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紫天雲
-
2 # 幻海微舟
孔子的哲學思想
孔子哲學思想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家。雖然他自稱"述而不作",而實際上他在諸子百家爭鳴之前夕,開創性地建立了一個包括天道觀、人道觀、認識論、方法論等方面的哲學思想體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學範疇的邏輯展開,其哲學思想體系可概括為:"命--禮--仁--知--中庸"。
在天道觀方面,孔子較少講天道問題。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治長》)因為孔子對殷商周以來的宗教天命論,處於既敬重又存疑的矛盾狀態。關於"天",《論語》所記確是不多,僅二十二見。孔子所謂"天",有時指主宰一切的上天。他提出"畏天命"(《季氏》),"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有時又指廣袤的自然。如他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陽貨》)反映了春秋時期正處於關於"天"的觀念的變動時期,即由"主宰之天"逐漸向"自然之天"過渡。關於"命",孔子是肯定的。他認為"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堯曰》),並自稱"五十而知天命"(《為政》)。不過孔子所說的"命",並不是指上天的絕對意志和命令,而是一種人力所無法挽回的歷史必然性。孔子所謂"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憲問》),即是指這種必然性。可是孔子又不認為人是無可作為的,相反他主張人"命"面前應持積極的態度。正由於此,別人視他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憲問》),他也自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有這樣的天道觀,使他對鬼神持懷疑態度,這是不奇怪的。他"不語怪、力、亂、神"(同上),還強調"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未知生,焉知死"(《先進》)。
在人道觀上,孔子主張立禮復禮,納仁入禮,仁禮結合。"禮"在孔子思想體系中,是一個重要範疇。從修身來說,他認為首先要學禮,"不學禮,無以立"(《季氏》),並且要"約之以禮"(《雍也》),"克己復禮"(《顏淵》)。從治國來說,他主張"齊之以禮"(《為政》)。"為國以禮(《先進》)"。強調"禮"的重要性,並非是孔子的創造。前人早已論述過,如子產說過:"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強調要"復禮",在春秋末也不是合乎潮流的新思想。孔子獨創性的貢獻在於納仁入禮,仁禮結合。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又說:"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陽貨》)雖然"仁"的概念古已有之,但是孔子賦以新的涵義。他不僅以"愛人"來釋仁,而且提出了為"仁之方",即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其原則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孔子納仁入禮,使"禮"不單是作為外在的強制性的東西起作用,而且有"仁"作為內在的理性自覺的力量來支撐。以"仁"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不免使人有神秘之感。孔子又提出以知求仁。他把"知"作為求仁、達仁的必要條件。他說:"未知,焉得仁?"(《公冶長》)孔子論知,指認識人們之間的倫理關係,即是去認識"善",但論述知識之獲得,畢竟是跨入了求"真"的認識領域。
在認識論上,孔子尚未摒棄"生而知之"的先驗論觀點,並且把"生知"列為認識能力的"上"等。可是他未予強調。在孔子認識中佔重要位置的倒是他反覆論述的"學而知之"。他稱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強調"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陽貨》)在認識過程中,孔子注重多聞、多見、認為知識靠"多聞"、"多見"來獲得。對聞見得來的知識,不可都信以為真,必須細加觀察。他說:"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衛靈公》)他提出"視"、"觀"、"察"三步遞進的觀察次序:"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為政》)孔子還進一點提出相當於理性認識階段的"思"。他強調學、思結合。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上)並提倡"再思"(《公冶長》)、"三思"(《荀子.法行》)與"九思"(《季氏》)。他在聞道、得道、傳道上的"一以貫之"的境界,就是靠學、思結合而達到的。孔子還主張在"思"的過程中,運用"反"的方法,即不斷進行類比,並加以演繹推理,以取得"舉一反三"之效。他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在認識過程中,孔子不以"思"為止,認為在思的基礎上,還應不斷地"習"、"行"。他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學而》)他主張要"敏於行"(《里仁》),認為"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不過孔子所說之"習"、"行",偏重於道德實踐,即所謂"行義以達其道"(《季氏》)。關於判別認識是非的標準,孔子尚未用明確的方式表達出來。他所說的評價一個人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公冶長》),似乎是主張以言行的統一作為判斷的標準。但他又提出"能近取譬"、推己及人的為"仁之方",即認為每一個君子都具有理性,理性即能判斷是非。後世儒者又進一步加以發展,提出以"仁"、"義"等道德原則作為判別是非的最高標準。
在方法論上,孔子吸收了西周、春秋時代的"中和"觀念,把它發展成為"中庸"思想。"中庸"既是一種世界觀,也是一種對待自然、社會、人生的基本方法。"中庸"作為方法論原則其基本內容包括:
(1)"叩其兩端"。孔子認為凡事皆有兩端,故把握事物必須"叩其兩端"(《子罕》)。孔子言"兩端"即言事物之終始、上下、進止、損益、博約、辯訥、勇怯、張馳等。"
(2)"執兩用中"。《中庸》記孔子言曰:"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又說:"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強調立身處事時時要合乎中道。但對貌似執"中",實無原則的"鄉原",孔子是深惡痛絕的。
(3)"過猶不及"。孔子認為超過事物一定的界限未達到一定界限同樣是錯誤的。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含有承認事物對立面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的辯證法因素,又具有保持其限度以避免事物的轉化的消極一面。
孔子的"命--禮--仁--知--中庸"哲學思想體系,"仁"是其核心。但體系中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貫通的。它們各自都可以看作為"一"貫通於其他部分。孔子哲學思想體系中也包含著矛盾。後世的儒者或其他學派的學者,或發展其中積極一面,或誇大其中消極成分,使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產生了變化。
-
3 # 長劍倚天77530517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他在諸子百家爭鳴之前,就有了"天道觀,人道觀,認識論,方法論"等哲學思想體系。主要包括"命,禮,仁,知,中庸"。
孔子認為,所謂"天",指主宰一切的上天,他提出"畏天命","獲罪於天,無所禱也"。或又指廣袤的自然,"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反映了春秋時期關於"天"的觀念變動時期,即由主宰之天逐漸向"自由之天"過渡。關於"命",孔子是肯定的。他認為"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並自稱"五十而知天命!
再者就是"禮","仁",孔子主張立禮復禮,納仁入禮,仁禮結合。認為"不學禮,無以立”,"克己復禮","齊之以禮","為國以禮"。強調"禮的重要性!
在認知論,孔子尚未摒棄"生而知之"的觀點,把"生知"列為認識能力之"上","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強調"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
孔子吸收了西周,春秋時代的"中和"觀念,發展成"中庸"思想,既一種世界觀,也是一種對自然,社會,人生的基本方法。
孔子云"叩其兩端",認為凡事皆有兩端,故把握事物必須"叩其兩端",即言事物之終始,上下,進止,損益,博約,辯訥,勇怯,張弛等。
"執兩用中”,"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強調立身處事時要閤中道,但對貌似執"中",實無原則的"鄉原",乃深惡痛絕的!
"過猶不及",孔子認為超過事物的一定界限未達到一定界限同樣是錯誤的,既承認事物的對立面相互依存,又保持其限度以避免事物轉化消極的一面。
孔子的"命,禮,仁,知,中庸"就構成了其哲學思想體系的全部,其中以"仁"為核心,並保持每一部的相互貫通,後世無不以為尊。
-
4 # 唯美古風倌
孔子一生帶著學生周遊列國,分享自己思想主張。
首當其衝關鍵詞:仁,《論語》中這樣講到:
克己復禮,為仁。
剛、毅、木、訥近仁。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孔子的思想
一、天命觀
天命觀既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一種特殊理論,也是構成孔孟儒學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在這方面的觀點是“聽天命,盡人事”,正所謂俗話所說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對於鬼神,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這也說明孔子積極致力於人道的現實態度,對神道並不太重視,這也符合春秋時期神人關係重點的轉移。
二、“仁者愛人”倫理觀
仁是春秋時代的新觀念。孔子認為,“仁就是克己復禮”和“愛人”。他把“仁”作為儒學的基本思想和範疇,探討人的價值。在孔子看來,“仁”不僅是人生的追求,而且也是一種社會生活理想。
三、“為政以德”
孔子“仁者愛人”的倫理學說在社會政治領域內的運用與體現,就是“德治”、“為政以德”。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這裡孔子比較了兩種不同的治國方法,認為僅僅依靠刑罰來治國不行,只有依靠道德教育,才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自覺走上正道。
四、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作是最高尚的美德。這是孔子在“禮崩樂壞”、社會紛爭、新舊交替的歷史條件下所總結出來的調和、折中社會關係的方法,也是培養新型人才的新理論。
五、“有教無類”教育原則
孔子把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教育上,他的教育思想極其豐富,教育學說是孔子思想中最積極的成果。
他提出來教育要為治國服務,不分貧富貴賤地施行教育;教育要因材施教,學習要學思結合;教育的內容包括知識、德行,所謂的文、行、忠、信,也包括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
-
5 # 我是快樂的小精靈
孔子的哲學思想:
1、以“仁”為核心的 哲學思想。
2、以“德”為核心的 政治思想。
3、以“仁”、“得”觀點貫徹始終的倫理思想。
4、以“有教無類”為核心的 教育思想。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
6 # 小北看書
孔子的哲學思想主要是以“仁”為中心。
“仁”在中國古代表示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本來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敬愛。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還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獻身,即“殺身以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孔子開創性地建立了一個包括天道觀、人道觀、認識論、方法論等方面的哲學思想體系。其哲學思想可簡約的概括為:"命--禮--仁--知--中庸"。"仁"是其核心 ,他認為“仁”即“同情和愛人”,“仁”是孔子對春秋時期仁愛思想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社會政治倫理觀念。
-
7 # 騎士生活空間
孔子的哲學思想是簡單的,不難理解的! 學懂弄通之後,幹什麼成什麼!
孔子在漢代以後逐步被當成了聖人,很多人認為他的思想很複雜。實際上孔子的哲學思想並不複雜,孔子無疑具有很強的思辨能力,他的思辨主要是圍繞著易和中庸來進行的。
孔子的哲學思想,其核心就是易,易就是變化。史記記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孔子經過長年的奔波和世事的坎坷,終於悟到了世間最大的道就是“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所以他下大力氣研究併為弟子們講授《易》學。 孔門弟子亦習《易》成風。
孔子在易的基礎之上,繼而總結出中庸的至道,其孫子子思總結而成篇章。中庸的思想就是針對世界永恆變化的應對之策。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世界時刻都在變化,你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得到的很快就會失去。人心、政局、時事都在不停的變化。怎麼辦?尋找動態的平衡,努力達到那個中間狀態,以變應變。 以中庸來應對易。我想這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核心。
這個思想可不得了,他深刻的影響了這之後二千多年的華人,成為我們的民族的魂。有智慧的華人,言語舉止行為都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透露出中庸之道。 現在有人甚至總結出了華人的”灰度思維”。即不黑也不白,不對也不錯。 摒棄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維,站在中間立場去應對不斷變化的人和事。對裡往往有錯,錯裡往往有對,對和錯,是和非都是可以隨時轉化的。你看孔子的影響力有多大呀!所以稱呼他為聖人是不為過的!
-
8 # 阿濤Ajita
孔子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雖然孔子本人沒有專門論著自己的哲學思想,但可以從他整理和講述的文章以及平時的言行得以總結出來。
孔子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
因此對以上六經內容和《論語》的深入研究是可以發掘出孔子的哲學思想的。
雖然孔子的哲學思想可能十分宏大,但我覺得其根本思想,就是建立了以“仁”為核心的哲學思想。我們來看孔子的原話:“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提出“仁者愛人”。
從孔子親自表述的“仁”來看,我個人認為“仁”的哲學思想代表了儒家對做人的最高道德原則。而作為儒家思想的創立者,孔子對做人的根本要求就代表了他的哲學思想。
從現代語境來理解,仁是一種發自個人內心,繼而擴充套件到家庭再超越家庭,延及社會、國家乃至整個人類、自然、宇宙的普遍的愛。
我自己從接受教育開始,父親就一直用儒家做人的基本原則來教導我,學習做人的基本原則,他在各種不同的場合告訴我,要多考慮別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要心懷對世界、對人類的善心、愛心,要去做對全人類、長時間有利益的事情。父親同時也以身作則示範給我看什麼是“儒家仁學的修養”。
經過多年的生活社會實踐,我更加認識到“仁”代表了孔子的哲學思想。
-
9 # 楊朱學派
孔子的哲學思想有:
一、世界觀: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思想生八卦。
人類萬物,日月星辰皆循道而生,循道而終。
孔子此言,與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同意。
二、辯證法。
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最能體現物極必反,事物的對立統一與轉化的規律,《泰卦》與《否卦》。《泰卦》是大吉之卦:天地交而萬物生,上下交而其志同。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但上六的爻辭卻是泰極否至。而《否卦》則完全相反,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小人道長,君子道消。而上九卻否極泰來。
正如孔子在《周易•豐卦·彖傳》所言:“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訊息。”
三、一陰一陽之謂道。
孔子與老子思想最大的區別是,老子認為柔弱勝剛強。孔子則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陰一陽+道生萬物。
-
10 # a三人行a
老子是無為,不爭,自然,一杯渾水老子是認為讓他自己慢慢澄清。孔子是看到世道亂了想盡一切辦法把它從濁轉清。孔子看的是人心反覆,可以運作。老子已經看透盡人心,要麼魔高,要麼道高,讓道魔自治。事實證明,老子比孔子看透人間多一點,世俗裡面功名富貴這個大染缸,沒有人能帶著入世的模樣走出來,儒家並了百家並且帶著那種初心都沒能全身而退。佛家遁入空門,也就真的空了,空門無人,也就無佛了。
-
11 # 使用者KKKKKK916
我研究中國歷史,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幾千年,只有毛主席為人民打天下,才真正改變了歷史。自一八四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任人宰割,割土賠款,受盡屈辱。清末民初,保皇黨、革命黨、這個黨、那個黨,各種黨,都在中國大舞臺表演過。維新論、立憲論、三民主義,各種理論,都在中國實踐過。但無一成功,都救不了中國。最後只有社會主義救中國。只有毛主席領導人民打天下,建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才使中國從一百多年的屈辱狀態走出來,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成為真正的大國強國。
回覆列表
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認為:“在表面上,中國哲學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也就是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它的功用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達到超乎現世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價值的價值。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正是鮮明的呈現出中國哲學的特點,儒家哲學思想以仁、義、禮、智、信、忠、恕、孝、悌、誠等為價值理念,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係,提倡教化和仁政,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富於入世理想與人道主義精神。
儒家哲學思想的核心是“仁”,對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理解。
01 一體之仁
有個學生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論話·顏淵》)。父行父道愛其子,子行子道愛其父。真正愛人的人,是能夠履行社會義務的人。所以在《論語》中可以看出,有時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種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所以“仁人”一詞與全德之人同義。這種仁愛,也就是明代大儒王陽明所說的“萬物一體之仁”,王陽明在《傳習錄》這樣說道:“夫聖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其視天下之人,無外內遠近,凡有血氣,皆其昆弟赤子之親,莫不欲安全而教養之,以遂其萬物一體之念。”也就是說,聖人之心,視天地萬物為一體,在聖人眼中,芸芸眾生沒有什麼內外之分、遠近之別,眾人都是他的兄弟、子女那樣的至親,希望他們全都平安無事、頤養天年,並且能夠加以教化、養育,以順遂聖人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仁德、宏願。這裡,王陽明所闡發的,正是具有博大仁愛道德理想的“聖人”,當然也是泛愛黎民蒼生的“仁者”。
02 孝悌為本
《論語》雲:“孝弟(弟通“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裡,子女對於父母的愛,稱為“孝”;兄弟之間,哥哥對弟弟要關愛,弟弟對哥哥要尊重,這叫“兄友弟恭”。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儒家的仁愛精神,就是從對父母的孝開始,延伸到對兄弟的悌,對朋友的信,以至於對天下眾人廣泛的愛,所以說,孝悌,是“仁”德的根本所在,如果連基本的孝悌都做不到,又何以稱得上“仁”呢?
03 忠恕之道
《論語》記載:“仲弓問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又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由此看來,如何實行仁,在於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話說,“己之所欲,亦施於人”,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稱之為“忠”,即“盡己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的這兩個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實行仁的方法)。所以說,忠恕之道同時就是仁道,行忠恕就是行仁道。
04 捨生取義
義是事之“宜”,即“應該”,它是絕對的命令。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應該做的事,必須為做而做,因為做這些事在道德上是對的。如果做這些事只出於非道德的考慮,即使做了應該做的事,這種行為也不是義的行為。如《孟子》所云:“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種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的價值取向,正是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崇高道德品格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