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間野史

    一秦國的軍事基礎確實很強大,包括各種軍事上的武器等,但是秦朝滅亡的根源不在於軍事強不強大。

    正所謂:“苛政猛於虎”,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秦朝建立後,大興土木。雖然修建直道、五尺道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文化上的交流。

    老百姓連生存都生問題了,一旦造反,還會管秦朝軍事基礎多強大嗎?還有一點就是秦朝的法律還過於嚴苛。

    三秦朝的嚴刑峻法是出了名的,商鞅變法確實使秦國強大了,進而統一六國。但是一旦統一後,還不改變,只會走向滅亡。

    陳勝、吳廣率先起義就是被秦朝法律逼到無路可走了,才鋌而走險造反的。

  • 2 # 孟浪1976

    我喜歡歷史,喜歡用自己的思路去思考歷史的興衰。我來嘗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命題。

    秦王朝雖然擁有強大的軍事基礎,但是未能對征服區域進行徹底和充分的社會改造,是秦朝二世而亡最根本的原因。

    改造什麼呢?始皇帝推行的是郡縣制,通俗說呢就是中央集權制。六國呢,他們還是習慣分封制。舉一個例子,哪怕楚國是歷史上第一個創造郡縣制的國家,但是它的主體社會結構還是分封制。所以這不是改朝換代的問題,而是一個階級征服另一個階級問題,說白了就是階級鬥爭。

    後世經驗表明,徹底改造它的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是階級鬥爭的不二法門。因為歷史的慣性太過於強大,幾百上千年的分裂狀態一下進入了大一統,所有的人都不適應,固有意識形態很頑固,那它必然會出現反覆。偏偏六國原有的意識形態還很濃厚,因為統一程序摧枯拉朽,勝利來得太順利,沒有來得及充分改造。導致後來項燕和項羽能一呼百應,六國後代秦末就地坐大封王就是直接的體現。後世的劉邦也未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進行小手術,分封劉姓諸侯王,消滅異姓王,搞了個半分封半郡縣。後來也因七王之亂差點亡國。

    另外,它的根據地是關中地區,易守難攻,倒著的漏斗一樣,秦國也因此佔了幾百年的便宜。同樣,它的力量向關內傳送,就面臨分散的問題。題中說秦國擁有強大的軍力,偏偏咸陽保衛戰的主力是一群民工+刑事犯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 3 # 耶夢joker加得

    秦國的秦律嚴苛這都知道。程勝吳廣起義是因為秦律太嚴了。

    其實秦律雖然嚴苛,但沒有那麼誇張,說白了程勝吳廣起義就是自己的私心。

    秦國兵力雖然強,但是一分唯二,一個去北面抗擊匈奴,一部分去鎮壓百越之民。導致在國都咸陽根本無兵可用。

    程勝吳廣那是烏合之眾都知道,真正厲害的是項羽。在鉅鹿之戰真正打了一次秦國的正式軍隊。然後劉邦就在基本無人設防的拿下了咸陽。

    後面個朝都學會了。禁軍就出來了。

  • 4 # 冷兵器研究所

    你軍事力量再強也架不住皇帝騷操作啊!

    胡亥也就是秦二世登基後,立刻進行了大清洗,不光逼死扶蘇,賜死蒙氏兄弟,還將自己的20多位兄長姊妹全部屠戮。蒙氏兄弟的死亡無疑極大地傷害了軍功貴族的心。屠戮兄弟姊妹則自斷臂膀。其實,在秦二世賜死蒙氏兄弟時,秦宗室公子子嬰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向秦二世諍諫,但卻於事無補。更為致命的是,秦二世比其父更為嚴苛。秦二世即位後絲毫沒有任何改變政策的意圖,而是繼續推行其父的“滿負荷”使用勞力的政策,甚至比其父更過。這時的山東六國故地已經到了人心思亂,乾柴遍地的危險狀態。

    秦二世上臺之後繼續沿襲始皇帝的政策。他認為現在帝國最首要的事情就是儘快將秦始皇留下的兩大工程,秦始皇陵和阿房宮儘快竣工。毫無疑問,秦二世完完整整的繼承了其父親的路線,使得帝國的狀態就如一架高速執行、接近失控的馬車。

    此時,根據史料分析,秦軍最為巨大的戰略兵力集團應該是防守北方的三十萬北方邊軍,他們的第一任統帥是大將蒙恬,之後的指揮官是大將王離。第二支戰略兵團是南方的百越軍團。根據《淮南子》的記載為五十萬。但其實並沒有那麼多,對於秦朝甚至往後的大多數王朝來說,北方都是防衛重點。古籍上所說的五十萬,應該是包括移民在內,實際兵力應該在10萬上下。而秦軍的作為中央機動兵團的京師衛戍部隊應該在五萬人上下。可見,秦軍主力都集中於南北兩個方向,除了京師,內地郡縣守衛兵力顯得極為薄弱。

    而登基不久的秦二世秦二世曾李斯說:“我有個看法,是從韓非子那裡聽來的,他說‘堯統治天下,殿堂只不過三尺高,柞木椽子直接使用而不加砍削,茅草做屋頂而不加修剪,即使是旅店中住宿的條件也不會比這更艱苦的了。冬天穿鹿皮襖,夏天穿麻布衣,粗米作飯,野菜作湯,用土罐吃飯,用土缽喝水,即使是看門人的生活也不會比這更清寒的了。夏禹鑿開龍門,開通大夏水道,又疏通多條河流,曲折地築起多道堤防,決積水引匯入海,大腿上沒了白肉,小腿上沒了汗毛,手掌腳底都結滿了厚繭,面孔漆黑,最終還累死在外,埋葬在會稽山上,即使是奴隸的勞苦也不會比這更厲害了’。然而把統治天下看得無尚尊貴的人,其目的難道就是想操心費力,住旅店一樣的宿舍,吃看門人吃的食物,幹奴隸乾的活計嗎?這些事都是才能低下的人才努力去幹的,並非賢明的人所從事的。那些賢明的人統治天下的時候,只是把天下的一切都拿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已,這正是把統治天下看得無尚尊貴的原因所在。人們所說的賢明之人,一定能安定天下、治理萬民,倘若連給自己撈好處都不會,又怎麼能治理天下呢!所以我才想姿心廣欲,永遠享有天下而沒有禍害。這該怎麼辦呢?”從這個對話中可以看出,秦二世根本沒有想好好治理國家的願望,想的只是享受權利帶來的種種好處。

    這樣的言論,秦二世就也對趙高說過:“人活在世上,就如同駕馭著六匹駿馬從縫隙前飛過一樣短暫。我既然已經統治天下了,想全部滿足耳目方面的一切慾望,享受盡我所能想到的一切樂趣,使國家安寧,百姓歡欣,永保江山,以享天年,這種想法能行得通嗎?”趙高出的主意是”實行嚴峻的法律和殘酷的刑罰,把犯法的和受的牽連的人統統殺死,直至滅族,殺死當朝大臣而疏遠您的骨肉兄弟,讓原來貧窮的人富有起來,讓原來卑賤的人高貴起來。全部剷除先帝的舊臣,重新任命您信任的人並讓他們在您的身邊。這樣就使他們從心底對您感恩戴德,根除了禍害而杜絕了奸謀,群臣上下沒有人不得到您的恩澤,承受您的厚德,陛下您就可以高枕無憂,縱情享受了。沒有比這更好的主意了。“用意很明顯,對前朝的大臣進行清洗,對秦朝的王族屠戮。秦二世毫不猶豫的採納了趙高的意見,將自己的兄弟姐妹統統屠戮,將在前朝功勞顯著的蒙氏兄弟盡數賜死。在古代,對一個政治人物的清洗往往是擴大化的,即不但會對其本人進行清洗,也會對其的部下進行相應的處理。無論是王室公子公主,還是蒙氏兄弟,對他們的清洗都會在政治鬥爭中波及一大批與之相關的官員。這對於秦朝來講是極為致命的,蒙氏兄弟的故吏遍及軍中政府,而諸公子幕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才。這樣清洗的結果自然是嚴重損害了秦朝的根基。

    對於秦二世的錯誤,李斯並沒有起到糾正的作用。當時李斯的長子因為在三川郡任上,沒有阻擋住起義軍的進攻,反倒喪師失地,這樣的罪責很可能會牽連到李斯頭上。李斯這時已經是日暮之年,心中所想都是為子孫計。李斯便上書秦二世,在書中極盡諂媚的向秦二世進行討好,為秦二世享受驕奢淫逸提供理論證明,認為君王應該使用“督責”。所謂督責就是以嚴刑峻法來控制天下,使天下敢怒不敢言。秦二世看了非常高興。於是更加嚴厲地實行督責,向百姓收稅越多越是賢明的官吏。秦二世說:“像這樣才可稱得上善於督責了。”路上的行人,有一半是犯人,在街市上每天都堆積著剛殺死的人的屍體,而且殺人越多的越是忠臣。秦二世說:“像這樣才可稱的上實行督責了。”

    由於,趙高與李斯對秦二世的錯誤政策都實行了縱容和讚許的做法。所以自胡亥登基之後,對於政事多倚重於趙高和李斯。但他們的關係也並不好。畢竟在政治上,從來是沒有永遠的朋友的。趙高和李斯的矛盾現在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可調和。趙高在官拜郎中令後,一直覬覦著李斯的相位。而李斯同樣對於趙高專權十分不滿。

    趙高由於得罪人過多,就愈發害怕他人與秦二世接觸。就勸說二世道:“天子之所以尊貴,就在於大臣只能聽到他的聲音,而不能看到他的面容,所以才自稱為‘朕’。況且陛下還很年輕,未必什麼事情都懂,現在坐在朝廷上,若懲罰和獎勵有不妥當的地方,就會把自己的短處暴露給大臣,這也就不能向天下人顯示您的聖明瞭。陛下不妨深居宮中,和我及熟悉法律的侍中在一起,等待大臣把公事呈奏上來,等公文一旦呈上,我們就可以研究決定。這樣,大臣們就不敢把疑難的事情報上來,天下的人也就稱您為聖明之主了。”秦二世聽從了趙高的主意,就不再坐在朝廷上接見大臣,深居在宮禁之中。國家的大政就完全為趙高所掌控。

    而這時國家的局勢已經變得極為危險。秦二世二年七月,章邯兵敗東阿,李斯決定和與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共同上書秦二世要求:“停止阿房宮的修建以減省四邊戍轉。”秦二世大怒將三人同時下獄。馮去疾,馮劫在獄中自殺,而李斯還試圖為自己申辯。但是這時趙高已經阻斷了李斯上奏的渠道,同時還誣陷李斯與兒子謀反。李斯被腰斬於咸陽市、夷三族。秦朝的政局至此徹底為趙高所掌控。

    李斯及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之死,及連帶的李斯族滅,使整個帝國的官僚體系陷入崩潰。整個中央政府已經失去了戰國時期秦國那種超乎尋常的動員能力了。在後面的戰事中,可以看到秦軍在這場政變之後變得一蹶不振,前方造成的損失得不到任何的補充,相反身居中樞的趙高卻時時刻刻在想著減弱著秦軍的抵抗能力。

    總之,秦帝國的崩潰很大程度上是秦二世自身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為別人付出最多,反而說你的不是,你會委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