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藝園拾貝
-
2 # 從天堂看世界
辛苦養大的孩子卻不知道感恩,在當經社會很普遍,可以說,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案例,身邊這樣的人也比比皆是,雲南昭通彝良一男子酒後毆打79歲老母親,北京一老太太把四個子女告上法庭,像這樣的案例不勝列舉。像這樣的“白眼狼”讓人目不暇接。
究其根源,既有社會的責任也有家庭教育的責任。當今社會是一個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各種西方思潮與中國古老的傳統教育思想,相互碰撞、摩擦。打破了中國固有的傳統教育理念,老師的“戒尺”被收走,家長的“板子”被批判。在某些專家眼裡,中國的傳統教育就是封建社會的“毒瘤”,中國的教育應該全盤西化。著名學者方子舟把中國的中醫藥與傳統教育,批得體無完膚。某些專家打著“民主、自由、人權”的幌子,把中國的傳統教育,搞得烏煙瘴氣。
在這種環境下,舊有的傳統教育理念被打破,新的教育理念沒形成,讓現在的家長無所適從,一片茫然,不知道該聽專家的還是繼續傳統教育。而孩子們就這樣在社會與家長的搖擺中成長起來。前段時間,一個不到十四歲的孩子強姦同學,事發後還滿不在乎、大言不慚的說:“我不滿十四周歲,不負法律責任,任何人都奈何不了我。”
面對法律意識如此之強的“熊孩子”我們是該高興啊?還是該難過?是社會進步了啊?還是我們的教育失敗了?
面對許許多多的“熊孩子”們,還有我們辛苦養大的孩子不知道感恩,我們該怎麼辦?我認為應該把“戒尺”重新還給老師,把“板子”重新還給家長。不管什麼社會、不管孩子或者大人,人不能沒有“敬畏”之心,一旦沒有敬畏之心,就會胡作非為,就會亂了倫理綱常。
我們的傳統教育雖然有弊端,但也不是一無是處,西方的教育也不是完美無缺。我們不能一概否定我們的傳統教育,更不能全盤西化,否則,會讓我們的道德底線無尺度的下滑。
在我們古代,像這種不知道感恩的孩子,是有辦法整治的。那個時候每個家族都有家族長,遇到這種不肖子孫,家族長會按照家法懲治,所以,很少有打罵父母、不孝敬父母這種行為。有極少數不孝敬父母的人,一旦被發現,在本村你就別想抬起頭來做人,甚至死後都入不了祖墳。
我認為,辛苦養大的孩子卻不知道感恩,這不是某一個人的責任,社會與家長都有責任。要想讓孩子知道感恩,必須從娃娃抓起,把“戒尺與板子”重新還給老師與家長,就像雲南昭通彝良一男子酒後毆打母親,村主任讓其罰跪給母親認錯,並用荊條鞭打“教訓”一樣,讓孩子知道敬畏,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從小養成善良、知恩圖報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扭轉辛苦養大的孩子卻不知道感恩的不良風氣。
-
3 # 生命如歌6306
謝邀。辛苦養大的孩子不懂得感恩,請問你懂得感恩了嗎?你對待自己的父母又怎麼樣呢?你給孩子做什麼樣的榜樣了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好與壞)對孩子的影響都是一生的,從小教育孩子有好吃的先給長輩吃,尊老愛幼,扶弱濟貧,慢慢的孩子不會不感恩的。
-
4 # 小八戒愚論
一,現在的人對教育孩子很多都是用“溺愛”的方式在養育孩子,對孩子的教育心德就是,再苦不能苦孩子,盡一切努力滿足孩子的要求,可謂是有求必應,所以就讓孩子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無視他人的付出。認為父母對自己付出多少都是應該想法。
二,家風的問題,可能是父母生活中也是這樣的人,孩子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就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所以就養成了這種不知道感恩的心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就會有樣學樣的跟著做。慢慢的就傳承了這種不好的風氣,所以父母平時的言傳身教很重要。
三,父母應該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教育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平時生活中儘量讓孩子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明白到付出才有收穫的道理,讓孩子體會到助人為樂的快樂。懂得父母工作的辛苦,做一個心中有愛的人。
-
5 # 呂小愉
我不知道孩子究竟是什麼樣的,父母才發出這樣的疑問。我想說的是,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天使,也都是一張白紙,你想讓這張白紙上出現什麼樣的線條,你就需要按什麼樣的線條去勾勒。你想讓孩子真善美,你的言傳身教就應該是真善美;相反,你給孩子的一直都是假醜惡,孩子無論如何也不會真善美。說到底,孩子是否懂得感恩和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那麼,我們就來說一下孩子為什麼不懂得感恩?
一、不是孩子不懂得感恩,是父母的控制慾太強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最新劇情,在寒假冬令營的選擇上,英子和媽媽產生了很大的分歧,英子喜歡天文學,考上南大是她的夢想,而媽媽宋倩卻想讓英子留在北京,考清華、北大,哪怕是北航。
英子之所以選擇南京大學,一方面是因為南大的天文學專業全國排名第一,更重要的,南京距離北京很遠,可以逃離媽媽的控制。劇中英子分別跟爸爸、方一凡還有劉靜阿姨說過自己的想法:我不否認媽媽愛我,可是媽媽的愛讓我喘不過氣來,這樣的生活我沒有一點自由空間,我想自由的生活,哪怕只是大學四年。喬英子甚至竭嘶底裡的對媽媽喊:我就是想離開你!
聽到孩子這樣的聲音,宋倩肯定會想孩子是不懂得感恩的吧!自從宋倩和喬衛東離婚後,她把所有的心血都傾注在了英子身上,從英子的一日三餐,到每天的學習,交友等等,事無鉅細,英子就活在媽媽的控制之下。
控制型的父母一切都以“媽媽是為你好”為藉口,但是你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為了給英子增加營養,宋倩讓英子吃海參,看著黑不溜秋的海參英子難以下嚥,宋倩還一直在給英子施加壓力,讓英子不能吐出來。
宋倩對英子的愛太強勢了,步步緊逼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私有物品。女兒是媽媽的一切這沒有錯,但是要給孩子一個輕鬆的環境,不然孩子長大之後不會感恩反而是躲避,因為害怕這樣的媽媽。
二、不是孩子不懂得感恩,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樣。每個孩子都很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勵和賞識。但有些父母就喜歡用打擊孩子的方式去對待孩子。
還說《小歡喜》,方一凡在月考中比上一次考試進步的57分,前一分鐘媽媽童文潔還在因為孩子成績提升而慶祝,後一分鐘接到李老師的電話,說方一凡在全區排名連最後15%都排不上,因為這次的考題簡單所以分數高一些。掛了電話,童文潔的態度馬上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對著方一凡數落。
飯也不讓方一凡吃了,要帶著孩子去報課外班,並且說每科都報。正在為自己成績進步高興的方一凡,媽媽的這種做法無疑是在他頭上澆了一盆涼水。聽到媽媽一直說著成績和學習的事,方一凡很是不耐煩,他覺得自己沒有考全年級倒數也不是全班級倒數,為什麼連飯都不然是吃,還非要跟別人比。此時,童文潔還在不斷地說要是成績不好連個三本都考不上,這句話徹底激怒了方一凡:衝著媽媽大吼,大學我不考了,補習班你願意上你就上吧!轉身離開,留下了傷心、委屈的童文潔。
之後,童文潔跟方圓訴苦,覺得兒子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對他兇,對她不尊重。甚至說:方一凡太沒良心了,這十幾年都白養了。此時的方一凡在童文潔心裡,就是一個徹頭徹尾沒良心,不懂得感恩的孩子。
很顯然,在童文潔長期的語言暴力下,方一凡做出了反抗。因為長期處於這樣的家庭中,耳濡目染,孩子也會用語言去攻擊別人。當孩子有了獨立意識,有了獨立的生活能力後,就不會什麼事情都順從你了,而你也會認為孩子沒有良心,不懂得感恩。
如果確實是以上情況,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來改善親子關係?
1、尊重孩子,學會放手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適當的放手。正如紀伯倫曾經說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但是別把你的思想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2、鼓勵孩子,給予信任
信任和鼓勵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的動力,給孩子多一點鼓勵,多一份信任,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石。
鼓勵孩子,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父母應該走進孩子的內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多一些溝通交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回覆列表
生兒育女代代相傳,中華子孫生生不息,沒有因為兒女不孝而停止生養。聖人說“養兒不教父子過”,聖經上說“養兒不教倒象是人家的”,所以說教育小孩應比養活小孩更重要。1.父母要有遠見以身作則做給孩子看,特別在12歲之前不能太溺愛,要恩威並施,過去興家法,過分錯了要打板子,俗說叫“慣子沒好子”,我鄰里一男孩就失控了,小時打人罵人學賭,大人還高興認為孩子長本事沒虧吃,結果成人後賭博吸毒終於到他該去的地方。2.要給予忠孝教育,古人的先進傳承教育是對的,對國要忠,對家要孝,讓小孩早期就織入心田。3.要鍛鍊小孩愛勞動和熱愛勞動人民,我小時常聽父親說“小人閒之為不善”,這小人即指小孩要給他一點事做,特別現在父母愛兒女過了頭,有的都二十歲了不洗一件衣服,都在培養“飯桶”。總之道理很多,關注生活,關注教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