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類幼崽專業培養員

    我的建議是抓大放小!

    根據現實情況權衡,對寶寶對你好的方案。

    首先,母乳是孩子6月齡之前“最好的”、"唯一"的食物,水也不需要喂!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

    其次,6個月之後,母乳仍然很重要,根據輔食新增規則,第一口高鐵米粉開始,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逐漸過度,及時增加手指食物,培養孩子自主吃飯習慣,到一歲以後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切記,一歲之內不能吃鹽!

    最後,上面說的這麼多,只是想告訴你,媽媽多學習,寶寶少受罪。上一輩的育兒經驗和現代科學育兒必定有很多衝突,所以媽媽很重要,你自己學習,制定餵養計劃,有衝突的地方,給老人解釋,請她們按你的計劃執行,都是為了孩子好!

    寫在最後,母乳是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但是因為奶少,孩子過敏,媽媽要上班等等原因,無法親喂,奶粉也是很好的,媽媽多關注孩子的生長狀況,再大方向上把握孩子餵養之路,其他的交給長輩去執行吧。

  • 2 # 憨憨的小棉襖

    對於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答案,我們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看。

    對於很多生一胎的寶媽來說,在帶孩子方面確實沒有經驗。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多聽一些老一輩的經驗,畢竟都是過來人!但是我們是不是全部都要遵循他們的教學呢?顯然不是。

    首先,老人們的帶孩子年代和如今的生活環境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不可能還是一成不變。就拿最簡單的來尿不溼來說。

    很多年前,可能婆婆們還在用尿布,因為那時候的生活物資匱乏。而如今尿不溼早已經取代了尿布,但有些堅持老觀念的老人們仍然覺得尿布更加科學,對孩子更加有好處!這時該如何取捨了?

    我們不能一棒子打死哪一個,都有優缺點。所以得結合它們的特點來和自己的現實情況來。比如,孩子是媽媽自己帶,她覺得尿不溼方便,而自己又沒有多的耐心整天去洗尿片,那就選尿不溼!而如果是婆婆帶孩子,她堅持尿布對孩子更加有好處,環保。而且她願意“折騰”那就用尿布吧!

    其次,婆婆帶孩子的經歷可能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了!對於那些很多年已經沒帶過孩子來說的人,可能很多經驗也已經忘記了。所以,不可全部放心的遵循他們的方法去帶孩子!我就見過,奶奶由於怕孫子凍著,就偷偷給孫子蓋上很厚的衣物,最後導致孩子全身捂出溼疹。其實出發點肯定是好的,但是還是存在經驗不足的問題!

    所以,總的來說,帶孩子聽不聽公公婆婆的,還是要取決於具體情況,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孩子的健康很重要,家庭的和睦同樣重要!該學習的地方當然遵循,不科學的方法我們自然要學會摒棄。現在的媒體又這麼發達,在發生帶孩子問題上發生矛盾時,我們也可以多上網查些資料,找出比較科學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想法,希望對你有用!

  • 3 # 風韻醉香千里

    老人是按照看的思想和習慣來餵養寶寶,這個在以前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似乎也沒有問題。關鍵是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文化教育意識提高了,消費也有一定的能力了。所以一定要堅持新的科學的育兒餵養方法。

    如果是老人帶孩子,孩子經常和老人在一起,這個也不好溝通和改變,如果是你自己就好很多。

    比如母乳餵養一段時間後,就必須混合餵養(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餵養),最後過度到純配方奶粉階段,比如給寶寶不要過於吃成人的飲食,而是堅持6月齡新增輔食,最好一歲內不要給寶寶吃成人飲食;比如鈣和鱈魚肝油的補充,DHA 、乃至其它微量元素的補充等等……

    寶寶飲食的營養多樣化和均衡非常重要!

  • 4 # 快樂成長倆寶媽

    關於寶寶的餵養問題,既不能自己一把抓,也不能全靠爺爺奶奶。

    現在的許多育兒新觀念,是家裡的長輩適應不了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孩子的衛生問題

    爺爺奶奶普遍都是農村出身,自身衛生本來就做的不是很到位,更別說以前他們養孩子都是散養為主的了。

    現在天天給孩子洗澡,便後擦洗屁股,清理口腔等等,在爺爺奶奶眼裡純粹就是多此一舉,養個孩子哪有那麼金貴?以前天天在地上滾,不少啃泥巴不都好好的養大了嗎?

    所以,在爺爺奶奶眼裡,掉地上的東西撿起來再吃,給孩子吹涼飯菜,替孩子嚐嚐涼熱,甚至嚼碎了喂孩子都是正常的,這些,在媽媽眼裡肯定就不可以了吧?!

    第二,飲食習慣問題

    在爺爺奶奶眼裡,孩子跟大人吃一樣的飯菜就可以了,所以很自然的,他們吃飯的時候就順便塞給孩子一口,不會去管一歲之前的寶寶是禁止吃鹽的。

    如果你反駁,他們會說,以前的孩子都是菜油米粥養大的,不也活蹦亂跳的長大了?

    第三,經濟代溝。

    經歷了困難時代的爺爺奶奶們,即便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也是緊衣縮食的過日子。

    一片就好幾塊錢的紙尿褲當然屬於奢侈品,太浪費了,稍微好點的爺爺奶奶會扯棉布做成尿片給孩子用,會過日子的爺爺奶奶乾脆就用家裡穿破了的舊衣服扯成一塊塊的給孩子做尿布了。

    他們不去想孩子舒不舒服,不去考慮媽媽在月子裡給一會兒尿一會兒拉的小嬰兒換尿布是多痛苦,只是看到一天能省十幾二十多塊錢呢!

    但是雖然有太多方面他們已經適應不了時代,但是有的時候說的還是有一些道理的,這就需要媽媽們自己去鑑別了。

    綜合考慮,還是年輕人意見為主,老年人為輔吧!

  • 5 # 師言師語

    對於寶寶餵養問題,該聽自己還是該聽公婆的?我選擇聽對寶寶科學有益的。

    目前我家小寶7個月,在4個月的時候我自己媽就要給寶寶用筷子蘸飯湯和菜湯吃,被我發現後說了幾次不改就吵了一架,後來就好了。小寶寶要滿六個月才可以慢慢新增輔食,太早會加重寶寶的消化負擔,可是我自己媽說我們小時候都這樣喂的;還有一週歲以前的小寶寶不能吃油吃鹽,菜湯裡面既有油又有鹽,還非給他喂,我跟她說不通,直接吵一架就解決了。但是我媽說這樣可以讓他慢慢學會自己吃,不能指望他一張口就會咽,後來體檢的時候我問了醫生,醫生也說根據寶寶對食物的興趣適當加一點輔食是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的,所以後來我媽再喂他我就不說啥了,但是僅限於喂點飯湯,帶油水的菜湯還是不能吃。

    寶寶六個月的時候,婆婆媽又整了一套她們這邊的習俗,就是給小孩開葷,拿個小蔥的尖尖把各種口味的菜都蘸一下給寶寶吃,我不懂習俗,我理解的這個跟我媽蘸菜湯的一樣的,所以也是不願意的,但是畢竟婆家習俗,也就一次,我就允許了。

    開葷以後寶寶開始加輔食了,婆婆在飲食衛生這方面還是很注意的,但是有個很頭疼的問題,就是每次吃飯的時候婆婆不讓寶寶坐兒童餐椅,非要抱著他,弄得是大人吃不好小朋友也不好好吃,為了讓寶寶吃飯,婆婆在我們喂他的時候又在旁邊逗他,一下子讓我想到以前看到的爺爺奶奶端著飯碗滿屋子滿院子的追著孩子去餵飯的場景,吃飯要有吃飯的樣子,不能養成壞習慣,我就跟婆婆說以後不能這樣子,要不然長大了會不好好吃飯的。

    現在到了吃飯時間,我們就把寶寶放在他的椅子上給喂米粉,寶寶吃飯會很乖的坐那看我們吃飯,寶寶習慣好我們大人帶起來也省心,所以餵養這個問題不存在一定聽誰的,而是怎麼對寶寶好怎麼做。

  • 6 # 家有虎娃

    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應該聽誰的,但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當事人的手上。無論是聽自己的還是公公婆婆的,都必須承擔這個決定所帶來的後續問題。

    比如全部都自己決定,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環境單純,利於自己餵養孩子,不用顧忌公公婆婆或者他人的看法,自己想怎樣餵養就怎樣餵養。

    壞處是個人的認知是片面,面對孩子的餵養問題自己的決定不一定就是對的。

    所以我覺得如果公公婆婆的一些提議有道理,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咱也不妨聽聽,不一定非得分清楚到底應該聽誰的,如果他們的提議不利於孩子,你可以給他們分析分析,等老人意識到其中存在的問題,相信到時候他們就是聽你的了。

  • 7 # 安靜媽媽講故事

    對於寶寶餵養問題,應該聽誰的呢?

    我認為最簡單的答案就是:誰對聽誰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判斷是誰對呢?

    可能這個問題就比前一個問題複雜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們都習慣去說服別人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那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誰的方法更加正確這個問題,我們是不是考慮太多我們和公婆這輩人的矛盾,而少有考慮孩子自己的感受呢?

    婆媳天然是同極相斥

    許多媽媽和奶奶會本能的排斥對方給的建議,卻非常相信小區里路人甲順嘴說的偏方!這樣的情況不在少說。那麼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方法哪些是對孩子有利,哪些是對孩子不利的呢?

    先不說別人順嘴說的對不對,就孩子媽媽和孩子奶奶的出發點來說,至少都是為孩子好的,只是我們需要統一一個目標,到底是孩子現在吃得白白胖胖就算好了,還是以後成人成材才算好呢?

    當這兩個目標發生衝突時,誰應該讓步?這個公道可能就需要孩子爸爸來調節了!

    多為孩子考慮

    拿我家孩子入廁訓練來說,剛開始奶奶把尿,孩子反抗,我就說,那就不把了吧,等大一些再說。可是老人家焦慮啊,於是我想,那就慢慢教孩子拉吧!那時候孩子會走路會蹲了,我就和奶奶說,她不讓把就不把吧,讓她自己蹲著拉就好了,反正到最後也是要自己蹲著拉的!

    於是,孩子奶奶在嘗試了許多次把尿孩子抗拒後,接受建議,讓孩子蹲著拉!結果效果很好,沒兩天就可以非常配合的蹲下來拉尿了!

    其實我和奶奶所考慮的是兩個問題。奶奶是覺得孩子一歲多還不會自己拉尿,很焦慮,而我想的是,因為把尿,已經讓孩子反感和抗拒了,我需要怎麼來照顧和安撫她的情緒。於是,我想出了這個更長遠的方法。

    透過這個事情,我想說的是,育兒不是一個經驗萬能的領域,沒有人教我這樣做,但只要你是真心實意從孩子發展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那麼你解決問題的方法就不太會出錯。

    如果僅僅靠經驗來機械的套用,反而容易出錯!

    放下不重要的面子

    許多時候,長輩在育兒觀念上面不願意聽從晚輩的意見,其中面子這個因素影響很大。大家本能的認為,年長的人說的話更具有可信性,而作為長輩,聽晚輩的話就顯得很沒面子!

    但事實上年齡的長幼與知識的積累多少並沒有直接的聯絡,特別是在當今資訊高度發達的現在,許多年輕人所掌握的育兒技能與知識遠遠超過了老一輩。

    當然這取決於老年人是否具有學習型的品格。我之前的一個鄰居他在去給他的兒子帶小孩的時候,媳婦告訴他小朋友在自己玩耍的時候,他們只需要在一旁關注就可以在他需要的時候再去幫忙,平時不要去輕易打擾打斷他的玩耍。

    這個觀點在我們寶媽看來其實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做起來卻不太容易,對於老一輩來說就更加不容易理解與做到了。但是這位阿姨卻做到了,當我老媽還在時不時因為看著寶寶高興就去逗一下她打斷孩子的活動節奏的時候,這位阿姨已經開始按照兒媳婦的說法,在一旁靜靜的觀察孫子的一舉一動了。

    這樣的阿姨可謂是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如果我們找不到一個懂得育兒的婆婆,那麼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並堅持,那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最後總結一下:

    年齡不是決定知識是否正確的關鍵,判斷在育兒中聽誰的,我們應當以小孩的成長為第一齣發點。客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不要帶情緒和偏見去想問題。誰說的在理就聽誰的!

  • 8 # 浮生無定

    餵養是一個詞語,也是兩個詞語。

    單純指寶寶吃飯的話,必須自己做主。

    純母乳的寶寶,6個月前食物單一,就是母乳,如果到寶寶6個月,媽媽能夠一直自己哺乳,那麼問題不大,除新生兒黃疸高需要2小時一喂促進排黃之外,按需餵養即可(也就是寶寶餓了喂,而不是到點就喂),當然,判斷寶寶是否餓了,需要媽媽耐心觀察總結規律,這其中還牽扯到哺乳姿勢是否正確和前奶易睡的問題。此外,淺睡眠向深度睡眠過渡期間,輕拍即可,餵奶適得其反。

    在上述過程中,媽媽是可以完全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的。

    另一種情況,如果媽媽哺乳假到期了需要上班,寶寶還不到6個月,需要喂之前用儲奶袋儲存的母乳,需要特別注意,冷藏的母乳保質期為24小時,冷凍的保質期為半年,化凍用溫水或溫奶器,加熱後吃不完就得倒掉不能二次再喂,這些一定要堅定地告知幫忙帶的老人,與自己哺乳同樣的,按需餵養是根本。

    如果餵養是一個動詞,指代養育寶寶的過程,那麼,自己有主見就更重要了。

    老人說的對的,好的經驗,可以聽;不對的,必須堅持原則。這就要求自己不斷學習,積累豐富的經驗應對各種問題。

    一個最簡單的比方,“若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個道理很多老人都聽過也懂,可是到了實際執行起來,就開始“任意妄為”了:到了點就喂,做了多少都讓吃完,結果喂積食了;自己年老體弱怕冷,就覺得寶寶也冷,完全不顧寶寶體溫比正常成年人高這一事實,不分冬夏都要穿一層又一層,夏天出疹子痱子,冬天出汗吹風就感冒,跑不完的醫院。

    因此,這不是聽誰的問題,而是自己要有紮實的育兒知識積累和分辨力的問題。

    時代在進步,育兒知識和方法也在不斷更新進步,老一代人思想守舊,學習能力比較弱,當年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就覺得有經驗了,不懂的與時俱進,年輕的父母不一樣,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時間,充實自己,讓寶寶少走彎路,茁壯成長。

  • 9 # 淺草初風

    建議聽自己的,聽公婆的萬一有哪裡意見不一致,你還容易埋怨他們,導致有矛盾,聽了人家的又不肯全聽,到時候後悔還要抱怨,不如都按自己的來,多學學,最起碼有不對的時候不會怨別人。

  • 10 # 花枝招展2020

    在我家不是老人問題,是和孩子爸爸的矛盾。

    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並且老來得子,肯定重視,我的觀點是:科學餵養,不懂的就學習,反正現在資訊發達,很容易學習,一旦發生分歧,互相遷就一下。

    可是,遇到詐屍式育兒真可怕。

    首先:買東西的時候不見爸爸,喂的時候各種挑刺,是假的,騙人的,孩子吃了不行,穿了不行,我都是挑品牌買,他不去查查不去核實張嘴就說,讓他買,就不吱聲了;

    其次:遇事從來不找客觀原因,比如前幾天咳嗽,他非說是凍的,室溫24.8度凍咳嗽了?諸如此類太多了,有時候聽著很滑稽;

    第三:雙標待人,我看著孩子不小心碰一下就要翻天,說我想弄死孩子,他看著孩子摔一下,就沒事。我買的東西再貴也挑剔毛病,吹毛求疵,他弄個東西自己都看著尷尬也得硬凸一下,刷存在感

    第四:無知,為孩子吃輔食打了很多次仗,孩子9個多月了,現在吃輔食都有打成泥,包括水果,一再給他說鍛鍊咀嚼,從來不聽,吃個香蕉火龍果也要打成泥,讓他去做,就說不會,不打成泥就跳腳吵鬧,為此我給孩子停過幾次輔食,都是停一天後心疼孩子就恢復了,讓他學習知識,為此還特地帶他去聽張思萊老師的課,帶他去聽醫生講,聽早教老師講,聽完後毫無精進,還會重複吵架。

    還有很多,不想說了,越說心情越沉重……

    而且,他不上班,一直在家,窒息到無處可逃,靠著上班的時候,放鬆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情。

  • 11 # 隨意一點何必那麼執著

    自己全職帶就沒人指手畫腳,如果你想人家幫你帶你還指手畫腳就讓人覺得是你保姆,你覺得不對就自己帶,指望別人帶就別指手畫腳懂????

  • 12 # 蒙爸育兒

    一家人和和睦睦才是最好的,年紀大的人有他們的經驗。好的聽,不好的一笑而過。

  • 13 # 星側

    我就堅持自己的,我說不能吃就是不能吃。你要說有本事不要老人帶,我還真就可以自己帶,以後奶奶想來帶都請她離得遠一點,我不讓吃得她就偷偷喂。總之,我上班的時候你不帶,我不上班的時候你也別出現,想見孫女那就想想吧,要麼讓你兒子再找一個重新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缺鈣需要補充什麼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