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光芒萬丈34957
-
2 # 海螺008
其實,這個是時代問題,不是技術問題。
日本今天經濟社會日本的經濟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停滯,然後一直到到現在。當然,有過接觸的人,覺得日本其實很有錢,它已經將很多實力轉變到資本運作上,比如,澳洲的鐵礦有日本人的股份。
但是,一國的經濟並不是僅僅有沒有錢賺,而是社會生產能力如何。日本在80年代之後,普通經濟受到打擊,大公司可以向海外轉移資產,有錢財團可以收購全球的股票和資產,所以日本其實並不缺錢。但這些都不是直接生產的部門,如果把工廠也轉移到海外,那麼大量的工人也不是日本人了。
國內的日本人呢?對於普通日本人來說,經濟不好,工作崗位少,賺錢機會少,激情下降,極簡生活是這個時候開始產生的。“宅”是這代人的特點,其實是無奈啊,因為社會固化,個人沒有多少改變命運的可能。後來日本學者提出了“下流社會”、“低慾望社會”的概念。這裡的下流,是指社會階層往下滑,從準富人變中產,中產變下中產,……
社會上人是一代代更替的,80年代出生成長的人,很可能將這種低慾望的生活延續下去,當他們的年齡到了中青年時,那麼社會的整體創造力就下降了。
我們今天還能看到兢兢業業的日本人,但他們普遍歲數偏大;我們還能看到一些有創新想法的日本人,但技術創新的一般也年齡偏大,而年齡年輕一些的往往是娛樂創新,現在連娛樂創新也讓位給南韓了。
產業上的跟頭,電子技術更新快電子行業的發展很快,在晶片技術上,根據摩爾定律,每18個月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就翻一倍。那麼做電子行業,就需要始終是狂奔狀態。日本由於80年代的衝擊,錯過了電腦時代的機會,到了2000年以後,基本上就沒有機會了。它的其他產品,比如電視、冰箱、空調等,也沒有守住。因為勞動了成本關係,這些家電產業整體向西轉移,也就是南韓、中國開始崛起,到了今天,這些家電基本上是中國企業佔領全球市場。
沒有足夠的公司數量,沒有足夠的從業職工人數,那麼也就很難有轟轟烈烈的發展。個人有多少聰明才智?一生申請200項專利了不起了,而華為,2017年申請的專利2300多項。
教訓和啟示1,社會的經濟活力,並不是錢,而是人民的積極心態。而積極心態是要讓人看到希望。
如果某個國家很有錢,國內有油田,大筆外匯還買了全球的高息債,整個國家人民都不用工作就能生活,那麼這個國家的經濟有活力嗎?比如太平洋島國,或者某石油小國。
2,一個國家要保證產業的一定規模,保證產業的一定從業人數,才能發展這個產業。如果我們都不種大豆,那麼我們是發展不了大豆種植技術的。如果我們都不做晶片,那麼我們永遠不會有電子技術。
3,日本的教訓與美國有關,而美國正在用同樣的手段折騰中國。
-
3 # 使用者53495013842
日本電子消費品產業衰落有多種原因,與中國相比較最主要是沒有我們這麼大的市場,因為電子消費品產業是一個更新換代競爭最激烈最頻繁的行業,你慢了別人就佔了市場,另外日本國內勞動力成本高,老齡化,產品研發週期與周邊國家拉長。另外一個產業就是網際網路日本也遠遠落後中美兩國,全世界十大網際網路企業沒有一家日本和歐洲的企業,全部被中美兩國壟斷。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亞馬遜,谷歌,微軟
-
4 # 異視角科技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資本在世界到處遊走,尋找每一個成本最低,生產效率最高的地方進行投資。
日本在八九十年代就已經是發達國家,很多產業的生產成本高企,再加上廣場協定,使得日本國內資本和產業大量的向外轉移,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虎,中國,都是轉移目的地,先後順序不同而已。
其實包括歐美髮達國家在內都有類似這樣的製造業空心化現象,美國也有著名的鐵鏽帶,特朗普上臺也真是因為如此。
但美國和日本不同,美國憑藉全球霸主地位,可以發展軍工製造,航空航天,華爾街全球金融中心,可以發展網際網路,好萊塢輸出文化產業,晶片製造,作業系統,甚至是蘋果手機。
而日本其實是軟體動物,國防靠美國,想發展什麼產業,很大程度受美國的制約,想和美國搶生意,那是不可能的。
同樣這一套美華人也用在別的國家,比如中國,很多公司想要投資歐美的一些高科技公司,都被美國從中阻攔了,即使現在的中興華為,要搶美國的5G生意,收到的打擊各位也看到了,赤裸裸的。
-
5 # 李Uncle65
日本今天經濟社會
日本的經濟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停滯,然後一直到到現在。當然,有過接觸的人,覺得日本其實很有錢,它已經將很多實力轉變到資本運作上,比如,澳洲的鐵礦有日本人的股份。
但是,一國的經濟並不是僅僅有沒有錢賺,而是社會生產能力如何。日本在80年代之後,普通經濟受到打擊,大公司可以向海外轉移資產,有錢財團可以收購全球的股票和資產,所以日本其實並不缺錢。但這些都不是直接生產的部門,如果把工廠也轉移到海外,那麼大量的工人也不是日本人了。
國內的日本人呢?對於普通日本人來說,經濟不好,工作崗位少,賺錢機會少,激情下降,極簡生活是這個時候開始產生的。“宅”是這代人的特點,其實是無奈啊,因為社會固化,個人沒有多少改變命運的可能。後來日本學者提出了“下流社會”、“低慾望社會”的概念。這裡的下流,是指社會階層往下滑,從準富人變中產,中產變下中產,……
社會上人是一代代更替的,80年代出生成長的人,很可能將這種低慾望的生活延續下去,當他們的年齡到了中青年時,那麼社會的整體創造力就下降了。
我們今天還能看到兢兢業業的日本人,但他們普遍歲數偏大;我們還能看到一些有創新想法的日本人,但技術創新的一般也年齡偏大,而年齡年輕一些的往往是娛樂創新,現在連娛樂創新也讓位給南韓了。
產業上的跟頭,電子技術更新快
電子行業的發展很快,在晶片技術上,根據摩爾定律,每18個月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就翻一倍。那麼做電子行業,就需要始終是狂奔狀態。日本由於80年代的衝擊,錯過了電腦時代的機會,到了2000年以後,基本上就沒有機會了。它的其他產品,比如電視、冰箱、空調等,也沒有守住。因為勞動了成本關係,這些家電產業整體向西轉移,也就是南韓、中國開始崛起,到了今天,這些家電基本上是中國企業佔領全球市場。
沒有足夠的公司數量,沒有足夠的從業職工人數,那麼也就很難有轟轟烈烈的發展。個人有多少聰明才智?一生申請200項專利了不起了,而華為,2017年申請的專利2300多項。
-
6 # 小豬的廚房
因為日本人知道,只有基礎科學才是,科技的最頂端,所以日本人不跟你們些小兒科玩虛的,他們就是要基礎科學領先你們
-
7 # 使用者2774100597983
這跟問題問得是手機行業,不管它是不是高科技,不管這個行業是不是沒有其他行業賺錢,不都應該集中說這個問題嗎?怎麼下面一大堆都把話題轉到日本製造業有多強上去了?日本製造業強這應該是沒什麼可討論的吧,事實上日本好的地方多了,而且也被無數人說了無數遍,而且又不是大家不承認,所以也沒必要在這個問題下回答這些吧。咱們悄悄且稍稍探討說一下日本某些發展也許不好的地方,日本那麼強大,應該也不會介意吧?
-
8 # 丘比
索尼,豐田,三菱重工等日企不服。
先說索尼吧,上世紀八十年代以擁有索尼電子產品為榮的年輕人。我想大多數都是七零後八零後,在二十一世紀索尼手機在中國銷量曾經也是比肩諾基亞的存在。甚至於2018年索尼也沒有銷聲匿跡,比如最近國內外大火的索尼遊戲,包括我們經常看到索尼出品的好萊塢電影蜘蛛俠系列等。你每天欣賞的新聞,車展嫩模照片大多數產生在索尼鏡頭底下。也許你沒注意但是索尼無處不在。
成立時間
1946年5月
經營範圍
電子、娛樂、金融、資訊科技等
公司性質
大型跨國集團
公司口號
BE MOVED與make.believe
年營業額
675.19億美元(2015年)
員工數
125,300人(2015年)
很多高科技企業至今每年給索尼交專利費達百億美元。這樣的企業有沒影響力!
索尼代表了一個時代,至今仍是世界五百強前排。敢問誰能夠忽視!
再說豐田
首先引用局座張召忠先生的話,在中東戰場上是豐田皮卡的戰場。
在中東隨處可見各種武裝力量駕駛著豐田皮卡上面架著長槍短炮穿梭在各大城市鄉鎮間。
再說國內佔有量超高的豐田汽車,豐田巡洋艦
,COROLLA,霸道這些都是豐田的,而豐田汽車只是其的冰山一角!
成立時間
1937年8月28日
經營範圍
汽車
公司性質
民營企業
年營業額
2365.91億美元(2015年)
員工數
348877(2015年)
世界五百強
第6位(2018年)
是第一個達到年產量千萬臺以上的車廠。而豐田亦是雷克薩斯、斯巴魯品牌的母公司及富士重工的最大股東。
這樣的企業是國內車企想要超越的神話一般!
三菱重工
三菱就更不用說了,以上兩個品牌在三菱面前不敢喘大氣,日本可以沒有豐田但不能沒有三菱。可想三菱的可怕!
所以我們不能盲目自大,還應該看清對手,這樣我們中國製造才能完成中國智造,才能完成偉大復興。
自從美國手撕日本經濟之後,日本學會了低調做人。但是實力還在哦.
最近有人說資訊科技日本落後了,這是個極大的笑話。簡單來說華為在日本有研發部們,最近很多人說華為很多技術是日本人創造的,那是華為在日本的研發部們的功勞。這已經能看出來日本科技人才在這方面是有實力的。
如果還覺得不夠說服力,那麼大家知道手機這個高科技產品,就說面板螢幕這些,大家都以為三星最牛了,其實三星生產這些螢幕等離不開日本的核心技術,這些大家都不知道沒有日本提供精密的機器三星是生產不出來的,每年三星都要定九臺中國京東方定一臺。這些機器就是日本的。
我們中國近幾十年一直大跨步發展,我們科技經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我們老祖宗也說過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所以我們不要小看了日本,還需砥礪前行!
最後祝偉大祖國繁榮昌盛
-
9 # FA恐龍
其實日本也是學歐洲 美國 模仿而已 只是他做的比亞洲其他國 好多 看起來很發達跟白人比落後很多
-
10 # qwdqy1
關於為什麼日本沒有像蘋果手機那樣的公司,其原因在於日本是由政府來主導的新產品研發,而美國的矽谷創業園區則具有獨特的風險投資環境。雖然日本的電子工業很強的,但那是為了家電行業服務的,日本不願涉足計算機行業,主要是日本政府並不敢在計算機領域大量燒錢。另外,日本對待新興產業走的是一條引進,消化,吸收,模仿的道路,也沒有像美國納斯達克證券市場那樣的融資渠道。最後是美華人喜歡逞英雄,日本人喜歡服從命令聽指揮。
回覆列表
日本人做硬體行,做軟體不行,這是世界公認的,不然日本也不會在資訊時代,移動互聯時代,輸的這麼慘。
資訊時代,日本的東芝,富士通,索尼手提電腦是做的最好的,可大腦的晶片,作業系統是靠英特爾和微軟的,沒有他倆提供晶片和作業系統,消費者是不會買單的,所有利潤幾乎也就給他倆賺走了。
他倆不僅賺走最多的利潤,還可以授權給更多手提電腦廠商,比如戴爾,惠普,聯想,宏基,三星等等,讓手提電腦得到普及,賺更多的錢。
移動互聯也是如此,作業系統被蘋果iOS系統,谷歌安卓系統壟斷,晶片設計製造被蘋果,高通,華為,三星,臺積電,聯發科壟斷,日本廠商沒有一家,怎麼有技術和價格優勢。
好比日本可以造出世界最好的汽車,卻無法造出斯科拉電動汽車一樣,雖然都是汽車,可一個是傳統汽車,一個是電動汽車,一個靠發動機,一個靠電動機,一個靠汽油,一個靠電池,汽油供應靠機械,電池供應靠軟體。
斯特拉電力是由幾千個松下電池提供的,執行是靠斯特拉獨有的作業系統和幾千個軟體控制的,豐田雖有混和動力車,可要造出超過斯特拉的汽車,就必須有自己的作業系統和執行軟體,才能造出比斯特拉更牛的電動車,可豐田能做出比斯持拉更牛的作業系統和執行軟體嗎?
手機也是這樣的情況,索尼,松下,夏普能做出美侖美奐的手機,可都因作業系統整合不過關,而造成用久了就卡機,就熱機,執行不暢,讓消費者捨棄,因為中看不中吃。
蘋果作業系統是自己的,晶片設計是自己的,很容易整合出最強的手機,晶片發熱,就改進操作執行系統降熱,作業系統不暢,就改進晶片控制系統,很容易改進,讓蘋果手機一直流暢執行。
華為也有自己的作業系統,執行軟體,晶片,基帶,所生產的華為手機才能執行流暢,不容易卡機,燒機,偶有發生,馬上透過軟體改進消除,而且華為還有獨門秘籍,5G技術標準,可以保證最優的資料傳輸,讓手機訊號更好,不會因訊號弱,而造成手機執行不流暢。
這點是日本手機廠商的死穴,無自己作業系統,又無法改進安卓系統,又無自己的晶片,又無自己的4G,5G通訊標準,手機做的再好,也無法讓消費者動心,只能靠賣零件賺錢。
好比松下,有電池技術,有造手機技術,可就無法造出斯特拉汽車,蘋果手機一個道理。
大家以為作業系統很簡單,其實不簡單,微軟,蘋果都僱有幾萬人在不斷改進,不斷豐富,不斷加入更多的東西,才使我們的電腦,手功能越來越強。
比如蘋果4S出來時,只能發短影片,現在XS就能秒發4G以上的電影,圖片,資料,這就是進步。
比如F35隱形飛機到現在都無法做到完美,就是洛馬作業系統與上萬個軟體無法做到最佳的執行,洛馬公司才不斷加以改進,以達成最優的組合,將飛機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未來飛機外觀不會大變,可作業系統會一直更新換代,讓F35具有更強戰鬥力,中國殲20也一樣。
所以不是日本不會造手機,而是無法研發出世界級的作業系統,執行軟體,晶片,5G標準,才不被世界消費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