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茗史館
-
2 # 君山話史
劉邦打敗項羽後,先是封了韓信、彭越等七個諸侯王,這七個諸侯王可以算是國中之國的國王,地位僅次於劉邦,屬於第一級別。接下來就是分封中央直轄系統的功臣,劉邦把蕭何列為第一,封為酇侯。這個決定引起將領強烈不滿,一個從戰爭中殺出來的政權,怎麼第一功臣是個文弱書生呢?
對此,眾位將領紛紛表示不服,反對說:“我等披堅執銳,參加的戰鬥多則百餘戰,少則數十戰,提著腦袋拼殺,攻城掠地。可是蕭何卻沒有立下任何汗馬功勞,只會寫寫文書,動動嘴皮子,沒參加戰鬥,功勞卻在我等之上,這令人想不通。”
這些將領想當然地認為,帝國江山是咱們拎著腦袋打下來的,九死一生,命都差點沒了,還比不上你蕭何嗎?這些將領中包括大名鼎鼎的曹參、周勃、灌嬰、樊噲等,哪個身邊不是傷痕累累。就比如說曹參吧,身經百戰,身上的傷口竟然有七十多處,這已經不是九死一生,而是百死一生。
面對諸將們不滿情緒高漲,劉邦確實是很厲害。他怎麼解決這事呢?他採用黑老大的手段,用很粗俗的話回敬諸將:“你們諸位見過打獵麼?打獵時追殺獵物者,是獵狗,而發現獵物蹤跡,下達攻擊命令的是人。如今在座諸位,都是追殺獵物之功狗,而蕭何運籌帷幄,是功人。”
看到沒有,你們這些統統只是狗,只有蕭何是人。諸位將領被損為功狗,誰也不敢吭聲了,但心裡未必服。
以前我對劉邦這個人有點討厭,認為他有流氓習性,又殺戮功臣,沒啥好感。但是後來對歷史瞭解越多,就越覺得劉邦這個人雖然毛病不少,但確實是個天才人物。以前提拔韓信時,讓所有將領都跌破眼鏡,如今把蕭何列為第一功臣,又讓所有人大感意外。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他這個人,是站在全域性來看問題的,他用人的功夫,我覺得很少有哪個皇帝能比得上。
劉邦雖然說得粗俗些,可確實只有他能深刻認識蕭何的重要性。項羽的軍事力量很強大,最後敗在哪裡呢?正是在於後勤補給上,沒有兵源的補充,沒有糧食的正常轉輸,大後方頻頻告急。換句話,項羽的失敗,正是因為他缺乏一個像蕭何這樣有能力的後勤大總管。
固然,蕭何不會砍砍殺殺,這是他的弱項。但是,戰爭不僅僅只是軍事手段,同樣離不開政治手段。作為大總管的蕭何人品高尚,克盡職守,不貪功,不貪財,凡事從大局著想,他的特點就是冷靜、務實、嚴謹。
蕭何做過幾件十分重要的事。
其一,義軍入咸陽後,諸將忙著搶金銀珠寶,只有蕭何忙著搶救秦國的律令、文書、地圖等珍貴的文獻資料。這批文獻包括了大量的軍事資料,比如全國軍事要塞的分佈與地形、各地戶口人數、經濟情況等等。這些至關重要的資訊使劉邦在未來戰爭中得以把握全域性的主動權。同時,在後來漢帝國的制度建設上,也繼承許多秦國制度合理的地方。倘若沒有蕭何收集的文獻,恐怕政治文明都要倒退了。
其二,蕭何是第一個認識到韓信價值的人,當時的韓信既無赫赫戰功,甚至在軍中的地位也不高。蕭何慧眼識英雄,不僅親自追回韓信,並且向劉邦建議以非常規的方式將他破格提拔為大將。日後的事實證明,蕭何此伯樂之功,乃是漢軍由弱轉強之關鍵。
其三,四年楚漢戰爭中,蕭何並沒有在前方戰場立戰功,出奇謀,而是經營大後方,功勳卓著。在四年的時間裡,大後方政治經濟均十分穩定,劉邦沒有後顧之憂,糧草與士卒源源不斷地輸往前線。劉邦多次遭到項羽的重創,先是彭城慘敗,損兵折將數十萬人,後又遭遇滎陽之敗,每當危急時刻,蕭何總是想法設想從關中徵集兵源,以補充前方巨大的損耗。可以說,蕭何是漢軍的後勤總司令,而且非常出色。只有劉邦才能明白,打敗項羽的關鍵,並不是在前線砍死多少敵人;而是保全自己,把敵人拖死整垮。因為有蕭何,才有拖垮項羽的資本。
當然,儘管有劉邦力挺,仍有些將領心裡不服氣。比如曹參,他曾是蕭何的好朋友。不料在封賞功臣時,竟排在蕭何之後,這使曹參非常不服氣,兩人的關係便急轉直下。在很多年後,劉邦死了,蕭何也快死了,漢惠帝前來探望,詢問誰能接任相國的位置。蕭何沒有因為與曹參交惡而懷私恨,舉薦曹參為相,這才有了後來“蕭規曹隨”的無為而治時代。所以,劉邦列蕭何為第一功臣是完全正確的,他的胸襟氣度是遠在曹參等人之上的。
-
3 # 歷史簡單說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后,在洛陽南宮宴請群臣,酒過三巡後,劉邦心情十分好,就問大家說:你們說實話,我為什麼能夠奪得天下,而項羽為什麼會失去天下?
高起和王陵說:陛下您派人攻下城池下後,就能將城池封給他,而項羽卻十分的吝嗇,嫉妒那些有才能的人,有功之人不能得到賞賜,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劉邦說:你們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實吧,論計謀,我不如張良,論帶兵打仗,我不如韓信,論內政能力,我不如蕭何,但是我能夠信任他們,使用他們這三個人傑,這就是我能取天下的原因了,項羽有范增都不能用,這也是他失敗的原因。
果然,在論功行賞的時候就起了爭執,劉邦認為蕭何的功勞最大,封他為酇侯,給的封邑最多。但是大家說,我們都是攻城掠地,身經百戰的,而蕭何沒有帶過兵打過仗,只需要寫寫字,說說話,得到的封賞比我們還多,我們不理解呀。
劉邦就說:大家知道怎麼打獵吧?大家說:知道。劉邦說:那知道獵狗嗎?大家說:知道。劉邦說:你們就像獵狗,而蕭何就是獵人,野獸是你們追到的,可是發現野獸的卻是獵人,獵狗的功勞能比得上獵人嗎?
再說了,當初你們也頂多是帶兩三個人跟著我,而蕭何卻是帶著本族幾十個來跟著我。大家都沒話說了。
封賞都給了,那麼接下來要排位次了,大家又說,曹參七十處受傷,攻下的城池最多,應該排在第一位。劉邦本來想,蕭何拿到封邑是最多的,那排位次就不好再反駁大家的意見,可是在他內心裡,蕭何還是在排在第一位的。
鄂千秋可能也知道了劉邦的想法,他站出來說,曹參攻城的功勞當然是很大,但也只是一時的功勞。但是在楚漢相爭的五年,陛下多次被項羽打敗,是蕭何多次從關中補充兵源的,而且整個漢軍的糧草供給,都是由蕭何保證的。
蕭何是萬世之功,一時之功豈能和萬世之功相比?所以,我認為蕭何應該排在第一,曹參排在第二。劉邦說:好!而且蕭何被賜可帶劍穿鞋上殿,上朝的時候不需要小快步走。
-
4 # 史學達人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若是按照每個侯,封賞的食邑來排。那肯定是曹參排第一了。
曹參食邑一萬六百戶,周勃八千一百戶,蕭何八千戶。
就是這種分封,很多將領還是心有不服,說劉邦太偏愛蕭何了。
若是說之前劉邦的分封是偏愛,那麼這次排爵位,他想把蕭何排到第一位,那這就是真愛了吧。
劉邦是這樣考慮的,曹參和周勃的食邑是排在了蕭何的前面。但是,這兩個人都是將軍呀,治理國家他們能行嗎?
再看蕭何,原來就是縣長的秘書,那時候他就把縣裡的事情處理的非常的完美。
在秦朝時,每年評選先進員工是,蕭何在整個郡都是名列前茅的。這說明蕭何確實有執政這方面的能力。
先拋開遠的不說,就說楚漢之爭時,劉邦一直忙著和項羽打仗了。漢中、巴蜀之地大小之事,那個不是蕭何親自管理的。
劉邦看重的是蕭何的能力,這個排名第一的功臣在劉邦心裡是非蕭何莫屬。但,若是劉邦直接說讓蕭何排名第一的話,估計大臣們又要不幹了。
不管那麼多了,先召集大臣們開個會議,看看他們都是什麼意見吧,到時候自己在靈活變通。
所有的大臣都說這個第一功臣應該是曹參才名副其實。
曹參身為劉邦手下的第一猛將,光身上受的傷就多達七十多處。他大部分時間是跟隨著韓信略地攻城的,可以說韓信立過什麼功,他就立過什麼功。
在這些侯當中,確實沒有人比的上他的功勞大了。
這些大臣都以為,上次劉邦偏袒了蕭何。這一次第一功臣的名額肯定是曹參莫屬了。
劉邦聽了大臣的意見竟然是沉默不語,顯然這大臣們推舉的曹參不是他心中最合適的人選。
看到劉邦這種表現,大臣們心裡都是一驚呀。感覺這下又壞了,看來劉邦的意思還是想把第一功臣的位置給了蕭何。
但是,劉邦之所以沒有直接說出來,他是在等著別人說。這時候就有看穿劉邦的意圖,來派劉邦馬屁的大臣了。
這個人叫鄂千秋,是劉邦身邊的近臣。
鄂千秋告訴諸位大臣說道:“你們說的都很對,曹參的軍功確實很大,再座的各位真的是無人能及。”
“但是,曹參立的這些戰功,都是一時之攻。陛下和項羽在滎陽對峙的時候,多次打了敗仗,損兵折將也是比較嚴重的。但是每次都是蕭丞相給漢王補充兵力,漢王才得以迅速恢復兵力,致使項羽的大軍在沒有向前進一步。很顯然,這些都是蕭丞相的功勞。”
“還有,項羽斷了陛下糧道的時候,又是蕭丞相透過水陸給大家補給糧食,這才保證大家有了吃喝。最後,漢王才能帶領大家打敗項羽。所以說蕭丞相立的功勞當屬萬世不朽之功。大家怎麼能把一時之功,凌駕於萬世之功之上了呢。所以,蕭何的功勞第一才是實至名歸。”
大臣們本來想反駁幾句,可是,這時候劉邦不給他們機會了。
劉邦開始鼓掌了:“鄂千秋說的好,蕭何排第一才是實至名歸。”
劉邦說完這句話,就把第一功勞給了蕭何,曹參只好位居第二了。
沒辦法曹參就是老二的命,想當年他們在沛縣當公務員的時候。蕭何也比曹參大一級。那時候他們一個是主吏,一個是副手。
不過,由於劉邦這次干預的緣由,也產生了一個負面影響。
從此,蕭何和曹參兩個人的關係也勢如水火一般。無論誰見到誰都是招呼也不打一聲了。
由於蕭何得了第一功臣之名,劉邦特許蕭何可以佩劍穿鞋上朝。
蕭何上朝時也可以不按常規小步快走,特許他想怎麼走就怎麼走。
另外,劉邦覺得蕭何都第一功臣了,怎麼也得是個萬戶侯吧,於是又給蕭何增加了兩千戶。
這兩千戶算是當年蕭何多給了劉邦兩百錢的利息,當年蕭何的投資,到現在終於有了回報。
-
5 # 一個人的歷史
很多人說劉邦其人薄情寡恩、濫殺功臣,而實際上劉邦對於自己的親信,對幫助自己奪得天下的肱骨之臣,從來不吝嗇賞賜。
獵人之功,獵狗之能漢王五年,劉邦滅了項羽,平定天下,開始論功行賞。,由於大臣們互相爭功,各不相讓,所以爭了一年也沒有把功勞等級定下來。劉邦認為蕭何功勞最大,封他為酇侯,分給他的食邑也最多。功臣們都不服,都說:“我們這些人親自身披盔甲,手執武器,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多的打了一百多仗,少的也有幾十仗,攻城池,佔領地盤,大大小小都立了戰功。現在蕭何沒有立下汗馬功勞,只不過靠舞文弄墨,空發議論,卻反而功勞在我們之上,這是為什麼?”劉邦說道:“你們知道打獵嗎?”大家說:“知道。”劉邦又說:“知道獵狗嗎?”大家又說:“知道。”劉邦接著說:“打獵的時候,在前面追捕野獸的是獵狗,但是發現野獸蹤跡指示野獸的位置讓獵狗去追殺的卻是獵人。現在你們這些人只會捕捉野獸,功勞和獵狗差不多。至於蕭何,卻能指揮獵狗出擊,功勞就像獵人一樣。再說你們一般只是一個人跟隨我作戰,多的也不過一家兩三人。而蕭何卻讓全族數十人都跟隨我南征北戰,他的功勞是不能忘記的。”大臣們這才不敢多說什麼。
運籌帷幄,萬世之功列侯全部受封完後,又開始評議位次,大家都說:“平陽侯曹參身上受了七十多處傷,攻打城邑,佔領地盤,功勞最多,應該排名第一。”高祖劉邦已經摺服功臣,多給了蕭何一些賞賜,等到排位次時不好意思再為難眾功臣,但是心裡還是想讓蕭何排在首位。瞭解劉邦的心意的關內侯鄂千秋進言說:“大家的話都說錯了,曹參雖然有攻城略地的傑出戰功,但這只是一時的事情,而皇上與楚軍相爭五年,經常打敗仗,兵士傷亡很大,多次隻身逃命。然而蕭何經常從關中派遣士兵補充前線,並不是皇上有詔令才徵召的,數萬士兵多次正趕上皇上最困難的時候奔赴前線。漢軍與楚軍在滎陽對持了數年,軍隊沒有現存的糧食,蕭何從關中水路運輸,才保證了了軍隊的給養沒有中斷。陛下雖然多次喪城失地,但是蕭何保全關中地區來等待陛下,這是永垂萬世的功勞。現在即使失掉像曹參這樣的人幾百個,對漢朝有什麼損失呢?如果漢朝只得到像曹參那樣的人一百個也不一定能保全天下。怎麼能讓一時之功的人凌駕於萬世之功的人之上呢?應該把蕭何排在第一,曹參排在第二。”高祖劉邦說:“這樣很好。”於是就下令把蕭何排在第一,並且可以帶劍穿鞋上殿朝見皇帝,上朝時也不必快步走。
不忘舊情,不負重臣漢高祖劉邦說:“我聽說推薦賢才的人應該受到獎賞,蕭何的功勞雖然很高,經過鄂千秋的表彰才更加顯著。”於是讓鄂千秋仍然享有關內侯的食邑,再加封為安平侯。這一天,蕭河父子兄弟十多人全部得到了封賞,而且都有食邑。又給蕭何額外加封兩千戶,因為高祖劉邦秦朝時曾經到咸陽服徭役,蕭何比其他人多送了兩百錢。
-
6 # 帝國的臉譜
劉邦得天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善於網羅人才,無論出身如何,只要有一技之長,一律重用;比如寬容大度,人家立了功,不管功大功小,一律照賞不誤;比如善於聽從建議,只要是好的建議,無論提建議的是誰,哪怕是鄉間一個老頭子,一律從諫如流。
所以,劉邦從出道到當沛公、封漢王,西擊東征,在許多生死攸關之際,他都是因為聽從了別人的建議,每每過關斬將,遇難成祥,他因此而走到了成功的巔峰。然而,不要以為劉邦多聽謀士或他人的建議,而以為劉邦自己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其實,劉邦是一個極有主見的人,只是在遇到好的建議時,他敏銳的思維和寬厚的性格,讓他沒有固執己見,而是聽從了比自己的想法更好的建議,但遇到沒有比自己的想法更好之時,他的獨斷專行,比任何一個人都強烈,對待分封蕭何之事就是如此。
前201年正月,劉邦在除掉勁敵項羽之後,平定了天下,當上了皇帝,此時,自然要分封功臣,因此,當時劉邦就一下封了20多個功臣,如封蕭何為酇侯,封曹參為平陽侯,封樊噲為舞陽侯,封周勃為絳侯,封灌嬰為潁陰侯,封夏侯嬰為汝陰侯等等。
分封中,蕭何封地最廣,食邑最多,那些長年征戰的武將有意見了,因為蕭何一不要到前線,二不要拼命廝殺,不過在安全的後方悠閒地辦公理事而已,他怎麼能封地最大、食邑最多呢?這叫賞罰不公!所以,他們在朝堂之上當場就和劉邦頂了起來:“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
我們披堅執銳,攻城掠地,多的經過百餘戰,少的也有數十戰,流血流汗,蕭何無尺寸之功,卻封地比人大、食邑比人多,反居我們這些在外拼死的人之上,為什麼?
劉邦聽後,呵呵一笑說:“你們知道狩獵嗎?每次狩獵,追殺獵物的,是狗;而髮指示的,是人。你們攻城掠地,不過獵取獵物而已,是功狗;而蕭何恰如那個髮指示的,是功人。何況,你們隻身隨我,多的一個家族也不過兩三人。而蕭何呢?他舉全族之人隨我,功不可沒啊!”說得那些武將們啞口無言。
在討論“英雄排座次”時,劉邦又堅持蕭何排位第一,武將又不答應了,他們認為曹參功勞最大,應居第一。劉邦正要說話,關內侯鄂千秋站出來替劉邦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大家其實都想錯了。曹參雖有功,不過是陣前拼殺。皇上與楚相爭數年,常常敗北,蕭何鎮守關中,要兵給兵,要糧運糧,此乃萬世之功。少一百個曹參,漢亦是漢;少一個蕭何,漢必不會走到今天。”此語正中劉邦下懷,他下令排蕭何第一,賜劍履上殿:可穿鞋佩劍入殿。
回覆列表
小小糾正一點,對於蕭何封侯,其實大家是沒有什麼異議的,畢竟當時封侯者多達百餘人,多一個蕭何並不打緊。武將們不服的是將蕭何定為首功,雖然都是封侯,可這個排名卻是影響到大家的封地和食邑大小的,如果文官們排名靠前,他們獲得的封地和食邑自然就要減少。他們不關心蕭何封不封侯,他們關心的是實際利益。我們不妨根據史料,來大致還原一下整個事件。
“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餘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史記·蕭相國世家》)也就是說項羽被殺之後,天下初定,劉邦就開始論功行賞了,但是由於群臣爭功,過了一年多也沒能分出個高低。劉邦一看這麼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於是拍板決定,蕭何排名第一,封為酇侯,獲得的食邑最多。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史記·蕭相國世家》)劉邦的這個決定引起了功臣的一致反駁,他們說“我們在前面拼死拼活,多的打了上百仗,少的也打了幾十回合。而蕭何沒有什麼汗馬功勞,就憑著舞文弄墨和出出主意,如今功勞反而比我們還大,憑什麼?”
那麼劉邦是怎麼回答的呢?劉邦說“諸君知獵乎?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縱指示,功人也。”(《資治通鑑·漢紀》)也就是說,你們知道狩獵嗎?狩獵的時候,負責追殺野獸的,那是狗;而發號施令指揮狩獵的,才是人。如今你們能夠獵到走獸,也不過就是有功勞的狗而已;至於蕭何,負責發號施令,他是有功之人。
這句話算是相當重了,說明劉邦已經被他們吵的有些不耐煩了,所以劉邦一番話下來,取得了“群臣皆不敢言”的效果。不過相對的,局面也顯得有些尷尬,君臣之間僵持了起來。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君臣雙方都有點下不來臺,可這麼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啊。聰明人都能看出來,劉邦這是鐵了心要給蕭何這個首功了,於是關內侯鄂君站了出來,說道,“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常全關中以待陛下,此萬世之功也。今雖亡曹參等百數,何缺於漢?漢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萬世之功哉!蕭何第一,曹參次之。”(《史記·蕭相國世家》)大意是說,劉邦曾經經歷了好幾次全面戰敗,正是有著蕭何坐鎮關中,不斷給劉邦援兵和錢糧方面的支援,這才是大漢立國的不世之功。如今曹參等人雖然經歷上百戰,可都是一時的戰功而已,怎麼能將一時戰功排在不世之功前面呢?依我看啊,還是蕭何該排在第一,曹參排在第二。
高祖曰:“善。”於是乃令蕭何第一,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史記·蕭相國世家》)經過鄂君一番話,武將們也是無話可說,蕭何因而被立為了功臣第一。
其實整個事件中,主要是劉邦堅持要立蕭何為功臣第一,他的一番話把武將們都給鎮住了,接下來鄂君一番話更使將功臣們給說的啞口無言,這才默認了蕭何排在功臣第一。
其實仔細分析鄂君這番話也是很有意思的,他不但是說到了劉邦的心裡,同樣給了武將們一個臺階下,意思是沒人家蕭何在後面給你們坐鎮,你們打個屁仗啊。再說了,你們的確是經歷了不少仗,可大多數都是敗仗,還和人家爭個什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