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文羽
-
2 # 微瀾之澗
首先,
少說話多做事,謹言慎行。不參合各種八卦黨!參合八卦之中,除了當時嘴快,心中爽快以外,毫無任何好處。反倒會為你拉來各種不明不白的仇恨。八卦黨不會存有保密意識,將你當時的言語訊息保密,只會將你當時的言談八卦出去。要不怎麼會被稱為八卦黨。
通常八卦黨這些人都是能達到“”閱盡天下新聞,嘴上現場直播。”的境界,什麼“公司的各種花式新聞,老闆的各種花式醜聞,誰是誰的哪位親戚?誰和誰又在為什麼事扯皮。”可謂無事不通,無所不曉,一切盡在其掌握之中的樣子。這種人通常會短暫的吸引大家,“哇!你知道的好多。”但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他們只會嘴炮,且毫無素質。
說到這裡,想起了一個八卦黨的比喻。八卦象酒,小酌怡情,大則傷身,何況還有可能是假酒!今天他把素材提供給你,明天你就可能成為他的素材。因此,不談八卦,遠離八卦黨。
其次,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做好自己分內之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看著來,不摻和到甩鍋黨當中,當然也不做被甩鍋的物件。儘量離這些人遠一些,交情越淡越好。甩鍋黨是職場中很令人討厭的一種型別。
這種人特別愛玩表面交際,今天和你來兩句,明天和他說兩回,搞得和所有人關係都很好一樣。然而卻沒有任何的工作能力,動不動就會捅出簍子,做些錯事。然後將鍋甩給別人。,
例如“”哎呀,領導,我昨天特別忙,所以就將這件事讓小芳幫我做了,她人挺好的,平時我們特別聊得來。真沒想到,工作能力這麼差,哎。”在領導面前表現出極其懺悔的模樣。
嘴上卻表達著幾種意思。“我平時工作認真,不偷懶,要不也不會特別忙。我人緣好,團結精神強,要不然也不會把重任交給同事,增加其的表現機會。領導,你真有眼光,將任務交給了我,不像我,就因為和小芳關係好就將這份重任交給交給他了,結果看走了眼。”真可謂上拍領導馬屁,下表自己忠心。
這種人通常擁有花式甩鍋技術。飛踢在甩,旋轉著甩,上跳下竄的甩,總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的甩鍋能力,常常專挑所謂的老實人做甩鍋物件,專撿軟柿子捏。在他們眼中,反正老實人好欺負,受了氣也只會在心裡安慰自己,“吃一見長一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最後大家都對其退避三舍。
-
3 # 瑞希
職場16年,我悟出的最深刻的道理就是:不同的職業階段,【職業發展策略】是不同的。
1、職業前期,從能力出發,不斷向外探索我剛畢業的時候,對於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模模糊糊,不知道自己喜歡的工作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自己適合幹什麼,所以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
我那會可以選擇的機會不多,所以“先就業再擇業”對於我來說就比較實用。從我的能力出發,看看以我的能力水平能夠匹配到什麼樣的工作,先就業,安頓下來,再慢慢探索。
現在我做生涯諮詢,我發現年輕人的就業觀和我那個時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變化。大家更注重自我的感覺,自身價值的實現。
很多年輕人找工作,喜歡從自己的興趣出發,看看這個世界上有哪些工作能夠滿足自己的興趣。 這個出發點到底好不好?我覺得要分兩頭說。
對於有些家境不錯,有一定社會資源積累的年輕人來說,這是可以的。 但是對於大部分家境普通的年輕人來說,從興趣出發,從滿足自己的需求出發,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能力追不上夢想。
所以很多人開始焦慮,能幹的不想幹,想幹的幹不了,或者勉勉強強幹了一份不喜歡的工作,沒多長時間就辭職了。 在這樣挑挑揀揀的過程中,一晃就混到了30歲,這個時候如果還沒有在一個領域形成有競爭力的技能,就會影響接下來的職業發展。
所以,職業前期,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先從自己的能力出發,先滿足企業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然後再慢慢探索什麼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
這個過程其實是一個不斷向外探索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一直在滿足外界的需求。 很多東西,不是因為喜歡才擅長,而是因為擅長才喜歡。
2、職業中期,從需求出發,不斷向內探索一直滿足外界的需求,到了職業中期,就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你會覺得自己不太開心。
另外,由於高度依附組織,這種職業關係也會比較脆弱。一旦平臺發生問題,會影響自己下一步的職業發展。
所以,到了職業中期,我們應該從自己的內在需求出發,看看外面有哪些工作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這也是我們看到很多35歲以上的職場人開始努力尋求突破職業瓶頸的原因。
我做生涯諮詢發現,做職業轉型諮詢專案的來訪者,年齡多數集中在35歲以上。他們通常在企業有了多年的職業積累,在某一領域也有不錯的職業技能,但是他們發現自己無論怎麼做都不開心或者再往上發展遇到了職業瓶頸。
所以很多人選擇了轉行(行業的轉換)、轉職(職業的轉換)、或者轉行+轉職(行業+職業一起轉換)。
也有不少人選擇了自由職業、創業的道路。 我的一些做生涯諮詢和培訓的同行,有很多人之前是在企業做人力資源。
他們的職業發展前期都是在不停地滿足組織的需求,讓組織滿意,同時不斷打磨自己的技能。 但是到了職業中期,他們發現,無論工作業績如何,自己都不開心,所以他們開始探索自己內在的需求。
3、職業中後期,保持敏銳,不斷迭代升級,內外兼修但是,職業發展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它是一個健康的生態。所以滿足了自己的內在需求之後不能就此停止探索,還應該對外界保持敏銳,不但迭代升級自己的能力,內外兼修。
舉個例子。幾年前,我是兼職來做生涯諮詢這件事,也就是說那時候生涯諮詢是我的“斜槓”,是我在不斷探索的內在需求。
但是現在,當我把這個內在需求變成了一個全職的工作,我不能滿足於一次找到了自己的內在需求就停滯和鬆懈下來,我還得探索新的方向。
比如,有好的專案,我可能會選擇一個團隊創業, 所以,職業生涯的發展,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我們要在動態中尋找自己的發展策略和路徑。
時刻保持敏銳,終身學習不被替代。
每一個人都有夢想。區別僅僅在於,我們是否有力量去實現這些夢想。
那麼,為了夢想,請從現在開始,計劃好當下,這才是最好的生活狀態。
回覆列表
1、沒有什麼喜歡不喜歡,開心不開心,只有錢多錢少。
2、沒有什麼天生強大,你站在風浪裡不動也能上天,所以平臺很重要,但是你不能全依賴它。
3、去年畫的餅,冬天飢寒交迫的時候不抵用,因為已經過期了,不能吃了。
4、口頭上的辛苦了,遠遠比不了多加點錢實實在在的鼓勵,所以人心是被一次次冷掉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