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兮有枝
-
2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3 # 此前有座山
一定重要。復興本身不是問題,不必懷疑。關鍵是復興什麼?茲以為古文學習最重要,現在人說話寫字缺少美感,審美不如古人。
-
4 # 知足常樂桃花飛雨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振興復旺的精神脊樑,若自己沒有拿得出手的國學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別人又能怎麼來信服你?
人們對老子《道德經》和儒家孔子《論語》與佛教釋迦摩尼佛與《金剛經》與毛主席的崇拜,都是建立在這些偉大人物的文化思想和民族道德精上的奮鬥崇拜。
一個國家和民族若沒有自己所信仰的國學精神思想文化,其它民族和國家就不會信仰你的。
用武力可以打敗一個強大的國家,但文化和這個國家的國學思想奮鬥的精神可以重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振興。
文化就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奮鬥向前的精神支柱,你若沒有自己精彩奮鬥自強自立的善良法制民主團結穩定穩固自己的國學文化,又怎能立足於世界利益叢林的鬥爭中存活?
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
而一個國家和民族的三寶就是自己向善自強獨立自主向上奮鬥的民主法制博愛尊重他人的國學文化。
社會各文明善良文化的交融互助,是世界人類文明共同的努力追求。
中華文化的復興與國學文化的振興,能讓中國文化走出世界,引領世界文化文明和諧的發展和進步。
一個社會的寬容開放和文化大包容,能使一個國家和民族站立於世界之首。
人先有思想和文化學習,後才有理想和社會抱負責任的積極追求。
中國的國學文化的復興與振旺,能讓華人更自強自信和理性法制和諧文明智慧的。
乘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未自從。
振興自己的國家文化興旺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因為人只有自己知自明自達,才會理解包容一切社會矛盾與鬥爭,而其中自己國家的文化學習和智慧明鑑是非常重要的。
知才達,達則興,興則旺,旺則通,通則暢。
物競天擇,文化引領人的文明與覺知和善良。
夫惟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道通達也,渾兮其若濁,濁兮其若清。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恬淡虛靜,堅守本心,泛德明誨,明心立志,鐵杵磨針,涵養心性。
國學文化是中國文化的脊樑和民族奮鬥向前的指路明燈。
照人,照己,照天照地照萬物。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中國和世界為奮鬥目標。
中國國學文化博大精深,智慧明鑑,底蘊深厚,學之則受益,推之則天下興旺。
-
5 # 道味紅樓這本書
重要,但看什具體內容。中國國學精髓應是老莊道家思想,《紅樓夢》是釋老莊的經書,《道味紅樓》是解《紅樓夢》的鑰匙。
-
6 # 宇宙天文宗師
〔宇宙定律〕
一 、物質的電磁力{吸引力}{反推力}
物質存在電磁力,同一種物質介質相互吸引,不是同一種物質介質相互推。多的物質會把少的物質推成圓球,因為兩種物質都在推,而且同一種物質任何一點推力都一樣大。推力又稱為反推力反推力是很均勻的力。被推成球型的物質任何一點向外發出推力都一樣大,但兩種物質的反推力不一定是一樣大。又因兩種物質都在使勁推少的物質被迫成圓球。圓球是物質組成的不是空的所以有個球面稱為圓球面。圓球面所受到的反推力越往球中心力線越密承受的推力越多。因圓球面任何一點都承受來自各個方向的力必然有一條力線經過球心垂直於球心,所以從球面到球心越往中心垂直力線越密越多所受到反推力也越大。故而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最大。故而越遠離球心所承受的反推力越小越少。
只要中心有物質壓力重力的天體,它的最外層表層必須是球形(圓球),天體的球面如果變成方形……中心不但沒有物質壓力而且重力也不存在。
二、光聚焦 能量聚焦、熱能量聚焦、正負(反)能量聚焦
光與一切物質同在充滿整個物質世界。太陽、恆星、一切星系是光聚焦取得能量,只有光永遠聚焦才能永遠發光發熱。我們看到的會發光發熱的星星、星系、恆星、太陽、行星中心,行星的衛星中心、地球中心、小行星中心、慧星中心、都是光聚焦的中心。 星星、星系、恆星、太陽、行星的外面外層都有一個圓球面可以光聚焦到中心。圓球面是平凸透鏡、凹凸透鏡, 只要形成平凸透鏡、凹凸透鏡就可以光聚焦。
光聚焦……光是用不完的迴圈的。
三、對環流層{上層與下層對環流}
自轉與公轉運動的動力層,宇宙間天體的公轉自轉都是有對環流層推動帶動運動的。同一個星球自轉有對環流層推動自轉……公轉有對環流層帶動運動,自轉與公轉運動是二個環流層,二個對環流層不是在同一個中心上的。沒有大氣層或有大氣層大氣只對流不進行對環流的星球(孤獨行星、流浪行星)、行星、小行星、行星的衛星是一定不會自轉的。
♥♥♥………………………………
【真實的宇宙形態結構】
宇宙是時間無限空間無涯物質有限世界。空間存在著一個一個大型的物質世界它們是沒有相連被真空隔離。各個物質世界都遵循同樣的物理規律,我們生活在其中一個大型物質世界裡。
我們的大型物質世界最多最外層的物質緊緊的吸引在一起它的外型是可以任何形態。它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大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我們就在其中一個大圓球面裡面。這個大圓球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總星系。總星系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在總星系圓球面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大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銀河系它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銀河系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大圓球就是我們的圓球太陽系它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太陽系內最多的物質又把比它少的一切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許許多的圓球每一個圓球都有一個圓球面及一箇中心,其中一個就是地球系(包括月球),地球是中心它的圓球面在月球之外,地球氣態圓球面內的最多氣態物質又把月球及其他各種各樣不相混合的氣態物質反推成一個一個圓球。
這些大大小小從大到小的圓球剛剛形成光‘就聚焦在它們的中心點上使中心發光發熱,太陽、行星中心、銀河系中心、總星系中心、星系中心、恆星都是有光聚焦才發光發熱的。因光聚焦在中心點上發光發熱就會發生對流 對環流。每一箇中心點上有一組或多組對環流層,接近中心的對環流層可帶動中心轉動自轉,遠離中心的對環流層可推動天體、星系、恆星、物體、物質、行星等等繞中心公轉。月球有氣態層只有區域性的對流沒有對環流所以沒有自轉只有公轉,月球公轉是地球最外面的一組對環流層推動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其它行星的衛星公轉類同。靠近地殼的對環流層(有對流層與中間層組成交替環流)帶動地球自轉其他行星自轉類同。地球月球在同一個圓球面內被太陽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太陽公轉的其他行星公轉類同。太陽系圓球面內全部行星被銀河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其他恆星系公轉類同。銀河系圓球面內的恆星系被總星系的對環流層推動繞總星系中心公轉的其他星系仙女系公轉類同。總星系圓球面內的星系被更大的對環流層推動繞更大的中心公轉。就這樣以此類推外面外層到底有多少層次我不敢下決定…… 根據天文文明可能有三十六層。我們是被套在圓球內從最大的圓球一直到最小的圓球……大圓球套比它小的圓球。就這樣圓球中有圓球,我們是被幾十層的圓球套著。
-
7 # 手機使用者3721253154舒
一個國家固有之學問
一一季羨林
所謂國學/仁者見仁/智者見者
總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上…
-
8 # mulin30311368
復興國學,首先要弄清處兩個問題。
第一,什麼是國學。
第二,有沒有必要復興國學。
第三,怎麼樣復興國學。
目前,人們對國學的內涵和外延並沒有統一的認識,因此無法界定國學的邊界和核心。一致一些封建迷道德的垃圾、宗法勢力、惡俗氾濫,不少人大作國學的幌子騙人錢財。還有人認為復興國學就是復古,就等於重新復興儒學或儒道釋。
-
9 # 程林4721
復興國學非常重要。但是在復興國學中,必須先要懂得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用這兩個思維就能夠辨認出封建王朝時代的傳統文化和所謂的國學,用這兩個思維才能正確的找出什麼是精髓什麼是糟粕,如果不復興國學,你永遠找不到傳統文化的精髓和糟粕。因為傳統文化早已經貫穿到中華民族的腦海之中,代代相傳永遠也不會忘掉的。我認為現在發揚的那些國學基本上沒有找到精髓之處,大多數都是糟粕。特別是在媒體上的講座基本上就沒有什麼精髓可言。國學中最多的糟粕就是易學論述,如果用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就能在這些糟粕之中找到精髓之處。這些精髓之處是口口相傳留下來的,在文獻資料中你是永遠也查不到的。但是這些口口相傳,也不能確定它就是真實的。這就需要用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去分析,用這兩個思維去分析口口相傳和文獻記載的國學傳統文化資料,去對照。就能夠找到什麼是精髓什麼是糟粕,用好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才能使人懂得什麼是讀書懂書見事明事和與時俱進的道理。例如儒道兩位傳教鼻祖一個是孔子,一個是老子。我們用兩個思維去分析這兩位鼻祖。先說老子,老子並沒有傳教,所謂的道德經是老子出函谷關時,受到官員們的挽留,官員們知道老子是學問最高的人。向高人討教為官之道,這些官員的目的就是想要作為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老子也不好拒絕,就給這些官員們留下了一篇警世名言,意思是告訴這些官員們,要想做個好官,就得要遵守這篇警世名言才能夠做到愛民如子好官。後來有文人墨客錯解了這篇警世名言。把這篇警世名言錯解為人人思想理念遵守的道德經。其實不言,這篇警世名言不是為百姓所提出的而是對官員和管理者所提出。這篇警世名言為什麼被錯解了?就是因為受到了孔子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影響,認為孔子也向老子請教過。錯誤的認為孔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向老子請教過來的。所以把老子的警世名言錯解為道德經。第1個錯解的就是老子的道德經裡面的第1句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道就是遵守。道可道意思是說,你要遵守的道是為一方百姓的平安而不是為了你的升官發財。這個道是非常規的道,這就是一個做好父母官遵守的道。所以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可名意思是說你的名要留給你一方百姓心目中的好的印象名譽,而不是為你光宗耀祖留下的名義。比如說不能像那些苦讀詩書者為的是德高望重光宗耀祖留下的美名。這樣的名義是人人都想得到的是正常的名義。你的名義是為人民而著想,不是為自己光宗耀祖而著想。這個名義是個非常規的名義,可它是做好父母官所遵守的名義。我為什麼要這樣解讀這兩句話的含義?因為老子是在函谷關為官員們的請教所提出的,這就是見事明事的道理。這種場合是函谷關的官員們向老子請教。老子也是在這種場合下留給官員們的警世名言。如果老子也像孔子一樣是為了傳教育而寫出的這篇所謂的道德經。那我的這篇解讀就是完全沒有道理。這就是用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得出的結論。
-
10 # 文化指路人
國學是一門很深的學術,國學是包括傳統文化和學術,其中有古人的思想、哲學等多方面,比如先秦經典,當然也可以指古代學說,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諸子,先秦諸子的思想對傳統文化具有深遠的影響,如何治理國家,慢慢形成了傳統文化觀念。
有的人否認國學,復興國學對中國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作用和現實意義,沒有哪個國家不需要其獨特的、積極向上的國學精神底蘊做支撐,俗話說:“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國家成立背後的精神性的東西就是國學,如果沒有復興國學,這個國家就不能自立。
《左傳》裡有一句話“國於天下,有與立焉”,國家要有足以立國興邦的基礎,其中民族文化就是立國興邦的必要條件,如果國家失去了精神文化,那麼這個國家就不能立足於天下,一個國家立國興邦的基礎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和凝聚力。
人們把國學叫做國魂,即國家的靈魂,如果國家失去了文化凝聚力,透過國學去提升自身的內涵、見識與修養,國學復興是可以震動世界文明的。
回覆列表
我看來,重振國學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至少有以下四點:
1、對於促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鞏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指導地位有重要意義。毛澤東同志在1940年撰寫的《新民主主義論》中就明確指出,“中國共產主義者對於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應用也是這樣,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地統一起來,就是說,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處,決不能主觀地公式地應用它。”我記得池田大作先生在與湯因比先生在“展望二十一世紀”的對話中就曾經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為共產主義在中國的生根發芽提供了良好的精神環境。他說,“中國之所以比較容易接受共產主義,可能是華人在傳統上具有合理主義的思想。”中國傳統文化是資源豐厚的文化,批判其糟粕,吸收其精華,非但不會影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文化體系的主導地位,而且還能夠與之交融,促進並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也許可以這樣說,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從而創立了新中國;今天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必須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學的優秀傳統相結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功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重振國學對於傳承中華文明,實現文化認同與民族認同意義巨大。一個民族要想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文化。重振國學可以扭轉一個時期以來華人對本民族文化的陌生和疏離,透過培養對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來實現華人的文化認同和文化歸屬。國學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和靈魂,不論大陸,還是香港、澳門、臺灣都擁有同一部歷史,同一種文化,同一種語言,同一種文字。我們的傳統文化是連線華人世界的文化之橋,心靈之橋,血脈之橋,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3、對於提升華人道德水準,維持良好的社會秩序意義重大。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日益增強,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中國正處於一種新文化新道德養成的關鍵時期。在構建社會主流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過程中,傳統文化中的一些道德準則和倫理規範,如“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是具有普世價值的,完全可以在與時俱進的基礎上加以利用。
4、對增強中國文化競爭力,增強國際影響的意義重大。當今時代,雖然文化多元化的要求已成為全球性的呼聲,然而,現代社會的話語霸權、文化霸權同樣存在。在與強勢文化的爭奪中,放棄自身固有的傳統文化就意味著全盤西化,就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優勢。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弘揚中國民族傳統文化、振興國學,不僅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協調發展的需要,而且也是應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增強綜合國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世界各地的漢學家都在積極研究並加以利用,我們更沒有絲毫道理不去繼承、不去推動,不去發展。
由此可見,國學不僅是我們建構和諧社會賴以取資的文化資源,而且是思想理念資源,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