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刀神傳說

    以下觀點僅供參考!

    (刀神李流水 一刀斷流水 劍聖陸青山 一劍斬青山)

    武俠三大宗師比較:

    梁羽生的書正邪太分明,君子 小人,猶如畫了臉譜上場的京劇演員,生旦淨末醜,輪番上演,情節大多虐,曲折的合情合理又讓人感覺不對。他的書最傳統,章回體說書式的語調也是一大亮點。大學以前的學生黨大多喜歡。

    金庸的書更像是編年史,由事件來堆砌十幾年 幾十年的故事,只不過這部編年史的皇帝是主角。非常大氣,滿滿的正能量 民族主義 愛國主義 已及正義感。特別適合那些在讀大學生,他們抱負遠大,涉世未深,對於未來 國家建設抱有極大的熱情。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 。重劍無鋒 大巧不工(類似於梁羽生的 以大勝小,以拙剩巧 以重勝輕),正能量雲集。

    古龍小說最為荒誕,故事離奇 武功更是近乎神話,人物也稀奇古怪,初看不覺得什麼,慢慢的細品,古龍寫的才是真正的人,有血有肉還有骨,儘可能避免了長厚而似偽,多智而近妖。畢業後的人大致更喜歡古龍吧,一句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這一句大致別的作家的十句也抵不上吧。

  • 2 # 談古論金

    雖然,毋庸諱言,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相比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差了幾個身位,但是無疑也是挺好看的。

    特別是其中《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白髮魔女傳》、《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幾部,可以說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準。

    不過,梁羽生的缺陷和他的優點一樣明顯。

    第一、梁羽生的設定體系龐大而完善,但是正則天山諸俠,邪則外道梟雄,不但政治立場判若雲泥,武功的是否走火入魔也截然有別,這和真實的世界相去甚遠。舉一個小栗子,在金庸筆下,宋青書、朱長齡、朱九真、武烈、武青嬰雖然是名門正派之後,但卻墮落成反面角色,但在梁羽生筆下,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假如梁羽生來演繹,張無忌和宋青書自然一定是生死之交,要結婚,物件基本上就是朱九真、武青嬰。當然,梁羽生筆下張丹楓、唐曉瀾、金世遺的身世和成長曆程也有各自的特殊性,卓一航和練霓裳、金世遺和厲勝男、魯世雄和獨孤鳳的感情也有超越正邪的內涵,但總體來說人物形象還是平面和單薄了。

    第二、梁羽生的文史知識有很多短板。雖然金庸先生也夫子自道說自己小說涉及到很多文史知識也是在寫作過程現查的,很多也未必準確,但是總的來說和整體作品的結合度比較好。梁羽生先生則不然,隨便舉幾個栗子,在梁羽生先生筆下,《飛鳳潛龍》中靖康之難10年後的南宋初年,就有“蒙古國”無間道潛入金國內部臥底;《萍蹤俠影錄》中黑白摩訶因為是印度人所以精通達摩祖師的武功;《散花女俠》中明英宗朱祁鎮復辟的天順年間倭寇舉著太陽旗自稱天皇武士在浙江肆虐;《七劍下天山》中反派王爺名叫多鐸官至江南提督,戰功是平定準噶爾和大小金川;《江湖三女俠》中胤禛和年羹堯、嶽鍾琪的年齡,曾靜的收稍結局,莊親王允祿的名字等等;《冰川天女傳》中乾隆年間青海還吐谷渾大汗,白教被武力逐到河湟地區,尼泊爾國王請來阿拉伯武學大宗師提摩達多;以及西藏女孩彈響冬不拉、拉薩酒肆中痛飲葡萄酒,喀爾巴、阿薩瑪、阿合瑪、佟古拉、阿斯羅、泰吉提、江口富士技等亂起的“異國異族名字”,阿拉伯武學宗師從萬有引力悟出陰陽(五行)掌力……我勒個去,敢不敢更奔放一些。

    這些雖然說起來都是小節,但總歸是白璧之瑕,至少是美食料理裡廚師的頭髮。

    第三、本身的文學功底的謀篇佈局的能力這一點非常明顯也眾所周知,就不多談了。

    對梁羽生先生來說,生逢金庸先生、古龍先生雙子星璀璨耀眼之世,不免是一種不幸,但如果換一個視角,某種意義上,至少金庸先生作為梁羽生先生心目中的一個假想敵,廿年龍虎鬥香江雖然敗固欣然,但是對梁老的創作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這實際上又是非常幸運的。

    而從我們的角度,竊以為作為南海鱷神嶽老三,蕭峰自然比慕容復高到不知道哪裡去固然已經是江湖人所共知的事實,但跟著嘲諷慕容公子並沒有很堅實的立場和基礎。

  • 3 # 覃仕勇說史

    答:梁羽生的小說好不好看呢?我先從一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講起吧。

    本人生於七十年代,少年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看連環畫。

    因為喜歡看,家裡的連環畫漸蓄漸多,到了三、四年級,就有了好幾百本。

    為了能看到更多新書,暑假裡,我就約鄰居家的小夥伴一起把家裡的書扛到鎮上,在新華書店、百貨商店,或者是公銷社等處的店門旁邊過道上席地擺開,再放上幾張小長凳,供過到鎮上趕集的取閱,收取一分到三分錢不等的閱讀費(那時的連環畫平均價格也就二三毛錢一本)。

    這一分、二分、三分的價格,是有“行情”的——象我這樣在街上擺書收費的,有好多攤。

    連環畫有厚有薄,通常,厚的就收二分,薄的就收一分;但也不絕對,還要看書的內容,如果書的畫面精美、內容精彩,就要在原來基礎上加收一分。

    我有一本初定為價格三分,非常搶手,經常是這個看完還沒放下,又有人搶過來看。甚至,一個人坐在凳子上看,他的兩旁和身後都會擠上好幾個人圍著一起看,五六雙眼睛的目光隨著書頁的翻動而移動。

    書這麼搶手,我就把它的閱讀費由三分升到四分、五分,最後定格在六分。

    之所以價格沒有往七分八分上升,是因為幾天之後,書被偷了,是的,被偷了!

    難過是不用說的了,好像心頭被割了一塊肉。儘管這本書幫我賺到的錢,已遠遠多於書自身的定價,但在我生活的那個小鎮,這本書早已經賣絕版了。

    差點忘了說,這本連環畫的書名叫《玉弓奇緣》。

    讀過樑羽生作品的人大概都知道了,該連環畫就改編自梁羽生武俠小說《雲海玉弓緣》。

    這是我最早接觸到與梁羽生武俠小說有關的東西,注意,還不是原著哦。

    要知道,《雲海玉弓緣》原著裡面所包含的內容龐大複雜,遠遠超乎想象,根本就不是一本小小連環畫可以囊括得了的。

    《玉弓奇緣》不過僅僅擷採了《雲海玉弓緣》中一個大致框架,卻已經如此引人入勝,則原著的精彩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在遺失連環畫《玉弓奇緣》一年多至兩年的時間裡,我還不知道梁羽生這個人,甚至連這個的名字都沒聽說過。

    大概是五年級時候,班上有同學每天拿一期現在已經想不過名字的報紙來學校看,報紙上連載有大俠楊雲聰和飛紅巾的故事,從而在班上引發了一場不小的“武俠潮”。

    因為大家都爭著看,又擔心被老師發現,結果,每一期報紙都被傳閱得又髒又皺。

    也就在在報紙上,我這才第一次看到了梁羽生的名字。

    其實,報紙上連載的也不是梁羽生原著,而是改編後的簡略版《塞外奇俠俠》。

    受《塞外奇俠傳》的吸引,我開始到書店購買梁羽生的作品。

    由於自身財力不足,購買的數量不多,大概有如下幾種《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還劍奇情錄》、《萍蹤俠影錄》、《俠骨丹心》、《白髮魔女傳》、《雲海玉弓緣》。

    其中的最愛是《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雲海玉弓緣》。

    補充一下,《雲海玉弓緣》反倒是最後才購買到的,讀這部書的時候,應該已經是讀高中了(對梁老的書我是真愛,從小學喜歡到高中),回想起小時候遺失的連環畫《玉弓奇緣》,百感交喟,即使此書非彼書,卻也有種失而復得的錯覺。

    說了這麼多,最後想表達的一句就是:梁羽生乃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名聲和影響力雖然不及金庸,但其成就卻也是一度空前的。

    以金庸和梁羽生論,我是喜歡金庸多一些。但由於讀梁羽生在前,讀金庸在後,而且,對梁羽生的喜歡是在十一二三歲對寫作產生濃厚興趣時,所以,受到的影響卻是梁羽生更多一些。

    梁羽生寫景物的手法可謂一流,以《七劍下天山》所描繪的天山風光為例,其以大俠凌末風的視覺寫天山的雄偉壯麗、五光十色,讓人沉醉其中,美不勝收。

    梁羽生最讓人稱道的,且令金庸、古龍等其他武俠小說家難望其項脊的,是他的傳統文學素養以及古詩詞的造詣。

    金庸本人也坦承自己的文學與歷史根底不及梁羽生的深厚。

    梁羽生曾在香港《海光文藝》上以筆名為倭碩之寫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論》,他說:“梁羽生是名士氣味甚濃(中國式)的,而金庸則是現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國傳統文化(包括詩詞、小說、歷史等等)的影響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藝(包括電影)的影響則較重。”這個觀點也是符合實情的。

    個人超愛《七劍下天山》開篇詞,曾在某次書法比賽中摘錄全詞,取得過名次,其詞開頭的第一句,“笑江湖浪跡十年遊,空負少年頭”,出手不凡,與後面“酒冷詩殘夢斷,南國正清秋。把劍悽然望,無處招歸舟”幾句連在一起,頗有幾分宋嶽武穆《滿江紅》及《小重山》的詞韻詩風。

    說到底,梁羽生作品中,我最愛的還是《萍蹤俠影錄》。

    該書寫國恨、家仇、情怨,故事融入了兒女情長、悲歡離合,悽愴慷慨,讓人一詠三嘆,悵然無限。

    巧的是,我閱讀此書時,收音機裡也正在播放評書版的《萍蹤俠影錄》。播放時間恰好就在中午十一點到十二點的吃飯時間,全家人一邊吃飯,一邊聽收音機,印象深刻。

    《萍蹤俠影錄》最出彩的地方就是章回的回目,宛如錦鯉翻波,別具音韻美。

    且看其楔子:“牧馬役胡邊,孤臣血盡;揚鞭歸故國,俠士心傷”,短短十八字,連用了六個動詞,先聲奪人,卻又恰到好處,既驚豔人的眼球,又緊揪住人的心臟,讓人緊跟其情節發展往下看,真個欲罷不能。

    其後的“陌路遇強徒偷施妙手,風塵逢異士暗戲佳人”、“名士戲人間亦狂亦俠,奇行邁流俗能哭能歌”、“一片血書深仇誰可解;十分心事無語獨思量”等等,不但對仗工整、貼合章回內容,而且在點破線索的同時,又巧設懸念,遠非現在的標題黨可以企及。

    新武俠小說開山鼻祖梁羽生,才華橫溢,胸羅珠璣,他的作品,很值得一讀。

      

  • 4 # 實際具體親為共享

    套路,雷同,看了一部,其它幾部基本差不多,就改個名字,還有寫武打太繁瑣,過於強調武打描寫,而不是像金庸介紹武功,或取個有創意的名字。

  • 5 # 散仙讀史

    梁羽生的小說雖然比不上金庸、古龍,但也非常值得一讀。

    一、

    1、從情節來看,梁羽生小說流於平淡,不想古龍中後期小說那麼波雲詭譎。

    2、從人性來看,梁羽生小說臉譜化較嚴重,人物個性其實不明顯,好人太好,壞人太壞。好人的孩子肯定是好人,壞人的孩子多數是壞人。而金庸小說更有人性,更接近生活真相。

    3、從文筆來說,梁羽生小說文字最優美,很多章節拎出來看就像散文一樣;金庸次之,古龍文字最簡單,但在人失落時卻更容易接受。

    4、綜合評價:金庸更像武俠之政治家;古龍堪稱武俠中的劍客,亦正亦邪;梁羽生更像武俠中的書生,儒雅卻迂腐。

    二、

    梁羽生小說開局都不錯,但中後期平淡,有些虎頭蛇尾,但下面這幾部作品也是上乘之作。

    1、《雲海玉弓緣》,魅力無窮的作品,主要塑造了亦正亦邪的金世遺,反派厲勝男也頗為有趣,孟神通寫的也不錯,倒是女主角谷之華太平淡了。

    2、《白髮魔女傳》,人物刻畫好,性格衝突導致愛情破裂,白髮魔女性格太極端,可惜了卓一航這麼優秀的男人。

    3、《冰川天女傳》,武功描寫精彩,冰川天女描寫不錯,最成功的的不是男豬腳,而是男配角金世遺太出彩,導致老梁後面又專門以金世遺為主角寫了雲海。

    5、《大唐遊俠傳》,睢陽之戰寫的很慘烈,但看完後心裡堵得慌,不過必須承認是好作品。

  • 6 # 煙雨鐵熊心

    梁空負傳統才子之名,強項填詞作詩,但是隻能做文章的回目,流於形式,小說語言純歐化的句法,囉嗦繁冗,體現不了中國漢語的優美意境。文章結構大多雷同,主角都是全國各地跑一遍,每個地方一陣亂打,最後正邪大決戰。人物性格幾乎都一樣。把各書主角換一下不影響情節發展。

    這些缺點都是不如金庸的地方。其他的就不多說了。

  • 7 # 娛音不絕

    以前是不是還有一個柳殘陽的?

    小時候看一本好像是柳殘陽的小說,忘記誰做的序了,有一句叫“不讀金古柳,枉在世上走”

  • 8 # 無為55046542

    梁羽生才是被稱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鼻祖!小說描述的事件在哪朝哪代,通常都交代得很清楚!

    只是,描述方式上,並沒有完全脫離章回體小說的影子!像是評書又像是劇本,一招一式,分解得異常清楚!一場簡單的打鬥,說了十幾頁,都還沒分出勝負!讀者可能會選擇快進!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看的武俠小說,基本上就是評書型別的,描寫鏢師的,杜心武,甘鳳池,甚至把水滸傳,楊家將,瓦崗寨當成武俠小說看!

    我看的第一本武俠小說就是《冰川天女傳》,毫不誇張的說,是一口氣看完的,感覺真是太棒了!

    再後來,《萍蹤俠影》《江湖三女俠》《白髮魔女傳》《大唐遊俠傳》《彈指驚雷》《雲海玉功緣》……一步不落全看過!!

    其實都挺好看的,最起碼,在那個時代,會覺得非常好看!

    這是一個時代的印記,在那個精神糧食極度匱乏的年代!金梁古溫給我們帶來的好東西!

    而現在,你是否還能靜心地把能些書看完?

  • 9 # 手機使用者慕

    梁公的小說開篇很吸引人,結尾稍顯平淡。故事比較吸引人,其中不乏詩詞歌賦,文筆也不錯。推介《萍蹤俠影錄》《冰川天女傳》《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雲海玉弓緣》,這五部小說。值得一觀

  • 10 # 壯志驕陽Chengshaoxin

    提到梁羽生相信70、80後的讀者都不陌生,是新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其作品開劈一個嶄新的武俠新天地。早年處女作《龍虎鬥京華》一經發行吸引了一大批書迷讀者,隨後陸陸續續發行了近百部作品……其中最有代表作的有《七劍下天山》《雲海玉弓緣》《萍蹤俠影錄》《冰川天女傳》《白髮魔女傳》……在缺乏娛樂專案的九十年代梁羽生曾經是我的偶像之一,我看過他的作品有25部。讀者們與我有類同的不妨與我一起討論梁羽生哦!(梁羽生原名陳文統,廣西蒙山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有風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