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停子的生活日記

    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

    廣為流傳 說明他是一個有節氣的人。

    陶淵明四十一歲當彭澤縣令,一是因為在朝中當官的家叔的介紹,不好推辭,一是因為家裡貧困生活的驅使,實是無可奈何之舉。當時的縣令,有五斗米的俸祿,還有三百畝公田,養家餬口不成問題。坐上彭澤縣令的位置,整天如坐針氈,感慨萬千,惆悵不已,使他切身體會到,這種違背自己本意的行為,比沒有酒喝,沒有飯吃還令人痛苦。度日如年,好不容易過了八十天。

    一天,正在陶淵明苦苦掙扎忍耐時,縣吏神色慌張地向他稟告說:“郡守派遣督郵來我們彭澤縣巡視檢查了,督郵大約一個時辰能夠趕到,請縣令大人立即穿戴官服,束帶準備恭迎。”陶淵明為官多年,知道縣吏所說的督郵實際就是郡守的佐吏,官職很小,但實權卻很大,掌管著各縣的督察,說白了,就是對縣官進行政績考察,然後向郡守作彙報。有時,督郵的一句話,就能決定縣令的命運。因此督郵來縣巡視檢查,縣令們接待都十分地殷勤周到。不僅要束帶恭候,還要摸透督郵的愛好,備足禮品。無論如何是不能怠慢的。否則,官位就保不住了。

    聽了縣吏的報告,讓陶淵明百感交集,他回想起自己在仕途上的奔波,多少坎坷歷程,多少戰亂烽火,多少家破人亡,多少痛苦不幸。仕途,只能使自己空懷熱情,壯志難酬,毫無作為,絲毫無助於扭轉這個是非顛倒的乾坤。他徹底醒悟了:與自己人格比起來,那五斗米俸祿,那三百畝公田算什麼?罷!罷!罷!他斬釘截鐵地對縣吏說:“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陶淵明當即解綬去職,擲印辭官。以程氏妹奔喪為由,收拾好行裝,連夜乘船離開彭澤縣府,飄然迴歸家鄉上京裡,從此不再為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流水線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