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辯證哲學論

    安史之亂並沒有怪楊玉環,安史之亂的起因在楊國忠。楊國忠與安祿山爭權,多次給唐玄宗上書說安祿山必反,所以安祿山才以“清君側”的名義造反。

    安祿山開始甚被唐玄宗和楊玉環寵幸,寵幸到什麼程度呢?《資治通鑑》中記載,安祿山晚上可以留宿楊玉環的後宮,並且脫光衣服讓楊玉環給他洗澡,在李隆基晚上不在楊貴妃那的時候,後宮還常發出很奇怪的聲音(你自己想想發出的是什麼聲音吧),李隆基知道這事後並不怪安祿山,多豁達。安祿山比楊玉環大17歲,楊卻稱安為兒子,可見,多大的厚愛啊,想想都羨慕!所以,安祿山在如此被寵幸的時候,楊國忠開始擔憂自己的地位可能會動搖,所以反覆上書安祿山要造反。在唐玄宗西逃的路上,亂兵為了自保,殺死了楊國忠,而楊國忠是楊玉環的哥哥,殺死楊國忠後士兵們怕楊玉環報復他們,所以,把安史之亂的起因,歸於楊玉環身上,導致了“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的悲劇。

  • 2 # 傻吃悶睡871

    安史之亂真的怪楊玉環嗎?為何將亂朝之罪強加在一個女人身上?

    安史之亂與楊玉環有關,但作為女人,她僅僅是次要因素,禍亂的真正根源在於兩點:

    一是唐明皇晚年的驕奢荒淫,朝綱敗壞;

    早年的唐明皇勵精圖治,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打造出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開元之治。但其後他便飄飄然,貪圖享樂。先是罷黜張九齡,任用李林甫。《資治通鑑》總結李林甫的四大奸惡:一、媚事左右(宦官),迎合上意,以固其寵;二、杜絕言路,掩蔽聰明,以成其奸;三、妒賢嫉能,排抑勝己,以保其位;四、屢起大獄,誅逐貴臣,以張其勢。 致令朝政昏昏,烏煙瘴氣。

    其次,看上兒媳楊玉環,先度為道士,再納為貴妃。因年齡相差34歲,為討楊妃歡心,便對楊家大肆封官封爵。譬如:追贈其父楊玄琰為太尉、齊國公;其叔楊玄珪為光祿卿;宗兄銛為鴻臚卿;錡為侍御史;釗為右丞相;三個姐姐分別封為韓、虢、秦三國夫人。如此無節制地胡亂封賞,國政敗壞到何種程度?以至李白不能為官,杜甫考不上進士。

    另外,重用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埋下了最大的禍根。由於開元之治,唐王朝國力極為強盛,唐明皇也相當膨脹,總想開發疆土。便提拔安祿山為幽州范陽節度使,並非常寵愛,常呼安祿山為“胡兒”。這是因為:唐明皇(685-762)比安祿山(703-757)年長18歲,安祿山是北方胡人,故稱。

    由於唐明皇常喚安祿山為“胡兒“,楊玉環也跟著喊“胡兒”。但楊玉環一喊“胡兒”不當緊,安祿山當即跪拜楊玉環,口裡連連喊“媽”。於是,唐明皇就勸楊玉環認安祿山為乾兒。實際上,安祿山比楊玉環年長16歲。

    認安祿山為乾兒後,楊玉環又為他舉行乾兒洗禮,將安祿山用大襁褓包起而摟在懷裡,讓人用轎抬著,在京都長安遊玩三圈。從此安祿山每次進京,總到後宮拜見楊玉環。以至白居易《長恨歌》“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凝脂”,《詩經•衛風•碩人》“膚如凝脂”,貌美而淫蕩、與好幾個男人私通的衛莊公夫人——莊姜的典故,暗比楊玉環。

    正因為楊玉環與安祿山有這種關係,同時安祿山又重兵在握,並且他又看到了當時王朝昏沉的內幕,所以就有了後來的安史之亂。

    應當說,安史之亂與楊玉環有關聯,但楊玉環不是主要因素。但封建文人不敢批評貪圖享樂、而又錯用李林甫和安祿山的唐明皇,卻把罪責歸結到楊玉環身上,所謂“紅顏禍水”、“女人禍水”等等。

    對此,晚唐詩人羅隱早已有詩《西施》

    家國興亡自有時,

    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

    越國亡來又是誰?

    並且羅隱還有《帝幸蜀》

    馬嵬山色翠依依,

    又見鑾輿幸蜀歸。

    泉下阿蠻應有語,

    這回休更怨楊妃”

    “阿蠻”,唐明皇乳名。

    封建文人不敢說真話,便發明“紅顏禍水”、“女人禍水”的論調,讓美女一次次地充當了背鍋俠。安史之亂亦是如此。

  • 3 # AQuando

    安史之亂之所以會拿楊玉環出來說事,不僅僅是潑汙水那麼簡單。封建王朝,一個皇帝老公沒死的女人很難左右朝政,但是她的兄弟們可以。

    1.楊玉環如果只是老老實實的做一個妃子,讓皇帝賞賜她兄弟一個坐吃等死的爵位,就絕對沒有那麼多罪名給她。但是她沒有,她不僅透過枕邊風給自己哥哥楊國忠爭取了朝廷一席之地,更是協助楊國忠往唐庭塞了一大堆親朋好友。楊國忠此人,沒有做宰相的才能,他只是喜歡錢財詮釋。

    2.安祿山造反之前的準備不可謂不充分,河東和中央官員對安祿山的彈劾和雪花片一樣,但是沒有引起玄宗的重視,可以說安祿山討好玄宗的確有一套,另外一方面就要歸功於楊國忠和楊玉環了,所以後妃真的不應該接近朝臣,這不是穢亂宮廷那麼簡單。

    安祿山開開心心的準備了那麼多年,一擊必殺,以一己之力搞垮了大唐,楊家功不可沒。唐玄宗昏聵,楊玉環不守規矩,楊國忠貪心,這一家子沒有一個是冤枉的,誰說女人就只負責陪睡不該為國分憂的,看看蕭燕燕。唯獨高力士是最冤枉的,他一個死太監,對皇帝忠心耿耿有什麼錯,最後聽說玄宗死訊吐血而已。

    玄宗昏聵和楊氏一族只是安史之亂的一個小章節,安史之亂的原因很複雜,以後再扯。

  • 4 # 西山講歷史

    男人沒本事,就喜歡把錯誤推到女人的身上,中國的歷史一直有這個傳統。畢竟古代一直強調“紅顏禍水”,比如史書上把夏朝滅亡的原因推到了妹喜身上,商朝滅亡推到了妲己身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王朝衰落和滅亡的原因推到女人身上是最簡單的脫罪辦法,畢竟史書都是男人寫的,男人們總不能自黑吧。

    任何歷史事件的爆發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產生的,但是人的思維總是喜歡簡單化的故事。比如和大家講安史之亂主要是由於中央政府和地方軍閥矛盾日益加深、北方遊牧民族和漢族的矛盾不斷積累、唐玄宗年紀變大疏於處理朝政,朝廷內部矛盾重重這三個原因促成的,大家肯定不愛聽,也不願意接受。

    如果和大家講,安史之亂是由於唐玄宗迷戀楊玉環,安祿山也對楊玉環有想法,然後就發動了安史之亂,這種帶有桃色事故的故事大家就特別願意聽,也特別願意傳播。人總是願意接受自己喜歡的東西。

    真實的歷史總是很乏味很無聊,但是包裝過的歷史故事不一樣,大家喜歡聽什麼,就會有人編什麼樣的故事出來。有人願意聽,有人願意編,所以我們印象中的歷史就變成了現在這樣,王朝滅亡大多是因為一個女人的破壞,沒有這個女人,王朝一定沒事,遠的背鍋俠是妲己,近的背黑俠是慈禧。

    說到慈禧,如果沒有慈禧,就是換其他皇帝,就能保證一個農業國打敗英國這樣的工業國嗎?近代的苦難是兩千年帝制的積弊的總爆發,但是我們還是習慣把它推到一個女人身上,防佛只要找到了背黑鍋的女人,男同志們就覺得國家衰落和他們沒關係了。

    在中國古代,女人一直被壓制,幾乎所有的政治活動都是男人在搞,男人們實在不行了,才會由女人們出面。就這樣一個權力格局,大家把王朝衰落和滅亡的鍋扣在女人身上合適嗎?

    所以,楊玉環不應該背安史之亂這個鍋,安史之亂的爆發和楊玉環沒多少關係,但是無良的男人們總是喜歡替自己開脫,找個女人背鍋。

  • 5 # 鴻觀大歷史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中國歷史上將國家滅亡的責任歸咎在一個女人身上的事件太多了,例如周幽王為了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斷送了江山,商紂王被妲己迷的神魂顛倒,建造酒池肉林用炮烙之刑殘害賢臣,將天下財物聚之鹿臺,西施作為越王勾踐的貢品獻給吳王夫差,讓吳王夫差沉醉在溫柔鄉中,而不理朝政,最終被越王勾踐復仇成功。

    這些都是美女誤國的典型案例,但是歷史上的真實卻不是這樣,這些故事有些是後人杜撰,有些本身就有歧視女性的色彩在裡面,因為封建時代女性地位十分低微,還有一些只是新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統治的一種手段而已。

    楊玉環也未能倖免,只是因為唐玄宗的寵愛就要被安插莫須有的罪名,其實他也只不過是唐玄宗的一個玩物而已,她只是特定的歷史產物,唐玄宗寵信楊國忠也不是他能左右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唐玄宗前期勵精圖治,創造了開元盛世,後期寵信奸臣,沉迷享樂,才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

  • 6 # 羅塘灣

    安史之亂的發生有其必然與偶然因素,當然不能怪楊玉環。歷來指責女人是禍水,是錯誤的。當然,楊玉環對於安史之亂的發生有一定的副作用。安史之亂有以下必然原因:

    第一,朝廷政治黑暗,奸佞當道,是叛亂的主要原因。公元618年,李淵李世民父子建立唐朝,歷經貞觀之治、高宗和武則天時期,到了李隆基繼位時,唐朝國力強盛,疆域遼闊。李隆基繼位之初,重用姚崇宋璟等賢才,勵精圖治,唐朝達到了強盛巔峰,史稱“開元盛世”。但是天下承平日久,百姓安居樂業,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李隆基在後期開始變得享樂起來,先後重用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和只知搜刮民財的楊國忠為相。政治上的黑暗,特別是李林甫建議李隆基重用、信任安祿山,給安祿山史思明叛亂以可乘之機。

    第二,地方軍事力量的強大,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也得叛亂髮生的主要原因。唐初,李世民為拱衛中央政權,實行府兵制,另立戶籍,戰時為兵,閒時為農。但歷經了唐初建國以來一百多年的發展,府兵負擔沉重,弊端顯示出來,到了天寶八年,府兵制已經瓦解,拱衛京師的兵力嚴重不足。而由於唐朝一百年來的開疆拓土,疆域遼闊,為加強對邊境的統治,李隆基設立節度使,一般掌握了幾個州的行政、軍事、財政等所有的大權,逐漸形成與中央政權分庭抗禮的局面。而安祿山叛亂的時候,身兼三個地域相連的節度使之職,平盧、范陽、河東三鎮兵馬20多萬,比朝廷的兵馬還雄壯,必然使安祿山野心勃勃。即便沒有楊玉環與李隆基的耽於享樂荒廢政事,安祿山也一樣會覬覦皇帝位子遲早叛亂。

    第三,唐初李世民滅突厥,擒頡利可汗,把部分突厥人口內遷至河北一帶,即安祿山所轄三鎮一帶。這些人口經過一百多年的休養生息繁衍出更多的人口,而漢化程度較低,接受儒家忠君愛國的思想不深,對朝廷的忠誠度有限,也是叛亂的原因。

    所以說,楊玉環對於導致安史之亂的作用很小。

  • 7 # 微風之語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妾身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深宮婦人,和大多數的女人一樣喜歡有權有勢的男人,愛慕虛榮,貪圖享樂僅此而已。妾身是生的得漂亮,難道漂亮也有錯嗎?就應該背混亂朝政之罪的鍋嗎?真是冤枉呀!

    其實楊玉環最開始的時候是唐明皇兒子壽王的王妃,後來被唐明皇看上,並佔為己有,這也是唐明皇寵愛楊玉環卻不封其為皇后的原因,畢竟名不正言不順。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玉環自從做了貴妃享受榮華富貴以後,為了感激孃家人的養育之恩,把孃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及沾親帶故的人都封官加爵,享受富貴,其中最大的官就是宰相——楊國忠。

    要說唐明皇在最初做皇帝的時候也是很有雄才偉略的,到了中老年以後就有點貪圖享樂,變得懶惰了,特別是耳根子特別軟,親小人,遠忠臣,在人才選用方面更是目不識珠,選擇讓口蜜腹劍、心術不正的李林甫做宰相,李林甫是個特別善妒的兩面人,由於他本人沒有什麼才華,所以特別排斥朝中文人異士,為了自己的位置不受威脅,李林甫向唐明皇推薦使用胡人,認為胡人都大字不識幾個好管理,就在此時把“狼外婆”安祿山給招來了。

    作為一個有能力的決策人,選拔人才很重要,在任用李林甫這種諂媚的小人就是一大禍端。

    後來由於唐明皇的昏庸和放縱,安祿山和楊國忠兩個最大派系之間爭寵內鬥不斷,楊國忠仗著裙帶關係不把大老粗的安祿山放在眼中,處處排擠暗算,安祿山也不是吃素的,安祿山對於楊國忠的挑釁,開始的時候礙於楊貴妃的面子一直隱忍,而楊國忠也越發猖狂,甚至暗中派人刺殺安祿山。

    安祿山雖然表面上不動聲色,暗中卻聯合史思明調兵遣將以“清君側,誅殺楊國忠”為由起兵造反,也是後來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給了唐明皇政權致命的一擊,唐朝從此落敗,而安史之亂最大的導火索是楊國忠。

    對於楊玉環來說,她是無辜的,如果唐明皇把前朝後宮分開來管理,楊玉環也就是唐明皇的一個寵妃而已。

  • 8 # 麼麼兔小小隻

    安祿山,足底有兩顆痣。這種人,對待工作,都習慣性提前安排好,做任何事,都淡定從容,而且體力充沛,精力旺盛。久了就發現自己做什麼都非常容易,做什麼都跟玩似的,覺得做皇帝也非常容易,於是決定,做皇帝。

    安祿山想做皇帝,無非是因為覺得做皇帝容易,而且不喜歡對著自己都瞧不起的人下跪賠笑臉。

    原因並不複雜,跟楊玉環沒關係。

  • 9 # 石頭城富哥

    安史之亂怪不得楊玉環,她只是一個被皇帝無節制的寵幸的、能歌善舞會討得皇帝歡心的一個漂亮女人而已!她在政治上沒有野心,從不過問政事。

    李隆基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生性英明果斷、多才多藝、通曉音律,儀表雄偉俊麗。李隆基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又稱唐明皇,他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唐王朝此時疆域廣闊,軍事上直接與中東波斯對抗,在中亞風生水起,巴爾喀什湖是中國的內湖,大詩人李白就在巴爾喀什湖出生,鹹海也被中國納入囊中,北部整個蒙古高原都在唐王朝的輻射之下,使得遊牧民族根本沒有實力與強大的唐王朝相對抗。此時唐王朝的都城長安(現在的西安),隨處可見外華人,商貿發達,居民夜不閉戶,不用害怕盜賊,強大的唐王朝此時欣欣向榮,且對外的擴張還在繼續。

    唐明皇李隆基晚年的時候逐漸怠慢朝政貪圖享樂,寵信奸臣李林莆、楊國忠等,且寵愛貴妃楊玉環,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名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的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為唐朝由極盛逐步走向衰弱的轉折點,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朝又延續了大約150年,但統治的地域已大大縮小,人口也沒有盛唐時期的一半多了。

    將安史之亂、亂朝之罪強加在楊玉環這樣一個弱女子身上,無非就是當時的當政者給自己施政失敗的一塊遮羞布罷了!

  • 10 # 眠琴聽風雨

    安史之亂不過是唐朝制度,政治腐敗的必然結果,亂朝之罪的大鍋楊玉環一個人可背不起。

    開元年間,唐玄宗還是很給力的,勵精圖治,重用賢臣,革除弊害,而且鼓勵生產,使得天下太平,人民也算安居樂業,經濟繁榮。這一歷史時期被稱為開元盛世。

    唐玄宗看到自己做出了一番成就,於是開始膨脹,逐漸喪失了積極進取的精神,開始貪圖享樂,驕奢淫逸,不問政事,後面來不辨是非,親小人,遠賢臣,貪腐盛行,大唐逐漸衰落,人民矛盾日益加劇,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爆發。

    如果說楊玉環亂朝,是不客觀的。在楊玉環入宮之前,唐玄宗就已經過著荒淫無度不理政事的生活。楊玉環不就是他用不正當手段得來的嗎,按理說人家做王妃做的好好的,被強行帶入宮中,其實楊玉環也算是個受害者。從最開始是,到最後也是。

    公元755年,節度使安祿山摔兵二十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當時有人奏報安祿山造反,唐玄宗還認為是厭惡安祿山的人編造的謊話,根本不相信。

    等到他相信安祿山造反是事實,早已經來不及調回唐朝精銳部隊,由於晚年的唐玄宗昏庸無能,親小人,身邊也就都是些無能之輩。眼看著長安被攻破,只好帶著貴妃以及皇子皇孫等逃離長安,後又在馬嵬坡遭遇兵變,馬嵬坡也是楊玉環生命的終點。

    書寫歷史的人把唐朝的衰亡都歸咎於一個女人,不過是因為封建社會,男人把女人看成自己的附庸,名利場上的裝飾,成大事則是男人,鑄大錯,則是女人。歷史上,替男人背鍋的女人,還很多。

    楊玉環雖也有錯,她窮奢極樂,嗜寵驕橫,還干預政治,朝廷用人,但是最大的過錯不是應該是唐玄宗嗎。一國之君,不顧人倫,搶奪兒媳,驕奢淫逸,不理朝政,昏庸無能,晚年的唐玄宗太漂了,太膨脹了,終於,唐朝也就衰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拍攝純色背景的美女人像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