有這個問題,除了裝置,而且只需要生產裝置,其他的什麼都不用帶!甚至火箭燃料都不用帶,人家上面有豐富的生產原料。C,O,N,S,H這幾種元素簡直就是能夠構成我們所需要的所有東西的魔法原料,而金星上面這些都非常非常的豐富,只要你能利用就行!

  • 4 # 找靚機質檢員啊正

    在太陽系裡,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然後才到地球。金星的大小直徑和地球都差不多,距離也不是很遠,只需要一百天左右就可以登陸金星,但為什麼人類卻放棄了呢?

    這是因為金星的環境惡劣得讓人難以想象。它的地表溫度高達500攝氏度,大氣壓是地球的90倍,和地球上900米下的海洋深處差不多。而且金星的大氣層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溫室效應非常強,人在上邊根本沒辦法生存。

    另外,在金星的大氣層當中,還有一層厚20至30公里的濃硫酸雲,這就導致了金星每天都在下硫酸雨,再加上不間斷地閃電和風暴,簡直可以說是十八層地獄的場景了。

    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人類是不可能登陸金星的,要想送航天探測器上去,必須要用耐高溫高壓 耐腐蝕的材料才行。

    實際上,人類對太陽系的探索還是從金星開始的。截至目前,已經有40多個探測器近距離觀察過金星、甚至是登陸金星。

    早在1970年,科學家就發射探測器登陸金星,並且帶回了上面的岩石來作為研究樣本。但後來,隨著各國對金星的認識逐漸加深,人們發現金星其實一點都不適合人類生存。

    而且登陸金星非常危險,成功率也很低,發射的探測器,不是登入失敗,就是迅速壞掉,根本沒有什麼回報,白白浪費了很多物力和人力。

    所以人類逐漸放棄了登陸火星的念頭,並把目光轉向其他天體。看來在科學技術還沒達到一定的高度之前,人類是不會打算再登陸金星的,希望將來有所突破吧。

  • 5 # 來自venus的小魂

    金星是太陽系第二顆行星,與地球是姐妹行星,兩者的質量體積都差不多,金星比地球小一點。不僅是姐妹行星,兩者還是一對鄰居,金星離地球最近是4200萬公里,火星是第二近,5500萬公里

    作為地球的鄰居,為什麼人類更把精力放在更遠的火星上面?這要從金星的氣候說起

    開個腦洞想象一下,你的任務是開宇宙飛船去拜訪金星,你在裡面仍如地球一樣舒適。

    金星上層大氣是一層“厚重”的、有毒的二氧化硫。當你在穿越大氣層時,飛船將會遭受至少每小時350公里的颶風,也就是每秒約100米。還會淋浴在濃硫酸的暴雨之下。這時一道閃電劃過天空,沉悶的雷聲也匆匆來到你的耳朵裡,因為金星空氣濃度很大,92倍地球大氣壓,所以這裡的音速十分接近光速,閃電和雷聲是幾乎同時感覺到的

    當飛船下降至高度48公里時,風會平息

    然後,外界的硫酸濃度將會愈來愈大,因為金星二氧化硫雲層下面都是濃厚的硫酸霧。由於金星很熱,本來要落到地表的的濃硫酸會直接蒸發在空中,形成了濃濃的硫酸霧。

    金星的空氣96%是二氧化碳,其餘4%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氣。溫室效應非常厲害,加上金星離太陽更近。你想啊,外面可是460℃的高溫。地球全球平均溫度為16℃不僅是高溫,金星還是個巨大的高壓鍋,金星的氣壓是92倍地球大氣壓,相當於你在深805米的海里游泳

    你登入的金星表面,會覺得金星表面昏暗,因為大氣層吸收了大部分Sunny。金星瀰漫著黃黃的硫酸霧。能見度只有3公里。

    人類對金星的探索是由無人探測器完成的。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發射“金星4號”、“金星5號”和“金星6號”三艘探測器準備登陸金星。儘管已經對金星上的惡劣環境做足了準備,但這三艘探測器還尚未著陸,就在金星的大氣層中報廢。

    接下來他們又發射了“金星11號”和“金星12號”,雖然成功著陸,但只運行了110分鐘就宣告報廢……看來金星的天氣真的很惡劣……

    這些探測器的犧牲,讓我們看到了金星的真面目。儘管金星氣候惡劣,但是人類對她的探索並沒有停止,金星還是很有研究價值的。將來,人類會發明更先進的探測器,再次拜訪這位鄰居!

  • 6 # 科學探索菌

    科學家一直希望載人登陸火星,為什麼不先登陸距離地球比較近的金星?因為金星上的環境太惡劣了,金星表面平均溫度475度,金星大氣壓強是地球標準大氣壓的92倍,相當於在地球深海1000米時的壓強,另外金星上火山密佈,是太陽系擁有火山數量最多的行星。試問這樣的環境,派宇航員上去不就是送死嗎。

    太陽系第二大行星金星的主要引數

    說到金星就不得不說一下卡爾薩根,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就根據金星的熱輻射資料,創立了金星大氣的溫室模型,解釋了這顆行星令人費解的高溫。金星大氣主要成分為96%的二氧化碳及3%的氮,因此金星上存在著極端嚴重的溫室效應,這對人類的未來也是一個警示。金星大氣中還有一層厚達20~30千米的濃硫酸雲,所以金星的天空是橙黃色的。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質量與地球差不多,金星沒有磁場也沒有衛星,金星的公轉軌道比較接近圓形。金星的大氣環境對於人類來說簡直就是地獄,如果沒有極端溫室效應,金星表面的溫度會比現在低400度。

    對金星探測比較火熱的,還是蘇聯與美國的冷戰時期,從1961年起,蘇聯和美國向金星發射了30多個探測器。蘇聯於1970年發射的金星7號成為首個成功到達金星表面的探測器。載人登陸金星,我認為在本世紀內是實現不了的。

    主要金星探測器資料

  • 7 # 三豐

    想要去那顆星球我們首先必須要了解這顆星球,金星是太陽系第二顆行星,距離太陽0.72個天文單位(1.082億公里),很多人都稱金星是地球的姐妹行星,確實金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金星的半徑大約是六千多公里,只是比地球半徑小三百多公里,而體積也是地球體積的0.88倍,質量是地球質量的五分之四,密度之比地球小一點點。

    遠古金星

    科學家還猜測金星在7億多年前和地球非常相似,包括它的氣候和地理地理環境,而那個時期的金星很有可能孕育過生命,而這種適宜的環境最起碼持續了幾十億年。變成如今這般模樣可能是由於超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所導致的。

    如今的金星可以說是滿地的火山,是太陽系中火山最多的一個行星,至少有1600座火山。金星周圍含有高密度的大氣是地球的100倍,大氣壓是地球的92倍,大氣中97%的是二氧化碳,具有很強的溫室效應,表面溫度為464攝氏度。雲層中含有濃硫酸,還經常下著具有強烈腐蝕性的酸雨,生命幾乎不可能存在。在如此高溫高壓的環境中就連探測器都可能被摧毀。人類就更加沒有辦法在這上面登陸了。

    人類最多能承受的大氣壓力是多少呢?雖然人類本身身體並不是所有生物的中最完美的,但是我們人類身體還是有一定的抗壓能力的,就拿潛水來說,沒深入10米就會增加一個大氣壓,大部分的人最多潛入的深度為60米左右,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類最多隻能承受差不多6-7個大氣壓(在沒有輔助工具的情況下),而金星的大氣壓是地球的92倍,所以這種壓力人類本身無法承受。而且就算金星溫度如此高,就算穿上宇航服也無法抵擋這麼高溫的炙烤,而且在金星上經常下硫酸雨,而且酸性很強,即便是宇航服也難以抵擋它的侵蝕。

    而且人類探索星球的主要目的主要是尋找一個可以移居的星球,而顯然金星很難滿足這個目標。

  • 8 # 賽先生科普

    因為環境太惡劣了。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某個探測器又在火星發現啥成果;人類計劃未來在火星移民等等訊息。但實際上,金星的軌道半徑為0.72個天文單位,地球是1個天文單位,而火星是1.52個天文單位,地球夾在在中間,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當屬金星。

    雖然路程是最短的,但人類想要登陸某顆行星,遠近並不是首要條件,安全才是第一位,如果金星上全是綠巨人浩克,想必人類打死也不敢上去。雖然有些誇張,但金星的環境確實不適宜登陸。

    就說兩點,金星表面氣溫接近500攝氏度,主要歸功於它極其濃厚的大氣;其次金星會時不時的來幾場硫酸雨。

    在這種情況下,你能想象一位踏上金星地表的宇航員會怎麼樣嗎?給你個參考例子,前蘇聯發射過一顆Venera 13金星探測器,然而。。在登陸金星後兩個小時就“死亡”了。

    所以說,相比而言火星的“脾氣”就好很多了,於是人類對它的探索就比較頻繁,人類也有登陸火星的計劃。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 9 # 緣是也原草

    金星在很久以前應該在現在地球的位置,只是現在被太陽慢慢吸引過去了,以前應該適合人生存。以後火星也會到地球的位置來

  • 10 # 張家小智兒

    人類除了月球以外還沒有去過其他的地外天體,這兒說的應該是探索吧?

    金星作為太陽系從內到外數第二顆行星,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這意味著金星和地球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而事實上,不管是質量、體積還是密度,金星都與地球很接近,但金星與地球仍有一些方面差異巨大,而就是這些方面的差異決定了金星沒有被人類選擇為探索的首要目標。

    (圖:太陽系天體大小比較)

    在太空探測興起的時候,人類曾經對金星進行過探索,畢竟金星和地球的距離實在算不上遠。但多次探索後,人類逐漸把探索的目標轉向了火星。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不管多麼結實的探測器,都在著陸金星後很短的時間內損壞殆盡了。金星表面的大氣壓達到了驚人的90倍地球大氣壓,相當於900米深海的壓力。由於大氣中密佈的溫室氣體,金星表面溫度最高能達到500攝氏度以上,是太陽系中正常情況下行星表面的最高溫度,超過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這樣一個世界,依靠人類現有的科技,實在沒有探索的必要。

    (圖:金星)

    (圖:金星表面)

    相較而言,人類在火星就獲得了不少的成就,前段時間更是發現了週期性水的存在!這些發現都在不斷激勵著科學家們進行探索,當然沒有人去探索金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輩子,你可曾虧欠過人?最虧欠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