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幻傳奇2019
-
2 # 與時間成長
此問題與我之前回答的一個問題大同小異,故引用原答案。
姓代表宗族血緣,和祖宗姓同一個姓;氏代表氏族,表示宗族的分支。
【王】氏出多源。
王能成為大姓,是因為姓氏源頭多。比如黃帝的後人,比干的後人,堯舜禹的後人都有姓王。
再者,有不能繼承王位,但是有被分封到各地的王子,這當地人就牛了啊,咱們這來了個某某王子,王子慢慢也就改姓了王。
王從最初姓氏所定,就有140多支姓氏源流,所以愈演愈多,就成為了今天的大姓之一。
【李】國姓賜姓
古代,國家皇帝的姓氏會成為大姓,這符合“馬太效應”,即窮著越窮,富者越富的道理。
李成為大姓離不開此道。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王朝有六個,像我們熟悉的李淵,李世民,李隆基,李元昊,李煜等等。
【張】門閥制度
很少聽說,國姓有張姓,但張為什麼也成了大姓呢?
這就離不開古代的門閥制度。在那個只看家世出身的年代,張姓出的門閥最多,互相聯姻,在各個方面如稅收,田產等等都享有特權,久而久之,張姓就繁盛了起來。
-
3 # 無所事事垃圾號
張姓歷史悠久,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這種姓氏一般代表著從古到今都是大族,因為姓古代是隻有少數人才有的,而也只有大族才能在戰亂中更好的存活,小門小姓不容易生存。自古存在的形式都會隨著戰亂到處繁衍生息。再加上少數民族改姓進來,才造就如今的張姓。
王姓也是歷史悠久,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自周以來多有大官和大將出現,使得王姓得以一直昌盛,更有王莽和五代期間王姓建立的政權。
李姓也是歷史悠久,但李姓出處多有考證(因為不是專業學者,所以無從考證)。但是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皇帝多自然皇族人口就不會少(有些皇族是不能參政議政的,還有錢,能幹什麼?只能生孩子了)再加上世家大族的李姓,所以李姓也不會少。
-
4 # 宋佳榮
這個問題問的好,作為曾經研究過百家姓的我可以回答你:首先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人口多的大姓有好幾個起源,也就是說同姓的人未必就是同屬一個祖宗,古代的一個人在選擇一個字或幾個字作為自己的姓氏很難避免和別人所選擇姓氏的字重複:比如古代北方某一個部落的人選擇王字作為自己的姓氏,與此同時南方一些部落也有可能把王字作為自己的姓氏。其次,大姓為什麼能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發展壯大?也有偶然因素,比如李姓的人口多,那是因為唐朝的皇帝姓李,子孫繁衍的很多。再比如張王兩姓是古代的名門望族,很多古代少數民族仰慕中原文化,紛紛改成了漢姓,有不少改成了王張等熱門姓氏。
-
5 # 影視留痕
具說古代皇帝對有功之大臣和有功的子民賜予跟自己同姓氏。以作為獎勵以之鼓勵。我想姓你的姓氏較多應該跟歷代姓李的皇帝比較多有關。
-
6 # 福鼎白茶
對於大姓,民間有個說法:“張王李趙遍地劉”。對於其中的李趙劉,為什麼人多,很容易解釋,當皇帝的太多了唄。對於其中的王姓呢,大概因為古代很多失勢隱居的王子王孫,都改姓王的緣故吧,也就是說姓王的來源較多,而且還有些高貴血統。可是對於張姓呢?為什麼也這麼多人呢?竟然躋身世界五強行列?
-
7 # 再見五月
張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張揮為該姓始祖。張的本義是“使弓弦”,把弦繃在弓上,將要開弓,與“弛”相對。引申為開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義。張,也是星名,屬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狀似弓。張是擅長製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圖騰,進而成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1、源於姬姓:
①出自上古黃帝之孫揮,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這一支張姓以青陽(即清陽,在今河北清河縣東面)為發源地,是為清河張氏。
②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屬於以字為氏。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他的後代以其字命氏,也稱張氏。
2、源於改姓而來:
①出自聶姓。三國魏將張遼原姓聶,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張姓。
②出自賜姓。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
④由少數民族改姓而來。古代的烏桓、女真、羯、鮮卑、匈奴、契丹等少數民族,有改姓為張姓的。今阿昌族、納西族、僳僳族、瑤族、壯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錦氏、扎庫塔氏、愛義氏等十幾個滿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張。
2017年中國張姓人口數量為8480萬人,佔全中國漢族人口的 7.07%。張姓人口數量百家姓排名第三。
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王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上古時期夏、商、週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1、源出姬姓。周靈王之子太子晉,稱王子晉,因值諫而被廢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職,時人因其是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先秦時期,這支王姓一直活躍於河南洛陽一帶,秦末漢初,王離之子王元和王威,為避戰亂分別遷徙至山東琅琊、山西太原,最終發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兩大王姓望族
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紂王荒淫無道,比干多次犯顏強諫,反遭殺害,其子孫因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為氏。從先秦至漢唐,子姓王氏一直居於河南地區,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後來散播到甘肅、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
3、源出媯姓。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滅商後,虞舜的後代媯滿被封於陳,至陳完在齊國任官後,改為田氏。秦滅齊後,齊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為王姓。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為郡望,漢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4源出燕國太子丹之後。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
5、出自少數民族改姓。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少數民族的血液,少數民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漢時匈奴人,西羌鉗耳氏族,南北朝時高麗人,鮮卑族人,隋唐時月氏人,唐朝時回紇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時女真人,北宋時西夏党項人,元朝時蒙古人,清朝時滿洲人等。這些少數民族王姓隨著時間同化為漢族王姓。中國北方地區多王姓與北方民族改用漢姓時優先使用王姓有密切關係。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公佈的官方資料顯示,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9468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7.1%,為全國第一大姓。
李姓,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4位。按人口計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於中國大陸李姓是第二大姓。 李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氏之一。
李姓起源有以下幾種說法:
1、源出嬴姓說。 即認為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東夷族首領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贏姓),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為理氏,後為李氏。得姓始祖為李利,李耳為十一世。
2、李樹圖騰說。即認為李姓起源於圖騰崇拜, 以李樹為圖騰。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為理, 後因理徵避難以木子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為家生李樹, 並以李樹為神樹, 亦即圖騰樹。故凡李氏子孫, 常於宅旁種李以為象徵, 至今還儲存這個習慣。入李白家有桃李園, 唐朝皇宮苑園多植李樹。
3、源出姬姓(虎圖騰)說。 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後裔,名巴人,居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後,封巴人於巴(今重慶的巴南區)稱巴子國。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有一種觀點認為李氏圖騰不是李樹,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陳楚地區的圖騰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語“老虎”。巴人以虎為圖騰,巴語讀虎為李,當虎圖騰演化為姓時,巴人崇仰漢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4、源於封賞賜姓與恢復李氏。 蜀漢時期,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 漢晉時期,北方遊牧的少數民族內附,部分匈奴人和鮮卑人隨之被賜為劉、李等姓; 北魏時期,孝文遷都洛陽後,實行文化上全面漢化政策,鮮卑族有複姓叱李氏被封為李氏。北魏皇室鮮卑拓跋氏實為漢將李陵後裔。 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末時被賜為李氏,名義上是賜姓,實際是恢復李姓,因為西夏皇族拓跋氏為漢將李陵後裔。 唐朝時期,皇室賜予大臣或武將為國姓,先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羅等氏,因建國有功從李唐皇族姓李,稍後大食華人李訶末將軍、李彥升和波斯人李鉉、李珣均被王侯賜姓,再後來沙陀、氐、回紇、契丹、高車、吐蕃以及猶太、安息、高句麗、党項等外來少數族裔因功或者內附,多被封賞為李姓。
當代李姓的人口已達9200多萬,大約佔全華人口的7.38%(2017年),為中國人口第二大姓。
-
8 # 劉族長
世界第一大姓是劉姓,漢族8千萬,匈奴4千萬,共1億2千萬人。而且劉姓還是"漢族之父"。
-
9 # 掃把電影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這是百家姓的開篇,但其實中國的姓氏遠遠不止常用的那些。宋代《百家姓》收入628個姓氏,明代《千家姓》收入1594個姓氏。華人見於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這還不包括元代、清代移居中原的蒙族、滿族人譯改的漢字姓。
根據最新的人口排名,華人口最多的三個姓氏分別是李、王、張三姓,加起來有將近三億人口,大約佔全華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這已經是相當高的資料了,為什麼這三大姓氏能在中國脫穎而出,人丁興旺呢?
先說一下李氏吧,歷史最出名的就是唐朝,又叫李唐盛世,李時珍,李白都是姓李,人們崇尚大姓,尤其是李唐時期,遂許家族女子嫁給當時的王孫貴族,中以李姓居多,所以李氏子孫越來越多!
還有就是王氏,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姓在先秦、漢晉時期一直以華北地區為主要的活動地區,發展十分迅猛。隋朝時期,以太原王氏為本家,王姓各支派向各地遷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審知南遷福建,建立閩國,成為五代十國之一,是福建王姓的總開山祖,史稱開閩王氏。明朝永樂年間,這支王姓開始進入臺灣地區。
張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張揮為該姓始祖。歷史上,西漢時期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張耳的十七世孫張軌(255年-314年)建立前涼國 。
張姓氏族最早活動於“尹城青陽”,古地在今河南濮陽和河北清河一帶。直至西周宣王時期,在陝西地區出現了張姓的蹤跡,西周青銅器皿上銘有張伯、張仲,他們是西周的貴族。宋朝時期,張姓大約有490萬人,約佔全華人口的6.3%,為宋朝第三大姓。張姓第一大省是山東省。
-
10 # 藤樹先生
姓氏文化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在這漫長的歷史中,姓氏可以說是中國每個人每個家族歷史的見證者,獨特的姓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姓氏一開始是分開的,分為姓和氏。姓一開始說的簡單點就是隨母親,受母系氏族的影響,中國一開始的姓都是跟母親有關,例如: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嬴等等,這些歷史悠久的姓都是母系社會的產物。而氏指的是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生活在一起的族人。秦漢以前,那時候的人是有“姓”“氏”之分的。到了漢代,姓氏基本已經變成一體的了。而且秦漢以前也是一般叫人“氏”的,因為姓一般都是一整個家族同一個“姓”,而“氏”是根據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例如偉大的愛國大詩人屈原跟當時的楚國國君是同一個姓——“羋”姓。但是楚國國君是熊氏,屈原是屈氏。由於屈原祖先被楚國國君分封在了“屈”邑而得了“屈”氏,為了區別所以都叫“氏”。中華的第一個姓氏據說是伏羲創造的,他規定了姓氏,而他的姓“風”也就是中華第一個姓氏了。姓氏隨著歷史的發展,摻雜了很多因素在裡面,同姓可能不同源,同源也不一定同姓。
說到中國姓氏文化,不得不提到《百家姓》,《百家姓》中記載的姓氏只有500多種,但是中國姓氏遠不止這麼一點。據統計,現在中國至少有5600種姓,有單姓有複姓。漢族有姓,少數民族也有姓。2010年普查的全華人口最多的三大姓分別是王、李和張。王姓有9468萬多人,李姓有9276萬多人,張姓有8550萬人口,全國前20名的姓氏是: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周吳徐孫馬胡朱郭何羅高林。人口排名前100的姓氏佔中國總人口的82.1%,其他姓所佔人口較少。而三個超大姓氏的分佈也很有地域特色,王姓大多分佈在東部,李姓大多分佈在中部和西南,張姓大多分佈在北部和西南。
三大姓在華人口這麼多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歷史原因。三個姓的歷史都非常的悠久,都有近3000多年的歷史。李姓人口這麼多的最主要原因還是來源於唐朝。繁榮昌盛的唐朝是屬於李姓的,李姓在政治地位上的絕對優勢,讓李姓繁衍擁有了巨大的優勢,再加上歷史上興賜姓,很多人都被唐朝賜姓為“李”。再加上大量的少數民族沒有漢姓,很大一部分都以“李”為自己的姓氏。
王姓和張姓雖然沒有建立過很大的政權。但是兩個姓在古代都是世家大族,隋唐以前的世家大族權力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王姓在魏晉時期就是當時的名門大姓。而且加上“王”字所代表的至高無上的權力,商周時期很多王族在滅亡以後紛紛改姓“王”。張姓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一個姓氏。雖然張姓基本沒有出現過皇帝(王姓還有個王莽建立的“新”朝),但是在歷史上的張姓名人輩出,來源多,望族也很多,這些都促進了張姓的繁衍。加上大量的少數民族改姓,也讓張姓的人口大增。也有一些野史說張姓人多是因為玉皇大帝姓張。玉皇大帝都姓張,那人間肯定很多玉皇大帝的後代了。
回覆列表
姓氏是經常變化的,都是大姓,只講明這一些家族教育是好有方式方法的,我們的家族就從來不會跌出前十名的,現在姓馬的在財運上多出名,人才都是有風水,有教育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