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奚譽賢

    唐乃大統一王朝,世界超級強國,萬國來朝。而宋、遼、金、西夏、大理乃分裂政權,宋有什麼好的?年年戰亂民不聊生,歷史上最腐朽的分裂政權之一。

    看看下文戰役簡介(歷史戰役中的大內戰)

    宋初對遼戰爭·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幽州戰役。

    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滿城戰役。

    岐溝關戰役: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春,北宋三路伐遼。

    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十月,瓦橋關戰役。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北宋三路伐遼。陳家谷口戰役

    君子館戰役,宋軍雍熙北伐失敗後,遼聖宗與承天后親督耶律休哥等率兵大舉攻宋。

    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九月,遼聖宗與肖太后親督其統軍順國王肖撻覽率師南下攻宋,澶州戰役。

    北宋王小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在江原(今四川崇慶東南)與官軍的一次決戰,江原戰役。

    北宋時李順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佔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和保衛成都府的戰役。成都府戰役。

    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月,李順率農民軍攻佔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宋軍殘部逃往成都東北之梓州(今四川三臺)。梓州戰役。

    三川口戰役,宋、夏一次戰爭。北宋驕矜腐敗,拒絕元昊稱帝的要求,並懸賞捕殺元昊,停止宋夏貿易往來,而又不認真做戰爭準備。西夏遂決計提前大舉攻宋。

    好水川戰役,慶曆元年(公元1041年)二月,宋探知西夏元昊謀發兵攻渭州(今甘肅平涼),直逼懷遠城。

    定川寨戰役宋、夏間一次戰役。好水川戰役後,西夏繼續攻宋。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閏九月,西夏發兵攻鎮戎軍(今寧夏固原)

    高梁河戰役

    滿城戰役

    瓦橋關戰役

    岐溝關戰役

    陳家谷口戰役

    君子館戰役

    澶州戰役

    江原戰役

    成都府戰役

    梓州戰役

    三川口戰役

    好水川戰役

    定川寨戰役

    河州戰役

    靈州戰役

    永樂城戰役

    平夏城戰役

    宋金太原戰役

    真定府戰役

    建康戰役

    黃天蕩戰

    役富平戰役

    縮頭湖戰役

    和尚原戰役

    饒風關戰役

    襄漢戰役

    仙人關戰役

    大儀鎮戰役

    潁昌戰役

    順昌戰役

    陳家島戰役

    皂角林戰役

    德順軍戰役

    採石戰役

    符離戰役

    陽平關戰役

    廬州戰役

    合州戰役

    襄樊戰役

    漢鄂戰役

    魯港戰役

    焦山戰役

    揚州戰役

    常州戰役

    潭州戰役

  • 2 # 月明如昔

    千年依舊,鑑往知今!

    唐宋在中國古代各有千秋,只是宋朝亡於異族,以至於讓大多數人覺得更加可惜!

    我們還是可以透過經濟、城市化、文化、科技、對外交流,國力、治世、後世印象來比較二朝的優劣。

    經濟

    中國歷史上經濟發達的朝代,少有超過兩宋者。主要原因是兩宋時期,重農而不抑商,科技海貿成熟。相較於唐朝,民間商業得以進一步發展,拿南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記載來看:

    “國朝混一之初,天下歲入緡錢千六百餘萬,太宗皇帝以為極盛,兩倍唐室矣。天禧之末,所入又增至二千六百五十餘萬緡。嘉佑間,又增至三千六百八十餘萬緡。其後,月增歲廣,至熙豐間,合苗役易稅等錢,所入乃至六千餘萬。元祐之初,除其苛急,歲入尚四千八百餘萬。”

    ——可知北宋時,戶部歲入的峰值是熙寧—元豐年的6000餘萬貫,元祐初政府減稅,歲入緡錢降至4800餘萬貫。

    而後到南宋時期,同樣據《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來看:

    “渡江之初,東南歲入不滿千萬;逮淳熙末,遂增六千五百三十餘萬焉。今東南歲入之數,獨上供錢二百萬緡,此祖宗正賦也;其六百六十餘萬緡號經制,呂元直(呂頤浩)在戶部時復之;七百八十餘萬緡號總制,孟富文(孟庾)秉政時創之;四百餘萬緡號月樁錢,朱藏一(朱勝非)當國時取之。自經制以下,錢皆增賦也。合茶、鹽、酒算、坑冶、榷貨、糴本和買之入,又四千四百九十餘萬緡。”

    所以兩宋因為商業更加開放,加之土地和稅制改革,還在唐朝之後,經濟超過唐朝是毋庸置疑的。

    同時兩宋時期,城市化率高的出奇。

    城市化率

    至晚唐以來,商業的發展,推動了城市化程序的加速。到了南宋時期,疆土幾乎減半,而且多線作戰,軍費開支較於北宋更大,因此到南宋商業進一步成熟,南北經濟開始易勢,進一步推動了城市化的發展,據眾多學者根據《宋史》等權威史料考證:兩宋時期的城市化率已經超過30%,這一記錄到新中國才打破,即使後來全盛時期的明朝,城市化率也才8%左右!

    也因為城市化的程序加速,催生了眾多的手工作者。宵禁夜市也較於漢唐更為開放!

    所以兩宋的城市化率超過盛唐有餘!

    而在文化方面,兩朝各有千秋!

    文化方面

    雖然唐有唐詩,宋有宋詞,兩種題材的文學作品在今天都廣為流傳,但是唐朝服飾,較於宋朝服飾更加華麗,唐裝也在彼時風靡整個東亞!日本遣唐使同樣不遠萬里來到東土大唐!

    所以文化方面,宋朝略遜於唐朝!

    而兩朝的科技,宋朝是超過唐朝有餘的!

    科技

    宋朝時期發明以及改善的科技多不勝數,到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活字印刷術就是其中著名代表,因此科技方面,因為宋朝國內良好的科技環境,和通才在彼時的大量出現,再加上時間晚於唐朝,所以科技方面,宋朝超唐朝有餘。

    在看一下對外交流。

    對外交流

    我前面也提到了遣唐使,他們不遠萬里來到了唐朝,唐朝眾多高僧也東渡日本,最出名諸如鑑真東渡,唐太宗也是天可汗,再加上玄宗時期大封藩鎮,經常和大食(今阿拉伯)發生衝突,何況日本到明朝嘉隆萬時期還把中國稱為”唐國“;而宋朝一直龜縮國內,因為一些原因雖然也和遼、金、西夏多有接觸,但是不夠頻繁,因此對外交流上,唐朝遠超宋朝。

    在國力上,當然不作過多贅述,強漢盛唐的印象,至今千年也無法抹去!

    而治世來說。

    治世

    表面看唐朝有貞觀之治、永徽之治、貞觀遺風、開元盛世、元和中興、會昌滅佛,大中之治等等,但實際上,除貞觀開元,其他不光名不顯,更重要的是,唐朝歷安史之亂,之後名存實亡。而宋朝三百年間少有治世,最出名的仁宗盛治和乾淳之治,相比於唐朝還是略遜少許!

    最後就是後世印象。

    後世印象

    唐朝大多數人都很喜歡,因為強漢盛唐,各個方面均是中國古代的高峰。但是宋朝也不遑多讓,有節目做過調查,當下人最想穿越到哪一朝,宋朝一直高居榜首。主要還是因為至宋朝時期相較於唐朝更加成熟的科舉制度,以至於”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宋朝廣為流傳。

    而隋唐時期,雖然已經有了科舉的雛形,但實際上,對於普通百姓還是有諸多掣肘,加上家學淵源,朝中高官顯要仍多為士族所壟斷,最著名的就是以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縣、深縣、饒陽、安國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縣)、范陽盧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帶)、隴西李氏(今甘肅省東南部)、趙郡李氏(今河北趙縣)、滎陽鄭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為首的五姓七望,清河崔氏一門九相,蘭陵蕭氏人文翡翠,以至於晚唐著名的黨爭也是士庶之爭。其中李黨以李德裕為首,多為世家大族、家世顯赫;牛黨以李宗閔,牛僧孺為首,大多是庶族寒門、科舉入仕。因此可以說牛李黨爭,就是庶族與門閥的終極對決。

    因此宋朝和唐朝相比,社會階層流通渠道更加成熟!

    不僅如此,我喜歡宋朝原因還是當時相對自由的言論環境,大多士民開始議論朝政,但是朝廷少有處罰,非常開放!

    所以回到本質,後世印象這一條,唐朝雖然奠定了強漢盛唐的地位,而且使得很多人嚮往(其中也包括筆者),但就我個人來說,更喜歡宋朝。

  • 3 #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唐朝的印象更好一點。

    咱們從對世界的貢獻的角度來看和民族融合的角度來看。

    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朝設立燕然都護府,統瀚海等六都督、皋蘭等七州。後來改為安北都護府,管理大漠南北。

    草原上的突厥、鐵勒各部落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並專門開闢了一條大道,名為“參天可汗道”。

    從這一刻起,唐朝中央政府的政治軍事管轄權直接行使至漠北地區。

    這時候唐朝的疆域極其遼闊。

    這一刻,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也達到了自己的人生巔峰,一箇中國乃至世界上的史詩般的王朝出現了。

    在盛唐時期,唐朝甚至跨越了西北帕米爾高原,在中亞與歐洲、西亞、非洲等地區的人進行交流。

    唐王朝為何能如此輝煌?

    唐朝與此前政權的不同之處在於,唐王朝的統治者對於草原世界比過去的華夏王朝更熟悉,因為李氏家族本身就有深厚的草原背景。

    如果唐朝的建立者追根溯源,還可以追溯到北魏後期的六鎮。“六鎮之亂”最終導致了北魏分裂,六鎮出身的官兵演變而形成了著名的關隴軍事集團。

    而唐朝先祖唐太祖李虎就是北魏分裂後的割據勢力——西魏的八大柱國之一。

    李虎(?—551年),字文彬,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南北朝時期西魏八大柱國之一,唐高祖李淵祖父、唐太宗李世民曾祖。

    從鮮卑拓跋氏(元氏)建立北魏王朝以來,幾百年間一般在華夏北方地區掌控局面的主要政權,都是以北方長城地帶的邊疆為根據地,由那些邊疆軍事力量建立的:

    鮮卑拓跋氏(元氏)是在山西大同地區發展起來的;

    西魏、北周和隋朝的最高統治者是河西走廊一帶的軍事指揮官;

    它們最開始都是屬於獨霸一方的軍事武裝集團,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它們能同時從草原世界和農耕世界中獲得支援。 比如幫助宇文泰建立北周的將領中,有突厥血統的獨孤信,以及帶有鮮卑血統、日後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這些人的家族之間互相聯姻。獨孤信有幾個女兒,他的大女兒嫁給了宇文泰的兒子,即北周的第一任皇帝明帝;他的七女兒嫁給了楊忠的兒子楊堅,即後來的隋文帝;他的四女兒嫁給了李虎的兒子李曬,這對夫妻生下了李淵。

    這些有著濃厚北方軍鎮色彩的關隴集團成員,對於北方草原一點都不陌生,甚至可以說很熟悉草原世界。

    他們在與草原世界或農耕世界作戰的時候,也高度依賴騎兵機動部隊。

    他們自己既有養馬的部落也能在鄰近的草原部落中得到充足的馬匹,從而能夠建立並維持長期的騎兵部隊。

    即使他們在華夏農耕地區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朝,這些人都與草原族群部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他們身上同時融合了草原文化和華夏農耕文化。

    所以相對於以前漢人的君主,他們更容易和草原文明打交道,他們天生就知道如何控制廣袤無垠的大草原和關係複雜的草原部落族群。

    關隴軍事集團上百年時間裡歷經各種戰爭的洗禮,到唐王朝前期,一種兼具草原文化與華夏農耕文明的政權模式逐漸發展成熟起來——以華夏文明為主體的混合政權模式:以華夏地區強大的農耕生產力為基礎,輔之以草原色彩的軍事制度。

    比如唐朝中前期的徵兵制度——府兵制,就是一種兵農結合的制度。

    唐朝的中前期作為以華夏為主體的混合政權,從領土上看,包含了華夏農耕地區,同時包含了很大一部分的草原地區;從族群上看,唐朝包含了佔國家人口絕對多數的漢人,同時包含了很多其他族群人口,其中尤其包含了眾多草原部落血統的族群人口。

    唐朝雖然以華夏農耕文明為國家的根本、國家的基礎,但是草原文明同樣在唐朝很受到推崇,大放異彩。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曾立的太子李承乾,就酷愛突厥音樂和習俗,身邊都是突厥人。又比如唐朝女子喜穿胡服——一種草原世界的服裝。

    實際上李氏皇族在唐朝的中前期價值觀、習慣、行為、生活方式和思想模式,都帶有一種強烈的草原文明傾向。

    在李氏皇族的血脈裡,既有華夏農耕文明的基因,也有草原文明的血脈。

    這樣一種混合政權模式,意味著唐朝不僅要管理好華夏農耕地區,還需要深深地對草原地區的各種政治軍事紛爭進行調解,因為草原世界也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除非唐朝放棄大草原。

    所以當歷史終於走到唐朝時期時,出現了一個影響整個亞洲、整個世界的超級大帝國,這並不是偶然的,這是此前幾百年大亂局中孕育出的文明融合的種子最終萌發、生長而促成的。

    詩的大唐,大唐的詩

    在消滅了東突厥和其他草原大勢力之後,唐太宗李世民需要安置大量的草原世界的突厥遺民。

    李世民決定效仿漢朝,學習漢朝的策略,他把這些投降或投奔過來的草原部落安置在河套南部的唐朝境內,並將所有了部落進行拆分,讓他們散居在邊境的各個州縣鄉。

    有號召力的一些草原貴族或突厥皇族則被遷入長安地區定居或監視。

    除此之外,唐朝還需要面對羌人、党項人、吐谷渾人、吐蕃人、回鶻人、契丹人、粟特人等各種種族的安置問題。

    唐朝將這些種族部落主要安置於北部邊疆一線,這也是中國甘肅河西走廊向東,沿黃土高原、陰山山脈、燕山山脈一帶,多個民族雜居的雛形。

    這些外來部落對於唐朝維持以華夏為主體的混合政權模式是至關重要的。

    雖然唐朝靠軍功起家,但是當政權定都於農耕地區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變成為一個越來越依賴農耕模式的封建王朝時,其軍事傳統必然會有所削弱。而遷入唐朝境內的各個草原部落可以幫助唐朝管理龐大的養馬場,飼養大批次的馬匹,甚至可以參加唐朝軍隊,產生一隻強大的騎兵。

    唐朝也可以擁有一隻強大的軍事力量,使得自己能夠在草原上與草原層出不窮的崛起大勢力進行抗衡。

    內附唐朝的草原部落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傷人也能傷己,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但是唐朝前期太輝煌了,即使唐朝已經日暮西山,各大內附唐朝的草原部落或草原世界崛起的部落都依然把唐朝當成世界霸主。

    直到唐朝滅亡,五代十國開始。

    宋朝在紛亂的五代十國時期統一了南方+半個北方。

    但是契丹族的崛起一直讓宋太祖宋太宗無法真正統一天下。

    後宋朝“重文輕武”的自廢武功的戰略使得宋朝先天殘疾,再也沒有真正統一天下的實力。

    宋朝直到滅亡依然只是單一的華夏農耕文明的政權,只有農耕社會高度發達的物質條件,但是草原那所向披靡的軍事制度卻被宋朝拋棄。

    澶淵之盟讓草原文明與華夏農耕文明回到了傳統的納貢-和親模式(雖然沒有和親,但是納貢卻越來越嚴重)。

    與此同時,與漢朝—匈奴和隋唐—突厥時代不同的是,在遼國-北宋、金國—南宋時代,遼國/金國已經不是一個單一草原文明政權了,而是融合了大量華夏農耕文明的混合政權。

    而宋朝卻一直都是單一華夏農耕文明政權。

    以草原文明為主體,華夏農耕文明為輔助的混合政權對抗單一華夏農耕文明政權,這是遼國—北宋、金國—南宋那個時代的新政治格局,這也是宋朝一敗塗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為一個混合政權,即使遼國/金國不再軍事敲詐華夏政權和其他周邊政權,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能夠製造一定量的手工業品,以及生產大量人口所需的糧食。

    所以,一方面遼國/金國對於華夏物產的迫切需求降低了,軍事敲詐到華夏物產當然更好,但是敲詐不到,遼國/金國管理好自己境內的農民和手工業者,日子也照樣過得不錯。

    作為一個以草原文明為主體的政權,遼國/金國的政權顯然比過去的草原帝國更具有活力。

    所以從對世界的貢獻的角度來看,從民族融合的角度來看,唐朝遠超宋朝。

    唐朝是中華民族大融合時期,而宋朝卻退縮成了單一漢民族,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倒退,如果宋朝也能實行唐朝民族大融合戰略,以宋朝無與倫比的國家財力,至少遼國/金國不敢如此囂張。

    那時候,天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 4 # 長安見聞録

    盛唐基本都在洛陽

    隋唐大運河建在洛陽,使洛陽城繁華遠超長安城。唐高宗坐鎮洛陽徹底擊敗高句麗,完成一統。武則天對外戰爭26次,勝21次,平2次,敗3次,成就大唐最大疆域面積,萬國出資共同修建頌德柱立洛陽臣服中原萬邦來朝。唐玄宗在洛陽11年造就開元盛世,中期遷回長安天下大亂(安史之亂)。而在長安簽訂的《唐蕃清水盟約》,唐朝一半以上得國土面積被割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割地條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孟子說過哪些激勵人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