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飯否噠噠
-
2 # 經歷提高人的境界
創業失敗後重新創業的人不少,大部分人在不把自己的錢折騰光,家人折騰煩是不會收手的。因為不甘心。創業都風光啊,都自由啊。每天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你養的人圍著你,你高高在上,誰見你都是某總,不是應酬,就是宴請。創業失敗了,讓你再上班,你一下子失去了這麼多優越感,你還能適應這種別人對著你指手畫腳,你明知不太好又不得不做的工作嘛。二次創業大部分來源於不甘心和不適應。
-
3 # 我就是文非
早在2014年的時候我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很不幸,我的第一次創業就因為自己的年幼無知結束,在我第一次創業失敗之後,我陷入了沉思,我一直都在想,為什麼別人第一次創業就能成功,而我卻失敗?
我休息了整整半年的時間,我根本就不信這個邪,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並且比別人還做的更加的好,於是在2015年的時候,我又再次踏上了創業的道路。
經過了自己第一次的創業失敗,我總結出了自己很多失敗的經驗,然後在第二次創業的時候利用好曾經自己失敗的教訓,每一步都是很穩的那種。
可是我的第二次創業也並沒有堅持多久就失敗了,當時我的腦子都是有點混的,因為我還想再次去創業,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是我發現,我自己越來越像一個賭客,在創業這條道路上越陷越深,幾乎無法自拔的那種了,於是我再次選擇了冷靜下來。
又冷靜了大半年後,我稍微清醒了一下,我覺得,我曾經自己的創業失敗都是註定的,因為這就是我的命,我是註定失敗的,所以我並不感覺到嘆息。
後來,我並沒有再次去選擇創業,而是選擇和別人一起創業,我覺得,想創業,那就要先跟隨別人一起創業,從中多吸取一些經驗出來。
現在,我並沒有去選擇創業,而是以一個創業者的心態在上班。
-
4 # 陸小宇
創業一次失敗後,不甘心,再次尋找新專案創業,重新揚帆起航,這樣的人,我每天都會碰到很多很多。
我的一個客戶朋友,也是一個名校畢業的,在學校裡面的時候就喜歡搗騰,做過家教代理,搞過家教培訓班,倒賣手機SIM卡,宿舍裡開過小店,擺過地攤。畢業之後,更加是按捺不住心裡那股衝勁,工作沒多久就開始折騰自己的網際網路平臺,那段時間都是做網際網路+的,反正各種商業模式天天研究,他做的是一個網際網路+服裝的一個平臺,域名、商標什麼的都做好了,一切看上去都是正規發展,可是在風頭最旺的時候,專案突然停了,死掉了,為什麼?資金鍊斷了,前期開發網站等等一些事情,就把自己多年的積蓄搭進去了,又沒什麼資料,拉不到投資,沒錢熬不下去了。
然後他就繼續找工作上班,越往後拖,越發現自己之前做的專案什麼都不是,簡直一文不值,後來索性再也不提那個網際網路+的專案了。
再後來,我那朋友又發現了一個機會,因為是在一家建材公司上班,所以對於建材行業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下,覺得發現了一些痛點,加上自己不想上班,毅然辭職創業,接著又是鼓搗了幾個月,半年時間都不到,專案又死掉了,原因更多,當初選擇出來自己做太魯莽了,沒有做一個全方位的考慮就開始做了。
最近聽說我那朋友又在研究區塊鏈了,好像又要開始抓這個風口,做區塊鏈了。
好的,故事說完了,大家覺得我這個朋友是一個創業者嗎?是一個真正的創業者嗎?
朋友跟我說他從畢業到現在一直在創業,有多麼多麼不容易,有多麼辛苦,也算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了。其實我覺得不然,他並非一個真正的創業者,他給我的感覺更多的還是為了逃避打工而去選擇了創業,每天想著的都是各種風口,天天給自己打雞血,但是從來沒見他灑過熱血,他做的只是一個追趕者,從來沒做過一個開拓者,這個專案還沒開始考察清楚,就開始著手去做,等做了之後又發現很多困難自己沒法解決。
真正的創業者應該是什麼樣的一個思維?他們應該把創業的重點放在自己的專案上,每天去思考自己的專案受眾群體是什麼,行業有什麼痛點,自己有什麼競爭力,商業模式怎麼樣,而不是天天追著各種風口,做著乘著風口飛起來的夢。
所以在此也是奉勸各位,創業需謹慎,尤其是連續創業,不要因為你看了一些雞湯文,看到誰誰誰又成功了,自己就也想著也能成功,創業九死一生。
你們晚上睡覺的時候真正該問自己的不是你喜歡什麼,而是你能做什麼?然後把你喜歡的事情跟自己的能力匹配起來,要麼提升你的能力,要麼改變你的喜好,世界不會遷就你,只能你自己適應這個規則,時刻記住永遠不要超越自己的能力去幻想這個世界。
-
5 # 王小一203937284
失敗是成功之母啊老鐵!不要忘記這句話。中國現在的企業家有哪個是初次創業成功的?失敗了就要吸取失敗的教訓。創業者多半會選擇重新創業,既然承受不住創業的失敗就不要創業,既然選擇創業就註定不走平凡路啊!
-
6 # 厭凡生
我沒創過業,也就沒有創業失敗一說了。不過我有一個小夥伴創業過。
當時讀大學那會,小夥伴就在宿舍屯了好多小玩意:雨傘、杯子、泡麵……然後就開始了他忙碌的大學生活,晚上及週末去各棟宿舍推銷他的小物件,雖然賣的不多,就平他堅持了三年的幹勁(由於大四要補學分加論文找工作就停業了,送了我好些沒賣完的小物品),挺適合創業的。大學一畢業有幸入職了一家公司,不過一年後他辭職了,拿著一年的工資和家裡支援的幾萬塊錢,又開啟了他創業的宏偉目標,培訓學習了開奶茶店,由於店面地點選的不對,沒什麼生意,算是倒閉了。後來又重新租了一個人流量多的地方重新開張,生意慢慢又了起色。現在小夥伴已經開了兩家奶茶分店了(一個店面自己買的,兩家分店租的),也替他蠻高興的。也許是不忘初衷,方能成功吧,小夥伴大學時期就有一顆創業的心,現在也算不忘初衷了,繼續開著奶茶店,繼續他努力多開幾家分店的目標。
創業失敗了很正常,不忘初衷依舊保留著那份躁動的心,失敗重來又何妨?有人能重來,有人另謀生路,只能說各自看法和信念不同,生活都不易,多予他人祝福,也為創業的,亦或不創業的自己祝福!
-
7 # 新農村廚師
創業者,絕大多數都以失敗而告終!這裡面,與目前盛行的貪汙腐敗也有很大關係,因為,你的努力有時儘管是正確的,但是,商業環境不健康、畸形,對人們的創業,打擊也是致命的!欲想創業成功,必先反貪反腐!欲想創業成功,必先正本清源,改變畸形的“龜”則!!!
-
8 # 鉛筆道
在創投圈,這類創業者其實不佔少數。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時代,由於市場風起雲湧,競爭與日俱增,連續創業者已屢見不鮮,在很多專案BP的團隊背景中,都赫然寫著“連續創業者”五個字。
從創業者本身而言,在經歷失敗後從頭再來,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決心,承受的壓力非普通人可以想象。運氣好者可以迅速組建團隊、開展業務,運氣差者可能連融資都拿不到,只能變賣房產、車子,儘管如此,在隨後的創業過程中也可能一波三折,甚至可能繼續敗北。所有這些都需要創業者做好充足的準備。
不過,在很多投資人看來,相對於新手創業者,連續創業者往往更有經驗優勢,可以快速地整合此前的資源,將先前的優勢轉化到新專案中,同時可以吸取之前的教訓,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彎路,這些是新手創業者所不具備的。因此,在很多投資人的投資詞典中,往往寫著“連續創業者”,他們甚至專門做過這方面的統計,發現連續創業者的成功機率會更高,這無疑可以極大地降低投資風險,畢竟投資人的每一筆錢都要對LP負責,需要尋找低風險的創業者。
總之,一個優秀的創業者不會在乎一次兩次的失敗,能否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在逆境中觸底反彈,這考驗著每一個創業者。
-
9 # 創業行動家
據官方資料:雖然中國中小企業貢獻了GDP的60%,稅收的50%,但平均壽命卻只有2.9年,98%活不過十年,幾乎每2分鐘就有一家公司倒閉。面對失敗的挫折,約41%的選擇了再次創業,40%的人選擇了打工,還有19%的人選擇了投資。
創業者該如何正確看待創業失敗?
創業失敗的因素有很多,專案方向、合夥人能力、運營水平、管理能力、資金等等,任何一個環節脫節,就會導致創業失敗,但歸結到底一起問題的源頭都是人的問題。
創業失敗之後,如何不能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多數人往往會永久退出創業圈。畢竟你將失敗的原因歸罪於專案、合夥人、資金等等問題,下一個創業專案還會遇到同樣的情況。當創業者找不到克服這些問題的原因時,即便再次選擇創業,失敗的機會還是非常、非常大。
創業失敗的人都去幹什麼了?
據相關調查機構的統計,初次創業失敗的人41%選擇再次創業,40%的人選擇繼續打工;19%的人選擇了投資。
選擇再次創業的人數約41%,這部分人再次失敗之後,選擇持續創業的約佔55%。
初創創業失敗選擇打工的人數約佔40%,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過後,繼續選擇創業的人數約佔打工總量的13%,另有3%選擇了做投資。
創業失敗轉行做投資的人數約佔19%,從投資領域轉而創業的只有1%。
創業失敗的機率很大,但越是到後面堅持下來的創業者,成功的機率也就越高,這也是很多風險投資機構,鍾愛投資連續創業者的一個主因。
-
10 # 絢彩魔盒
身邊認識一堆創業的朋友,暴富的有之,實現財務自由的有之,落拓的有之,負債累累的有之,表面風光其實欠銀行已經八位數的亦有之~~
至於創業的過程中,有什麼樣的坑,這個真心可以出一本書了。
但是講真,沒什麼用。
作為創業者,絕大部分的坑,都需要自己跳過才知道,甚至,有時候,明知已經是坑了,也還得跳進去,畢竟,很多時候,並沒有那麼多的可選擇項。
至於未來的打算,還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具體分析吧。
創業和人生一樣,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
作為成年人,自己認真思考後做出判斷,然後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只說一句:無論如何,不要放棄自己
回覆列表
這個我是親身經歷過。。
15年從北京回到老家,一個四線城市,回到家就開始籌備自己的創業計劃,覺得網購已經是一向潮流了,當時定的是做快遞,天天考察快遞公司,最後後定了圓通快遞。其實當時考察不算認真,只是主觀的認為幹快遞肯定辛苦,但是來錢快。這是苦逼生活的開始。。。
當時租店面每個月兩千多,買了5輛快遞三輪將近3萬,圓通公司押金3萬,買了一輛麵包車5萬多,承包了將近半個城區。
剛開始幹著還是有收益的,每個月能剩大概1萬左右,到後來簡直髮現這就是個坑,尤其是快遞公司罰錢太嚴重,客戶投訴罰錢,送的晚罰錢,寄出去的件中途丟失還是自己的責任,到最後罰的錢要比掙得還多。再加上其他幾家快遞的不正當競爭,最終我堅持不下去了。
到現在為止,我仍沒有勇氣開始第二段創業,因為期間結了婚,花費也很大,欠了不少錢,現在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先度過這段時間再想著幹其他的。
說真的,如果家底不厚,創業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