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由人朗朗
-
2 # 沖天鳥
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經歷和感受,但我覺得無論現在的你是什麼樣的情緒,將來都會是一種回憶。朋友,我現在和你的感受相同,人生三起三落,相信我們會快樂起來的。
-
3 # 小肥妹
說實話 還是挺喜歡自己一個人的 之前覺得一個人太淒涼了 所以努力讓自己存在一個熱鬧的環境中 後來發現 太辛苦了 心累。
其實有幾個知心的朋友,平時聚聚也是一起做飯,逛街,看電影,這些一個人也能做。這個社會太現實,真正有什麼事,也沒有人站出來幫你。所以一個人並不孤單,鍛鍊身體,吃好,睡好,覺得挺好的。
-
4 # 父母薈
因為每天送孩子上學,在路上遇到一個鄰居,我抱著一顆虔誠的心去跟她交談,原以為她是本地人。幾句瞭解下來,原來跟我一樣,來自遙遠的外省,舉目無親,在這個城市打拼,買房紮根,生兒育女。
到了這個年齡,雖然有房有車,但是時常感覺生活無助,精神孤獨,莫名的恐懼不安時常襲來。
離家遠了,一切都得靠自己,孩子上學接送,特別是有個頭疼腦熱的,身邊沒個人搭把手,真的不容易。
離家遠了,心裡有任何煩惱不痛快,不敢電話裡跟家人說,怕父母因此神經緊繃。
離家遠了,假日沒有親戚來往,一切儀式都簡化了,待人接物的禮節,沒機會向孩子言傳身教。
有時候,特別羨慕家鄉縣城裡的小玩伴們。他們小時候不在乎考試成績,長大不談人生理想。但是,他們出門都是親戚熟人,走到哪裡都有飯吃,遇到困難都有人幫助。
獨在異鄉,人到中年,我深感生活不易,莫名孤單。心,就如秋風裡的落葉,不知道下一秒會到達何處。
遠在他鄉為生活打拼的你,今天過得還好嗎?
-
5 # 盼望你的恩典
是的,生活是那麼的狗血,讓我們天天的忙碌忙碌,天天的沒有時間陪家裡的人,有的時候家裡人也不理解你,這時候你更無語了,
-
6 # 洛水小瀟
這句話真的說到心坎上了,長大就意味著承受,意味著責任,所以才有了越長大,越不容易,因為要承擔的太多太多,越長大越孤單,因為朋友越來越少,說真話的時候也越來越少,也不知道怎麼了,生活變了模樣?
記得小的時候,特別想長大,覺得長大,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記得那時候,覺得媽媽長得好看,覺得媽媽的衣服好漂亮,覺得什麼都好,就是當時的自己,特羨慕的事。現在想想,都覺得那時候,好可愛,其實那時候,是最美好的,無憂無慮,簡單的快樂著,幸福的生活著。
現在也不知道是怎麼了,生活壓力真的很大,壓的我們喘不過氣來,還要努力工作,還要照顧孩子,就是猛然覺得所有的時間都不屬於我們自己,就這樣忙碌著,忙碌著,時間就一天一天過去了,開啟手機,裡面有幾百個手機號,微信裡,有一千多的聯絡人,在自己無助的時候,卻不知道把電話打給誰。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你能買的起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電話,你能找到通話兩小時的人嗎?”這就是現實,讓人很傷心的一段話。
感同身受這回事,真的有嗎?所以不要把自己的故事到處去說。
有些感情,走著走著就淡了,有些友情,走著走著就遠了,你有沒有那麼幾個朋友,即便不聯絡,只要有事,都會在,我慶幸,我有,只要一個電話,就會立馬趕到。
好想念童年的玩伴,不知道你們還好嗎?
-
7 # 向陽而生的女孩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這個殺手不太冷》裡的經典臺詞,生活是否永遠艱辛?還是僅僅童年才如此?李昂回答:總是如此。以前覺得這句話太過苛刻,自從工作結婚生小孩後,真的是感覺這句話太對了。人生真的是越來越艱辛,尤其是沒有好的父母幫襯,自己沒有好的職業規劃,沒有嫁到一個不錯的老公,婚後生小孩後,也就只會感覺到這個家也就只剩下自己,是無所依靠的孤獨。自己忙於照顧孩子,還會讓自己的圈子越來越小,讓自己的生活除了孩子就只剩下孤單了。
最近家裡發生一連串的事情,讓剛剛過30歲的我感受到了上有老下有小中年人不如狗的淒涼。我公公因為長期抽菸喝酒,兩個腳趾頭壞死,截掉了2個腳趾頭,在醫院住了一個月,花了3萬多。老公每天中午晚上的送飯,看望,把一家人折騰的夠嗆。剛出院沒多久,我婆婆又查出有乳腺增生,需要做手術,又帶著我兒子回家做手術,治病,(我們都上班,孩子帶回去給姑姑幫忙帶一段時間)。
每天的雞毛蒜皮就算了,兩個老人蔡50多歲就身體不健康,讓本該衝刺事業的我們,只能分心去照顧家庭,這樣可能升職加薪的機會就到不了你的頭上,甚至有可能因為家裡的事情老是請假,讓老闆以為你沒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要淘汰你。職場就是如此殘酷,畢竟一個蘿蔔一個坑,選一個單身的年輕人,人家可以拼命加班,做的更好,薪水要的還少。
所以,現在流行的段子是,你可以罵中年人,因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還有車貸房貸,不敢隨便辭職和失業。而年輕人有很多選擇,而且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乾的不爽,可以隨時離職。
真的是中年人每天醒來想到依靠你的人有很多,而自己可以依靠的卻只有自己。
-
8 # 柚子白了
生活是越來越不容易,越長大越孤單,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心態變了。對自己的認知更清楚了,也更加有責任感了。逐漸有了自己對生活真諦的感悟,更加深有體會。
小的時候,我們每天關注的物件都是我們自己,再加上父母對我們的關愛,我們覺得生活是美好的,並沒有大人那樣的感悟。那時的我們沒有任何生活上的煩惱,我們可以心無負擔的在外面與小夥伴瘋玩一整天。不知人間冷暖的我們,對於金錢沒有什麼概念,只知道向父母要錢花。那時的你不知道生活的艱辛,做什麼都認為理所應當。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有了新的體悟。上學時我們有了所謂的學習壓力。遇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你會感到心煩。考試後發成績時你會因為成績而開心或難過。就像我和我們班裡的幾個同學一樣數學成績很差,但為了考試我們仍然堅持著學習,即使成績依然很不理想,但我們依然抱著數學虐我千百遍我待數學如初戀的態度,學習著。有時我們會在很大的努力後仍然考著很差的分,心裡就會很難過,就會出現邊流眼淚邊做題的情景。學習自己不會的科目讓我們倍感壓力與煩惱,有時實在不想學了,就會大聲喊叫說:生活真難!
因為有了自主意識,我們開始了自己的思考,判斷與選擇。有些東西我們可能覺得是不好的或者說是沒面子的,我們就會放在心裡不與其他人說,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我們想與朋友分享,又怕朋友的嘲笑,這種矛盾的思想一直伴隨著我們,有時還會讓我們產生孤單的心理。認為沒人可信賴,沒人懂自己。這種孤單的情緒會一直伴隨著我們。再加上學業的繁忙更減少了我們與朋友交往的時間,更讓我們感到孤單。
離開父母,離開家鄉你對生活的不易更有體會,生活的不如意更加讓你感到孤獨。陌生的城市,不熟悉的環境,讓你無從適應。但你還是要學會自己去生活。看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你會感到深深地挫敗感;看著自己每個月開始變的拮据的生活費,你開始為錢而煩惱,去想如何做兼職來補貼自己……
有句歌詞中說到: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長大後的我們體會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鹹,我們不再是溫室裡的花朵。我們開始變得成熟,有擔當,自立。但我們也會感到迷茫無助,變得孤單。
好懷念那時光,無憂無慮,。單純美好的童年。
-
9 # 情感文利學
生活不易是因為要經歷好多,讓人不斷的讓人得到磨鍊和成長,變得成熟穩重,透過努力收穫快樂和幸福,也就是成功。
而越是成功的人越孤單,是因為在此奮鬥之間,註定會失去一些東西,有言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有得必有失,就是這個道理,能夠名利雙收的少之又少。沒有任何人隨隨便便成功,那都是在經歷了過多的曲折,坎坷,磨難,艱辛與困苦等之後才有所轉機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全面改善,追求也會變得更高,慾望越來越強烈,造成了生活工作上的壓力加大,迫使我們不得不拼命努力,因為稍微有些鬆懈就會被社會淘汰。
加上收入與消費水平不成正比,使得部分人群不能夠更好的面對現實生活,自己需要提升,子女需要更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而長輩們需要你的精神與物質基礎來跟進,只有如此才能保障生活的正常進行。這就是生活不易的主要原因。
無論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註定你是孤單的,因為你的努力和付出,沒有人能夠理解和尊重,致使我們好像成為別人眼中的另類似的。我想只要是過來人,都深有體會吧。
下面結合自己的經歷來談談。
1.工作方面經歷了很多,雖然經過很悲慘,但對於所經歷的那些不曾後悔。至少我成長了,明白了生活的不易,知道了人生如果不放下所謂的面子,不拼命,只有等死的結局面對。任何一次磨難都是人生的考驗和歷練,是好事。
記得剛畢業時,在讀大學的秦皇島就地參加工作還是挺順利的,至少人家都知道燕山大學,都願意給你機會。可是回家之後,每每去面試應聘,總是問你有工作經驗沒,有上崗證沒,就算有工作經驗至少也要兩年,甚至是更長的工作經歷最好。
否則,直接把你pass掉,一點機會都不會給你,生活就是這麼現實,一點情面不留,一點機會不給,讓人傷心絕望。總感覺與世界隔絕,成了無人問津的孤兒。
好不容易進了一定國營單位,結果好景不長,效命不到五年,企業宣佈破產,沒有一點準備的成了下崗工人。哎,生活真是不容易啊,沒辦法只能自謀生路,成了北漂一族。
北漂時期,生活艱難到無飯可吃,面臨餓死他鄉的境地,工作不好找,處處上當受騙,說是給你機會,原來都有個坑讓人跳,後果很嚴重。最後走投無路,拉下面子找個小吃店當了服務生,打雜,配菜什麼都幹,只要有飯吃,能活命就行。
2.無論你的人生如何,總是有情感貫穿始終,不止於情愛,還有親情、友情、個人心理、對萬事萬物的態度,這都是情感所致,情感使然。
初戀是初中最好的朋友霞,三年中關係一直很好,她父母也認可我倆,可後來的一個事件,讓我對她失望了,最後絕望的遠離了她,從此結束我倆的感情。
後來二十年後的同學聚會中,她說要不是你當初不要我,至於現在大家這種結局和境遇嗎?我沒有回覆她,只是搖頭感嘆,心想當初還不是因為你,讓我絕望,放棄了一切,現在埋怨還有用嗎?路都是你我走出來的,後悔沒用,或許你我根本就是有緣無分的那種。只能這麼解釋了。
說起從畢業到參加工作,至今已經有將近二十個年頭了,認識了不少人,經歷過不少事兒,也結交了不少知己,算是人生一種幸事吧。可好景不長,有些情感總是經不過時間,事件的考驗,所以最終在你身邊的也就寥寥無幾人了。原因很簡單,人太現實了,一切都經不住考驗。
你好時,朋友多如牛毛,失意時連狗都不搭理你,就是這樣,該怎麼形容心情呢?大家應該也有過如此境遇吧。讓人無法呼吸,無法對生活充滿希望,孤獨成了家常便飯。很長一段時間有間歇性抑鬱症,困惑著我的人生,讓人迷茫,失望。
就算是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又能怎樣?當你遇到問題,需要幫助時,躲你還來不及呢?當問及情況時,還抱怨你為何不早說,大家每人幫你一把就能度過困難時期。我每天只能大笑以對,說:沒什麼大不了,自己的事自己處理。不勞你們大駕。
所以,以後只要遇到困難,我就是找朋友也絕對不找家人,何況是兄弟姐妹,這情欠不起。你富是你的命和幸運,我窮也是我的命,但我開心因為有自己的方式生活,餓不死就有機會,每個人的想法不同而已。
最後總結一下,無論生活多麼的不易,我們都不能為此而失去對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有夢想就有機會。孤獨雖然常伴,但它能證明你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知過而改,只要有奮鬥的信心和決心,就能把握住人生。
記住成功的人多半是孤獨的,只有不斷修行的人,才能夠真正體驗到生活的本意。這樣就引出我經常說的一句話,也是本人的座右銘:我們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更加的快樂和幸福。人生不要拼命,命沒了,機會再好也沒用。萬事做到盡心盡力,問心無愧就好。
加油!
回覆列表
在這偌大的世界中,道出了很多人的感受。
友情在親密關係中有著非常特殊的位置,親情與生俱來不可選擇,愛情往往可遇不可求,只有友情是最自由的親密關係,我們可以自由選擇朋友,也沒有排他性。這讓友情似乎看起來很簡單,市面上各種撩妹撩漢文章無窮無盡,關於家庭關係的攻略分析也長篇累牘,唯獨,很少有人探討應該如何對待友情。
我們今天就好好聊聊這件事吧。
為什麼越長大越孤單
你不是孤獨的,很多人都會感到越長大越孤單, 人們感嘆著:“原來人生可以那麼不嚴肅;原來友情可以比愛情更深刻。 ”人們唸叨著:“再多各自牛逼的日子,都比不上一起傻逼的時光”。然後幾乎所有人都會感覺到,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非常珍貴的事物,在不經意間離我們遠去了。
這種喪失感,大致有以下四個根源:
感情支撐
親密關係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給予我們感情上的支撐,在未成年以前,支撐我們的是家庭的親情,而隨著逐漸長大,逆反期到了,脫離家庭的願望越來越強,你需要另一種親密關係提供感情支撐,所以人生中最強烈的友情往往出現在18-25歲之間,而在有了穩定的伴侶之後,這種感情支撐又轉移到了愛情上,友情的位置自然就會逐漸淡化了。
認知確認
學生時代是價值觀和自我認知形成的階段,我們需要在朋友間交換資訊,來認識世界,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也需要在社交中逐漸認識自己,來確定自己的形象,和人群中的定位。我是個開朗的人嗎?我是否健談?我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我喜歡跟很多人一起玩還是單獨幾個人?這些問題的答案只能在社交中。在彼此的確認過程中,友誼生根發芽。而當對自我和世界的認知相對確定之後,友情也會相對淡化。
社會化
我們生來並非是一個“社會人”,小時候我們沒有職業,沒有固定的標籤,也不熟悉那些約定俗成的社會屬性,雖然每個小孩子各有脾氣秉性,但大體來看,我們都是“同一種人”,有著大量的共同愛好和共鳴,這樣就很容易結成友誼。而當你逐漸成長,完善,融入社會之後,分別向不同領域發展,接觸不同的環境,人與人的差異,甚至差距,都會變得越來越大,分歧也會越來越多,很多曾經合得來的人就會逐漸疏遠了。
陪伴時間
友誼的產生和維繫,無疑需要大量的時間彼此陪伴,小時候,上學時候,我們跟朋友同學待在一起的時間甚至超過跟家人,常年的陪伴中,自然會拉近關係。最明顯的,當進入社會之後,時間越來越少了,工作事業戀愛家庭……哪怕最親密的朋友也許一年都見不了幾次面,雖不至於淡忘,也確實會減少很多親近感了。
因而,你會感到孤獨感越來越強,其實不止於此,你再往前走,還會有不同的風景,其實友情在一生的各個階段中,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徵。
一輩子的不同友誼
如上所述,我們在孩童和少年時,友誼是最易得,最單純的,乃至於青年時,我們還可以一起飆車把妹高空彈跳揹包遊……做些瘋狂大膽激情熱血的事情,那時,你有這個時間,也有這個意願,來讓自己融入這種青春無悔的生活。
直到進入社會,你要成熟要圓滑要事故要理智要自我約束要剋制要遵守規則要裝孫子要有所成就……沒人可以一上來就應付這麼多事情的,於是在自顧不暇中,很多曾經親密的人,漸行漸遠。
而再往後,35歲是個重要的節點,從此以後,人們會極少向朋友傾訴自己意願和想法了,因為他們已經對自己的人格特質,興趣愛好,觀念理想這些事有了充分的認知,他們知道自己是誰,也知道這社會什麼樣,不再需要透過交流而彼此確認。這個年齡段的人不會再輕易交友,不會再憑藉意氣相投就輕易敞開自己的邊界,而會根據思想水平,文化素質,品味格調,經濟水平乃至於受教育程度來篩選“高質量”的朋友,你會開始尋找跟自己真正志同道合的人,而不再出於好奇去接觸三教九流。
而且,他們也不再看中是否彼此陪伴,即使是來回走動交往,也開始轉向兩個家庭的互動,更多時候,只需要確認“知道你在那裡”,在彼此心裡有個牢牢的位置,也就可以了。
而50歲以後的人,對待友情的方式又完全換了個樣子,人的年齡越大,越會傾向和熟人交往,到了老年的時候,熟人社交會達到了頂峰,他們不會再試圖認識新人,或者嘗試新的生活,因為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所剩的時間越來越少,只有和熟悉的人用熟悉的方式交往,才會帶來最穩定的感情回饋。他們已經沒有時間和耐心,去重新瞭解,建立信任,共同經歷新的生活了,時間有限,得不償失。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子女在另一個城市闖出了一片天地,就想把老人接過去盡孝,結果真接過去之後,老人往往悶悶不樂,甚至情緒低落抑鬱,其實對一輩子經歷過那麼多的人來說,吃的穿的用的這些物質享受已經可以退居其次了,再繁華的城市,在他們心中,哪裡比得上跟熟悉的街坊鄰里三姑四嬸一起跳跳廣場舞來的痛快。那些老哥們老夥伴,才是跟他們有相似經歷,才是能夠理解他們喜怒哀樂的人啊。
成年人的交友方式
理解了如上,各個階段友誼的特質之後,你就會明白了,不是越長大越孤單,恰恰是因為生理長大了,但心理還沒有適應,過渡到成年人的交友方式,青黃不接之下,才會感到越來越孤單。
友情觀的變化恰如感情觀一樣,學生時代的校園愛情,牽牽手聊聊天,男生打球女生加油,女生回家男生送到門口……就足矣了,這是那個時侯的感情觀,如果把這一套放到社會上談婚論嫁的感情,自然是行不通的。友情觀也是一樣,如果觀念沒有隨著成長的節奏而改變,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作為由少年到中年的過渡期,成年人的交友,其實更看重一種深層次的連結,長大後的我們,可以輕易看透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也不必再在任何人面前討好的扮演不同的角色,變得更真誠,更坦然,更加接近彼此的本性,在朋友面前,更能放鬆的做本質的自己,而逐漸疏遠那些不適合自己的人。
年少時我們需要陪伴,需要彼此依靠,而成年之後,更重要的是互相欣賞。
能夠迅速建立深厚友情的,一定是能跟你在一起徹夜長談,聊那些“別人聽不懂”的話題那些人。而維繫長期友誼的紐帶,無疑必須是同步成長,其實人與人緣分的本質就是如此,兩顆心能夠共鳴,更夠彼此理解,就是有緣,而相反,即是陌路。
形象一些比喻,年少時我們是孤獨的星球,期待尋找夥伴形成自己的星系,而擁有獨立自我,獨立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的成年人,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星系,他們會吸引和包容那些流浪的星球,來自己的世界安住。也更喜歡與相似的遙遠星系,感受著彼此的引力,遙相呼應。
所以啊,歸根結底,真正長大了,也就好了,但我知道這個時代有太多人,根本不想長大,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
結尾放一首南朝大詩人何遜何仲言的詩吧,這是他與舊友蘇九德臨別時所作的詩,詞句中,你可以感受到,兩個成年人之間,那是一種怎樣厚重而深沉的情感。
與蘇九德別
宿昔夢顏色,咫尺思言偃。
何況杳來期,各在天一面。
踟躕暫舉酒,倏忽不相見。
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團扇。
三五出重雲,當知我憶君。
萋萋若被徑,懷抱不相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