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論縱橫

    20世紀初的時候,英國還是日不落帝國,擁有最廣闊的殖民地;

    德國(普魯士)透過三次王朝戰爭打敗了丹麥和奧地利,最終在1871年已經把法國按在地上摩擦,成為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

    但是被摩擦後的法國,還是強國之林;

    在歐洲的東部,沙俄經過1860年廢除農奴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隨之而來的還有老牌奧匈帝國的存在。

    可以說,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於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尤其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在歐洲的開戰刺激了大國對工業原料與市場的需求,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廣大的殖民地,然而新崛起的如德國這樣的新興國家,強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最後,形成了以德意奧為同盟的三國同盟集團,與以英法俄為協約組成的三國協約,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爆發。

    可以說,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是資本主義世界的一次自我調整,重新洗牌的過程。

  • 2 # 成都地產逍遙君

    這個問題很龐大的啊,我就回答一下一戰之前的歐洲主體形勢好了,一戰之後的大家想必多多少少在歷史課上了解過一些。讓我們從歐洲最西邊的角落開始談起,將當時Continental上的主要強權梳理一遍。就是英,法,德,奧,俄,以及新生的義大利和衰落變革中的土耳其。

    首先是大英帝國,在1815年最終擊敗拿破崙後,英國一躍成為歐洲五強之首,也確定了其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藉著強大海軍對貿易線的保護以及其工業化強權帝國的產品優勢,作為世界工廠的英國能夠生產出物美價廉的工業製造品,這使得英國即使喪失了原有的殖民統治地位,也能繼續從自由貿易中樹立起對其他國家的優勢。但是這種優勢地位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展,逐漸被新生的德意志帝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迎頭趕上。大英帝國的霸主地位很明顯已經受到了這些新生資本主義國家的威脅。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20世紀初歐洲各強國對無畏艦的競相建造。

    無畏艦的出現,使得舊式戰艦相比之下黯然失色。而無畏艦的建造就是一個把各國海軍實力重新洗牌的機遇。此時,最讓英國趕到頭疼的就是咄咄逼人的德意志帝國。俾斯麥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其發展潛力遠遠超過之前那個五強末席的普魯士。繼任的德皇威廉二世在其英國母親的影響下,一方面對海洋強權生出了渴望,一方面也對海上霸主英中國產生了複雜的情緒。同時隨著德意志民族主義的興起與蓬勃發展,民眾對於海外殖民地的渴望,走一種海洋霸權帝國的道路已經勢不可擋了。在讓俾斯麥下臺後,威廉二世實施提爾皮茨計劃以加快趕上英國的海軍實力。到了一戰爆發前,英國共有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73艘,德國則有52艘。只不過德國的戰艦在質量和噸位上還和英國有不小的差距。1914年德國戰艦噸位依舊只有英國的一半不到。對英國最引以為傲的海軍實力的挑戰無疑讓德國漸漸失去了英國這個傳統盟友。同時,德國努力致力於改善同法國的關係,但卻因為在摩洛哥的衝突而收效甚微,至於俄國,由於其與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衝突,德國只能選擇站在一邊,而歷史告訴我們,德國選擇的是奧匈帝國,從此可以漸漸看出一戰兩大陣營形成的雛形。

    至於法國。在拿破崙之後,歷經了一番曲折的發展,歷經了在共和制和帝制之間的掙扎。所幸的是,法國也緊緊抓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遇,雖說其成果沒有德國與美國那麼顯著,但憑藉著領土,資源,人口優勢,法國的經濟開始有所發展。英法之間的矛盾已然被英德之間的矛盾所壓制,為了擺脫自己孤立的地位,法國於1892年與俄國締結軍事同盟,於1904年又與英國締結協約。此時的德國已然面臨拿破崙時期法國四面皆敵的形勢。這可以在1906年在西班牙舉行的阿爾赫西拉斯會議上體現出來,在十三個與會國中只有奧匈帝國支援德國關於摩洛哥利益糾紛的處理方式。

    接下來說一下奧匈帝國,其實奧匈帝國的工業基礎和軍事力量並不弱,無論是資源儲備還是兵員儲備,亦或是鋼鐵工業和基礎農業,他都可以拿得出手。其一戰打得如此窩囊的原因主要在於這個國家內部的因素,他二元的政治體制,他繁多的民族糾紛,他那互相拆臺的三個政府,他那錯綜複雜的政治勢力,使得無論是國家還是軍隊都處在一種若即若離的操縱感之下。奧匈帝國沒有辦法將帝國的資源快速有效地集中起來,沒有辦法團結國內各民族政治勢力的力量,這是他的悲哀,也是無法避免的解體結局的預見。很多士兵甚至聽不懂指揮官的語言。他不像美國,美國的各民族更多是一種政治意想的結合,是一種新生的國家理念的產物,奧匈帝國領土上的那些民族都是歷經漫長曆史的發展,他們是有自己的傳統與信仰的啊。而且他也沒有美國那種開明的民族政策,在美國,國家意識高於民族意識。成立於1867年的奧匈帝國,本身就是調節日耳曼人與匈牙利人矛盾為主體的多民族矛盾的折中產物。德,奧,俄之間脆弱的三皇同盟終究伴隨著巴爾幹半島形勢的變化瓦解了。1883年,羅馬尼亞與奧匈帝國在維也納簽訂了同盟條約,旨在反抗俄國對巴爾幹的擴張。同時德國加入,此時的三皇同盟已然變成了德,奧,羅,的三國同盟。

    至於俄國,很明顯。其歐洲憲兵的稱號在克里米亞戰爭後受到了嘲諷。俄國農奴制的弊端與落後的經濟發展模式,使得其工業化程度落後於其他五強。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也不是那麼徹底,其海軍戰艦的配置更新依舊緩慢,所以才會在1904年的日俄海戰中輸給新興的日本。要知道,一戰時很多上戰場的俄國士兵甚至分配不到槍支,其落後的交通運輸也嚴重影響了其兵力動員的效率,所以,施裡芬計劃的關鍵在於在俄國充分運作起戰爭機器之前利用德國的高機動性徹底擊垮法國,用少數兵力配合奧匈帝國牽制俄國。可惜的是,施裡芬計劃實施成功所需的因素太多了,一環扣一環,一個環節出錯全域性就崩了,而後來短短十年的局勢超這個計劃當初設想出的局面已經大有不同。只能如此說,施裡芬計劃是個瘋狂的計劃,也需要一位有冒險精神與魄力的偉大戰略家來將它實行,小毛奇已經盡力了。

    至於奧斯曼土耳其,不用多說,“西亞病夫”的名字已經展露出其日益衰退的國際地位。內部落後的社會制度與生產方式早已讓他失去了歐亞非三洲神權帝國的雄風。19世紀民族主義的興起也讓他喪失了大量領土,希臘,塞爾維亞,黑山,瓦拉幾亞以及摩爾多瓦的相繼獨立使得帝國能控制的領土越來越少,至19世紀90年代,馬其頓和亞美尼亞成為奧斯曼帝國境內民族宗教矛盾的焦點。1908年青年土耳黨在伊斯坦布林召開代表大會,透過政治綱領,確定了第二次憲政運動的基本框架。而一戰爆發前的19世紀初期,奧斯曼帝國政治生活的突出現象,是諸多政黨的相繼建立和新舊政治勢力在議會展開的激烈角逐。

    至於義大利,在1859至1870年逐漸統一後就開始走上了對外擴張的資本主義殖民道路。並從奧斯曼土耳其手中奪取了北非的利比亞。一個統一的義大利使歐洲的均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但他依舊有著致命的弱點。首先就是國家經濟的停滯,以及土壤的貧瘠帶來的資源劣勢,他近9成的水利發電能源來自英國的煤。這意味著僅僅憑藉本土的資源他根本沒有實力獨自承擔起一場戰爭,畢竟,起碼那時候戰爭最需要的資源就是煤和鐵。同時,普遍的反軍國主義,軍官素質的低劣以及缺乏製造現代武器所需要的資金的義大利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這種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國際地位與國家實力讓義大利的外交政策十分混亂又曖昧不清,所以它的倒戈也只能算是見風使舵的做法,不足為奇。

    以上簡短說了一下,下面大家可以看幾組形象的資料瞭解下各國的實力。我就選擇1900作為時間節點吧。

    先來人口,俄國此時是135.6百萬人,德國是56百萬人,奧匈帝國是46.7百萬人,法國是38.9百萬人,英國是41.1百萬人,義大利是32.2百萬人。

    其次是人均工業化水平,俄國是15,德國是52,奧匈帝國是23,法國是39,英國以100計,義大利是17。

    再看鋼鐵產量。俄國是2.2百萬噸,德國是6.3百萬噸,奧匈帝國是1.1百萬噸,法國是1.5百萬噸,英國是5.0百萬噸,義大利是0.11百萬噸。

    再看陸海軍總人數。俄國是116.2萬人,德國是52.4萬人,奧匈帝國是38.5萬人,法國是71.5萬人,英國是62.4萬人,義大利是25.5萬人。

  • 3 # 使用者何生華

    20世紀初,歐洲還是在第一次革命時期,那時候以史蒂芬孫發明的火車時代,以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標誌,開啟了一個蒸氣時代,儘管是這樣,萊特兄弟還發明瞭飛機,笛卡爾還找到了電磁場能夠產生電流,電的發現可能是做出分明的最偉大發現與發明,因為,他找到一種不可替代的能夠代表一個時代的電能,電的發現不僅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還帶來全世界的一次革命,所以說,電的發現是那個時代最為轟動的一次最偉大的發明創造,直到現在我們都還在爭論,那些無聊之極的公式推導有什麼作用的時候,電能夠說明一切,電還是我們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能量……

  • 4 # 昨思今明未武

    20世紀初,隨著工業革命不斷的發展和推進,各國的生產力都得到巨大的釋放,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制度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下,以德國、奧匈帝國為首的新興帝國,要求老牌帝國讓出更多的殖民地及市場,開始與老牌帝國爭奪世界的霸主。

    各個老牌帝國不願坐以待斃,各個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爭鬥。歐洲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混亂且複雜,幾乎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但當時三對最基本的矛盾推動歐洲歷程的前進。它們就是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和俄奧矛盾。

    英國一直遊離於歐洲大陸之外,從傳統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一直在努力維持歐洲大陸實力的均衡,尤其是法德兩國。隨著普法戰爭中法國的失敗,德國實力空前強大,這不是英國願意看到的。再加上在德國支援下在巴爾幹半島實力急劇膨脹的俄國,以及隨後在殖民地問題上的衝突,英德矛盾成為20世紀初的一條主線。

    由於在普法戰爭中失敗,法國失去了歐洲的霸主地位,國內民眾及各個統治階級一直要求對德國報仇雪恨,努力爭取曾經失去的領土及歐洲的霸主地位。為了能在下一場戰爭中取得勝利,法國大力發展本國的經濟,壯大自己的軍事工業。作為戰勝國的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也開始發展經濟,擴充軍備。兩個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隨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崩潰,巴爾幹半島就成了俄國與奧匈帝國的“狩獵場”。開始對巴爾幹半島的領土進行爭奪。由於巴爾幹半島上有很多斯拉夫人居住,這就給俄國的“侵略”打開了方面之門。但同樣將領土擴張的方向定為巴爾幹半島的奧匈帝國就與俄中國產生競爭,而且奧匈帝國統治下也有眾多的斯拉夫人,兩者的矛盾就此產生。

    當矛盾無法調和時,戰爭就成了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當一切結束時,除了滿目瘡痍,誰還知道曾經的原因?!

  • 5 # 孤獨的人209381559

    20世紀初期,歐洲大多數國家已經實現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在東南歐,表面龐大強盛的奧地利-匈牙利帝國的民族矛盾頗為堅銳,和羅剎的民族矛盾的極為相似。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蘇丹國、塞爾維亞、羅馬尼亞、沙皇羅剎的關係都極為緊張。誰也沒有想到,奧匈帝國因為其王儲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的遇刺身亡,竟然會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在整個戰爭中一直隔岸觀火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並沒有趁此良機,重振昔日橫掃美洲的強悍之國。而是一直看別人的臉色而行事,唯唯諾諾的苟活於世。戰爭進行到第三個年頭,羅剎的沙皇被迫退出了帝位,地主資產階級聯合的臨時政府,繼續在協約國戰線內向德、奧匈、土耳其、保加利亞組成的同盟國作戰。羅剎臨時政府的壽命極為短促,1917年俄歷10月25日,公曆11月7日,它的壽命終結了。以列寧、託洛次基、斯大林為首的布林什維克黨,也就是後來的蘇共,頌導憤怒的工農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羅剎的臨時政府,這就是赫赫聲震全球的“十月革命。”蘇共領導的蘇維埃政權,在作出重大妥協犧牲後,於1918年3月與同盟國停戰媾和。1917年4月,因美夷的加入,協約國逐漸佔據了上風,同盟國的處境日益不妙。1918年春夏,德夷向法夷的協約國軍隊發動了最後的攻勢,意圖逼迫法夷投降。但迴光返照的攻勢,並沒能挽救德夷的頹勢。1918年8月,協約國向同盟國發起了總攻勢,再衰三竭的同盟國崩潰了。在十一月以前,奧匈、土耳其、保加利亞已向協約國投降,已成困獸的德夷,行將覆滅。11月5日,德夷基爾港的水兵舉行武裝起義並席捲全德,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蘭,德夷確立了共和政體。11月11日,德夷與協約國在法夷軍隊元帥福煦乘坐的車廂裡簽訂投降書,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產生了偉大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他們的光輝思想並沒能照耀他們的祖國。年輕的、英勇的然而又幼稚的德夷無產階級,在1919年1月,嘗試建立羅剎式紅色政權的行動,被老奸巨滑的地主資產階級政府血腥鎮壓。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森保,這兩個德夷無產階級的領袖,慘遭殺害!1919年6月,德夷最終被迫接受了協約國的《凡爾賽條約》,歐洲似乎又回到了風平浪靜,一片祥和的景象。但是,另一場更大的劫難,將席捲歐洲。(圖片源於網路)

  • 6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20世紀初的歐洲所面臨的最大形勢變化是新興帝國和老牌帝國之間的霸權爭奪:

    率先開闢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在17世紀有著“海上馬車伕”之稱的荷蘭、在三十年戰爭和北方戰爭中顯赫一時的瑞典以及曾經拳打俄羅斯、腳踩德意志的波蘭此時都已徹底退出歐洲大國爭霸的行列:波蘭早已被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荷蘭則成為法、德夾縫之中的小國;瑞典儘管還有一定實力並憑藉自己的實力成功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而未遭受任何一方的侵略,然而此時的瑞典早已確立永久中立政策,置身於大國爭霸鬥爭之外;至於南歐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這兩個人類近代史上率先崛起的老牌殖民帝國在美洲殖民地的獨立運動後一蹶不振,成為後起的英、法、美等國宰割的物件,被譽為”歐洲病夫“。到20世紀初決定歐洲整體格局的主要是六大國——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第二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王國。

    大英帝國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確立現代的金融體系和憲政政體的國家,曾創造過以一國的生產力與世界其他所有國家抗衡的奇蹟,擁有世界第一的海軍。然而當時間進入20世紀初時大英帝國其實已在走下坡路——其生產總值佔全世界的比重相繼被美、德兩國超越,與此同時英國還不得不面對歐洲大陸上來自德國的挑戰。儘管如此大英帝國仍然擁有340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這意味著英國可以從全世界獲得戰略物資補給,依然具有強勁的戰爭潛力。

    法國自1789年資產階級大革命以來就處於動盪和相對平穩的交替輪換狀態:先是大革命時代的混亂狀態,在拿破崙稱帝后一度遏制了這種亂象,然而隨著波旁王朝的復辟法國又進入了動亂之中。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利用法國社會的動盪和人民對拿破崙的崇拜自立為帝並試圖建立像自己伯父一樣的Continental霸權,結果卻在色當之戰中被普魯士軍隊俘虜。戰後法國被迫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由普魯士統一的德國並向德國賠償鉅額賠款。割地賠款以及Continental霸權的喪失使法國將德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法德矛盾幾乎成為20世紀初歐洲最主要的一股矛盾並深刻影響制約著其他國家之間的矛盾。

    1871年剛在普法戰爭中獲勝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的鏡廳加冕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由此宣告了德意志統一的完成。到20世紀初時德國的經濟總量已超過英國和法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強國。與此同時德國的疆域、人口、鐵路里程等方面也已超越法國,成為僅次於沙俄的歐洲第二大國。與此同時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同強大的國力相結合締造了當時世界第一的陸軍。

    從1853年7月—1855年12月以來俄羅斯帝國就走上了下坡路,這一時期西歐各國紛紛透過第二次產業革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俄羅斯帝國卻在封建農奴制的束縛下被西歐列強越甩越遠。儘管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廢除了農奴制,效法西歐資本主義國家進行了一些改革,但這一時期俄羅斯的國力顯然沒能同其龐大的體量成正比——1905年俄羅斯帝國甚至敗於新興的彈丸小國日本之手,伴隨俄國國力不斷下降的是其國內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日益尖銳化。

    奧匈帝國是由奧地利帝國轉型而來:1866年的普奧戰爭後奧地利被排除在德意志的統一程序之外,這時帝國境內的匈牙利族趁機爭取更大的自治權利。於是奧地利帝國不得不轉型為奧匈帝國:奧地利皇帝和總理兼任奧匈帝國皇帝和總理,在軍事、財政、外交三大權力的執行上由位於維也納的帝國政府控制,除此之外在其它方面構成帝國的兩大主體奧地利和匈牙利則保持高度的自治,彼此互不干涉。奧匈帝國就其疆域面積而言:是僅次於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歐洲第三大國,人口數量僅次於俄羅斯帝國和德意志帝國,軍工生產排名世界第四,經濟總量世界第六;其資源總儲備之廣泛、和動員總兵力之龐大,亦是歐洲第四,只少於俄羅斯、德國和法國;而農產品種類之繁多、和原油產量之豐富則是超越擁有精緻農業的法國和以糧食出口為導向的俄羅斯,位居全歐之冠;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炮武器雄踞世界第一。從紙面的資料來看:奧匈帝國無論如何也當得起強國之名,然而現實卻是奧匈軍隊戰力羸弱、民族矛盾錯綜複雜,事實上奧地利帝國向奧匈帝國的轉型本身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妥協行為。

    1861年義大利王國統一,由此得以躋身歐洲六大強國之列。然而實際上義大利和奧匈一樣是一個紙面實力上的強國——義大利甚至敗給了拿著大刀長矛的衣索比亞原始部族,因此被其他列強戲稱為”貧窮帝國主義“。

    六大強國之中法德矛盾一直是最為尖銳的,為此德國一直積極試圖孤立法國——先是組建了德、奧、俄三皇同盟,然而這一同盟內部本身就潛伏著巨大的隱患:俄國對東歐和巴爾幹等斯拉夫人聚居區一直懷有野心企圖,而德、奧在這些地區也有利益存在;另一方面俄國也不願看到德國在擊敗法國後進一步崛起成為一箇中歐強權,因為德國在擊敗法國後的下一個目標極有可能就是自己。德國為迫使俄國就範就慫恿奧匈在巴爾幹半島同俄國展開爭奪,結果這反而將俄國推向了法國一邊。德國見狀就轉而拉攏正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義大利,形成德、奧、意三國同盟。法國和俄國因為感受到三國同盟對自己的威脅,於是也結成盟友,也就是法俄協約。三國同盟和法俄協約成為20世紀初歐洲兩大對立的政治軍事集團,兩大集團都盡力爭取英國站在自己這邊。

    長期以來英國始終在歐洲大陸事務中採取均勢外交政策——從不和任何Continental國家結成固定的盟友關係,而是盡一切可能打擊削弱某個Continental國家一強獨大。德國咄咄逼人的攻勢外交使英國感受到了對自己的威脅——這一時期德國既想利用自己的陸軍優勢確立Continental霸權,又想在海外進行殖民擴張,而這兩點都是英國無法容忍的,於是英國選擇加入法俄協約,由此形成了三國協約集團。正是這兩大集團的矛盾發展演變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歡上自己的學生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