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舊地遠方
-
2 # 爸爸的日記
讀完餘華的《活著》,我有一種心情沉重的感覺,福貴的命運在作者筆下被一刀一刀的撕割,而每一次的人生至痛都還留有一絲喘息空間,直至最後的麻木、無奈、慘淡,甚至一頭老牛都成了最終的稻草。這時候,天藍了,風清了,水綠了,沒有什麼可再失去的了,於是福貴倒是真的活著了…… 從“活”這個字本身來講,沒有繁體字和簡體字之分,在物資匱乏的古人眼中,活著就是有水可飲,有飯可食即可。而目今如果跳離“人”之外來思考“人”之“活著”,實則話題沉重。人之誕生即苦,病痛、災禍籠罩其身;人之成長甚苦,貧窮、負擔磨其心性;人之息幕更苦,孤獨、荒殘奄其聲息——這就是“活著”的取經之難。 譬如極端條件下的福貴,生於安樂,卻無持家之意,沉迷賭博,卻又傾家蕩產,當生命見於希望,災難卻又接踵而至,生命中所愛的父母、女人、孩子、女婿都在自己最不經意間就悄然逝去。 突然感嘆餘華的筆墨對福貴太過殘忍,可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如此:不久前河北一名警察政委薛永清在與罪犯槍戰中犧牲,隨後其妻忍受不了巨大的悲痛選擇跳樓隨夫而去,這就是小說之外真實而又殘酷的生活,讓人扼腕唏噓。 “我來了,我來了,我已年老背又彎,我聽見他們輕輕把我呼喚……”《老黑奴》裡滄桑的歌謠,彷彿讓我看到福貴牽著他的老牛,在孤獨的夕陽下吟唱。 餘華說《活著》是講述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人活著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人是社會人,故而人從生命孕育出的那一刻開始,就承擔了太多,於是苦難便如期而至。譬如蝸牛,必須揹著沉重的殼才能活著,人必須揹負沉重的責任才能活著。如果拋棄了這一社會屬性,那也是行屍走肉,街邊乞者,即便活著,也已死去。於是現代人的活著,更多的是一種社會性的活著:你要活著,必須揹負重擔,當你卸下重擔的時候,就是你不活的時候。因此,為了自己活著,為了家人活著,為了社會活著,我們必須活著——頑強地活著。
-
3 # 小李說書
餘華的這部鉅著《活著》第一次看的時候,曾讓我一度無法繼續看下去,不是因為餘華把福貴的人生刻畫的太過於慘,而是福貴身邊的親人,一個接一個的死去,不給讀者喘息的機會!生命,是多麼的寶貴,就這麼一個個在餘華的筆下死去,讓我不能理解!
第二遍讀《活著》也許是因為對本書的內容已經熟知,對福貴的境遇有所麻木,我一口氣將其讀完,細細的品味,領悟到了更深一層的意義。
可以說福貴是本書的靈魂,最觸動我的不是他崎嶇不平的生命軌跡,而是福貴本身,這樣的一個人,在午後悲嗆的殘陽卻如此平靜的講述著自己的一生,他對於生命的理解,已經異於常人,使我油然起敬!
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甚至是白髮人送黑髮人,都沒有將他擊倒,他如此看開生命的精神,是否值得我們每一個學習?
《活著》用最樸實,最平鋪直敘的語言向我們展示著人生的真諦,讓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堅韌不屈的高貴品質,既然選擇了活著,為什麼要痛苦的活著!
《活著》像一支古老的歌謠,向我們講述著生命的脆弱與頑強、歡喜和哀傷的真相,讓我逐漸懂得卑微生命中孕育著如金子般不屈的光芒,我們都要好好的活著,無懼死亡和時代的侷限,好好的活在當下!
-
4 # 簡爾讀書
讀完《活著》,內心無比壓抑。面對世事變遷,人世無常,福貴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在命運面前,無能為力。親人一個一個離他而去,他一人獨自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喪親之痛。故事最後,福貴買下來年邁的老牛,有一種惺惺相惜之感,同時又是對命運無力的抗爭,讓人看了心塞。
《活著》還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活著》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難道人活一生,真的就無力與命運抗爭?難道一生真的就和命運相依相守,像兄弟般無法拋棄和埋怨對方?那活著的意義何在呢?難道真如餘華所言,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那活著本身的意義又是什麼?也許不同的人生經歷會對此有不一樣的認識。活著就是忍受,忍受人生賦予我們的一切幸福和苦痛。所以,人活一世,就是在追逐幸福的道路上不斷歷經磨難和苦痛。
於鄙人而言,活著,不願像福貴那樣與命運為伍,最終活成了命運安排額模樣。活著,就是要追求幸福。我想要的幸福很簡單又不簡單,如海子所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和自己愛的人,組一幸福的家庭,生一胖娃娃。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讓愛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之餘,讀書看報,旅遊寫作。有三兩好友,可以閒聊八卦。人生的旅途中,有追求的幸福,也必然伴隨著不可避免的磕磕絆絆。命運的安排自有它的道理,但同時我們也自有理由去與它抗爭。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苦難只能是幸福之路上的一隻攔路虎,而不能是好朋友。所以,縱使生活虐我千百遍,也始終相信,幸福總在荊棘之後。活著,就要活出自我,活的幸福。
-
5 # 蠻吉344
人們總問為什麼活著,活著有什麼意義,但活著恰好是一種意義呢,這正是書中表達的一種精神吧。
看餘華的《活著》,也是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對人生的意義去閱讀的,無論是《許三觀賣血記》還是《活著》都反應了一個年代的事件,也是對生命意義的昇華。
明明白白的活著現在越來越多人每天焦慮的活著,忙忙碌碌卻不知道為何忙碌,忙到忘了為什麼而忙,甚至忘了怎麼慢下來,退路一直都是有的,只要你願意停下來,等一等你的靈魂。福貴上半生渾渾噩噩,瀟灑揮霍,偌大家業也不夠揮霍,後半生坎坎坷坷,窮困潦倒。人生是要有規劃的,但也不是要生活在格子裡,我們要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越來越多的人為錢而活,錢本是人類用來交換物品的工具,現在卻變成活著的最終目的,這不是一種悲哀麼,是該時刻反思了,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是一種超我的境界,想明白生命的真諦,人生的目標,忙碌不再是毫無意義,憂愁焦慮也會離你遠去。
輕輕鬆鬆的活著越來有多人抱怨累,抱怨工作,抱怨社會,抱怨他人,似乎每一天過的無比艱難,每一天無所適從,有公司壓力大而自殺的,有碩博士畢不了業而自殺,但人生的苦難,遠不止於此,多讀書,多看報,看看別人的人生,何必糾結自己的苦難,其實縱觀一生,會發現現在的經歷,並沒什麼大不了,福貴的周圍充斥著死亡,有勞累死的,病死的,意外死的,與其憂愁,不如每天輕鬆,但輕輕鬆鬆不代表碌碌無為,只是選擇一種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畢竟每一天都是柳暗花明的一天,不要糾結過去,不要憂愁未來,活好現在的每一刻,才是你真正要做的。
無所畏懼的活著無所畏懼,也可以說成堅強的活著,從人類誕生,到現今的文明世界,經歷了幾百萬年,無數風風雨雨,正是億萬人類構建今天的社會,文中福貴生來孤孤單單的來,最後也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母親妻子先後離世,兒子女兒也出意外,懷中的小孫女,也因照顧不周,營養不良而喪命,劇終有的人物很戲劇,很諷刺,很悲慘,這就是文中要突出的吧,即使這樣,福貴依然一個人在世間,用這樣的寫作手法,突出了一個時代,一個人生。苦難總是不停歇,但你的堅強,是可以停歇苦難帶給你的悲傷,收拾好行囊,繼續前行,沒什麼能阻攔一個勇往直前的人。
-
6 # 弓長小初
《活著》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再看一次。每次讀都會震撼,也許只有餘華這樣,在底層生活過的人,才能寫出樣子樸實又令人震撼的文字。
讀《兄弟》的時候,我哭了;讀《第七天》的時候我很難過;讀《許三觀賣血記》的時候我很無奈。而讀《活著》的時候,我會震撼。
說實話,我不同情福貴,浪子回頭,是因為作孽太多。年輕時的福貴是荒誕的,騎著胖妓女去岳父門口炫耀、動手打懷有身孕的親子家珍、敗光了所有家產,混蛋一般行徑罄竹難書。
他爹拉屎的時候摔倒去世;他娘到死都堅信兒子沒有拿著還賭債的錢與揮霍;他的妻子,獨自一人養育了一雙兒女;他的女兒因為一場疾病失去了聲音;他的兒子從來不知道自己有個爹。
福貴從戰場上回來,本以為一家人終於可以在一起,哪怕是大躍進,哪怕是人民公社,哪怕是3年自然災害,只要人都在一起,家就在。
但上天似乎嫉妒這家人,家珍得了軟骨病,疾病一點點的要了她的命。女兒鳳霞,好不容易覓得如意郎君,卻難產大出血去世,甚至沒看到孩子一眼。生育,似乎是他們家過不去的坎兒,他的兒子友慶,死在縣長老婆生孩子時,血都抽乾了。
本以為,福貴要陪著女婿和外孫一起,直到生命的盡頭,卻不想女婿早亡,沒幾年外孫也跟著去了。
如此,該有什麼感想呢?我很膚淺,沒有找到底層邏輯,只想停留在表層,看到福貴,我就覺得生活原來這麼美好。即使再難,也沒什麼大不了。
-
7 # art態度
餘華《活著》是經典作品,小說篇幅不長,讀來節奏很舒緩,我讀時,記得很清楚,幾次不得不中斷,看著裡面人物一個個死去,真是殘忍,最好只有富貴和那頭老黃牛。
仔細品味“活著”這兩個字,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活著,每天面對多種壓力,皆在掙扎拼命,想要改變現狀,可多時是無奈的徒勞的,我們只是在付出一些勞動度過一些時間,把苦難痛苦慢慢拉長拉細拉得清淡,然後自己面對著逐漸忘卻。老話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這是多麼無奈痛苦之後才說出的話啊,我們活著總是為了什麼,記得父母年輕時生活很艱難很不順,有時吃了上頓沒下頓,母親咬著牙跟著父親,給自己鼓勁,說,慢慢會好的慢慢會好的。在面對更大痛苦時,說,等兩個孩子長大。孩子逐漸長大時說,看得給孩子們成家。成家了說,看著幫孩子照看孫子。就是這樣,寄託一個個希望。
《活著》裡富貴先是敗光了家產,家珍跟著受苦,隨著有了孩子有慶鳳霞,有慶因為鮮血死去,鳳霞逐漸長大,嫁了人,生產時大出血死去,女婿歪著脖子在幹活時也死去,留下的孩子吃了豆子脹死,最終家珍也死了,富貴一個人承受著親人一個個離去,生活中也是這樣,總有一個人要看著家人一個個離去,尤為是白髮人送黑髮人,那種疼痛撕心裂肺卻又無法說出。
富貴最後沒有尋短見,和老黃牛在地裡幹活,與老黃牛說話,其實這還是把活著的希望寄託在老黃牛身上,他也老了,他沒有辦法選擇死亡,只能選擇活著,也就是不得不活著。
-
8 # 無愛一生輕1985
記得大學圖書館借來的書,宿舍的四個人都看了,輪流看,最後都痛哭流涕…人的命運一生波折,有好有壞,世上有好人也有壞人,人心難測,富不過三代,財多禍也多,我覺的做個普通人還是好的,生活在最底層看著自己一步一步打拼,嚐盡人間百味……家珍就是死心眼,富貴年輕時真混蛋,可憐了家珍。幸虧福貴把家敗了,要不然就是地主階級,肯定沒啥好結果,龍二被槍斃的時候,福貴嚇半死。有福燒的服不住,只有落魄才能好過,就那窮命。家珍命不好,一個女兒害三輩子。害了爹孃害後代!富貴家還沒沒落的時候,富貴真是一個標準的地主家的傻兒子,恆古不變的規律就是,不管好姑娘還是壞姑娘都喜歡壞壞的男生,最後被騙了就說男人都不是好東西。有家珍這樣好的女人,縱是吃千般苦遭萬種罪也是值得的。就像家珍說的意思就好比,雖然跟著富貴過的苦受過罪,但是過的很幸福很開心。窮人有窮人的過法,平平淡淡才是真。那個時代的人受了苦受了累,不離不棄不後悔。看的眼睛一陣朦朧,過去所有的苦難都是將來美好的回憶。曾經遺失的美好,能陪到生命最後一刻的愛情。這小說寫的不錯。命這麼苦,他爹給他取錯名了。可憐了富貴了。兒子女兒女婿老婆都沒了。動盪的年代悲哀的年代,一個資產階級的大少爺能苦撐下去。真的不容易……福貴還是很長壽的命硬。富貴一生苦的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幸福的是不管有多苦多累都有家珍陪伴。看的原著,太苦太可憐了。看的眼淚長流!電視劇有良心,結局沒把苦恨寫死!原著更悲慘,苦根吃豆子被撐死了,最後只剩下富貴和一頭老黃牛。千萬華人呵,只要《活著》,都來看看《福貴》,這才是人生的必修課。
-
9 # 愚小佳
《活著》這本書下載在手機好久了,每次都是翻開了前面幾頁就沒看下去,今天竟一口氣就看完了。
其實每次翻開自序,看到作者對作家寫作的內心想法,都深感一個好作家特別的不容易,作家總是在想像和現實中徘徊,只有能把這兩者之間的度掌握好了,才能出好作品。餘華認為,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洩,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裡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與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而《活著》就是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
小說的主人公福貴,年輕時就是個紈絝子弟,又嫖又賭,最後把家裡的百畝田和大宅給輸光了才開始醒覺。但他又是幸運的,娶到了家珍這樣對他不離不棄、肯跟著他吃苦的好妻子。
在福貴輸光了家產之後,他去找地主拿了五畝田耕,沒幹過什麼活不得不拿起鋤頭去幹活。不久之後,福貴他爹就去世了。接著,母親身體又不好,在去城裡找郎中時被抓去放大炮,一走就是幾年了。
幾年後,福貴終於回到家中,知道自己的老母親在自己離開後沒多久就去世了,而她的女兒鳳霞在一次發燒生病中再也不能說話了,成了聾啞人。但兒子慢慢長大了,對他卻有些害怕,福貴自嘲兒子對他的害怕估計是在孃胎沒出來就遭過他的一頓痛打吧。
雖然日子還是那麼不好過,家珍覺得一家人能夠在一起就好。
在這之後,每次日子剛好一點,家裡便又陷入困境。家珍生病,有慶去世,鳳霞去世,家珍去世,二喜去世,苦根去世。福貴身邊的一個個人離開了他,送走了兒子,女兒好不容易嫁了人,卻在生完孩子大出血去世,妻子在女兒去世沒多久便走了。女婿在外孫四歲的幹活意外又去世了,而他最後唯一的親人外孫苦根因為生病後吃豆子吃撐死了。
最後,福貴送走了一個個身邊的人後還是頑強的活了下來,養了一隻老牛,幫助他幹活,也陪伴著他。
其實生命真的挺脆弱的,能活著就應該好好的活著。
記得前幾年,我的一個大學師妹出了意外,在手術房做了好幾次手術,她的爸媽從家裡趕了過來,不吃不睡的在醫院看著她,生怕一走開,女兒就不見了。
幸好師妹還是救回來了,在她昏迷和醒著沒意識的時候,她的父親常常捉著她的手給她唱兒歌跟她講各種的事情,像哄小孩那樣。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其實在父母心中,我們永遠都好像長不大的小孩似的,每當我們出了什麼事,父母總是最擔心我們的那一個。
我有個朋友,臨畢業前,他們班有個人就自殺了,具體原因不詳,他就這樣一走了之,可是他的父母就只有他一個兒子,好不容易把兒子養大二十多歲,一下子就沒了,這樣令他的父母多傷心。
其實不管遇到什麼的困難,能活著就該好好活著,困難熬過去又是另一片天了,而生命就只有一次,沒了就沒了,你走了,或許對於你來說是一種解脫,但愛你的人多傷心,他們得花多少的時間才能慢慢地走出這個傷痛。
就如這本書所說的,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
10 # 小小梓君
《活著》這部小說描繪了農村人富貴的悲慘的人生遭遇,當過敗家的二世祖,娶了過城裡的富小姐,氣死了爹,病死了娘。
經歷了中國的各個時期,內戰、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陪他經歷這一切的人已紛紛離世,都頃刻湮沒在歷史中。
富貴的爹去世了,他們管他叫“熟了”,人死像熟透的梨,離樹而落。梨者,離也。
最後只剩富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但老人依舊活著,比往日更多了些灑脫與堅強。
活著,不是生活,不是苟活,就是活著。
富貴的一生,有些是天災,有些是人禍,有些是命中註定,那個年代的特性,總有太多人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也表現出了一個時代的淒涼與落後。
《活著》描繪了一個時代甚至幾個時代的縮影,一段中國最悲慘的年代,一段暗淡的讓人窒息的歷史。
魯迅曾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和沒有盡頭的苦難,活著便是最大的勇氣。
我們來這世上一遭,不能只是為了活著,要追求更長遠的人生意義。
如果你是遇到點小挫折就悲傷難過,彷彿全世界就你最倒黴的時候,不妨看看《活著》,你會覺得你的挫折不值一提。
這本書描寫了一個人為之一生的跌宕起伏,寫出了中國農民多年來的寫照:隱忍,寫出了一個時代的落後。
有慶的死會讓人覺得窒息,二喜的哭讓人心裡一陣悲涼,所有的悲劇並不是一個人的命不好,而是讓人感受到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力量,你以為是命運選擇了你,但你能選擇人生態度。
文章末尾哼著『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晚年做和尚』作者給予讀者一絲安慰:活著的意志,是他唯一沒被奪走之物。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相比於富貴的生活環境,我們應該更珍惜當下,少些矯情,少些抱怨,去找尋生活最本質的意義。
回覆列表
記得當年是在《小說月報》上讀到《活著》這篇小說的。一口氣讀完,仰天長嘆。之後打了個電話給一位熟悉餘華的文友,表示一種驚訝,因為這篇小說完全不同於餘華此前小說的路子,此前餘華身上的標籤一直是“先鋒派小說家”,先鋒小說的特點是晦澀難讀的。而餘華的《活著》的敘事風格是流暢連貫的。
與餘華以往大部分小說相同的是《活著》的主題依然是對人生生死命運等重大問題的思考,特別是男主福貴不斷遭受重大變故,身邊的親人一個個死去,福貴卻堅強地活下來,這種生命的韌性和忍耐力是作者要彰顯的,故事所發生的社會背景是大家熟悉的,事件的邏輯構成也是合乎情理的,特別是對一些細節的描寫,達到了催人淚下的效果,由社會重大變化引發的人生悲觀,由一個個活生生的個性人物,豐富了波瀾起伏的社會畫卷,人與社會,社會與人的相互作用中,既看到殘酷,也讀到了溫暖。直擊人心的細節有很多,難怪當時張藝謀看完小說後,長嘆道:這部小說就是為我寫的。
一部小說,能讓你經歷一次情感的旅行,一次嚴肅的人生思考,這樣的小說就是好小說,只可惜這樣的小說極少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