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將在醒覺狀態下出汗,稱為“自汗”;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洩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洩出來。
中醫對盜汗很早就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中稱為“寢汗”。“寢”是指睡覺,有個成語叫“廢寢忘食”,是說顧不得睡覺並忘了吃飯。很顯然“寢汗”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到了漢代,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形象地用“盜汗”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病證。自此以後,歷代醫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現今不論是醫生還是幹其他行業的人都知道盜汗是一種什麼樣的病證。
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很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溼,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洩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洩出,甚則可使睡裝溼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型別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洩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溼,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溼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後口乾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乾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脫症”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盜汗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症狀,尤其是久患各種慢性病、體質虛弱之人更為多見。中醫認為,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若盜汗日久不愈,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而採用食療方法,不僅能防治且可益氣滋陰而健身,下面就介紹幾則家庭容易製作的藥膳六則,供盜汗患者選用。
1、龍眼人參飲取龍眼肉30克、人參6克、冰糖30克。先將龍眼肉洗淨,人參切薄片,然後與冰糖共放碗內,加水適量,置蒸鍋內蒸一小時左右,取出後待涼即可食用,一天內分2次吃完,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2、銀耳紅棗湯取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頭,洗淨後撕成小塊。紅棗洗淨撕開。二味藥共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調勻,即可出鍋食用,每劑分2次食完,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3、參苓粥取人參10克,白茯苓20克,生薑10克,粳米100克,食鹽、味精適量。先將人參、茯苓、生薑加適量水煎熬後,去汁取渣待用,然後將粳米淘洗乾淨,下入藥汁內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勻,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4、黑豆浮麥湯取黑豆50克、浮小麥30克、蓮米15克、紅棗10枚、冰糖30克。先將黑豆、浮小麥分別淘洗乾淨,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後用上述藥汁煮洗淨的蓮米和紅棗,煮至蓮米爛熟時放入冰糖溶化,起鍋後即可食用。每天一劑,分2次吃完,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5、黃芪二蜜飲黃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黃根15克,蜂蜜30克。將上述三味藥同放鍋內,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時,撈去藥渣,加入蜂蜜溶化後分2次飲用,每日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6、百合蓮子飲百合20克,蓮子30克,冰糖30克。先將百合、蓮子洗淨,放鍋內加適量水,用小火慢慢燉至百合、蓮子爛熟,加入冰糖溶化後即可食用,每天一次,連服數天,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盜汗食療法
中醫上有“動汗”和“靜汗”之分。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夜 晚一睡著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額頭面部出汗過多,是積滯、內熱壅盛的表現,容易煩躁、口苦、尿黃;前心後背出汗,是心氣虛,容易心悸心慌、失眠多夢、恍惚健忘。下面介紹幾種盜汗食療法:
1、韭黃100g,豬腰1個,食油、鹽、姜、味精等適量。將韭黃洗淨切成小段,豬腰洗淨切成薄片。將食油放入鍋內,置明火上,油八成熟時,先放入豬腰,炒透後放 入韭黃、薑絲,韭黃熟後,加鹽、味精調味後取出即成。可佐膳。 此方適應於腎虛腰痛、慢性腰肌勞損、腎虛遺精、盜汗、老人腎虛耳鳴等症,有補腎強腰的功效。
2、枸杞15g,雛母雞1只,料酒、胡椒麵、生薑、蔥、味精、食鹽適量。將雛母雞宰殺後,去毛和內臟,洗淨;將蔥切段、薑切片備用。將雛母雞肉放入鍋內,用沸水氽透,撈出放入涼水內沖洗乾淨,瀝盡水份,再把枸杞袋入雞腹內,然後放入盆內(腹部朝上)。把蔥、生薑放入盆內,加入清湯、食鹽、料酒、胡椒麵,將盆蓋好,再用溼棉紙封住盆口,在沸水武火上籠蒸2小時取出。將盆口棉紙揭去,揀去薑片、蔥段不用,再放入味精,即可食用。 此方適應於男女腎虛腰痛、神經衰弱。具有滋補肝腎的功效。
3、金針菜50g,瘦豬肉150~200g,醬油、豆粉、鹽、味精等適量。將金針菜、瘦肉洗淨,一同放在砧板上,用刀剁成肉醬。加入醬油、鹽、豆粉、味精等調味品,攪拌均勻,放入碟內攤平。將碟放入蒸鍋內,隔水蒸熟。可佐膳。 此方適應於腎虛腰痛、盜汗、腎 虛耳鳴等症,有補血、養腎的功效。
4、冬蟲夏草性溫,味甘,有補腎和補肺的作用,是一種平補陰陽的名貴藥材。如《本草從新》說它“保肺益腎。”《藥性考》亦云:“蟲草秘精益氣,專補命門。”《柑園小識》還說:“以酒浸數枚啖之,治腰膝間痛楚,有益腎之功。”凡腎虛者最宜用含氨基酸較多的福臨門冬蟲夏草4克配合肉類如豬瘦肉、雞肉或鴨肉等共燉,連續服用一個月大部分腎虛盜汗、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療效。[2]
5、蝦性溫,味甘鹹,入腎經,有補腎壯陽的作用。凡因腎氣虛弱、腎陽不足所致的腰腳軟弱無力,或陽痿,或男子不育症患者,宜多食蝦。《食物中藥與便方》還曾介紹:“腎虛,陽痿,腰腳痿弱無力:小茴香30克,炒研末,生蝦肉90~120克,搗和為丸,黃酒送服 ,每服3~6克,1日2次。”
6、 山藥性平,味甘,為中醫“上品”之藥,除了具有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如明·李時珍指出: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本草正》亦載:“山藥,能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本草經讀》還說:“山藥,能補腎填精,精足則陰強、目明、耳聰。凡上品之藥,法宜久服,多則終身,少則數年,與五穀之養人相佐,以臻壽考。”所以,凡腎虛盜汗之人,宜常食之。
7、豬腎 性平,味鹹。唐·孟詵 認為豬腎“主人腎虛”。《日華子本草》說它“補水髒,治耳聾”。水髒者實指腎臟而言。故凡因腎虛所致的腰痠腰痛、遺精、盜汗及老人腎虛耳聾耳鳴,宜常食之。
小兒盜汗的原因
盜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凡是影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以及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兒盜汗。作為家長,應仔細觀察小兒,綜合分析後再作出判斷,不可盲目服藥,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盜汗生理性盜汗
小兒時期,面板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若小兒在入睡前活動 過多,機體內的各臟器功能代謝活躍,可使機體產熱增加,在睡眠時,面板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於散熱。其次,睡前進食可使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隨之增加,這可造成小兒入睡後出汗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時之內。此外,若室內溫度過高,或被子蓋的過厚,或使用電熱毯時,均可引起睡眠時出大汗。
盜汗病理性盜汗
有些小兒入睡後,出汗 以上半夜為主,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好比打開了汗腺的“水龍頭”,這種情況在佝僂病患兒中尤其多見。但盜汗並非是佝僂病特有的表現,應根據小兒的餵養情況,室外活動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還要查血鈣、血磷及腕骨X線攝片等,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佝僂病。
更年期盜汗飲食調理
盜汗是婦女更年期常見症狀之一, 常常令更年期婦女特別尷尬,甚至引起夜間失眠。因此,更年期婦女必須要採取一些措施來緩解更年期盜汗症狀,除了常規的治療外,更年期盜汗吃什麼可以緩解呢?
中醫認為,水果質潤,富含液汁,多具有補虛、養陰生津、除煩、消食開胃等功能,經常適量食用可以滋陰降火,生津止渴,補虛扶正,增強人體抵抗力,是更年期盜汗的食療佳品。現代研究也認為,水果中的營養成分主要有維生素、無機鹽、有機酸、糖等。因此,更年期盜汗的婦女應該多吃一些清涼、養陰生津類蔬菜水果,如西瓜、梨、蘆柑、橙、蘋果、柿子、絲瓜、百合、西紅柿、鮮藕、銀耳、蓮子、甲魚等,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更年期盜汗吃什麼?以下提供三個食療方,可根據自身情況選用:
1.燕窩6克,銀耳9克,冰水適量。將 燕窩、銀耳用熱水泡發,擇洗乾淨,放入冰糖,隔水燉熟服食。早晚各1次,連服10~15日。
2.新鮮百合1000克,藕粉500克,白糖適量。百合洗淨,曬乾或烘乾,研粉,裝瓶蓋緊備用。百合粉、藕粉各1匙,加冷水2~3匙調成薄芡,再用沸水衝 泡,加白糖拌勻服食,每日2次,連服1月。
3.新鮮百合300克,母鴨1只(約1500克),黃酒、細鹽、白酒適量。將活鴨宰殺,洗淨後,先將洗淨的百合放入鴨內臟,淋上黃酒2匙,撒上細鹽1匙, 最後將鴨頭彎納入腹內,用白線把鴨身扎牢,旺火隔水蒸至鴨肉酥爛。飯前空腹食,每次1小碗,每日2次。
可能是哪些疾病的症狀
盜汗甲亢
由於甲狀腺功能亢進,分 泌過多的甲狀腺素,代謝率增高,表現為神經興奮性增高,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可出現怕熱、多汗,也有夜間盜汗者。
盜汗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多汗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而致汗腺分泌增加;其次,血糖代謝率增高也是糖尿病病人多汗的原因之一。
盜汗結核
盜汗是結核病中毒症狀 之一,是由於結核菌的毒素及其代謝產物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結果。
盜汗腫瘤
盜汗也是腫瘤病人的常見症狀之一。
盜汗其它
此外,高血壓病、更年期綜合徵、低血糖症、系統性紅斑狼瘡、心內膜炎等疾病以及術後體虛、精神緊張、心理壓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盜汗。但大部分 盜汗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其發病機制主要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所致。
更年期盜汗是常見現象,以西醫論點解釋的話是由於更年期來臨,使內分泌和植物神經功能出現障礙導致。而中醫方面則解釋為,陰虛內熱、虛陽上亢、津液不固所致。所以在治療時以滋陰為主。雖說更年期盜汗是正常現象,但是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話,還是需要治療的。
多汗症(虛汗 盜汗)
多汗症是出 汗過多的一個醫學術語,就是人體出汗異常多,有的患者還低熱或怕風。儘管有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肥胖、糖尿病、結核病等,可以引起多汗,但大部分多汗是植物神經紊亂引起的,其發病機制主要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所引起。如果患者作了各種檢查,沒有問題,就可以確定是植物神經紊亂引起的。
中醫食療 沙參兔肉湯:本湯養陰益氣斂汗。沙參20克、玉竹20克、廣陳皮4克、兔肉200克(微炙),煲湯。
桑葚茶:本茶養陰止汗。桑葚子20克、五味子15克、糯稻根45克,煎水代茶。
自我養護
中醫認為,“汗為心液”,若盜汗長期不止,心陰耗傷十分嚴重,應積極治療。在治療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藥物治療的同時 ,應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2)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與自己病證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並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機體健康的基礎 上得到恢復[1] 。
(3)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 節一下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溼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鋪板、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晾曬,以保持乾燥,並應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面板的刺激。
(5)重症盜汗且長期臥床的病 人,家屬應特別注意加強護理,避免發生褥瘡。還要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變要及時向醫生報告
兒童盜汗的食療方法
盜汗方1
黃芪20克、粳米50克、 白糖適量。將黃芪煎汁,用汁煮米為粥,放入白糖調味溫服。
功效提示:黃芪味甘,性微溫。具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的作用。
盜汗方2
生地黃150克,烏肉雞1只,飴糖100克。將生地黃切碎與飴糖拌勻,放入雞腹內蒸熟即成。
功效提示:生地黃味甘,性寒,滋陰涼血。烏雞味甘、性平,補虛勞虧損,治消渴,噁心腹痛。此方具有滋陰止盜汗的作用。
治法方藥排行榜及使用說明
透過上面的廢話,我們瞭解到, 盜汗的治療藥分不同情況,我們又知道,盜汗的中醫證型太多,部分專業專業人員尚且時有出錯,對於廣大網友就更為困難了。下面,筆者試著從不同型別臨床發生率之高低、各治法方藥適應症之大小、倘若不對症危害之有無這幾個方面,綜合分析,得出先後,如同電影裡面常見的1號方案、2號方案、3號方案。計劃以1號方案行動,若情況有變,就按2號方案行動,類推。那麼這裡的情況有變指的是什麼呢?就是“獨處藏奸”,我會在每個治法方藥後面詳細強調,就是說,本來你應該選擇1號方案,但對照內容,發現自己有好幾點情況與我所強調的一致,那麼就說明情況有變,該行2號方案,如此如此、這般這般。本文旨在透過些許篇幅,可以儘量把複雜的情況說的明白些,然中醫藥知識博大精深,且筆者學疏才淺,倘若勾選不得,亦請各位莫怪,只作拋磚引玉。
Top1 益氣固表兼調營衛(青中年男子多為此方)
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6g 大棗4枚黃芪10g 白朮10g 鹿銜草15g 生龍骨20g 生牡蠣20g 附片3g 浮小麥20g
《金貴要略》曰:“男子平人,脈虛 弱細微者,喜盜汗也。”尤在涇《金貴要略心典》中說“平人,不病之人也。脈虛弱微細,則陰陽俱不足矣。陽不足者不能固,陰不足者不能收,是其人必善盜汗。”
這個方子,為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合玉屏風散,針對的情況為,大多沒有其他伴隨症狀,沒有其他什麼不舒服的,就是容易盜汗,也許會有較他人容易感冒的情況。這個方子以益氣固表,調和營衛為主,方子藥物劑量不大,藥物大都平緩,不管男女老少,都可試服,可以先買三劑,每天一劑,效佳再續數劑鞏固。
強調:凡有大便秘結、口乾口渴、舌紅少苔、陣陣烘熱、大便稀爛腥臭、小便色黃尿騷異常、舌苔厚膩等均不適合服用。且看top2.
Top2滋陰潛陽 (更年期婦女多為此方)
生龍骨30 生牡蠣30 醋龜板30g 旱蓮草20g 黃柏8g 知母8g 玄參15g 生地15g 酸棗仁20g 糯稻根20g 白薇10g 附片3g 桑葉10g 五味子10g
此法主要為滋陰,佐以潛陽,基 本適合絕大多數陰虛盜汗之症。適用於平素感覺烘熱,舌紅瘦少苔,口渴口乾,可能小便黃色較深。談到陰虛盜汗,絕大多數醫家想到的當歸六黃湯,清代程國彰在《醫學心悟》中說:“古方用當歸六黃湯,藥味過涼,不宜於陰虛之人,陰已虛而更傷其陽,豈能無損?”講的很有道理,中醫有言“小病調氣血,大病調陰陽”,故凡看待病情,易從大處著手。本方益陰為主,不忘扶陽潛陽,陰虛必及陽,陰陽調和,其證必愈。此方用藥不至寒涼,照顧陰陽,用藥小心,可以說,凡是陰虛盜汗而不摻雜痰熱、瘀血等其他問題者,必有偉效,可以先試五副,消良再資鞏固。
強調:如果咳嗽痰多,或者舌苔厚膩等,則不適合了。
Top3 化溼暢中
炒蒼朮10 g, 陳皮6 g, 茯苓12 g, 制半夏10 g, 杏仁10 g, 生薏苡仁24 g , 白豆蔻仁5 g, 佩蘭12 g, 川貝母12 g , 桑白皮10g, 生牡蠣20 g, 澤瀉9 g ,桔梗9g,黃連3g。
本方化溼暢中,治療因中焦脾胃溼濁而引起盜汗。表現為平時胃口不好,容易腹脹,突出的表現就是舌苔很厚膩。用藥照顧上中下三焦,用藥平和,可以五副試服,效良再續。
強調:如果是哮喘、慢支、長期咳嗽這些病,並伴有痰多舌苔黃等症狀,則此方就不再適合了。
下面的部分則針對特定群體:
Top4 化痰滋肺
葶藶子6g 桃仁10g 瓜蔞皮10g 桑白皮10g 魚腥草15g 冬瓜子20g 蘆根15g 生石膏10g 竹茹15g 枇杷葉15g 川貝6g 地骨皮20g 浮小麥20g 太子參8g 麥冬8g
這個方子針對只是這些哮喘、慢支、長期咳嗽這些病,並伴有痰多舌苔黃等症狀的患者長期盜汗的,在臨床上很多見,其他症狀不顯,反倒是盜汗 最令他們困惑。此謂“壯火食氣”也,痰熱一日不去,則肺日日受其克伐,氣陰兩傷,肺無力主皮毛,則盜汗不去,必“先其其所主而伏其所因”,若只是腳痛醫腳,必鎩羽而歸。
Top5 小兒盜汗
小兒盜汗大多數為脾胃不好、衛陽不固為多,表現為平時胃口不好,也可能經常感冒。
太子參10g 白朮10g 雞內金10g 山藥10g 谷芽10 麥芽10g 茯苓9g 浮小麥20g 牡蠣20g 烏梅10g 炙甘草6g 陳皮10g
此方藥味不苦且氣味不濃, 適合小兒服用。以調脾健食,再加固澀斂汗,一般容易收效。
醫學上將在醒覺狀態下出汗,稱為“自汗”;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洩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洩出來。
中醫對盜汗很早就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中稱為“寢汗”。“寢”是指睡覺,有個成語叫“廢寢忘食”,是說顧不得睡覺並忘了吃飯。很顯然“寢汗”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到了漢代,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形象地用“盜汗”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病證。自此以後,歷代醫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現今不論是醫生還是幹其他行業的人都知道盜汗是一種什麼樣的病證。
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很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溼,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洩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洩出,甚則可使睡裝溼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型別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洩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溼,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溼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後口乾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乾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脫症”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盜汗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症狀,尤其是久患各種慢性病、體質虛弱之人更為多見。中醫認為,盜汗多由於氣陰兩虛,不能收斂固攝汗液而引起,若盜汗日久不愈,則更加耗傷氣陰而危害身體健康。而採用食療方法,不僅能防治且可益氣滋陰而健身,下面就介紹幾則家庭容易製作的藥膳六則,供盜汗患者選用。
1、龍眼人參飲取龍眼肉30克、人參6克、冰糖30克。先將龍眼肉洗淨,人參切薄片,然後與冰糖共放碗內,加水適量,置蒸鍋內蒸一小時左右,取出後待涼即可食用,一天內分2次吃完,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2、銀耳紅棗湯取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頭,洗淨後撕成小塊。紅棗洗淨撕開。二味藥共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調勻,即可出鍋食用,每劑分2次食完,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3、參苓粥取人參10克,白茯苓20克,生薑10克,粳米100克,食鹽、味精適量。先將人參、茯苓、生薑加適量水煎熬後,去汁取渣待用,然後將粳米淘洗乾淨,下入藥汁內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勻,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4、黑豆浮麥湯取黑豆50克、浮小麥30克、蓮米15克、紅棗10枚、冰糖30克。先將黑豆、浮小麥分別淘洗乾淨,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後用上述藥汁煮洗淨的蓮米和紅棗,煮至蓮米爛熟時放入冰糖溶化,起鍋後即可食用。每天一劑,分2次吃完,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5、黃芪二蜜飲黃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黃根15克,蜂蜜30克。將上述三味藥同放鍋內,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時,撈去藥渣,加入蜂蜜溶化後分2次飲用,每日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6、百合蓮子飲百合20克,蓮子30克,冰糖30克。先將百合、蓮子洗淨,放鍋內加適量水,用小火慢慢燉至百合、蓮子爛熟,加入冰糖溶化後即可食用,每天一次,連服數天,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盜汗食療法
中醫上有“動汗”和“靜汗”之分。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夜 晚一睡著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額頭面部出汗過多,是積滯、內熱壅盛的表現,容易煩躁、口苦、尿黃;前心後背出汗,是心氣虛,容易心悸心慌、失眠多夢、恍惚健忘。下面介紹幾種盜汗食療法:
1、韭黃100g,豬腰1個,食油、鹽、姜、味精等適量。將韭黃洗淨切成小段,豬腰洗淨切成薄片。將食油放入鍋內,置明火上,油八成熟時,先放入豬腰,炒透後放 入韭黃、薑絲,韭黃熟後,加鹽、味精調味後取出即成。可佐膳。 此方適應於腎虛腰痛、慢性腰肌勞損、腎虛遺精、盜汗、老人腎虛耳鳴等症,有補腎強腰的功效。
2、枸杞15g,雛母雞1只,料酒、胡椒麵、生薑、蔥、味精、食鹽適量。將雛母雞宰殺後,去毛和內臟,洗淨;將蔥切段、薑切片備用。將雛母雞肉放入鍋內,用沸水氽透,撈出放入涼水內沖洗乾淨,瀝盡水份,再把枸杞袋入雞腹內,然後放入盆內(腹部朝上)。把蔥、生薑放入盆內,加入清湯、食鹽、料酒、胡椒麵,將盆蓋好,再用溼棉紙封住盆口,在沸水武火上籠蒸2小時取出。將盆口棉紙揭去,揀去薑片、蔥段不用,再放入味精,即可食用。 此方適應於男女腎虛腰痛、神經衰弱。具有滋補肝腎的功效。
3、金針菜50g,瘦豬肉150~200g,醬油、豆粉、鹽、味精等適量。將金針菜、瘦肉洗淨,一同放在砧板上,用刀剁成肉醬。加入醬油、鹽、豆粉、味精等調味品,攪拌均勻,放入碟內攤平。將碟放入蒸鍋內,隔水蒸熟。可佐膳。 此方適應於腎虛腰痛、盜汗、腎 虛耳鳴等症,有補血、養腎的功效。
4、冬蟲夏草性溫,味甘,有補腎和補肺的作用,是一種平補陰陽的名貴藥材。如《本草從新》說它“保肺益腎。”《藥性考》亦云:“蟲草秘精益氣,專補命門。”《柑園小識》還說:“以酒浸數枚啖之,治腰膝間痛楚,有益腎之功。”凡腎虛者最宜用含氨基酸較多的福臨門冬蟲夏草4克配合肉類如豬瘦肉、雞肉或鴨肉等共燉,連續服用一個月大部分腎虛盜汗、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療效。[2]
5、蝦性溫,味甘鹹,入腎經,有補腎壯陽的作用。凡因腎氣虛弱、腎陽不足所致的腰腳軟弱無力,或陽痿,或男子不育症患者,宜多食蝦。《食物中藥與便方》還曾介紹:“腎虛,陽痿,腰腳痿弱無力:小茴香30克,炒研末,生蝦肉90~120克,搗和為丸,黃酒送服 ,每服3~6克,1日2次。”
6、 山藥性平,味甘,為中醫“上品”之藥,除了具有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如明·李時珍指出: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本草正》亦載:“山藥,能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本草經讀》還說:“山藥,能補腎填精,精足則陰強、目明、耳聰。凡上品之藥,法宜久服,多則終身,少則數年,與五穀之養人相佐,以臻壽考。”所以,凡腎虛盜汗之人,宜常食之。
7、豬腎 性平,味鹹。唐·孟詵 認為豬腎“主人腎虛”。《日華子本草》說它“補水髒,治耳聾”。水髒者實指腎臟而言。故凡因腎虛所致的腰痠腰痛、遺精、盜汗及老人腎虛耳聾耳鳴,宜常食之。
小兒盜汗的原因
盜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凡是影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以及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兒盜汗。作為家長,應仔細觀察小兒,綜合分析後再作出判斷,不可盲目服藥,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盜汗生理性盜汗
小兒時期,面板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若小兒在入睡前活動 過多,機體內的各臟器功能代謝活躍,可使機體產熱增加,在睡眠時,面板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於散熱。其次,睡前進食可使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隨之增加,這可造成小兒入睡後出汗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時之內。此外,若室內溫度過高,或被子蓋的過厚,或使用電熱毯時,均可引起睡眠時出大汗。
盜汗病理性盜汗
有些小兒入睡後,出汗 以上半夜為主,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好比打開了汗腺的“水龍頭”,這種情況在佝僂病患兒中尤其多見。但盜汗並非是佝僂病特有的表現,應根據小兒的餵養情況,室外活動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還要查血鈣、血磷及腕骨X線攝片等,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佝僂病。
更年期盜汗飲食調理
盜汗是婦女更年期常見症狀之一, 常常令更年期婦女特別尷尬,甚至引起夜間失眠。因此,更年期婦女必須要採取一些措施來緩解更年期盜汗症狀,除了常規的治療外,更年期盜汗吃什麼可以緩解呢?
中醫認為,水果質潤,富含液汁,多具有補虛、養陰生津、除煩、消食開胃等功能,經常適量食用可以滋陰降火,生津止渴,補虛扶正,增強人體抵抗力,是更年期盜汗的食療佳品。現代研究也認為,水果中的營養成分主要有維生素、無機鹽、有機酸、糖等。因此,更年期盜汗的婦女應該多吃一些清涼、養陰生津類蔬菜水果,如西瓜、梨、蘆柑、橙、蘋果、柿子、絲瓜、百合、西紅柿、鮮藕、銀耳、蓮子、甲魚等,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更年期盜汗吃什麼?以下提供三個食療方,可根據自身情況選用:
1.燕窩6克,銀耳9克,冰水適量。將 燕窩、銀耳用熱水泡發,擇洗乾淨,放入冰糖,隔水燉熟服食。早晚各1次,連服10~15日。
2.新鮮百合1000克,藕粉500克,白糖適量。百合洗淨,曬乾或烘乾,研粉,裝瓶蓋緊備用。百合粉、藕粉各1匙,加冷水2~3匙調成薄芡,再用沸水衝 泡,加白糖拌勻服食,每日2次,連服1月。
3.新鮮百合300克,母鴨1只(約1500克),黃酒、細鹽、白酒適量。將活鴨宰殺,洗淨後,先將洗淨的百合放入鴨內臟,淋上黃酒2匙,撒上細鹽1匙, 最後將鴨頭彎納入腹內,用白線把鴨身扎牢,旺火隔水蒸至鴨肉酥爛。飯前空腹食,每次1小碗,每日2次。
可能是哪些疾病的症狀
盜汗甲亢
由於甲狀腺功能亢進,分 泌過多的甲狀腺素,代謝率增高,表現為神經興奮性增高,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可出現怕熱、多汗,也有夜間盜汗者。
盜汗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多汗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而致汗腺分泌增加;其次,血糖代謝率增高也是糖尿病病人多汗的原因之一。
盜汗結核
盜汗是結核病中毒症狀 之一,是由於結核菌的毒素及其代謝產物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結果。
盜汗腫瘤
盜汗也是腫瘤病人的常見症狀之一。
盜汗其它
此外,高血壓病、更年期綜合徵、低血糖症、系統性紅斑狼瘡、心內膜炎等疾病以及術後體虛、精神緊張、心理壓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盜汗。但大部分 盜汗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其發病機制主要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所致。
更年期盜汗是常見現象,以西醫論點解釋的話是由於更年期來臨,使內分泌和植物神經功能出現障礙導致。而中醫方面則解釋為,陰虛內熱、虛陽上亢、津液不固所致。所以在治療時以滋陰為主。雖說更年期盜汗是正常現象,但是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話,還是需要治療的。
多汗症(虛汗 盜汗)
多汗症是出 汗過多的一個醫學術語,就是人體出汗異常多,有的患者還低熱或怕風。儘管有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肥胖、糖尿病、結核病等,可以引起多汗,但大部分多汗是植物神經紊亂引起的,其發病機制主要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所引起。如果患者作了各種檢查,沒有問題,就可以確定是植物神經紊亂引起的。
中醫食療 沙參兔肉湯:本湯養陰益氣斂汗。沙參20克、玉竹20克、廣陳皮4克、兔肉200克(微炙),煲湯。
桑葚茶:本茶養陰止汗。桑葚子20克、五味子15克、糯稻根45克,煎水代茶。
自我養護
中醫認為,“汗為心液”,若盜汗長期不止,心陰耗傷十分嚴重,應積極治療。在治療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藥物治療的同時 ,應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2)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與自己病證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並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機體健康的基礎 上得到恢復[1] 。
(3)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 節一下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溼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鋪板、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晾曬,以保持乾燥,並應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面板的刺激。
(5)重症盜汗且長期臥床的病 人,家屬應特別注意加強護理,避免發生褥瘡。還要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變要及時向醫生報告
兒童盜汗的食療方法
盜汗方1
黃芪20克、粳米50克、 白糖適量。將黃芪煎汁,用汁煮米為粥,放入白糖調味溫服。
功效提示:黃芪味甘,性微溫。具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的作用。
盜汗方2
生地黃150克,烏肉雞1只,飴糖100克。將生地黃切碎與飴糖拌勻,放入雞腹內蒸熟即成。
功效提示:生地黃味甘,性寒,滋陰涼血。烏雞味甘、性平,補虛勞虧損,治消渴,噁心腹痛。此方具有滋陰止盜汗的作用。
治法方藥排行榜及使用說明
透過上面的廢話,我們瞭解到, 盜汗的治療藥分不同情況,我們又知道,盜汗的中醫證型太多,部分專業專業人員尚且時有出錯,對於廣大網友就更為困難了。下面,筆者試著從不同型別臨床發生率之高低、各治法方藥適應症之大小、倘若不對症危害之有無這幾個方面,綜合分析,得出先後,如同電影裡面常見的1號方案、2號方案、3號方案。計劃以1號方案行動,若情況有變,就按2號方案行動,類推。那麼這裡的情況有變指的是什麼呢?就是“獨處藏奸”,我會在每個治法方藥後面詳細強調,就是說,本來你應該選擇1號方案,但對照內容,發現自己有好幾點情況與我所強調的一致,那麼就說明情況有變,該行2號方案,如此如此、這般這般。本文旨在透過些許篇幅,可以儘量把複雜的情況說的明白些,然中醫藥知識博大精深,且筆者學疏才淺,倘若勾選不得,亦請各位莫怪,只作拋磚引玉。
Top1 益氣固表兼調營衛(青中年男子多為此方)
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6g 大棗4枚黃芪10g 白朮10g 鹿銜草15g 生龍骨20g 生牡蠣20g 附片3g 浮小麥20g
《金貴要略》曰:“男子平人,脈虛 弱細微者,喜盜汗也。”尤在涇《金貴要略心典》中說“平人,不病之人也。脈虛弱微細,則陰陽俱不足矣。陽不足者不能固,陰不足者不能收,是其人必善盜汗。”
這個方子,為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合玉屏風散,針對的情況為,大多沒有其他伴隨症狀,沒有其他什麼不舒服的,就是容易盜汗,也許會有較他人容易感冒的情況。這個方子以益氣固表,調和營衛為主,方子藥物劑量不大,藥物大都平緩,不管男女老少,都可試服,可以先買三劑,每天一劑,效佳再續數劑鞏固。
強調:凡有大便秘結、口乾口渴、舌紅少苔、陣陣烘熱、大便稀爛腥臭、小便色黃尿騷異常、舌苔厚膩等均不適合服用。且看top2.
Top2滋陰潛陽 (更年期婦女多為此方)
生龍骨30 生牡蠣30 醋龜板30g 旱蓮草20g 黃柏8g 知母8g 玄參15g 生地15g 酸棗仁20g 糯稻根20g 白薇10g 附片3g 桑葉10g 五味子10g
此法主要為滋陰,佐以潛陽,基 本適合絕大多數陰虛盜汗之症。適用於平素感覺烘熱,舌紅瘦少苔,口渴口乾,可能小便黃色較深。談到陰虛盜汗,絕大多數醫家想到的當歸六黃湯,清代程國彰在《醫學心悟》中說:“古方用當歸六黃湯,藥味過涼,不宜於陰虛之人,陰已虛而更傷其陽,豈能無損?”講的很有道理,中醫有言“小病調氣血,大病調陰陽”,故凡看待病情,易從大處著手。本方益陰為主,不忘扶陽潛陽,陰虛必及陽,陰陽調和,其證必愈。此方用藥不至寒涼,照顧陰陽,用藥小心,可以說,凡是陰虛盜汗而不摻雜痰熱、瘀血等其他問題者,必有偉效,可以先試五副,消良再資鞏固。
強調:如果咳嗽痰多,或者舌苔厚膩等,則不適合了。
Top3 化溼暢中
炒蒼朮10 g, 陳皮6 g, 茯苓12 g, 制半夏10 g, 杏仁10 g, 生薏苡仁24 g , 白豆蔻仁5 g, 佩蘭12 g, 川貝母12 g , 桑白皮10g, 生牡蠣20 g, 澤瀉9 g ,桔梗9g,黃連3g。
本方化溼暢中,治療因中焦脾胃溼濁而引起盜汗。表現為平時胃口不好,容易腹脹,突出的表現就是舌苔很厚膩。用藥照顧上中下三焦,用藥平和,可以五副試服,效良再續。
強調:如果是哮喘、慢支、長期咳嗽這些病,並伴有痰多舌苔黃等症狀,則此方就不再適合了。
下面的部分則針對特定群體:
Top4 化痰滋肺
葶藶子6g 桃仁10g 瓜蔞皮10g 桑白皮10g 魚腥草15g 冬瓜子20g 蘆根15g 生石膏10g 竹茹15g 枇杷葉15g 川貝6g 地骨皮20g 浮小麥20g 太子參8g 麥冬8g
這個方子針對只是這些哮喘、慢支、長期咳嗽這些病,並伴有痰多舌苔黃等症狀的患者長期盜汗的,在臨床上很多見,其他症狀不顯,反倒是盜汗 最令他們困惑。此謂“壯火食氣”也,痰熱一日不去,則肺日日受其克伐,氣陰兩傷,肺無力主皮毛,則盜汗不去,必“先其其所主而伏其所因”,若只是腳痛醫腳,必鎩羽而歸。
Top5 小兒盜汗
小兒盜汗大多數為脾胃不好、衛陽不固為多,表現為平時胃口不好,也可能經常感冒。
太子參10g 白朮10g 雞內金10g 山藥10g 谷芽10 麥芽10g 茯苓9g 浮小麥20g 牡蠣20g 烏梅10g 炙甘草6g 陳皮10g
此方藥味不苦且氣味不濃, 適合小兒服用。以調脾健食,再加固澀斂汗,一般容易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