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48185872820

      孟姓起源

      一、出自姬姓

      據史書記載,黃帝姓公孫,是少典氏部落首領的兒子。他生於壽丘(今山東曲阜),長於姬水,故又姓姬;後居軒轅之丘,因此號軒轅氏;再遷有熊(今河南新鄭),也稱有熊氏。

      黃帝領導的部族是一個農業部族,發祥於姬水,生活於渭水流域,透過與炎帝、蚩尤部落的戰爭,勢力不斷壯大,最終黃帝取得了統治華夏的大權,因此,他們的活動範圍主要在中原地帶,屬土,土呈黃色,被尊為黃帝。

      相傳,黃帝發明了衣帽,教人們建造房屋,製造車船、弓箭,他的妻子螺祖發明了養蠶技術,其史官倉頡造字,羲和佔日,常儀佔月,容成作歷,從而開始產生天文、曆法等。他能“以玉為兵”,開採荊山(今河南靈寶)之銅煉鼎,以作為國家的象徵。鼎煉成時,黃帝乘龍昇天,群臣牽衣不捨,追至橋山而去。人們只得葬其衣冠、弓箭為墓,其地就在今天的陝西省黃陵縣的“黃帝稜”。

      據說,黃帝有子25人,其中有14人得姬、酉、祁、己、膝、蚜、任、荀、僖、姑、儇、衣共12姓。玄囂是黃帝正妃嫘祖所生,與黃帝同為姬姓。玄囂有子嬌極,嬌極有子高辛,他就是五帝之一的帝嚳。

      隨著黃帝部落的壯大,他的一些近親部落開始向四方拓展,開闢新的天地,而姬姓的周族是留守在祖先發祥地的一支部;落。傳說,帝嚳元妃有邰氏女姜螈,在野外踩了巨人足跡而懷孕,生下了一個男孩,她以為不祥,就把孩子丟棄了。但結果出現了許多怪異的現象,馬、牛自覺地躲避而不去踩他,飛鳥用自己的翅膀溫暖他。姜螈以為他有神靈保佑,便把他抱回撫養長大。因為當初曾經想拋棄他,就給他取名為“棄”。他就是周人傳說中的第一位著名的祖先。

      棄從小就喜歡玩種植麻、菽之類的遊戲,長大後居然成為種莊稼的能手,善於“相地之宜”,知道什麼樣的土質適合種植什麼樣的莊稼。當地的人們紛紛向他學習,促進了農業的進步。帝堯聽說後,提拔他做了農師,管理農業,天下得其利。舜時,他被封於邰,號為“后稷”,別姓姬氏。

      棄的後代子孫歷代為夏朝的農官,其官職名稱都稱后稷。最後一任后稷死後,他的兒子不簾立,時值夏代末年,政局不穩,不(空-工+出)放棄了“后稷”的農官職位,跑到了“戎狄之間”。後來,經過數代的努力與遷徙,終於在岐山之下尋找到了適宜於周人發展的土地。在這裡,他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建設起了一個有較大實力的邦國。

      孟氏家族出於姬姓魯國,而魯國的始祖便是周初大名鼎鼎的周公:

      在商末周初的社會劇烈變動中,周公是一位政治上的風雲人物。周文王去世後,他輔佐武王,在周武王滅商的過程中,一直是武王的得力助手。武王死後,他又輔佐成王,為穩定和鞏固周朝的統治可謂嘔心嚦血。正由於他對西周王朝的卓越貢獻,他得以受封,擁有今山東西部、南部乃至江蘇北部的地區,建立了魯國,以輔佐周室。魯國成為當時諸侯國中的重要封國,備受列國尊重。在這片土地上,周公的後代繁衍生息,孟氏家庭就是其中的一支。

      周公名旦,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早年的周公就以仁、孝聞名,後來,他隨武王伐紂,功勳卓著,武王去世後,成王年幼,周王朝又新建,政局不穩,面臨嚴峻的考驗,周公毅然攝政,成為西周初年傑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周公攝政之初,兢兢業業。在周朝新建、殷遺勢力蠢蠢欲動、而周成王年齡較小、還不足以控制天下局面的特殊背景下,周公為穩定人心,安撫內外,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這也引起了周王室貴族的疑懼,他們認為周公將對成王不利,有取代成王的企圖。而以紂子武庚為核心的殷商殘餘勢力則趁機連通反周力量商奄、薄姑以及周公的兩個弟弟管叔、蔡叔起兵叛亂。

      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周公臨危不亂,他做了一番“內弭父兄,外撫諸侯”的耐心細緻的解釋和說服工作,以示自己對周王室的赤膽忠心,終於感動了成王和王室重臣,得到了他們的信任,穩定了內部團結。與此同時,周公還親率大軍討伐叛亂,消滅了以武庚為首的殷商貴族的叛亂勢力,誅滅了武庚和管、蔡叛亂集團以後,又繼續向東征伐,經過三個年頭的苦戰,最後剷除了參與叛亂的東方部落。

      孝公二十七年(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歷史進入了東周時期。

      魯國實行典型的西周宗法制度,魯君由嫡長子世襲繼承,他的諸弟被分封為卿大夫,分別都有自己的土地、封邑和家族武裝,有參政、議政的權力。卿大夫在自己的采邑內,也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即長子為卿大夫,其餘諸弟則為士。春秋時期,由於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造成了魯國內部各個家族的勢力發展不平衡。公室和卿大夫、卿大夫和卿大夫之間爭權奪利、謀取地位的矛盾日益尖銳。孝公以後,經惠公、隱公、桓公、莊公、閔公、僖公後,“三桓”長期把持魯國的朝政。“三桓”是指慶父之後孟孫氏、叔牙之後叔孫氏和季友之後季孫氏,慶父、叔牙、季友都是桓公之子,莊公之弟,所以,三家後裔統稱為“三桓”。

      孟姓的始祖為魯莊公的庶兄慶父共仲。魯國為公元前11世紀周(姬姓)分封的同姓諸侯國,建都曲阜(今山東境內)。莊公去世,子般即位,慶父派人殺死子般。閔公繼位二年,慶父又派人謀殺閔公,欲自立,使魯國大亂。故有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後慶父出走莒國(今山東莒縣)。魯季友(慶父之弟,此時為魯相)用賄賂求莒國送歸慶父。慶父在回國途中自縊。慶父死後,季友讓慶父的兒子公孫敖繼承祿位。古時兄弟姐妹中居長的稱作“孟”。慶父排行老大,所以他的子孫就稱孟孫氏。`後孟孫氏的後代因避諱慶父弒君之罪,便稱為孟氏。

      慶父以後世系如下:

      孟穆伯—孟文子—孟獻子—孟莊子—孟孝伯—孟僖子—孟懿子—孟武伯

      其中孟文子、孟獻子、孟莊子三代是春秋時孟氏家族中最聲名顯赫的人物,他們為孟氏家族的建立、鞏固和振興做出了很大貢獻。孟文子 慶父之孫,他處事謹慎小心,《國語·魯語》載,魯文公曾想遷孟文子之宅,被孟文子婉言拒絕了,時人稱其善守祖業。

      孟文子時,慶父之後離開公開始受封得氏,別立一族,成為魯國的世家大族——孟氏家族。孟獻子歷仕宣公、成公、襄公三朝,在魯國的內政、外交中都有出色表現,襄公初年還曾一度執掌魯政;孟獻子以儉樸聞名於當時,而且還知人善任,求賢若渴,開後世養士之先例。

      由於孟文子、孟獻子、孟莊子三代人的努力及他們所取得的傑出成就,此時孟氏家族勢力大振,魯公賞賜成作為孟氏的世襲封邑。到孟武伯時,孟氏開始走向衰落。雖然孟武伯也以尚武著稱,但卻為人傲慢無禮, 他為相時,不能很好地處理魯國與鄰國的關係,與魯公、以及孟氏家族內部的關係也都變得相當緊張。孟武伯之後,孟氏家族的有關記載便逐漸從文獻中消失。

      公元前408年,齊國攻伐魯國,取得了成地。孟氏由於失去了在魯國的根據地,孟氏後人迫於形勢,只得散居各地。鄒國的孟軻即其後代。孟軻是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氏族人以其為本族的榮耀,遂尊奉孟軻為本姓始祖,是為山東孟姓。

      二、亦出自姬姓

      春秋時,衛國(周分封的同姓諸侯國,開國之君為周武王弟康叔,都城在今河南境內)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縶,因病不得繼位,其孫驅,以王父(祖父)之字為氏,稱公孟氏。後有以公孟為氏,或以孟為氏,是為河南孟氏。

      孟姓不論發祥地是山東,還是河南,均出自周文王之後,因此說,所有孟氏族人從根源上講都是同宗共祖,為周文王之後裔。

      孟姓遷徙史

      概述

      孟姓同出一源,但發祥地有兩個,即今河南北部和山東東南部。孟姓首先在中原北部興起,並且兩地孟姓很快融合,在今河南、山東、河北、山西等省境繁衍極昌。漢代,孟姓已成為河南、河北及山東等省境一帶望族,並向西播遷於陝西咸陽,向南入遷浙江上虞、湖北鄂城、雲南曲靖。魏晉南北朝時,孟姓族人因避戰亂,大舉南遷,其中河南一帶的孟姓大多入遷今湖北、江西北部一帶,山東一帶的孟姓多遷至今江蘇、浙江一帶。而今四川成都一帶大致在漢代已有孟姓,漢以後孟姓入遷逐漸增多,至五代得到迅速的繁衍。唐宋以後,孟姓廣泛分佈於中國今河南、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蘇等地,明、清之際遍佈全國各地。

      自從戰國時期孟孫氏在魯國失去成邑這個根據地後,孟氏後人開始散居各地。此後,由於各種原因,外遷者不斷。到孟子四十五代孫孟寧時,孟氏家族人口依然不多,北宋以後家族開始繁盛,人口增長加速。到新中國成立前,孟子嫡裔已經傳至七十四代,並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家族。

      秦漢時期

      秦統一中國後,秦始皇曾經“焚書坑儒”,儒學的發展受到限制。孔子以後的儒家八派中有“孟氏之儒”,而《孟子》一書本列為子書,免於被焚,但孟氏儒家所蒙受的打擊是沉重的。

      西漢時期,揚雄首先肯定了孟子對儒學的傑出貢獻。東漢趙岐特別推崇孟子。自漢代至唐朝,要求尊崇孟子的呼聲連續不斷。五代時,後蜀主孟昶刻石十一經,開始增入《孟子》,自此《孟子》被列入經書;宋代正式將《孟子》刊刻為儒家的十三經之一。

      宋元明清時期

      北宋仁宗時,孔道輔尋訪到孟子的墳墓,在墓旁建立孟子廟。孟子開始有了宗廟祭祀。

      隨著《孟子》一書影響的擴大,孟子的地位也被越抬越高。元朝仁宗延(蟲血兒)三年(1316年),詔封孟子父親為“邾國公”,母親為“邾國宣獻夫人”。文宗至順元年(1330年),加贈孟子為“鄒國亞聖公”。從此,“亞聖”之稱便與孟子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達到了封建皇帝對孟子封賜的極頂。明清時期,除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曾被朱元璋“罷配享”,趕出孔廟,以及明朝世宗時直接稱呼“亞聖”外,均沿襲舊制。

      孟子後裔因此也受到人們的尊崇,得到封建朝廷的優渥祀奉。血脈相承 生生不息。

      孟子四十四代公濟時,正值五代之亂,公濟率族人避亂於東山。北宋景蚍四年(1037年),孔中丞守兗州,訪得孟子後裔孫公濟之子孟寧,遂推薦於朝廷,授本縣主簿,主持祭祀孟子。後來被孟氏族眾尊奉為中興祖,從此以後孟氏後裔嫡裔相承,脈絡清晰,現今孟子故里鄒城的孟氏族人皆為孟寧的後代。

      孟氏族人在外地居住者很多,孟氏族人自失去所依託的成邑,就陸續遷徙。北宋時在孟子故里有奉祀孟子的專祠,但孟氏族人仍散居各地。明清時期,隨著海禁的開放,孟氏家族開始有人漂洋過海,定居海外。

      孟中厚子孫中的一支遷在南宋都城臨安,中間傳19代,到第六十一代孟治庵時,正當明朝末年,他東渡日本,成為現在日本廣島武林氏一支的始祖。

      移居臺灣及海外

      孟治庵東渡,其原因,在日本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孟治庵是在日本權臣豐臣秀吉侵朝戰爭中被俘的;另一派認為孟治庵是漂流到日本的。孟治庵到日本後,其後裔成為今日廣島武林氏一支。

      孟子嫡裔也遷居海外,散居各地,尤其在東南亞和美洲最多。

      民國孟繁驥先生南下,定居寶島臺灣,其子女隨行。

      家譜

      作為聖人的後代,其傳承過程一直嚴格地遵守著宗法制度,以嫡長為大宗奉祀遠祖,其餘為小宗, 內部管理也相對嚴格。孟子後裔修宗譜、制族訓、立家法,以對族人進行約束和統理,使家族管理表現得謹嚴而且有序。

      族譜是一種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一個宗族或家族在其演化、發展過程中的重大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載籍。現在傳世的孟氏家譜主要有:孟繼告在道光年間主持纂修的《孟子世家譜》(簡稱道光譜)、孟廣均在同治年間主持纂修的《孟子世家譜》(簡稱同治譜)及《三遷志》。

      孟氏族譜由來已久。六朝時期,隨著譜學的繁盛,孟氏族譜得到編修,但由於戰頻繁,族譜屢遭破壞。傳至孟子四十四代孟公濟時,正當北宋景德初年,契丹大舉入侵,山東地區動盪不安,孟公濟就帶妻子躲避到東山一帶,走時將族譜藏到了房屋的牆壁中。 後來,孟子四十五代孫孟寧被推薦給朝廷,得到官職,專主祭祀孟子。元豐六年 (1083年)孟寧重修故宅,在牆壁裡得到公濟所藏的家譜,但由於時間太久,加上蟲咬鼠啃,家譜已經破敗不堪。孟寧就博覽群書,參照自己的見聞,把家譜重新加以編排,撰成一部完整的家譜。

      此後,隨著孟子地位的提高,族譜的續修從年限、綱目等方面逐漸形成了章法。

      孟氏歷次修譜情況:

      元朝至元元年(1264年),孟子五十一代孫孟祗祖曾續修家譜。

      泰定年間(1324年),五十二代孟惟恭將“孟氏宗支圖”刻於碑上,藏於孔廟。

      明朝弘治年間(1488年),五十七代孟元詳細考證了孟氏歷代世系,也刻石立於孟廟。萬曆年間(1573年),六十代孟承相曾續修族譜。

      天啟二年《1622年),六十二代孟聞鉦組織孟氏族人共同捐資續修族譜,刊印後分發各戶,以便於日後“認祖歸宗”。

      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孟子六十五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衍泰修編了一部較為完整的族譜,分送族眾。

      康熙六十一年(172Z年)秋,孟子六十五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衍泰重校《三遷志》。

      道光四年(1824年),六十九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繼(山亠日)主持續修族譜。

      同治四年(1865年),七十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廣均主持續修了《孟子子世家譜》。

      道光十五年(1835年) 七十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廣均主持纂修《重纂三遷志》。

      孟氏族譜規定,續譜之時要將舊譜繳入譜館,一旦新譜修成,要將舊譜銷燬,所以清代以前的孟氏族譜已經沒有了,現在傳世的只有《道光譜》、《同治譜》兩種木版刊印本。

      《道光譜》收錄了孟寧、孟潤、孟衍泰在前幾次主持修譜時所寫的舊序,孟繼告為之作了新序。全譜共計六冊、十四卷。

      《同治譜》共計六冊、十五卷,由孟廣均作序,收錄了五篇舊序,在內容與編排上,和《道光譜》大致相同,該譜是孟府內儲存最為完備的孟氏族譜。

      《三遷志》為志孟之書,書名取意於孟母三遷,既是孟氏族譜,又是地方誌中的一種專志,以志為主,志牒相兼。創修《三遷志》的是明朝沂州道僉事、八蒼溪人史鄂。

      《三遷志》始修於明朝嘉靖年間,最後修於清朝光緒年間,主持纂修的大多是地方官吏及社會名流,前後共編修6次,多以三遷命名,如今能看到的只有雍正本和光緒本。

      現存的有關孟氏宗傳方面的碑刻:

      洪武六年(1373年)的碑刻,現立於孟廟東院啟聖殿前東簷廊下。金大安三年(1211年)由孟子四十八代孫、宣武將軍、鄒縣令孟潤作序。

      “亞聖四十五世孫孟寧之墓”碑,刻孟氏世系圖,立於孟母林內孟氏中興祖孟寧墓前。元至元四年(1267年)立。

      《先師亞聖鄒國公續世系圖》碑,存於孟廟寢殿院內。元延(蟲血兒)元年(1314年)所立。

      《孟氏宗派圖》碑,存於孟廟寢殿院內。順二年(1331年)立。

      《孟氏宗支之記》碑,現存於孟廟啟賢門下。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立。

      《宗派之圖》碑,兩塊,現分別存於孟廟承聖門北道東、乾隆御碑亭前。明正德六年(1511年)立。

      《孟氏大宗支派碑記》碑,現存於孟府五代祠。清代立。

      《三遷志》卷目如下:

      雍正本分為十二卷:

      卷一:靈毓像圖

      卷二:祖德母教師授

      卷三:年表

      卷四:佚文贊注崇習

      卷五:爵享弟子禮儀恩賚

      卷六:宗系

      卷七:聞達列女附

      卷八:廟記奏疏附

      卷九:墓記

      卷十:祭謁志銘傳題附

      卷十一:題詠

      卷十二:古蹟雜誌

      光緒本分十卷加捲首:

      卷首:御製文聖像諸圖

      卷一:世系年表

      卷二:事實

      卷三:經義

      卷四:祀典

      卷五:從祀

      卷六:藝文一

      卷七:藝文二

      卷八:藝文三

      卷九:藝文四

      卷十:雜誌

      孟姓字輩

      孟氏自孟子到孟寧,四十五代大都單傳,從五十代起,孟氏族入開始有意識地在同輩兄弟取名時採用同一個字,來表明代系,也便於識別、記憶。從五十代到五十五代行輩字分別為:德、祖、惟、之、思、克,但要求並不嚴格,特別是經過元、明易代之亂,族人四散流徙,給子弟取名時不可能循規蹈矩。

      明朝時,朱元璋對孔、孟後裔格外優禮。除賜給祭田、免除徭役,還先後特賜十字“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作為孔、孟後裔子孫的行輩字。皇帝恩賜行輩字,孟氏族眾都嚴格遵從。

      明太祖所賜行輩,從孟子五十六代孫孟希文始授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起排,十字十輩,後來因為避清朝高宗弘曆諱,改“弘”為“宏”,避雍正帝諱,改“胤”為“衍”。崇禎年間,報請皇帝批准,又立了十字十輩。

      清朝同治年間,由皇上核准,再立十字十輩,並在同治四年(1865年)續修族譜時予以確認和記載。民國初年,立二十字的行輩,並諮請當時的北洋政府內務部核准,登報周知,一字一輩。

      孟氏子孫的行輩字,從五十六代起排,依次為:

      希言公彥承,弘(宏)聞貞尚胤(衍)。

      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

      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孟子家族世系

      《孟子世家譜》明確記載了“分派以十一,別戶以二十”,這“十一派”、“二十戶”的孟氏後裔,是孟子的嫡傳子孫。

      孟子後裔自四十六代,即中興祖孟寧的兩個兒子,長子孟存,次子孟堅,經過9代的繁衍,到五十五代“克”字輩,共計有42人,但只有克仁、克誠、克昭、克威、克珏、克寬、克尹、克繼、克緒、克縉、克綸這十一支有傳人。這十一支即劃分為十一派,孟子後裔自“克”字輩傳到五十六代“希”字輩,共計有33人,但其中只有希文、希淵、希源等2Z人有傳人。其他11人失傳。這二十二支就劃分為二十戶。按宗法制,以始祖的嫡長子為大宗,奉祖先祀,其餘的為小宗。

      至今孟氏族眾對自己的“戶”屬輩分也比較重視,都能知數家珍似的理清世系,擺正自己的位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資料夾有個是藍色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