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主天安

    秦檜給趙家打工,趙家付給工錢……即一個封號……申王!

    萬里江山趙家坐,趙家說奸才算奸!

    秦檜真的奸,合該稱…奸王!

  • 2 # 不沉的經遠

    題主是怎麼想的?能保住趙家江山的是岳飛、韓世忠等在前線廝殺的將士們,可不是秦檜這種只會下跪的人。

    北宋末年,金軍大舉入侵,攻佔了東京汴梁,徽宗和欽宗被金軍掠走,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恥。趙構建立南宋以後,金軍也是多次入侵,不過在岳飛、韓世忠、吳玠、吳璘等人的努力下,宋軍此時已經有了和金軍一戰之力,並多次在戰場上擊敗金軍。像和尚原之戰、郾城之戰、潁昌之戰、朱仙鎮之戰,宋軍都多次擊敗金軍,雙方在戰場上已經互有攻守。

    其實早在紹興八年,金朝已經意識到無法擊敗宋軍,所以一度和南宋議和。只是因為金兀朮發動政變,奪取政權以後為了自己撈政績,才撕毀合約再度南侵,但是也是屢遭失敗,宋軍還收復了不少失地。

    也正是因為金兀朮被打服了,才不得不再次提出議和。所以能達成紹興和議,可不是靠秦檜之流只會下跪當孫子的人。像南宋末年蒙古大舉南侵的時候,賈似道也學過秦檜,向蒙古求和,但是在戰場上打不過蒙古人,對方又怎麼可能同意,最後南宋被滅。

    所以真正保住趙宋江山的,是岳飛他們,而不是秦檜這種只會拖後腿的人。

  • 3 # 剎那紅塵

    秦檜被世人評為奸臣,最簡單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主張議和,以“莫須有”的罪名謀害了民族英雄岳飛成為人人唾罵的千古罪人。

    岳飛的死有他的必然原因不是他秦檜能左右的,大多數老百姓瞭解秦檜幾乎都來自各種戲曲、評書,雜談等民間演義,民間傳說,對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和真正的秦檜知之甚少,不瞭解。

    秦檜死後宋高宗追贈申王,諡忠獻。開禧二年(1206年),宋寧宗追奪其王爵,改諡謬醜。嘉定元年(1208年),史彌遠執政後又恢復其王爵和諡號。諡號是“忠獻”,在大宋,是一個極其榮耀的諡號。整個宋朝,只有三個人獲得過這個諡號,第一個是開國名臣趙普,第二個是三朝元老韓琦,第三個就是秦檜了。從正統國家層面上說他是肯定的。

    元代時,人們在秦檜墓前便溺以快意,謂“遺臭冢”,有詩曰“太師墳上土,遺臭遍天涯。”明代有人在岳飛墓前種檜樹,一劈為二,名曰“分屍檜”。清朝秦澗泉到西湖岳飛墓前,自稱“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又有一地演戲,忽一人上臺將演秦檜者刺死。可見秦檜名聲之臭

    在文學作品中,多把秦檜描寫成是金國派來的奸細、殺害岳飛的罪魁禍首。在民間傳說中,秦檜是奸臣已臉譜化,形象生動有餘,明清時期盛行的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說岳全傳》使得岳飛的形象在廣大人民心中無限拔高,成一邊倒的傾世,使得秦檜被民眾釘死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總之民間輿論場的聲音,不一定就代表了事件的真相,但也不能否定存在,民間輿論場背後,也許也代表著某些政治力量在操縱,使其偏離真相。由於地位,理念,政治立場,社會背景的不同,代表的利益不同,還有就是廣大百姓們掌握史料多寡不同,使得不同的人對同一個問題產生不同的理解和歷史評價。

    多讀史書就能明智,明鑑,明得失。

  • 4 # 鄜延路節度使李

    這算什麼問題,簡直顛倒黑白了。

     

    秦檜,熟讀“四書五經”的大知識分子,主和的“大外交家”。他與岳飛本無瓜葛,但有著小肚雞腸。秦檜曾經想謀害韓世忠,岳飛得信,馳書告之,使其陰謀未得逞,因此懷恨在心。只因為岳飛妨礙了他的“和談大業”,就造出“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處死,既秉承了趙構的意思,也報了自己的私怨。金兀朮要求“必先殺岳飛,方可議和”。秦檜乃誣岳飛謀反,將其下獄。 不得不提到趙構這個人,因為他是當朝皇帝。說白了,岳飛是在為他保家為國,且屢建奇功。不是岳飛,宋恐怕早亡了。按理,應該岳飛應該得到獎賞,在這個風雨飄搖的王朝,還有誰比趙構更愛這個江山?大敵當前,正是用人之際,求之不得,他怎麼傻到自斷手足?他與岳飛有什麼深仇大恨呢?   

    就算岳飛不明白他的意思,一定要一意“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那也可以罷官不用嘛,為什麼非殺掉呢? 殺岳飛,他無利可圖,他將失去很多,也沒有非殺的理由;不殺嶽,至少還留有對金討價的籌碼,關鍵時候還要靠岳飛去保江山呢。難道他連這麼簡短的帳都算不過來?他難道連趨利避禍的人的基本本能都喪失了?   

    當年秦檜欲害韓世忠,要不是他保,恐怕第一個“莫須有”該姓韓了。可以說,殺嶽是最壞的選擇,有百害而無一利。事實上,殺岳飛,他是受損失最大的冤大頭。

    1.失掉民心。愛華人士寒心,民怨沸騰。大家心灰意冷,坐聽敗亡。   

    2.失掉軍心。殺嶽去韓,將士流血犧牲,十年之功毀於一旦。   

    3.失掉皇權。大權落入秦檜一人之手,趙構已被架空。趙構自言:對秦檜經歷了“初奇,繼惡,後愛,晚復畏”的過程。   

    4.失掉大節、割地稱臣於金。華人歷來重名節,皇家亦然。趙構被天下人唾罵,想不是他要的吧。   

    5.失信天下。自此再無人可用,一失敗塗地。

    其實從他羸弱性格和所處環境就能找到答案。他一生有兩怕:外懼完顏兀朮,內畏秦檜。當大權落入秦檜一人之手,並且一意要殺害岳飛的時候,他恐怕是有力無心,甚至是無力無心,想保都保不了了。

    秦檜(1090~1155), 中國南宋權奸,字會之,江寧(今江蘇南京人)。秦檜出身在一箇中小地主的家庭。他父親當過靜江府古縣(今廣西永福縣境)令,這在宋朝統治階級中只算得上一個小官。秦檜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可能疾速地飛黃騰達,因此做過鄉村教師。他對這個職業並不滿意,甚至牢騷滿腹,說“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他要求不高,只要有幾百畝好田,不再當“童子師”、“孩子王”,不再靠束脩自給,也就可以了。但自從中進士後,他就扶搖直上了。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登進士第,官至御史中丞。曾主張抗金,反對割地求和。金軍攻佔開封后,欲立張邦昌為帝,秦檜進議狀,主張另立宋宗室為帝,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以秦檜反立張邦昌為藉口,將他捉去,同去的還有他的妻子王氏及侍從等.這時宋徽宗得知康王趙構即位,就致書金帥粘罕,與約和議,叫秦檜將和議書修改加工潤色。秦檜還以厚禮賄賂粘罕,金太宗把秦檜送給他弟弟撻懶任用。從此,秦檜亦步亦趨地追隨著撻懶,逐漸成為他的親信。

      由於他在金廷大倡和議,故於建炎四年(1130)被放回南宋。秦檜得宋高宗信任,官至宰相,因提出“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主張,罷相閒居。紹興七年(1137),秦檜任樞密使,與宰相張浚勸說宋高宗收回由岳飛並統淮西等軍的成命,招致淮西軍的譁變投敵,八年,秦檜重新拜相,力主和議,代表宋高宗向金使跪接詔書。十年,金朝都元帥完顏宗弼領兵南侵,岳飛等軍大舉北伐,屢破金軍,進逼開封,秦檜卻慫恿宋高宗迫令班師。十一年,宋高宗與秦檜解除岳飛、韓世忠等大將軍權,誣構謀反罪狀,殺害岳飛,與金朝再次簽訂屈辱的和約。

    秦檜是殺害岳飛的最大利益獲得者:宋向金稱臣、納貢、割地,金規定宋高宗不許以無罪去秦檜宰相。秦檜實際成了終身宰相。

     秦檜殺嶽去韓,對內收到殺一儆百的效果,無人敢言。對外,結歡完顏兀朮,對金有所交代。藉機會壯大檜黨,把支援朝政。架空趙構,已做到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秦檜封魏國公,檜母封魏國夫人,養子熺舉進士。熺掌國史,將建炎元年至紹興十二年日曆凡590卷,所有詔書、章疏,交檜或篡改或焚燬,檜妻子以下,均加恩封。並賜檜甲第,御書“一德格天”匾。許立家廟御賜祭器。

      尊稱“聖相”“相父”,專權達19年。

    秦檜再次任相18年,獨攬朝政,排除異己,大興文字獄,極力貶斥主張抗金的官員,壓制抗金輿論,篡改官史。

      秦檜養子熺掌國史,將建炎元年至紹興十二年日曆凡590卷,所有詔書、章疏,交檜或篡改或焚燬。幸好存金的還在。

      《金史》中記載,金宣宗貞佑二年(1214年),中書舍人孫大鼎上書追述秦檜被女真貴族縱歸南宋的事說,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年),大臣們在黑龍江柳林集會,擔心宋朝復興.宋朝臣趙鼎、張浚志在復仇,宋將韓世忠、吳玠知於兵事,這樣既不可威取,又要看到結仇巳深,勢難使南宋人民屈服,還是暗中先放縱為好.

      另在《金國南遷錄》中記載,金國大臣考慮南宋復仇事,議及放縱秦檜歸國,魯王說,只有放宋臣先回,才能使他“順我”。忠獻王粘罕說,這件事在我心裡已醞釀三年了。只有一個秦檜可用.我喜歡這個人。“置之軍前,試之以事”,表面上雖然拒絕,而內心中經常能“委曲順從”,秦檜始終主張“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政策,今天如能放他回南宋,他必得志。就這樣金人決定放秦檜南歸.結果不出粘罕所料,秦檜回到臨安就力主和議,竊踞相位,專權擅國,殘殺抗金將領。其後,使南北對峙局勢基本形成。

      《宋史·秦檜傳》記載,南宋政府雖幾次派代表與金朝談判,但仍是一邊防守,一邊議和。而專與金人解仇議和,實際是從秦檜開始的。因為秦檜在金朝時,首倡和議,所以他南歸後,就成為女真貴族的代理人。秦檜除將岳飛等陷殺外,對南宋其他忠臣良將,也不放過。迫害手法花樣翻新。

      秦檜的一種手法是背後撥弄是非,造謠離間,出賣同他共事的大臣。紹興七年(1137年),張浚要求離開右相的職位。宋高宗趙構問他:“誰可代替你呢?”張浚不說。趙構又問:“秦檜怎麼樣?”張浚說:“與他共事,才知他不光明磊落。’趙構說:“那就用趙鼎。”趙鼎接替了張浚的宰相職務。後來張浚受到迫害,要把他安置在嶺南,趙鼎就約同事解救,與大臣張守面奏趙構,每人都為張浚求情,唯獨秦檜一言不發,原來趙鼎、張浚很合得來,張浚先任宰相,竭力引薦趙鼎。他們曾討論過人才問題.張浚激動地談秦檜“善良”。趙鼎說:“此人得志,我們就無所措手足了,”張浚不以為然,所以也引薦過秦檜.後來知他不光明正大,就不再推崇他了.秦檜因此懷恨張浚,用挑撥手法告趙鼎說:“皇上想召用你,而張浚拖延扣留。這就激怒趙鼎去排擠張浚。秦檜在樞密院只聽趙鼎的指使,而趙鼎素來就討厭秦檜,經他這一撥弄,趙鼎反而對他深信不疑,最後他們都被秦檜所排擠。趙鼎與張浚晚年在福州相遇,談及此事,才知都被秦檜出賣了。

      秦檜的第二種手法是言語不多,卻很毒,甚至以一語害人.正如《宋史》中所說,秦檜陰險如懸崖陷阱,深危莫測.群臣討論政事,還沒有據理力辯,他用一兩句話就否定了.李光曾與秦檜爭論,發育稍微觸犯了秦檜,秦檜就不說話了.等李光說完,秦檜慢慢地說:“李光沒有作大臣的禮法。”趙構聽後,對李光十分生氣。所以史書上指出秦檜凡陷害忠良,一般是用這種權術。

      秦檜的第三種手法是一意孤行,排除異己,必欲置政敵於死地而後快.樞密院編修官胡銓上書,願斬秦檜以謝天下。頃刻受到秦檜打擊,把他貶往昭州(今廣西乎樂)“編管”(宋代官吏,因罪除去名籍貶謫州郡,編入該地戶籍,並由當地官吏管束)。他因小妻臨產,想稍晚幾天再走,結果秦檜派人叫他戴上刑具,押送昭州.秦檜還覺得對胡銓處理過輕,不足以“貶一警百”,使反對議和的人從此俯首貼耳,箝口不官,因而迫使趙構發了一道詔令,說胡銓上疏是放肆稱兇,倡導犯上之風,告誡朝廷內外,不得效法。大臣陳剛中支援胡銓上書,秦檜大怒,把他弄到贛州安遠縣。安遠縣地處邊遠山區,條件極差,瘴氣很盛,當地諺語說:“龍南、安遠,一去不轉。”意思說,到安遠是一去不復返了,必然死在那裡。陳剛中果然死在安遠.邵隆在商州(今陝西商縣)十年,披荊斬棘地進行治理,招回流散人手,發展生產,多次打敗金兵。正值“紹興和議”簽訂,把商州割與金國,邵隆很不滿意.後來任命他主管金州(今陝西安康),他曾出兵金統治區.秦檜懷恨,就調他去主管敘州(今四川宜賓市),但仍不解恨,就暗中派人用毒酒殺害了他。故將解潛罷官閒居,因不同意和議,被流放南安(今江西大餘)而死。大臣白鍔說秦檜辦事荒謬反常,被刺配萬安軍(今廣東海南島萬寧)。

      秦檜的第四種手法是屢興大獄,株連無辜,迫害與他稍有些微異意的人。秦檜晚年更為兇殘.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又興起王庶二子(王之奇、王之荀)、葉三省、楊煒、袁敏求四大獄。誣陷他們有“誹滂罪”。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趙令衿(宋太祖" 五世孫)看秦檜的《家廟記》,口唸“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結果被告。有人又告趙鼎的兒子趙汾同趙令衿飲宴後厚贈禮物,“必有奸謀’,就送趙令衿入獄。秦檜在他的“一德格天閣,,裡寫上趙鼎,李光,胡銓的姓名,“必欲殺之而後快。”此時趙鼎已死,恨不能處置,就想捕殺他的兒子趙汾,秦檜尤恨張浚,將他編管水州(今湖南零陵),指使其死黨張柄坐鎮潭州(今湖南長沙),與郡丞汪召錫共同監視.秦檜甚至要趙汾捏造事實,誣陷自己與張浚、李光、胡寅“謀大逆”,這次株連賢士五十三人.興起這個大獄之時,秦檜已是奄奄一息了。

      秦檜還搞文字獄.太學生張伯麟在壁上題詞:“夫差,你忘記越王殺害你的父親嗎?”結果被打幾十大板刺配吉陽軍(今廣東海南島南部)。沈長卿曾與李光反對議和,又與芮燁同寫一首《牡丹詩》,其中有“寧令漢社稷,變作莽乾坤”的句子,被告後也遭貶謫。秦檜搞株連無辜,舉不勝舉.岳飛被害時,株連坐牢者六人,審訊岳飛的大理寺丞認為岳飛無罪,均遭貶黜,上書為岳飛喊冤的,被捕殺於獄中。趙鼎被貶謫請後,他的門生弟子,僚屬都被虛構罪名,加以陷害。

      秦檜對反對過他的人,即使平民百姓於細微末節之處持有異意,也絕不放過。一次,秦檜舉行家宴,叫戲子演戲,一個扮小官戲子的頭髮上的大環跌落在地。一戲子問:“這是什麼環?’小官說:“二勝環(諧音為‘二聖還’,二聖指宋徽宗,欽宗,均被金俘去)”,戲子說:“你坐太師(無意中涉及秦檜,因他稱秦太師)椅,為什麼把‘二勝環’丟在腦後!”意思是說坐上太師椅,就把二聖南還的事置之度外了.頓時人都失色,秦檜大怒。第二天就把戲子都關在牢裡。

      從“紹興和議”簽訂後,秦檜就總攬了南宋軍政大權,他以是否贊同求和乞降為分水嶺。贊成者,可步步升遷:反對者,不論忠臣良將,還是普通百姓,一概劃入被打擊翦除之列。

      紹興二十年(1150年)正月的一天,一位叫施全的殿前軍人,提著斬馬刀攔在望仙橋下,暗中偵察到秦檜上朝的時間,見秦檜就舉刀砍去,結果砍斷了一根橋柱,沒有傷及秦檜,施全被捕殺於市。

      秦檜經此一嚇,派50名家將各支援長梃為護衛。日夜不離左右。自此得了怪病,夢寐不安,時覺冤魂纏繞。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秦檜在他的“一德格天閣裡,興起趙令衿、張浚、李光,胡銓的大獄,高興過頭,突然中風倒地。

      秦檜面板一陣紅一陣青,不斷溢血。趙構來視,曰“卿父病體,勢已危,看是不能救了。”言畢佛袖而去。令學戰士沈虛中草制,令檜父子至仕。是夕,檜嚼舌而死。

      在秦檜當權時期,堅持抗金,主持正義的人們,所受的誣陷、迫害是難以言狀的.朝野上下對秦檜忿恨至極.

      南宋時,人們聽到岳飛被害的訊息,“天下冤之,聞者流涕。”下至三尺孩童,都對秦檜怨恨.群眾用麵粉捏成秦檜形象,放油鍋中煎炸,後來簡化製作過程,只剩得兩條長腿,變成現在油條的樣子。幾百年來,人們一直叫它“油炸檜”。

      元朝時,人們在秦檜墓前便溺,稱他的墳是“遺臭冢”。一首打油詩中說,“太師墳上土,遺臭遍天涯。’

      明朝時,有人在岳飛墓前植檜樹,舉刀一劈為二,號稱“分屍檜”;又鑄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四人跪像於岳飛墓前。

      秦檜兩次竊踞相位,達十九年之久。他勾結趙構,包藏禍心,首倡與金和議,屈膝投降,誤國害民,敗壞倫理。一時忠臣良將,誅鋤略盡。無恥之徒受到秦檜擢用。他操縱權柄,遍佈特務,小有議論,即遭捕殺。暗中偵察皇帝動靜。南宋軍國事務,由他一人獨攬。

      秦檜死後,趙構說,我不用在膝褲中藏匕首了。趙構甚至說,對秦檜經歷了“初奇檜,繼惡檜,後愛檜,晚復畏檜”的過程。

     其實趙構也曾短暫罷黜過秦檜相位。當秦檜提出“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和議後,群情激憤。趙構不得不考慮,秦檜說“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我是北方人,該到哪裡去呢?秦檜又說,有“二策”,即以河北人歸還金國,中原人送給劉豫(他是南宋初年金統治者扶植的傀儡),大臣綦祟禮把趙構的這些意思通告朝廷內外。秦檜的主張引起朝野上下的強烈不滿。趙構出於自身的利害,又懾於抗戰派和人民抗金、反對議和的形勢,不得不罷去秦檜宰相的職務。並且出榜,說永遠不用秦檜。

      後來證實,金朝使節到南宋,要求全部送還北方人,恰與秦檜“北人歸北”的主張相吻合.有識之士進一步認識到這正是秦檜與金人合謀的結果,從此,人們開始認識到秦檜的奸邪了。

      可惜,由於有共同的利益,不久趙構又複用秦檜。秦檜是前朝老臣,又是與金和談的首選,不得不倚重,檜就利用與金的特殊關係壓趙構。

      同時秦檜又是隨二宗赴金的,秦檜抓住趙構懼金和怕迎回二宗或金讓欽宗在北方立朝的心理,就以迎歸二宗相要挾,算是抓住了趙構七寸。牽著趙構跟自己跑,

      紹興十一年十一月和議簽定後,按金朝規定,秦檜事實上成了終身宰相,宋高宗雖對他日益猜忌,卻仍縱容他專權跋扈,對主張抗戰的臣僚加以排斥和打擊。到後來,檜從政多年,黨羽滿朝,已成尾大不掉之勢。秦檜藉機會壯大檜黨,把支援朝政。架空趙構,已做到挾天子以令諸侯了。秦檜甚至視趙構為無物。發展到“乘輿而出”的地步,而趙構對秦檜幾乎到了巴結的地步。

      封秦檜魏國公,封檜母封魏國夫人,秦檜養子熺舉進士。

      檜妻子以下,均加恩封。並賜檜甲第,御書“一德格天”匾。許立家廟御賜祭器。尊稱“聖相”“相父”,秦檜專權達19年。

      名為君臣,實為“臣父”“君子”關係,在趙構對金稱臣前後,趙構就做了秦檜的“兒皇帝”了。趙構後來“倦勤”,讓位於正室,秦檜死,才放心。秦檜死後,趙構說,我不用在膝褲中藏匕首了。

      高宗這個“中興之主”實在是有名無實,父兄被擄的奇恥大辱都無法激起他對金人的仇恨,他的“恐金症”“恐檜症”不可救藥。高宗在位期間,不是力圖北進收復中原,而是一心想討好金人,無論抗金戰場上的勝負如何,他都是一味地投降求和,在金人面前極盡卑躬屈膝、搖尾乞憐的醜態。他將權力看的太重,結果大權旁落,一生受制於人,恥辱伴其一生。

      南遷後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他“直把杭州作汴州”,只知道向金納貢稱臣,苟且偷安,在位三十六年,成偏安之局

    後世有人在杭州岳飛墓前鑄造了秦檜夫婦、万俟卨、張俊四個鐵人,造象為雙手反剪,跪向岳墳。墓闕上懸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計算機的匯流排有哪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