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散仙說史
-
2 # 葉飄刀
少數民族統治的通病
在中華文明圈裡邊,也許漢人不是打仗最厲害的。
但周邊的民族都承認,漢人是最心靈手巧的。
最好的食物,是漢人做出來的,最好的建築,是漢人修建的,最好的瓷器是漢人制作的。也就是說當時最好的工匠,幾乎都是漢人。
如果學習西方,拉高科技,那麼最終得利最大的當然也是漢人,這不利於滿人的統治。
別說西方了,明朝的書籍天工開物,記錄了明朝當時的科技發展,這僅僅是一部科技書,並沒有什麼反清的言論,但這本書在清朝是禁書,在清末這本書有日文、法文、德文等各種國外翻版,但唯獨沒有中文版。
你要知道,當科技提高了,比如大家都使用火槍了。
那麼個人的武力重要性就被大大削弱了,人口的優勢就加強了,一個手持火槍的小孩,就可能幹掉一個可以屠熊搏虎的勇士,所以最好大家都用刀最好,騎射才能有更大的優勢。
-
3 # 天馬148003361
當年滿清貴族,是起源於北方的遊牧少數民族,因為偶然的機遇,突然“入主”了中原,少數人竟然統治了多數人。他們之所以採取禁海、閉關鎖國的政策,即便明知國外的科技發展迅速,也甘願與“與世界隔絕”。最主要原因應該是愚民,不讓老百姓接觸,西方社會的上帝信仰、科學文化、和民主思想,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傳統儒學,永遠禁錮住他們的靈魂,做滿清永遠的“順民”,好保持大清帝業千秋萬代永世長存。他們非常清楚地認識到,西方列強最多隻是要他們的白銀和土地,而百姓萬一覺醒,要的是他們的政權和“命”(革命)。
-
4 # 洛陽老董1
這個問題,問問翟山鷹就知道了。他最近非常活躍,大讚中國傳統文化和一切過去的陋習,說這些都是中國的珍寶,中國不管什麼,都能把西方文明甩幾條街!
大清的官員和老佛爺的理論,也都是翟山鷹最近賣力宣傳的東西!它的核心就是,中國即天朝,萬物皆備於我,我大中國盡善盡美!外國的船堅炮利,能耐我何!到後來,這些洋人還是敗在我們手下。洋人只看蠅頭小利,他們的科技就是雕蟲小技!唯有我大中華目光遠大,洞察秋毫,大智慧,大胸壞!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向洋人學習,更不能膜拜那些“智者、聖人”!儘管他們氣勢洶洶,但最終勝利還是我們!
這就是清王朝自大驕傲盲目樂觀導致失敗、衰敗的原因!今天的翟教授拾起清朝遺老的餘唾,還在宣傳清王朝的愚蠢、愚昧的說辭 ,企圖愚弄廣大人民。但時值現代,華人民智有很大提高,人們深知盲目樂觀、自高自大的危害,他兜售這一套滿清王朝的法寶,確實難有用武之地!
-
5 # 雨中漫步000
清朝政府曾經派人去美國瞭解美國的政體,考察人員也感覺不錯。但是跟清政府的皇權體制格格不入,不利於皇權統治,所以只能墨守成規。
包括英國和日本的君主立憲也不在他們的考慮當中。所以只能等待外部力量推翻。
-
6 # 唐律疏議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誰告訴你說清政府堅持閉關鎖國的?
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清政府就已經花重金向西方進口西式槍炮。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清政府也僱傭了洋人作為軍事教官。李鴻章從洋人手裡買下了一些車床,後來成為江南製造總局的前身。
更不用說被鴉片戰爭開啟國門之後,清政府和西方國家的貿易往來一直在上升。清政府並沒有禁止外中國產品輸入中國,也沒有禁止中中國產品出口的西方國家。
早在曾國藩時期,清政府就已經選派了第一批留美幼童到美國去留學。後來也逐漸派了一些留學生去西方國家學習西方的技術知識。比如北洋艦隊的好幾名艦長都是英國的海軍留學生。
到了19世紀中後期,清政府其實已經相當開放。對於聘請洋人來政府工作,和洋人做生意,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心理障礙。甚至於建立的新式軍隊裡面,也開始逐漸使用西式的軍裝。
晚清時期清政府不是閉關所播,恰恰相反,是過於開放了,外國資本、外國商品都可以在中國境內自由流通。而這也恰恰是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的一大原因。
-
7 # 吉月文
首先,應該說不光是滿清貴族,包括大部分漢族士人階層也並不認可西方文明的先進性。所以真要追究責任的話,倒不能把板子全打在滿清貴族身上,畢竟當時的社會精英階層,大部分還是漢人。
李鴻章在晚清時期有一句著名的感慨,3000年未有之大變局。應該說在晚清以前,漢文化始終是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最領先的文化。這就是晚清和中國所有以前的歷史最大不同之處。也就是說漢文化在西方近代入侵以前,從來沒有感受過作為一個相對落後者的這樣一種特殊體驗,因此也就沒有應對經驗。那麼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中國的統治階層在面對西方人的時候,始終是具有一種優越感的。當時普遍將西方人稱為蠻夷,從稱謂上就表現出了一種蔑視,自然也就不屑於去認真接觸西方文化。晚明時期以徐光啟為代表的少部分文人與利瑪竇的文化交流,在士大夫階層當中並不普遍,是一種特殊現象。在清政府禁教以前傳教士與滿清貴族和士大夫階層依然保持著接觸,但是他們普遍對於學習和接受西方文化沒有興趣。
其次,用閉關鎖國來形容滿清政府的對外政策是不準確的。在鴉片戰爭以前,準確的來說是較為嚴格的管理對外貿易,而不是禁止對外貿易。用閉關鎖國形容並不恰當。鴉片戰爭以後,雖然是被迫,但確實逐步開放了對外貿易。
最後,在晚清時期,包括政府以及社會精英階層,對於西方文化的認識是逐步深入的,並沒有一直拒絕認可,而是在一次次的慘痛教訓之下,逐步開始深入學習。從林則徐時代開始,就有少部分學者主張學習西方的某些技術領域的優勢,也就是魏源提出來的師夷長技以制夷。但這種觀點在當時不受重視。直至以曾國藩為代表的中興名城,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才開始意識到中國在技術上已經相當落後,必須奮起直追,這才有了洋務運動。而隨著中日甲午戰爭戰敗,這個時候才意識到,單純學習技術是不夠的,必須進行政治改革。由此才有了百日維新。辛丑條約簽訂以後清政府不得不開啟社會改革,也就推出了清末新政。但政治改革始終落後於社會需求。因此才釀成了辛亥革命。回顧晚清時期對西方的學習過程,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經歷了一條從技術到經濟到政治的這樣一條走向過程。當然這個過程並沒有結束,到了民國時代,又特別強調文化學習,所以才有了新文化運動。
-
8 # 今天空氣流通暢
專家只會賣證書職稱,就是不想上課。東方文明喜歡賣證書職稱,西方人愚蠢,不知證書職稱分指標做買賣。買賣證書職稱,嚴重汙染學校政治環境。建議取消教師職稱評聘,嚴把教師入口關,根據現有的工資配比,建議工資分成三部分:1.底薪基數4000,保證基本生活。但必須附帶基本考核機制,違反教學常規等就扣,比如遲到,比如曠課,不改作業等!2.按工齡,工齡一年一年多少累加,建議拉到一年200,想在這行業乾的,就留,工齡長,工資也會相應增多。3.按績效,多幹多得,要參加比賽,課題論文,開課,課滿負荷等等,是各自思想和身體的本事!沒有的話就好好把課堂教好!
編輯
搜尋
專家和教授的區別
為什麼把專家稱為磚家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專家與教授區別
為什麼專家叫磚家
如何理解人工智慧
-
9 # 錢方2108
在清朝統治者的頭腦中。他們認為,只要把老百姓統治住,變成奴隸,他們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了,何必向美國學習呢?
-
10 # 滄海一聲笑149993456
清政府為什麼死不承認西方文明,西方國家當時己經在管理上實行平等,官員可以坐下來進行工作交流發表意見,這在當時的中國還是帝制,是不容許與皇帝與大臣平等坐在一起交談國事,所以皇帝閉關鎖國防止西方這些所為西方文明流人中國,那皇帝不失去尊嚴了向證的皇權不是沒有了。
回覆列表
歐洲人眼裡的神秘東方國度
17世紀,在歐洲颳起了一股來自東方的暖風,這股風在歐洲當時被稱為“中國風”。在歐洲人眼裡來自東方的大清國是一個文化涵養極高的文明禮儀之邦,所以當時歐洲五國的人民都非常向往來到中國,親自領略一下東方天朝的民族文化。然後,西方國家就開始在各種商品、藝術品以及文化領域裡融入一些中國元素。
但是,他們所融入或者融合的中國元素都是少數商人和傳教士帶回到歐洲的微量資訊,歐洲人一直以為當時的大清國是以孔、孟、老、莊的聖人言論來管理國家,教化人民的,所以對於大部分西方國家的人來說,大清國就是一個美好的“伊甸園”,對位於東方的大清國充滿了憧憬與渴望。
與此同時,在17世紀的歐洲爆發了工業革命,很多先進的科技產物層出不窮,這也使歐洲國家的經濟產能和貿易產能飛速提升。於是英吉利國王喬治三世應東印度公司的請求,決定派出使團前去與大清國建立友好外交關係與自由通商貿易關係,接著就是英吉利政權與滿清政權的第一次外交接觸發生了。
這件事發生在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當時代表英國的訪華使團代表叫喬治·馬嘎爾旗,他駕駛著一艘名叫“獅子號”的英國軍艦,上面配有64門火炮及若干小挺,同時還有一艘東一度公司提供的載重1200噸重的大貨船,名叫“印度斯坦號”。船上分別裝著從歐洲運往中國廣州港口的貿易品和英國喬治三世送給大清國康熙皇帝的禮物。
當時英華人給康熙皇帝準備的禮物都是在西方國家的精品貨物,包括了日用品、珠寶首飾、家居用品、地球儀、天體儀、大炮、槍榴彈、迫擊炮、卡賓槍、織布機、紡棉機、蒸汽機等很多來自西方工業革命的智慧結晶。但是馬爾嘎尼這次訪華並不順利,因為當時正逢乾隆80大壽,乾隆皇帝接見西方使團主要是為了顯示他的耀武神威。
而這些西方使團則扮演著給乾隆壽宴增加了一絲異域文化的色彩的作用,還有他們送給乾隆皇帝的這些禮物,大多數乾隆皇帝都不熱衷。但還是有幾樣東西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的,就比如鐘錶、懷錶、手錶各種表,就非常受乾隆皇帝的青睞,所以大清國也是西方工業國家出口類最多的一個國家,乾隆帝也因此獲得了一個有趣的綽號,叫“乾隆大表哥”。
後來,馬爾嘎尼向乾隆皇帝表達了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希望兩國友好相處,自由貿易的請求,並向乾隆皇帝提出了6項與自由貿易相關的政治請求,但是通通被乾隆皇帝一口回絕了。於是馬爾嘎尼便無奈地返回英國了。從此以後,歐洲人在聽述馬爾嘎尼使團在大清國受到的待見,與大清國皇帝的傲慢無禮的偏見之後,開始打破了歐洲人心中對東方國度的那份美好憧憬。
這次訪華的失敗,導致了兩國建交失敗,究其原因都是由於乾隆皇帝的封建君主專制與傲世天下的自我人格導致,為第一次鴉片戰爭埋下了一個導火索,同時也阻礙了東方文明的思想進步,切斷了自由、平等、互通的貿易往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誰比皇帝更有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底下所有的軍隊、田畝、子民都是有皇帝統治的,皇家管理天下兵馬,管理天下稅收、管理天下錢幣,那麼誰會比皇帝更有錢呢?這種人到底是何方神聖?這類人就是出現在大清國的大清鹽商。
一提到鹽商這兩個字,大家就覺得這件事靠譜了,因為鹽商在古代那可是富甲一方,富可敵國的天下鉅商。在乾隆時期,我們都知道這個時期被人們稱之為“乾隆盛世”,乾隆年間大清國國庫最高白銀儲備達到7800萬兩,而歐洲五國當時的財富儲備量也不過5000多萬兩白銀,但是大清鹽商他們的財富儲備量已經達到了5800多萬兩。
歐洲五國的總財富都比不過乾隆時期的大清鹽商,鹽是由朝廷直接管理的,想要賣鹽就得和朝廷搭上關係,拿到了朝廷頒發的食鹽經營許可證才能正式的售賣食鹽。所以,清朝時期總管鹽務的大臣也是收禮最多的。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但是每次出巡都要去一個必經之地,那就是揚州,而大清國的富豪鹽商也都集中在這裡,他們為了討好皇家,為乾隆提供行宮,提供衣食住行的費用,總之他們是想盡一切辦法來討好皇家。這樣他們才能有更好的日子過。而且這些鹽商不但有錢而且非常任性,他們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人參湯、燕窩,就連吃的雞蛋都是用名貴草藥餵養的老母雞下的雞蛋。
皇帝雖然生活在皇宮裡也是錦衣玉食,但是皇帝的生活費用高並不是因為食材名貴,而是大多數都落進了貪官與宮女太監手裡,所以才顯得皇帝的生活奢侈。而這些古代鹽商,他們都是實實在在,明明白白消費,所以在古時候人們都想把家裡的女性送往皇宮,其實還不如嫁給當時的鹽商,起碼嫁給鹽商可以有愛情,也可以擁有自由。
文獻參考:《清史稿》《英使謁見乾隆紀實》《清高宗實錄》《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
《大清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