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竹先生L

    李自成我們都知道是誰?明未年間赫赫有名的李闖王啊!是他一手打垮明朝,是他一腳踏破北京城的城門,是他逼的崇禎帝自殺於煤山。在攻入北京城,登基為帝的這四十二天裡,李自成可謂是風光無限,人生最巔峰的時刻!他享受到了之前從未享受過的權利與美色,但也因為這樣,最終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李自成的精銳在山海關外全軍覆沒,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並與順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縣九宮山遭村民誤殺(另有一說李自成死亡地點為為湖北咸寧市通山縣九宮山),一代梟雄據這樣死在了一個村民的手上,這不得不說是對李自成這位縱橫華夏18年的梟雄最大的諷刺了。

    那麼這裡肯定就會有人問“如果吳三桂不引清軍入關,李自成能統一天下嗎?”,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李自成在北京的這四十二天都幹了些什麼?

    初期,李自成剛入北京還能較好的約部下,也能很好的安撫百姓,他曾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所以說這個時候的京城跟以前沒有什麼兩樣,百姓照常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京城的商家們也都照常做生意,可以說這個時候京城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民間也都在慢慢恢復著原本的活力。但是從二十七日起,這一切都在慢慢的開始發生了變化,由於李自成本人和其軍隊從根上都是窮苦老百姓的心態,他們從未見過也沒享受這都城的繁華世界,所以他們慢慢的腐化了,李自成已經毫無進取心了,而他手下的大順軍也早已忘記“均田免賦”曾經那個高風亮節的初衷了。慢慢的先是京中的官員和富商開始遭殃了,大順軍先是弄出了一個“助餉”的名頭,規定助餉額“凡中堂以上繳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而在此過程中,大順朝的汝侯劉宗敏還製作了五千具夾棍,“木皆生稜,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以這種酷具來威脅其繳納助餉額,“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不過如果大順軍單單就是對前明的這些官吏進行追討的話,我想京城的百姓也只會歡聲栽道,因為百姓恨透了這些貪官汙吏,他們巴不得這些貪官早死,所以大順軍這種做法在百姓的眼裡絕對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但是李自成和手下的將士,千不該萬不該對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下手,李自成開始不滿於從官員和富商的手上弄錢了,他開始對自己治下的百姓下手了,為此他還特意頒佈了一條連坐之法,其規定“令十家一保,如有一家逃亡者,十家同斬”這樣的酷法,之後他開始縱容手下計程車兵對這些窮苦百姓進行了掠奪。

    李自成和其手下的將士,可能忘記了,他們本來也是窮苦百姓,他們就是因為明朝對其的壓榨和剝削才毅然而然的決定拿起武器進行反抗的,李自成的成功最大的原因也是在於窮苦百姓對他的支援,如果百姓不支援他,恐怕他早就被孫傳庭、左良玉、曹文詔這些明軍打趴下了,而他也就不會再一次又一次被明軍打的全軍覆沒了又一次又一次的崛起,可以說李自成的成功不是他自己的本事有多高,也不是他手底下的將士有厲害,而且他有百姓的支援,我們往後看看,自從百姓不再支援他之後,他就被清軍迅速打垮,而且再也沒有崛起的機會,直接就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可以說即使吳三桂不引清軍入關,即使吳三桂最後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也統一不了天下,以他的做法最終只會引來滅亡,不是被自己的將領“謀朝篡位”,就是被南明“反戈一擊”徹底擊敗。其實李自成的“大順”的結局,我們完全可以看清朝時期的“太平天國”,太平天國初期完全就跟大順軍一模一樣,李自成起義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而洪秀全也頒佈了《天朝田畝制度》,他們都是靠土地平分給老百姓的口號,才得以崛起,由於窮苦百姓的支援,太平天國和大順軍一路可以說是勢如破竹,李自成佔領了北京,洪秀全佔領了南京,但是他們最後都被這花花世界所迷惑了,他們開始走不動路了,他們開始享受了,他們自認為已經不是窮苦百姓了,而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了,已經是真正的貴族了,可惜他們都忘記了自己的根還是窮苦百姓,自己最大的依靠還是窮苦百姓啊,如果沒有了他們,留給他們的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走向滅亡。在太平天國的那個時候,如果洪秀全不是貪圖享受,不是建皇宮,不是在剝削老百姓,而是繼續勵精圖治,就如明朝朱元璋統治南京那般的話,可能清朝就早已滅亡了,太平天國可能就統一整個全國了,只可惜洪秀全一佔領南京之後,他開始只顧貪圖享受了,他開始不再為民著想了,他開始在乎自己手中的那個權力了,他開始貪戀屁股下的那個皇位了,所以他敗了,他敗的很徹底,死了之後身體被剁碎放入大炮,連炮射出,而他的兒子也被凌遲處死,全家無一倖免。所以即使清軍不入關,以李自成的這種行為,他最終也只會得到如同洪秀全那般下場,至於統一全國就更是痴心妄想。

    其實李自成還有一種好的結局,而且這個好結局還赤裸裸的擺在李自成的面前,那就是他滅亡的這個大明王朝的開創者-朱元璋。朱元璋一開始也跟李自成一樣,也是因為被元朝逼的造反,他也是得到百姓的支援才得以在最開始成為一方諸侯,但是不同的是,朱元璋在佔領南京,在佔領這半壁江山之後,他並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窮苦百姓的身份,他也並沒有開始貪圖享受,他還是依然既往的對百姓好,還是那樣的勵精圖治,最後他成功了,他成功的消滅中國所有的勢力,並趕跑了元朝,最後得以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大明王朝。而且也正是因為朱元璋在統一中國之後還是依然的關心窮苦百姓,還是依然的在乎窮苦百姓,所以他的大明王朝才得以延續千年。只是這麼一個例子,李自成卻裝作看不到,只能說李自成註定不是“天選之君”,他註定當不了一個王朝的開創者,他始終只能是一個農民起義軍的首領。

  • 2 # 道中道道而道

    吳三桂只是加速了滿清統一中國的程序,雖然很重要,但並非代表沒有他滿清不會統一中國。

    就算滿清不入關,一統天下的也不太可能是李自成。

    而此時的李自成基本上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手下的將軍和謀士只有李巖和宋獻策相對保持著清醒,李自成等人夢想著江南的半壁江山可以“傳檄而定”。

    於是,李自成開始在北京大肆逮捕拷打明朝官員和富紳,逼他們交出錢財,軍紀已經開始敗壞。吳三桂派到京城的探視人員不斷將李自成不得民心的訊息報告給吳三桂。

    雖然吳三桂的父親吳驤出具書信讓吳三桂歸順李自成,但吳三桂從李自成的軍隊軍紀嚴重敗壞,北京的老百姓日益不滿並開始懷念崇禎皇帝,人心已經轉向明朝這樣的現實中看出李自成的政權根基開始動搖不穩,

    隨時都可能因為人民的不滿和明朝的江南官員起兵對抗而土崩瓦解。

    鼠目寸光、也是他失敗的原因,李自成是農民革命史中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從陝北發動革命,以抗糧均田為號召,轉戰十餘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統治。

    但是,可惜他們容易為勝利所陶醉,忽視了關外的大敵,終於為滿洲人所乘,遭受了失敗。所以,李自成既有中國農民典型的吃苦耐勞,有創造力等優點,也有農民意識,小富即安,目光短淺的缺點。前者導致他成功,後者導致他成功之後迅速敗亡。

  • 3 # 無慾金剛

    過大的誇張了吳三桂的作用,李自成明顯是沒有開國之能,明末時期沒有一個定乾坤的人物存在,是各種各樣的意外才導致滿清的出現

  • 4 # 桃花依舊笑春風149356686

    李自成不可能統一天下的,第一李自成帶領的是一群土匪!並非是什麼農民起義軍!!李自成所到之處,會把普通人的房子燒掉,搶走糧食和財寶!對於當時的士族更是衝擊力巨大!打仗抓普通百姓在最前面消耗明軍,而活下來的成為所謂的老營!他們只是破壞!從來沒有想過建設,這也是為什麼一直沒有稱帝的原因!!打進北京那是因為,北京瘟疫橫行時,京營十不存一,而且明朝那些當官的以為李自成為了當皇帝會重用他們!才放進來的!其實不管是清朝還是李自成都沒有想過會那麼簡簡單單的得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成就!外部原因,南方有南明政權,還有張獻忠,還有清國!最後能夠統一的,只有南明和清

  • 5 # 皇漢宇文君

    歷史曾經給予李自成為首的大順政權統一全國的機會。

    1644年春天,大順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迅速接管了包括山海關在內的黃河流域全部疆土,推翻了以朱由檢為代表的明朝二百七十七年的統治。擺在李自成面前的任務是怎樣才能站穩腳根,實現一匡天下的目的。

    這一任務實際上取決於兩點:一是他應當認識到遼東興起的滿洲貴族建立的清政權是同大順政權爭奪天下的主要對手,加強針對遼東的防務是新生的大順政權存亡的關鍵。二是在漢族文官武將大批倒向自己的情況下,大順政權必須在政策上作出重大調整,儘量縮小打擊面,由打擊官紳地主改為保護他們的利益。

    這二者是互相關聯的。崇禎朝廷的覆亡除了它的腐敗以外,主要原因是戰略上兩線作戰,陷於左支右絀的窘境,造成兩大對手力量不斷的膨脹。大順政權既然繼承了明王朝的“遺產”,避免重蹈崇禎朝廷的覆轍,理應在最大程度上爭取漢族各階層的支援。自明中期以後,縉紳勢力已經成為社會上舉足輕重的力量,能不能爭取到他們的支援直接關係到大順政權在管轄區內的穩定和遏制並隨後解決遼東的民族對抗。

    從當時形勢分析,大順政權的領導人如果能夠高瞻遠矚,對全國形勢有清醒的認識,完全可以採取正確的對策。

    首先,李自成必須放棄對官紳地主實行的追贓助餉政策,代之以輕徭薄賦、整頓吏治。就財政而言,李自成1643年以前,為維護貧苦農民利益實行三年免賦,以沒收明朝藩王家產和對官紳追贓助餉來解決數量日增的軍隊和政權經費的需要,有其歷史的必要性。

    佔領北京以後,接收了明朝皇帝的內帑,沒收同朱明王朝關係密切的宗室、國戚、勳貴(指明朝開國、靖難以來所封世襲公、侯、伯爵)、太監的全部家產,可以解決軍隊和政權的經費,即便需要向官紳士民徵派部分賦役,為數也相當有限。

    只要採取這一措施,就足以贏得絕大多數漢族官紳的支援,結成共同對付滿洲貴族的陣線。

    在這種情況下,清方面臨的不是原先腐朽沒落的明王朝,而是一個新興的、充滿活力的漢族為主的政權,雙方的力量對比將發生很大的變化,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順政權日益鞏固,清方在人口(兵源數量)、物資方面的劣勢肯定會越來越明顯。

  • 6 # 借古思今

    首先回答不可能統一

    有兩個原因:第一,明末是大部分的地區還在皇帝手裡,雖然朱由檢在朝廷沒有人支援,但是對於軍權的控制還是易如反掌的,北方長城防線有吳三桂大將駐守,南方有大片的富庶區域,

    而李自成的勢力只是漢中地域,雖然發展勢力迅速,畢竟李自成沒有治國之才,只是起兵造反,想擁有屬於自己的地盤,他適合當諸侯,為什麼李自成到北京很快就兵敗,並不是因為實力不夠強,主要是沒有全域性規劃,沒有形成自己的勢力範圍,加之吳三桂的回防,打亂的李自成的計劃。

    吳三桂投清軍是迫於無奈,正在搏鬥,背後給你一刀,你能受的了嘛,索性吳三桂就投了清軍,李自成自然就瞬間崩潰。

    所以綜上兩點,一:李自成沒有治國之才,他只適合統治一方,當個諸侯;二:當時明末國家勢力還存在一定的實力。所以李自成註定會失敗

  • 7 # 北疆同心聊歷史

    能與不能,要看李自成的心胸與手段!如果李取京師後,不改變失誤政策的話,即使無清軍入關,別說取天下,自保也難!一個追髒助餉丶拷打官員、勒索百姓、軍紀敗壞!就足以要了李自成和他的大順的老命!根基不穩,任何政權也難紮下“根”來!何論根深蒂固?

    況且李的西北根據地,也尚欠經營!李的失誤在於:1,武將多,文才不足,大才更無。

    2,李及其團隊,戰略眼光不夠,偏向於″賭運氣”!

    3,李的個人素養不足以君臨天下…因此,縱非清軍入關,中國也必然會四分五裂,縱使最後統一,也必加大犧牲而己。清軍入關固是中原的不幸,卻也使中國儘快統一,沒有象歷史上大一統王朝崩潰後幾十到幾百年的南北分裂對立!從這一點看李自成的失敗,也不全是壞事!雖然他推翻大明只是給清軍做了嫁衣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明星為什麼對高跟鞋戀戀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