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粒粒時光
-
2 # 淡定16817
如果我現在是孩童我最喜歡媽媽做的是豬肉炒白菜、真香呀!如果我是青少年我最喜歡媽媽做的紅燒肉和米飯搭配、我現在是壯年了我最想吃的是媽媽醃的鹹菜、各種蔬菜醃在一起一把大粗鹽味道極好。我在也吃不到了。可我年年都會按照媽媽的方法去醃製鹹菜、就是做不出媽媽的味道
-
3 # 拓跋鴻
今年已經21了,在上大學了,還有一年就畢業了。突然間,就覺得時間過得好快啊。從小學記事起,已經10幾年過去了。我是西北人,主要以麵食為主,多虧了媽媽的好手藝,我和哥哥才長的高大強壯。我們那叫“長面”,我最喜歡吃幹拌,因為有湯的吃不飽,而且一次還吃的特別多。從唸書起,一直到高中畢業,我一直住在家裡,一直在爸媽身邊,一直吃著媽媽親手做的面,但是吃著吃著,就吃出毛病來了,嫌棄不好吃,有時有點鹹,有時又有點淡,我和爸都嫌棄,我媽就生氣。在外地上大學後,食堂裡的飯菜應有盡有,但是,吃著吃著,就真心吃不下去了,主要是油特別多,吃多了容易膩,而且,一些東西的做法我們打小就沒吃過,比如,他們把黃瓜炒著吃,而我們涼拌吃,一個地方和一個地方的飲食習慣有差異吧。有一天晚上,我像平常向食堂走去,路上,我就想了想,這時有一頓酸菜面多好啊!改一改口味,提提胃口。晚上就給我媽打電話,我想回來,真心吃不下去了。就是口頭這麼隨便一念叨,沒想到,媽媽在秋忙的晚上,做了我最愛吃的辣子醬。而且收拾的整整齊齊的,放在了冰箱裡邊,等我回去!無論多忙,天熱了,媽媽總是說穿涼快點,天冷了總是說多天件衣服,每次囑咐我,吃的飽飽的!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沒有親朋好友,沒有人對我噓寒問暖,沒有人知道我過得怎樣,只有我媽,每天在問我,擔心我,我媽早已是我精神上的依靠,但是,慢慢的,我發現,媽媽的眼睛周圍爬上了一道道皺紋,有點蒼老,儘管媽媽比同齡人年輕,但我突然間感覺到我媽正在慢慢變老,我不能讓她在擔心我,現在,我要讓她依靠著我,讓她感受到我小時候在她身後的安全感和溫暖。
-
4 # 秒懂鄭州樓市
其實吧,媽媽會做的菜還真的不多,相對來說,最拿手的,或許就是媽媽的炒雞蛋。
但是這種雞蛋也是不多的,西紅柿炒雞蛋,加紅燒肉。
高考那年,媽媽每天都去送飯,又一次很奇怪,媽媽居然給了做了一道菜,我看到上面是雞蛋,下面是紅燒肉。
我就打趣說,是不是紅燒肉炒雞蛋,其實沒有這道菜,其實這是兩種菜混到一塊了。
但是這道菜也是最好吃的一道菜。
-
5 #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最喜歡媽媽做的一道菜,是醬蘿蔔煮雞蛋。
媽媽的這道菜的,做法很簡單。
燒柴、點火、洗鍋,倒入生命的源泉。
水溫稍熱,開始起泡的時候,打入幾個土雞蛋,通常是2~3個。
醬蘿蔔切片,水燒開時,放入醬蘿蔔。
隨著水花的翻滾,雞蛋白逐漸凝固,將蛋黃包裹。醬蘿蔔融化出的醬,逐漸將雞蛋的蛋白染成棕色。
水蒸氣帶著蘿蔔的味道,飄散在空氣中。
這是媽媽的味道!
這道菜的味道,沒有濃濃的油脂的芳香,沒有沒有外焦內嫩讓人流口水的的外觀,甚至沒有放鹽,也不需要調料。
那是飢腸轆轆的歲月,媽媽給我的最溫暖的食糧。填飽肚子的,是暖暖的溫度,沉甸甸的蛋白質,還有無法言說的愛。沒有貧窮經歷的人,是無法體會出來的。
這道菜的背後,是父母的不幸,和我一個殘缺的童年。
早年父母離異。一開始跟隨母親來到繼父家。後又被爺爺帶回。從此,母子兩人,分屬於兩個家庭。
上學以後,爺爺和母親商量,我們可以母子每週見一次。
於是,每個週末,都會來到母親家。每次都會上演母親做這個菜的鏡頭。
一直持續到參加工作以後的好幾年。
生活條件有所改善之後,醬蘿蔔煮雞蛋裡面,增加了瘦肉,有時候也有一些火腿。
也曾經對這個菜感到厭煩,就對媽媽說,以後不要做這個了,我不愛吃。
可是,每次媽媽還是會做。
如今,我去了更遠的城市,吃過各種各樣的菜。毫無疑問,從色香味上來說,母親可能永遠做不出來那種華麗感。
但是,外面的菜,無論怎麼撩動人的味覺,也始終無法勾起內心的溫暖。
如今見到媽媽,早就不做這個菜了。很多時候,會想起這種感覺。也想過讓媽媽再做一次,但有覺得不對,終究還是沒有說。
那種回憶,還是永遠留在心裡吧。
-
6 # 客家故事
小時候,老家境況不好,每當家裡來客人了,媽媽經常做的一個菜:黃豆炒雞蛋,也是當時家裡桌上最好的一個菜,其他的就還有個青菜和湯就是了。上桌吃飯後那道菜擺在了主客面前最近的地方,一般沒有經過爸媽的允許我們孩子們是不會隨便夾的,時間長了我們兄弟姐妹們也很自覺,匆匆的配著青菜和芋子湯吃飽就下桌了,偶爾客人招呼我們一起夾點吃就特別開心,笑著瞄一眼爸媽,被允許了就怯怯的探起身子夾一小塊送到嘴裡,如果爸媽說“小孩子家,不理他,快快吃飽去玩,留給大舅(比如主客是大舅)吃”那就給小聲的對大舅說“不用不用,你吃”。運氣好的時候碰到客人不怎麼吃菜,只吃飯或者喝酒聊天,最後散席了我會假裝經過飯桌瞄一眼那菜還有嗎?如果還有媽媽會說“過來,再吃點”,那就再開心不過了,每次都可以把盤子底扒拉得光亮光亮的。
-
7 # Springlad
最喜歡吃媽媽做的西紅柿炒雞蛋。
這是非常簡單的一道家常菜,卻是兒時最喜歡的一道菜,三十多年未曾改變,直到現在還是餐桌上的最愛。
已經不記得什麼時候第一次品嚐到西紅柿的味道,只知道我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這種酸酸甜甜的食物。而媽媽經常給我做西紅柿炒雞蛋,好吃,下飯。
小學時已經有早自習,每天七點就要到校,而那個時候條件還很差,哈爾濱的冬天會到零下二十幾度。我每天六點半就到教室點火生火爐,這樣同學們到學校就有溫暖一點的環境了。而媽媽四點半就起床把米飯悶上,準備我的早餐,打理我的著裝,騎上腳踏車披著月光,送我上學。看我把教室都弄好了,才會放心回家。每天晚上,媽媽問我明早想吃什麼,我都是不假思索的回答,柿子炒雞蛋。
那時中午放學,會到媽媽的單位去吃午飯,偶爾媽媽會帶我去附近的館子,那個年代條件有限,一般媽媽就會只點一個菜一大碗米飯,大多數時候也都是點的4塊錢的西紅柿炒蛋,今天的人們覺得4塊錢根本不是什麼錢了,可在那個一個月的工資也只有六七十塊的年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她從來都是看著我吃,我也不曾問她為什麼不一起吃,只記得每次把盤底都吃得乾乾淨淨的時候,媽媽都欣慰的對著我笑。
來到大學,一下子來到了自由的天地,彷彿什麼都可以自己選擇,連食堂菜品也變得那麼的豐富,而我幾乎每天還是一定會吃一份西紅柿炒蛋。舍友們開始還很不理解,每天都吃一樣東西,不膩嗎。而我半開玩笑的告訴他們,我之所以曬不黑,就是因為吃了很多的西紅柿炒蛋,後來他們也加入了我的陣營。
在外求學,時不時的會有些想家,偶爾吃西紅柿炒蛋時,會想到媽媽早起為我做飯的身影。
時間過得飛快,我還沒怎麼準備好,就要參加工作了。每天的外賣,快餐,還是經常吃西紅柿炒雞蛋,不止因為愛吃,還因為便宜。電話裡媽媽問今天晚上吃什麼了,我說西紅柿炒雞蛋。電話那頭媽媽笑了:“你還是這麼愛吃這個,也別總吃,多吃點好的營養要均衡,錢不夠花要和家裡說。”
媽媽年紀大了,不知是味覺下降了,還是什麼原因,現在的老媽做飯總是放很多鹽。看我回來,媽媽總是做很多菜,一定有一盤西紅柿炒雞蛋。吃在嘴裡,很鹹,也很甜。
如今,西紅柿炒雞蛋已經吃得沒有那麼頻繁了,可還是我的最愛。
-
8 # 幾何的稻草人
說起菜,我想到的是奢侈。
回想起小時候,母親做的雞蛋炒飯,不知是不是菜的一種。當然是極有味的,也是極愛吃的,那吃法也是極別緻的,現在想來,是可憐而樂遠的。
印象中,是有霧的秋冬。天總是亮得晚,上學的時間卻快。惺忪中聽到母親在廚屋裡撅柴聲,鍋鏟炒飯的卟囉聲。到床邊叫我起床,我總不捨得離開暖被窩。終於,不得不起床上學,照例用本子紙折成倒三角帽形,母親將蛋炒飯盛進去,我挎上縫製的斜挎式布書包。母親將移動的紙碗送進我的小手中,手捧著,暖和。照例是在冷霧裡邊走,嘴邊拱著吃,不過不走多遠,紙就洇軟得手扶不正了。就攤開吃,也有連並吃進了一角紙,當然,也全然是飯香的味道。
吃完了,扔了紙,嘴也不抹一下。有溫順的熟悉的小土狗,跟在後面等我扔紙,就舔著吃。我終究將它落在身後的白霧裡。寬馬路上沒有車,就是有也多是大槓腳踏車,見有人影,從霧裡傳來清脆的車鈴聲。我便不由自主的靠右邊些,這是父親的叮囑,只是聽他說多了,嫌囉嗦,我總不耐煩地沒聽就跑開了,只是遇此情況,耳濡般地照做了。
天只是冷,手抄在兜裡,還是凍。口鼻也吸進冷風,喉管也一趟涼。我總低頭,藏好脖子,抵擋些風的鑽入。每走到一大半路,途經高臺樓房的一戶人家,就怕得蹩到馬路左邊走,不敢慢走,也不敢跑,因他家有一條黑背黃身的大狼狗,總會從不知方位的迷霧裡,鑽出來。那時只有跑。大人常說,見狗要蹲,狗以為在揀石頭,就會嚇跑。但我們的經驗表明,對狼狗不起效,只有跑。當然,跑不過。有饅頭,或吃的,扔過去,它一吃,停了,人就可逃離。我一般留些吃的一直捏到這兒,以防萬一。但這回,霧裡平靜無聲響。走離它來的範圍,我就奔遠了。可以前,被它追過幾次,我跑不贏,不過沒咬我。主人喝斥回去了。那時想,母親在家裡,不知道我受的驚恐。總覺得大人的保護是有侷限的,多次的際遇,愈距離遙遠,愈曾發覺的母親的關懷的力感的深刻。叫我吃不慣新奇絢麗的美食,對母親粗繭手下做的記憶的味道愈久迷念。我知道那時頑固的不對,本做攤饃快,省事,我卻不愛吃麵食。我想即便母親在我遠隔千里的家鄉,做一塊攤饃,在電話裡跟我說,我也從電話裡能聞到一股可口的香味,至於雞蛋炒飯,我回去後,定會炒一份給她吃,即便我的廚藝拙劣。
但味道,就是那麼刁鑽,以後吃的再也沒有小時候的那個味道了,也無法回到我是上幼兒園的童年,母親還是年輕的模樣了。
-
9 # 慧慧的小康生活
有一道菜,母親每年年三十都做,我吃了幾十年,年年吃,年年回味。這道菜裡,有母親的苦樂年華,也有母親的母親的滄桑人生。
這道菜叫作幹豇豆燉排骨。話說這幹豇豆燉排骨,菜名很普通,原料不簡單。幹豇豆(有的地方叫豇豆乾,若摳字眼,還是幹豇豆更貼切)是怎麼來的呢?每年六七月,菜園子裡的豇豆長到有七八十公分長,母親便摘下來,放在籃子裡,坐在樹蔭下,挑出又嫩又細又直溜的,稍微老一點的彎曲扭八的,堅決不要(一般留著剝出豆豆煮稀飯)。然後在膝蓋上墊上一塊布,用小小的薄薄的刀片把嫩豇豆從一頭約三釐米處開始劈開。母親的動作嫻熟,每一根都劈得勻稱。而父親早就在通風而又陰涼的房間或院子的涼棚下面拴好長繩,等母親劈好一捆,就拿去搭在繩子上晾著。新疆的夏季氣候乾燥,不到一星期,豇豆就晾乾了。母親就用裝過大米的袋子把幹豇豆裝起來,留著冬天吃。這種方法晾曬的幹豇豆,幾年都不壞,做出菜來顏色鮮綠,味道清香。
再說這豬排也是自產自銷的。春天二三月份從別人家豬圈裡抓回來的小豬娃子,養在豬圈裡。每天喂的是植物飼料。把苞米塞子(玉米除掉玉米粒後的部分)磨成的粉用麵湯或開水燙熟,加點麥麩,就是小豬娃的正餐了。每天下午還要給小豬喂點從菜地或莊稼地裡拔回來的嫩草。小豬養到冬天年底的時候,長得是膘肥體壯,上凍後選擇合適的日子宰殺了,足有100多公斤。然後冬天我家每頓都有肉吃。自家養的豬,一點腥味都沒有,我小時候特愛吃肥肉片子,但是我總是吃不胖。奇怪的是總不見母親做豬排骨給全家吃。原來母親是刻意留著大年三十才吃。
於是乎,大年三十我家年夜飯最誘人的就是這道幹豇豆燉豬排了。用一年的精心儲備,只為讓家人吃上最可口的一頓年夜飯,這就是上一輩人對生活的執著,對家人的用心。
母親是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的人,最困難的時候,吃過樹皮,草根。母親從小就跟著自己的母親從甘肅敦煌流浪到新疆,啥苦沒吃過,但是最終能把一個家經營得越來越和美,靠的就是這種精神。而母親的這種精神是從我的外婆那裡繼承來的。現如今,婆家每年的年夜飯都是我來做,這道菜也是我的主打菜。
-
10 # 夏心燻
說實話,我媽媽做的菜都非常好吃,而要說最喜歡什麼菜的話,我想應該就是煮雞蛋吧。我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天的事情。
我是一個農村人,在我小時候,家裡應該算是比較好的,當初別人住瓦房的時候,我們家已經住磚房了。也因此父親要經常去外地打工,就只有媽媽一個人帶著我和姐姐,我姐姐以前也非常的懂事,什麼都會幫著媽媽做,會替媽媽分擔,不像我,一個調皮搗蛋的熊孩子。但不管怎麼說,我們一家子還是挺美好的,媽媽也從來沒有讓我們餓過。美好時間總是很短暫,因為當時父親打工的老闆跑路了,連帶著我父親的工錢也一併帶走了,這對於我們家來說,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家裡就快揭不開鍋了,媽媽和父親商量了很久,最終媽媽決定和父親一起去外地打工,可家裡只剩下兩個孩子,讓爸媽非常的不放心,可帶著我們一起去外地,也不現實,姐姐在讀初中,我也已經上小學一年級了。爸媽非常重視我們的學業,在那個年代,所有大人都認為讀書是最好的出路,現在也是。沒有辦法,只好叫老鄰居幫忙照顧一下我和姐姐了。爸媽安排好以後,就一起去外地打工,離別時的情景總是那麼的傷感,一直都不願意想起。就這樣,我和姐姐兩個人在家,白天我們去上學,晚上就回家。姐姐還負責給我做午飯讓我帶去學校吃。雖然家裡的大人都出門打工了,可我哪懂事的姐姐卻捨不得我受苦,每天晚上放學,我姐姐總會給帶一點小驚喜,後來才知道,那是姐姐從生活費里扣出來的,那段日子姐姐很辛苦,早上要起早做飯,晚上放學也要做飯和照顧我。有時候我會問姐姐,爸媽還有多長時間會回來呀,姐姐也總是摸著我的頭說,看著遠方說:很快!日子一天天的過去,眼看要過年了,連姐姐也開始著急了,有時候會去鄰居家問爸媽還有多久能回來,當時通訊基本上都是靠吼,那裡有手機,就是村裡唯一的一部座機也離我家很遠。姐姐雖然很著急,但總是和我說爸媽快回來了,我和姐姐經常會在一個山上望著爸媽回家的那條路,眼神是那麼的期待和想念。眼見就要過年了,爸媽還沒回來,我和姐姐去山上的時間也越來越長,終於在過年的前一天,爸媽回來了,曬黑了。爸媽開心的拿著一大包的東西,有吃的,有穿的和用的。到了晚上,吃團圓飯時,媽媽給我和姐姐一人剝了一個雞蛋,很好吃很美味也很幸福。
回覆列表
最喜歡吃媽媽的哪道菜?一開始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腦海中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盤簡單的“空心菜”。
可能很多人都會說,空心菜,這樣簡單無奇的青菜,有什麼好吃的?不就是一個青菜嗎?難道還可以吃出幸福的味道?
空心菜很多人都喜愛的一種青菜,它可以經過媽媽的手變成了一味簡單美味的愛餐。記得小時候,媽媽跟爸爸長年都工作在外,一年365天回家的次數都可以用十個手指頭數的過來。那一年小學四年級,家裡要起新房子,奶奶跟爺爺要看著工人,給工人做飯,還要照顧弟弟妹妹。作為大姐的我,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不停地幫家裡幹活,等到我要上晚自習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吃飯了,只好帶白飯,還有醬油,下了晚自習後,從老師的辦公室裡要來熱水泡飯。這樣子吃多後,不知不覺就得了胃痛。
就是第一次的胃痛,媽媽從外面趕回來帶我去看醫生,醫生就責怪媽媽,這麼小的孩子,你們怎麼就讓她得了胃病呢?後來,媽媽就問我為什麼要吃泡飯?我只好輕輕地說,家裡忙,奶奶來不及顧我,我也不會炒菜,只好帶醬油飯,下了晚自習用熱水泡飯吃。
病好後,媽媽就留在家裡一段時間,教我怎麼炒菜,怎麼照顧自己?她教我炒的第一個菜就是空心菜。洗鍋,起火,放油,等到油熱後,看鍋和油的溫度,再把空心菜放下去,不斷翻炒,在翻炒的過程中,分別放入鹽,醬油,熟了後,就可以上盤子了。那是我第一次炒菜,雖然賣相不好看,炒出來已經變了顏色,但媽媽誇我,特別厲害!
之後很長時間裡,我都記得媽媽第一次教我炒菜。後來長大後,才發現原來,那時候的自己因為有媽媽在身邊的陪伴,簡單的空心菜,也可以吃出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