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湘俚伢子
-
2 # 話農點精
馬鈴薯,也就是土豆!幾月份種植最合適,如何種植最好!這就如提問者所問,要因地方而論,分季節而種植,才會高產。我見過南方常年種植不收的,也見過北方要保溫留種的。所以地域性溫度對馬鈴薯來說很重要。馬鈴薯適合生長溫度大概在16-20攝氏度左右為最佳,低於2攝氏度以下,種薯會產生凍害,科學種植才是量產收穫季。
以我家鄉為例,座標湖北省恩施市。家鄉地處山區,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冬春最冷會達到零下0-6攝氏度左右,熱天高溫也會上達36攝氏度左右,常年雨水充沛,冬天會下霜雪。在這樣的一個自然環境下,我家鄉也是以農業為主的種植山地,山大人稀。其中土地中以種玉米,土豆為主,來解決口糧問題和創收。當地土豆種植都是按季節來制定種植的,並且以此來迴圈多年,並且通用大多地方,此種方法產量較高。
每年農曆十一月下旬,當地會整土開始種植馬鈴薯,最晚在農曆正月內要播種完。播種以套種的居多,套種玉米。這樣的種植就要講究行距株距,其行距大約為1.15米左右每行,中間套種一行玉米。株距為20公分左右,玉米要等來年農曆三四月份開始播種,兩者互不打擾,以這樣高效利用土地來創收。也可單獨種植馬鈴薯,但要調整行距,株距不變。馬鈴薯起行按株距行距放種完成後,在株距空閒處放化肥施底肥,化肥可用適宜的複合肥,也可以用農家肥加複合肥的模式施放底肥。種薯底肥放完就是起土履蓋了,以行為準起壟履蓋利於田間管理,利於馬鈴薯生長。履蓋表土以10-15公分左右為宜。起壟種植完成後,在來年的農曆二月中下旬左右,馬鈴薯芽出土面時,再追加一次苗肥肓苗,以尿素或農家糞水肥為宜,注意不可正面施,以側空閒位施為宜,避免影響化肥燒苗。在追肥後基本上不用再管理了,坐等農曆小滿節後開始收穫馬鈴薯了。其種植方式基本上都是豐收年。
以上就是我家鄉種植馬鈴薯模式,僅供參考,寫出部分只是大概,和當地適宜技術,不可照搬。
-
3 # 洞庭清水塘
清水塘這是湖南洞庭湖區,馬鈴薯種植時間通常在2月份,也就是過完年後就可以開始種植了。而且,我們這種植馬鈴薯都叫做“點土豆”。馬鈴薯種植時間不能太晚,太晚就會影響後面的產量。
如何種植好?馬鈴薯種植不能連作,所以選擇種植馬鈴薯的地塊必須錢兩到三年沒有種植過馬鈴薯,如果叫做馬鈴薯是很容易出現更多的病害,嚴重的影響產量。
馬鈴薯都是用種土豆作種切塊後進行播種的。切塊後最好放草木灰裡面攪拌一下,這樣可以讓草木灰吸乾切面的水分,並且草木灰還可以將切面的病菌殺滅掉從而避免切面容易腐爛的問題。
馬鈴薯最好是起壟播種,起壟前將地塊整理好,施加好基肥,每畝最好用有機肥1500公斤左右隨著翻地施入土中。起壟間距控制在30公分左右,播種是株距控制在20-25公分。播種的時候,馬鈴薯芽眼最好是側向放置,避免切口向下放置,並最後用細土將種薯覆蓋。細土覆蓋後,再用稻草覆蓋上面然後淋水。
-
4 # 基層農人
馬鈴薯幾月份種最合適?如何種植最好? 座標:甘肅天水,我們這兒雨水比較少,種植的莊稼也無澆水條件,只有靠天吃飯,雨水合節,莊稼還有個好收成,如遇乾旱就只有看來年的收成了,因此要根據本地自然條件差異,合理規化作物種植方式和種植時間,儘量讓收成好點,避免和降低最大損失。 馬鈴薯幾月份種最合適?南北各地氣溫差異性很大,種植時間很難統一,沒有一個準確的種植月份,象在南方溫度高現在就可以種,而在我們甘肅天水2月18號還是大雪冰凍天氣,再過一個月可能都無法種,由於馬鈴薯種植氣溫穩定在5℃以上時就可以下種,所以南北氣溫差異決定了種植月份,適宜本地種植的時間,就是最合適的種植月份。 象我們甘肅天水種植馬鈴薯,從4月份開始種植,直止早小麥收割後都有種植,為了避開馬鈴薯開花期正遇高溫影響,一般稍遲些種植產量高,雖然覆膜種植可以提前,但對於無澆水條件的地塊不適宜種植,即使在覆膜紙上插有雨水進水孔,雨水也不能被很好的利用(去年試過顆很多很小產量很低)。 如何種植好:根據我們這兒的種植經驗,①一般選黃壤土或土壤疏鬆性好的土壤,半陰溼性和光照時間短的地塊,能避免高溫影響,減輕乾旱,球顆膨大效能好,能大大提高產量。 ②在種植時以切塊種植最好,塊莖水分充足能保證出苗快出苗壯出苗齊。 ③施底肥以農家肥和磷肥為主,進行溝施(溝種法)或穴施(穴種法),一般不施氮肥,等培土起壟時再追施。 ④種植時一般塊莖溝種或穴種,每穴2個切塊最好,穴距放在40公分,行距放在60公分,利於生產培土。 ⑤出苗後查苗補苗,中耕除草,待苗秧20公分左右時,藉助雨水墒情,追施尿素或其它化肥,化肥距苗保持10左右,不能太近,每穴一小撮(每畝把握在10~15公斤),邊施邊培土起堆(必須要培土起堆或起壟),不要超過15公分,堆土飽高,薯球膨大效能越好。 ⑥培土起壟後,就要加強病蟲害預防,保證馬鈴薯正常生長。 ⑦結來語:以上就是我們甘肅天水無水澆條件,旱地種植馬鈴薯的全過程,可能因為水澆條件和氣候差異的不同,各地種植時間和種法不一樣,但適合本地的就是最好的。
-
5 # 大紅人
馬鈴薯種植和幾月份不重要,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馬鈴薯的最佳播種氣溫是零上5度。中國是馬鈴薯種植大國、和消費大國、總產量佔世界20%以上、馬鈴薯產量高、易種植及病蟲害少,所以在中國各地都有種植、並且開發出很多馬鈴薯新品種、中國並且在馬鈴薯種植技術方面有很多專利性技術、使馬鈴薯產量不斷提高、因馬鈴薯的產業鏈非常長、所以馬鈴薯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下面小編談談關於馬鈴薯種植技術的一點意見。
1、馬鈴薯的生長習性:馬鈴薯適應溫度是16攝氏度到18攝氏度、如溫度超過26攝氏度徑塊就停止生長、所以說馬鈴薯適應氣候涼爽的氣候環境、並且馬鈴薯有休眠的特性、溫度在0---4攝氏度時它的休眠期可長達3-------6個月、所以馬鈴薯耐儲存。
2、馬鈴薯種植技術要求:所以在種植前首先打破馬鈴薯的休眠期、把馬鈴薯拿到溫度10攝氏度左右的地方進行催芽、確保出苗率。當馬鈴薯芽頭開始出頭的時候開始把種薯按芽頭進行切割成約30---50克的種塊、並用2%的高錳酸鉀消毒處理,或者用草木灰進行拌種、並且要進行曬乾刀口防止種塊腐爛。晾曬好後堆放進行再次催芽、要控制好溫度芽子不能太長、當室外溫度在5攝氏度的時候就開始播種了。
3、馬鈴薯的種植方法:鈴薯種植方法在全國各地方法不同、現在為了增產增收當地種植戶研究出適應當地的種植方法、如馬鈴薯與玉米套種技術、馬鈴薯和向日葵套種技術、馬鈴薯與果樹套種技術、馬鈴薯與藥材套種技術、如還有大面積起高壟種植技術、溫室種植技術、最近湖南當地研究出利用冬季休田期進行稻草覆蓋種植技術實現增收、這種方法利用冬季休田季節不佔用耕種時間、實現在現有的土地面積實現增收。也是馬鈴薯種植技術的一種創新。
4、最新技術方法:目前中國已開發研究出馬鈴薯高產優質馬鈴薯新品種100多個、適應不同地區不同生長期的馬鈴薯品種、並且開始能實現工廠化育苗技術,這為馬鈴薯大面積種植提供充足的種源、並且為實現機械化種植馬鈴薯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
6 # 青花韻律185098660
我無從知道你是那裡的朋友?因為南北溫差較大,顯然種植土豆的時間也就不盡相同了。南方諸多省份,特別是地表沒有封凍的區域,提前下種沒有問題,北方數省卻恰恰相反,一般待到大地復甦,氧氣上升普遍解凍之時,施足底肥鏇耕保墒。事先要做的準備都是有那些呢?a,精心選種。b,切勻成塊。c,藥液消毒。d,除草薄膜。最後就是擇日按播。謝謝邀請。
-
7 # 乖乖龍帝夂
昨天不小心忽略掉了,搞了半天也沒搞出來,今天使用電腦登入一看,還好還在,說好的有邀必回。
所處地:河南
見過種的馬鈴薯,我經常叫它土豆,有鄭薯5號、6號、7號、8號、9號,洛薯8號等。
常選用生產期不超過70天的產品來種,一般選擇芽眼淺、結薯早、薯皮光滑的種。
一般1月、2月播種
注意事項選地:可與接綠豆地、黃豆地、玉米地種
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氮磷鉀微肥相結合
播種深度:一般10cm
天氣:氣溫升高開始播種
密度:種植不要太貪,不要過密,株距25cm左右,行距60cm左右
田間管理:除草、防蟲
收穫:大概四月收
-
8 # 傲禾農技小揹簍
只有先掌握馬鈴薯的播種時間、播種方法、種苗處理、以及田間管理等各方面技巧,才能保證馬鈴薯播種後出苗整齊、採收時高產優質。下面就和大家介紹一下馬鈴薯的高產種植管理方法,以供廣大農民朋友參考借鑑。
一、掌握好播種時間在種植時間上來說,大部分地區的馬鈴薯一般在春季2-3月份種植,但由於中國南北地區溫度具有較大的差異,在具體種植時間上也有不同。由北到南來說,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華南、西南地區因為靠近赤道、溫度較高,一般在10-11月份便可開始種植;浙江、江西、福建、、重慶江蘇、湖北、安徽等華中、華東地區,一般在春季立春後的1-2月份進行種植,河南、山東、河北、山西、山西、寧夏等省份,一般在春季2-3月份進行種植,而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內蒙等氣溫比較低的北方地區,馬鈴薯的種植期一般會推遲到4-5月種植,具體播種時間要天氣回溫的早晚和高低。
在播種溫度上來說,正常情況下,只要種植地表土下5-10公分的土壤溫度連續5天內穩定在5-8度以上,便可進行馬鈴薯的種植,當地溫達到8-10度時薯種即可發芽出土,當地溫達到12-15度時幼苗就能快速的生長。
二、選擇合適的種植地馬鈴薯不適合連茬種植,重茬種植的馬鈴薯病蟲害率發生比較高,最好選擇近2-3年沒有種過馬鈴薯的地塊種植。雖然馬鈴薯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強,但因為它結果量大、養分需求多,而且產量全部來自地下薯塊的膨大,所以應當選擇土壤疏鬆通透、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地勢較高、排灌方便的沙土地種植,這樣更有利於地下薯塊的發育和膨大,有利於提高後期產量。
三、選擇優質的品種在品種上,應當選擇發育飽滿充實、皮色鮮亮光滑、個頭大小均勻、外形整齊一致、芽根明顯且無病蟲害、無凍傷腐爛的優質薯種,而且最好選擇成熟期早、穩產高產性好、抗病抗逆強的脫毒品種。
此外,在播種前,應當提前把薯種拿出來放置在Sunny下晾曬2-3天,以此來破除種子休眠期、利用Sunny中的紫外線殺死薯種表面的病害菌;在曬種時,還要同時剔除掉其中的有病害、蟲眼、腐爛、表皮龜裂、芽眼壞死的劣質種。
四、播種前要催芽馬鈴薯既可以催芽播種,也可以不催芽播種,但對於種植期較晚的地塊最好採取催芽播種的方式。此外,對馬鈴薯種進行催芽播種,能夠喚醒休眠的薯種,使播種後早出芽、出苗快、出苗齊、幼苗壯,同時也有避免薯種播種後發生爛種、不出芽的現象。
馬鈴薯種催芽方法也比較簡單:把挑選好的薯種平放在10公分左右厚的沙土上,上面覆蓋上一層5公分左右的細溼沙,或者按照底層溼沙、1層薯種1層溼沙的方法堆放,催芽期間要保持沙土一直溼潤和15-20度左右的催芽環境;催芽7-10天后,等到薯種長出芽頭後,再把薯種切成每塊有1-2個健壯芽頭的種塊,每個種塊有差不多20-30克大小即可,然後再用稀薄的草木灰、多菌靈、甲基託布津、高錳酸鉀、硫酸銅溶液進行拌種消毒殺菌,並放在Sunny下晾曬促進薯種切口的癒合,最後再繼續催芽到0.6-1公分左右的芽長即可播種。如果催芽過長,播種時容易弄斷薯種幼芽。
五、科學性種植馬鈴薯既可以平地播種,也可以起壟播種,但建議採用管理管理、病蟲害較少的起壟覆膜播種方式,既可以溝播,也可以按穴點播,一般每畝播種密度可以掌握在5000-6500株左右。
在播種方法上,可以結合土地平整,每畝可按照高氮高鉀複合肥50公斤或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馬鈴薯專用配方肥70公斤或腐熟有機肥1500-2500公斤+過磷酸鈣40-5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氮肥15-20公斤的用量施足底肥,在施底肥時要注意把肥料與土壤摻混均勻後翻入地中,然後按照壟行距30公分、株距20-25公分的密度進行播種(早熟品種株距20公分左右、中晚熟品種株距25公分左右);在播種薯種時,把種芽向上,均勻點播,然後用5-10公分左右的細薄土覆蓋薯種,用薄膜或稻草覆蓋後再淋澆水保溼。
六、及時進行破膜放苗當幼苗長到1-2片葉時,只要在沒有低溫寒潮的情況下,就應當及時破膜放苗,以此來避免薄膜灼傷幼苗、促進幼苗儘快儘早的適應外部環境。
破膜放苗方法:選擇陰天或者選擇晴天上午9-10點、下午4-5點時,用尖利物在幼苗生長處把塑膠薄膜劃開一個十字形口,然後把幼苗小心的扶引使它漏出膜外即可。
另外,因為放苗前馬鈴薯幼苗一直出在膜下一個相對比較溫暖溼潤的環境中,突然破膜放苗後可能會不適應外界的地溫環境,為了提高地溫保護幼苗,可以在破膜放苗的同時,順手用細土把幼苗四周的地膜封壓結實,以防灌風降低地溫。
七、加強苗期管理馬鈴薯的田間管理,主要包括中耕、除草、培土、施肥等幾項內容,但為了節省時間和勞動投入,這幾項一般都結合中耕一起進行,一般地塊進行兩次即可。
馬鈴薯的產量高低不僅與水肥營養是否充足有關,而且中耕培土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管理環節,因為中耕培土不僅能夠提高土壤的疏鬆通透度和保水保溫保墒效能,而且能夠促進馬鈴薯多萌發匍匐莖,而匍匐莖的頂端膨大可以形成薯塊。因此,對馬鈴薯進行精細化的中耕培土,能夠促進馬鈴薯多長匍匐莖、多結薯塊,同時也有利於為薯塊膨大創造優良的土壤環境。正常來說,馬鈴薯生育期內一般需要進行2次左右的中耕培土和追肥,但要掌握好相關的時機與深度。
第一次中耕培土施肥的時間,可以掌握在齊苗後或者在苗高12-15公分左右時進行,因為此時馬鈴薯的匍匐莖還沒有形成,所以可以適當進行深耕,深度可以掌握在8-10公分左右,此時可以施入8-10公斤的氮肥,以此來促進莖葉生長;
第二次中耕培土施肥的時間,可以掌握在馬鈴薯植株顯蕾後或者苗高3540公分左右時進行,因為此時馬鈴薯已經形成匍匐莖,並且匍匐莖頂端開始膨大結薯,為避免對匍匐莖形成薯塊造成不利影響,所以本次中耕應當稍淺,深度可以掌握在4-6公分左右,此時施肥主要是為馬鈴薯的發棵和結薯提供養分供應,為讓馬鈴薯多結薯、結大薯,所以應當以鉀肥為主、氮肥為輔,可以按照每畝10-15公斤硫酸鉀複合肥+3-5公斤氮肥的用量追施。
對於培土的厚度,應當掌握在不低於12公分左右。中耕培土的時間過早或過晚、過深或過淺,都不利於紅薯高產。
此外,馬鈴薯開花後,一般就不需要再進行根際追肥,尤其不能再使用氮肥,但可以進行葉面噴肥補充磷鉀和微量元素營養。所以在施肥管理上,除了播種時施足基肥以外,還要注意生育期內分次覆土追肥和根外追肥。
對於馬鈴薯開花到膨薯期的這段時間,適當補充鎂肥、硼肥、鋅肥、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既能為植株增加養分,又能預防植株早衰,對馬鈴薯後期提高產量、提升薯塊品質具有較好的幫助性,所以,可以在馬鈴薯花期時用0.3-0.5%的硫酸鎂溶液、0.3-0.5%的硫酸鋅、0.1-0.2%的硼砂或硼酸溶液噴施,在膨薯期時用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噴施,可以連噴2-3次,每隔7-10天噴施1次,每畝每次噴施水肥液量掌握在50-70公斤即可。
回覆列表
馬鈴薯也叫土豆。要知道土豆幾月份種植最合適,我們先得了解它的最佳生長條件。
土壤土豆適宜生長在透氣性好,排水性好,比較溼沾潤的土壤環境中。
溫度土豆成長的適宜氣溫為16℃-18℃,土壤溫度高於25℃時不利於塊莖的生長。它的葉片適合的生長溫度是15℃-25℃,溫度大於35℃也不利於其生長。
所以,由以上條件,再根據每個省份的氣溫變化規律,我們就可以知道在不同的省份的最佳種植時期。
1、山東、河南、赫柏、山西等中部地區,最佳播種時間為春季的2-3月份,到了6-7月份就能收穫。或者在秋季8月份種植,到了10-11月份就能收穫。
2、江蘇、浙江等中部偏南的省份氣溫稍微高一點,從立春後1-2月份就能種植,5-6月份收穫,秋季可選在9月份,12月份時就能收穫了。
3、廣東、海南、貴州等非常靠近南方的地區,因為氣溫比較高,一般在10-11月份播種,下一年2-3月份就能收穫。
4、東北、新疆等地區,春季氣溫較低,只能種植一季,大多選在春季4月中下旬到5月初。
怎麼種植最好呢?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地
土壤肥沃,土質疏鬆的地塊最適合土豆生長,符合這種條件的沙地最佳。整地的時候要深耕細耕,再輔以基肥。這樣可以有效除掉田地裡的雜草,預防病蟲害。
2、種子
播種前對種子的處理很重要。一般提前十幾天在一定溫度下讓土豆發芽,待豆芽長得指甲般長移至室外自然曬一個星期,播種前對土豆牙部分進行切割,根據實際發芽情況一般可以切三到四塊,裹好灰土即可播種。
3、田間管理
土豆播種需要間隔栽種,每一株土豆都需要足夠的生長空間。否則長成的土豆會比較小,產量低。栽種時需要施一次農家肥,施肥時不能直接施到種塊上,不然會將種塊燒死。土豆開花時要對田間土豆進行檢查,及時處理病症。田間除草時要謹慎小心,不要誤動土豆根株,特別是在開花期,鬆動根部輕則產量降低,重則會使土豆根株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