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myhm3397

    《論語·述而第七卷》誨人不倦,語出:先秦—孔子《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示例他一生勤勤懇懇;~;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棟樑之才。李老師勤勤懇懇;~;為教育事業獻出了畢生精力。毛澤東《別了,司徒雷登》:“艾奇遜是不拿薪水上義務課的好教員,他是如此誨人不倦地毫無隱晦地說出了全篇的真理。”清·李伯元《文明小史》二六回:“幸虧那瞿先生誨人不倦……詳詳細細地演說了半天。”

  • 2 # 使用者1931173721557

    原文】17·2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譯文】孔子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於習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別。” 【原文】17·3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譯文】孔子說:“只有上等的智者與下等的愚者是改變不了的。” 【評析】“上智”是指高貴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賤而又愚蠢的人,這兩類人是先天所決定的,是不能改變的。這種觀念如果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去看待,則有其岐視甚至侮辱勞動民眾的一面,這是應該予以指出的。 【原文】15·39子曰:“有教無類。” 【譯文】孔子說:“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類。” 【評析】孔子的教育物件、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他辦教育,反映了當時文化下移的現實,學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變,除了出身貴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階級、階層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種機會。他廣招門徒,不分種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門下受教育。所以,我們說,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開創了中國古代私學的先例,奠定了中國傳統教育的基本思想。 7·25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註釋】(1)文:文獻、古籍等。(2)行:指德行,也指社會實踐方面的內容。(3)忠:盡己之謂忠,對人盡心竭力的意思。(4)信:以實之謂信。誠實的意思。 【譯文】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項內容教授學生。 【評析】本章主要講孔子教學的內容。當然,這僅是他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並不包括全部內容。孔子注重歷代古籍、文獻資料的學習,但僅有書本知識還不夠,還要重視社會實踐活動,所以,從《論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經常帶領他的學生周遊列國,一方面向各國統治者進行遊說,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幹。但書本知識和實踐活動仍不夠,還要養成忠、信的德行,即對待別人的忠心和與人交際的信實。概括起來講,就是書本知識,社會實踐和道德修養三個方面。 【原文】11·3德行(1):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2):宰我、子貢。政事(3):冉有、季路。文學(4):子游、子夏。 【註釋】(1)德行:指能實行孝悌、忠恕等道德。(2)言語:指善於辭令,能辦理外交。(3)政事:指能從事政治事務。(4)文學:指通曉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 【譯文】德行好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善於辭令的有:宰我、子貢。擅長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曉文獻知識的有:子游、子夏。 【原文】7·3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1)為之(2)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3)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註釋】(1)抑:折的語氣詞,“只不過是”的意思。(2)為之:指聖與仁。(3)云爾:這樣說。 【譯文】孔子說:“如果說到聖與仁,那我怎麼敢當!不過(向聖與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厭煩地做,教誨別人也從不感覺疲倦,則可以這樣說的。”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學不到的。” 【評析】本篇第2章裡,孔子已經談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本章又說到“為之不厭,誨人不倦”的問題,其實是一致。他感到,說起聖與仁,他自己還不敢當,但朝這個方向努力,他會不厭其煩地去做,而同時,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誨別人。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與不仁,其基礎在於好學不好學,而學又不能停留在口頭上,重在能行。所以學而不厭,為之不厭,是相互關聯、基本一致的。 【原文】16·13陳亢(1)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2)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3)其子也。” 【註釋】(1)陳亢:亢,音gāng,即陳子禽。(2)異聞:這裡指不同於對其他學生所講的內容。(3)遠:音yuàn,不親近,不偏愛。 【譯文】陳亢問伯魚:“你在老師那裡聽到過什麼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呀。有一次他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裡走過,他說:‘學《詩》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懂得怎麼說話。’我回去就學《詩》。又有一天,他又獨自站在堂上,我快步從庭裡走過,他說:‘學禮了嗎?’我回答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我回去就學禮。我就聽到過這兩件事。”陳亢回去高興地說:“我提一個問題,得到三方面的收穫,聽了關於《詩》的道理,聽了關於禮的道理,又聽了君子不偏愛自己兒子的道理。” 【原文】7·8子曰:“不憤(1)不啟,不悱(2)不發。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註釋】(1)憤:苦思冥想而仍然領會不了的樣子。(2)悱:音fěi,想說又不能明確說出來的樣子。(3)隅:音yǔ,角落。 【譯文】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評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一章繼續談他的教育方法問題。在這裡,他提出了“啟發式”教學的思想。從教學方面而言,他反對“填鴨式”、“滿堂灌”的作法。要求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學生充分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啟發、開導,這是符合教學基本規律的,而且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今天教學過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鑑。 【原文】5·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1)?”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2),賜也聞一以知二(3)。”子曰:“弗如也。吾與(4)女弗如也。” 【註釋】(1)愈:勝過、超過。(2)十:指數的全體,舊注云:“一,數之數;十,數之終。”(3)二:舊注云:“二者,一之對也。” (4)與:贊同、同意。 【譯文】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兩個相比,誰更好一些呢?”子貢回答說:“我怎麼敢和顏回相比呢?顏回他聽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兩件事。”孔子說:“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說的,是不如他。” 【評析】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他勤於學習,而且肯獨立思考,能做到聞一知十,推知全體,融匯貫通。所以,孔子對他大加讚揚。而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顏回那樣,刻苦學習,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學業上儘可能地事半功倍。 【原文】1·15子貢曰:“貧而無諂(1),富而無驕,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3),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謂與?”子曰:“賜(5)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6)。” 【註釋】(1)諂:音chǎn,意為巴結、奉承。(2)何如:《論語》書中的“何如”,都可以譯為“怎麼樣”。(3)貧而樂:一本作“貧而樂道”。(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見《詩經·衛風·淇澳》。有兩種解釋:一說切磋琢磨分別指對骨、象牙、玉、石四種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則不能成器;一說加工象牙和骨,切了還要磋,加工玉石,琢了還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5)賜:子貢名,孔子對學生都稱其名。(6)告諸往而知來者:諸,同之;往,過去的事情;來,未來的事情。 【譯文】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子貢說:“《詩》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舉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談論《詩》了。” 【評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們,都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時對弟子的教育中,就把這樣的思想講授給學生。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社會上無論貧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會的安定了。孔子對子貢比較滿意,在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子貢能獨立思考、舉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讚揚。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個顯著特點。 【原文】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1)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2)。”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與言詩已矣。” 【註釋】(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前兩句見《詩經·衛風·碩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語助詞,相當於“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絢,有文采。 (2)繪事後素:繪,畫。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啟發。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譯文】子夏問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來打扮啊。’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這是說先有白底然後畫畫。”子夏又問:“那麼,是不是說禮也是後起的事呢?”孔子說:“商,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 【評析】子夏從孔子所講的“繪事後素”中,領悟到仁先禮後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稱讚。就倫理學說,這裡的禮指對行為起約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禮節儀式;素指行禮的內心情操。禮後於什麼情操?孔子沒有直說,但一般認為是後於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認為,外表的禮節儀式同內心的情操應是統一的,如同繪畫一樣,質地不潔白,不會畫出豐富多采的圖案。 【原文】11·22子路問:“聞斯行諸(1)?”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註釋】(1)諸:“之乎”二字的合音。(2)兼人:好勇過人。 【譯文】子路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有父兄在,怎麼能聽到就行動起來呢?”冉有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你回答說‘有父兄健在’,冉求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你回答‘聽到了就行動起來’。我被弄糊塗了,敢再問個明白。”孔子說:“冉求總是退縮,所以我鼓勵他;仲由好勇過人,所以我約束他。” 【評析】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貫穿於教育實踐中的一個具體事例。在這裡,他要自己的學生不要退縮,也不要過頭冒進,要進退適中。所以,對於同一個問題,孔子針對子路與冉求的不同情況作了不同回答。同時也生動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特點,即因材施教。 【原文】17·19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譯文】孔子說:“我想不說話了。”子貢說:“你如果不說話,那麼我們這些學生還傳述什麼呢?”孔子說:“天何嘗說話呢?四季照常執行,百物照樣生長。天說了什麼話呢?” 【原文】7·1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竊(2)比於我老彭(3)。” 【註釋】(1)述而不作:述,傳述。作,創造。(2)竊:私,私自,私下。(3)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誰,學術界說法不一。有的說是殷商時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賢大夫”;有的說是老子和彭祖兩個人,有的說是殷商時代的彭祖。 【譯文】孔子說:“只闡述而不創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東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評析】在這一章裡,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則,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從“述而不作”的原則,那麼對古代的東西只能陳陳相因,就不再會有思想的創新和發展。這種思想在漢代以後開始形成古文經學派,“述而不作”的治學方式,對於華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侷限作用。 【原文】9·15子曰:“吾自衛反魯(1),然後樂正(2),雅頌(3)各得其所。” 【註釋】(1)自衛反魯: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冬,孔子從衛國返回魯國,結束了14年遊歷不定的生活。(2)樂正:調整樂曲的篇章。(3)雅頌:這是《詩經》中兩類不同的詩的名稱。也是指雅樂、頌樂等樂曲名稱。 【譯文】孔子說:“我從衛國返回到魯國以後,樂才得到整理,雅樂和頌樂各有適當的安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人格最完美的皇帝,只有一位皇后,沒有任何妃子的皇帝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