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晚清小說《掃迷帚》第五回中寫到崑山通人汪梧凰,辨析蘇州諺語時說:「弗到黃河心弗死,到了黃河死不及。」其中之「黃河」仍「橫禍」之誤,言人不犯橫禍,則不肯死心塌地;及犯了事,則身為囚犯,欲死不及,乃勸人及早改過之意。現則,被用來比喻不遠目的不罷休。
「黃河」並非真指黃河,而是橫禍之諧音。久而久之,人們為了表達直接,避開貶謫的原意,遂把「不得橫禍心不死」演變成了「不到黃河心不死」。與此語相近的俗語有「不到烏江不死心」則取自項羽被困垓下,烏江自刎之典。
另有一傳說:
黃河岸邊,有個部族的酋長過百歲大壽,大壽之日兒孫滿堂,賓客盈門,設宴慶賀。首桌的上座當然是留給酋長的。這時,有一個陌生的少年,滿面春風的進來,竟一屁股坐了上去。眾賓客轉彎抹角提醒他,可他絲毫不在意。
一個孫兒見座位被人佔了,請客人換個位子。那少年說:“這個座位什麼樣的人才能坐得?”答道:“是德高望重年歲最高的長輩。”“你祖父今年多大歲數?”酋長自道:“老朽今年剛滿百歲!”“哈哈!原來還是個毛孩子。”酋長氣得兩手發抖,銀白鬍須翹得老高。反問道:“我一百歲是個毛孩子,你小子該算什麼?”少年道:“在下清理這條黃河已六六三十六次,每次前後共一百二十年,少算也有四千三百多年了。”
二十年後,那少年果然如期而至。但酋長已經死了三年了,少年請人掘墓揭棺看時,酋長已成一副骷髏,唯有一顆心仍舊鮮紅,不停地跳著。少年捧起那顆心,來到黃河邊說:“見到黃河了吧!你就幫我耙沙,讓黃河的水向東流入大海,為人們做件好事吧!”說完“卜冬”一聲把心丟進黃河。從此,黃河裡便有爬沙烏龜天天耙,攪得河水渾渾的,清水變成黃水了。
據晚清小說《掃迷帚》第五回中寫到崑山通人汪梧凰,辨析蘇州諺語時說:「弗到黃河心弗死,到了黃河死不及。」其中之「黃河」仍「橫禍」之誤,言人不犯橫禍,則不肯死心塌地;及犯了事,則身為囚犯,欲死不及,乃勸人及早改過之意。現則,被用來比喻不遠目的不罷休。
「黃河」並非真指黃河,而是橫禍之諧音。久而久之,人們為了表達直接,避開貶謫的原意,遂把「不得橫禍心不死」演變成了「不到黃河心不死」。與此語相近的俗語有「不到烏江不死心」則取自項羽被困垓下,烏江自刎之典。
另有一傳說:
黃河岸邊,有個部族的酋長過百歲大壽,大壽之日兒孫滿堂,賓客盈門,設宴慶賀。首桌的上座當然是留給酋長的。這時,有一個陌生的少年,滿面春風的進來,竟一屁股坐了上去。眾賓客轉彎抹角提醒他,可他絲毫不在意。
一個孫兒見座位被人佔了,請客人換個位子。那少年說:“這個座位什麼樣的人才能坐得?”答道:“是德高望重年歲最高的長輩。”“你祖父今年多大歲數?”酋長自道:“老朽今年剛滿百歲!”“哈哈!原來還是個毛孩子。”酋長氣得兩手發抖,銀白鬍須翹得老高。反問道:“我一百歲是個毛孩子,你小子該算什麼?”少年道:“在下清理這條黃河已六六三十六次,每次前後共一百二十年,少算也有四千三百多年了。”
二十年後,那少年果然如期而至。但酋長已經死了三年了,少年請人掘墓揭棺看時,酋長已成一副骷髏,唯有一顆心仍舊鮮紅,不停地跳著。少年捧起那顆心,來到黃河邊說:“見到黃河了吧!你就幫我耙沙,讓黃河的水向東流入大海,為人們做件好事吧!”說完“卜冬”一聲把心丟進黃河。從此,黃河裡便有爬沙烏龜天天耙,攪得河水渾渾的,清水變成黃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