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erhg4825

      1、《別老母》  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2、《慈母愛》  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餘。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3、《母別子》  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勳。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4、《詩經·邶風·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5、《豫章行》  唐·李白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閒。  豈惜戰鬥死,為君掃兇頑。  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盪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6、《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7、《送母回鄉》  唐·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 2 # lanfengz2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註釋: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

    遊子吟:遊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詩歌的一種名稱。寸草:在這裡象徵子女。

    心:草木的基幹叫做心。在這裡“心”字雙關。

    這是一支親切誠摯的母愛頌歌。題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作。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用“線”與“衣”兩件極常見的東西將“慈母”與“遊子”緊緊聯絡在一起,寫出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透過慈母為遊子趕製出門衣服的動作和心理的刻畫,深化這種骨肉之情。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是因為怕兒子“遲遲”難歸。偉大的母愛正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自然地流露出來。前面四句採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飾,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後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作者直抒胸臆,對母愛作盡情的謳歌。這兩句採用傳統的比興手法:女兒像區區小草,母愛如春天Sunny。女兒怎能報答母愛於萬一呢?懸絕的對比,形象的比喻,寄託著赤子對慈母發自肺腑的愛。

    這首詩藝術地再現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來贏得了無數讀者強烈的共鳴。直到清朝,溧陽有兩位詩人又吟出了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縈我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足見此詩給後人的深刻印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s玩家入門,大佬們有什麼推薦的好遊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