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之子丨秋
-
2 # 紫色護衛隊
清朝火器遠比明朝火器先進。
和各種地攤讀物不同,現代史學界對於中國火器的落後基本觀點出入不大:明朝中期已經落後於西方了。
按照明粉一貫作風,被拆穿了西洋鏡還要拉上清朝當墊背的,所以我決定打爆他們可悲的自尊心:即時在明朝沒滅亡的時候,皇太極時期經過研發,清軍自研的紅衣大炮已經超過了明朝半買半造的紅夷大炮,對,明朝所謂領先世界的火器,其實是買的。明朝自家的冶煉技術不如西方,所以根本造不出質地很好的炮。而清朝的冶煉技術高於明朝。
有人提到什麼鳥銃、三眼神銃這類東西,事實上,明朝比較有代表性的火器:魯密銃、紅夷大炮都屬於舶來品。
明朝真正掌握的大概只有火門槍的相關工藝,可是中期西方已經誕生了火繩槍,而明朝引入火繩槍,甚至沒有“彈丸之地”日本早,明朝引進後,研製出了自己的火繩槍供軍隊使用,這東西在清朝直接就允許老百姓家使用,當然要登記在冊(類似老美要有許可證才能買槍),用來保衛自己(現在你會說清朝在火器上開了明朝的倒車嗎?)。
等到火繩槍再進一步的燧發槍,明朝雖然也弄出來過,但只是點火方式屬於燧發槍,細節仍然是火繩槍。
為什麼明清都不樂意花功夫研製火器?這些早期火器不僅操作麻煩,而且準度低,發射慢,一把槍兩個人操作,半晌放一顆還打不中人?還不如拎刀上呢,真要說作用大,那就是大炮。
明朝火器為什麼會落後於西方?其實很大程度上和海禁有關,眾所周知,朱元璋考慮到國家領土安全,建國後提出了海禁:寸板不得下海。雖然後來還有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但在海洋航行上其實已經沒有西方人積極了(儘管西方人航行的目的很不乾淨),尤其在民間商務方面,海上容易遭遇海盜,而且沒有陸地,火器的作用就顯得尤其大,所以西方人熱衷於航海的個性也就註定了他們在火器上能夠比古代中國走的更快。清朝為了打擊臺灣,順治康熙年間曾施行海禁,但隨著鄭氏實力逐漸變弱,加上對外貿易(主要是日本)利益大,康熙開始解除海禁,後來因為經常出現外出貿易回來不過十之一二的事情,清朝就開始大量設立通商口岸,不讓別人隨意下海,等到乾隆時期,就直接禁海了……
我這些可不是瞎猜的,明朝中後期,朝廷已經意識到火器上的落後,因此打撈西方沉船一度很流行,天朝上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差那點泡了海水的木頭嗎?無非為的就是西方商船上的火器,拿回去仿造罷了,畢竟商船上的火器,製作水平是最高的(尤其是大炮)。
-
3 # 使用者62034513991
跟明朝比落後完全談不上落後。事實上在明末清初清的火力已經比明強太多了……清實現了紅衣重炮的野戰化,在松錦之戰中皇太極帶來的清的炮兵把明軍打的抬不起頭,間接加速了明的戰略失誤與壓制了明軍的活動範圍,是明軍軍心崩潰的一個主要因素。正是因為清軍火力強於明,所以在入關之後清軍拿火炮從北轟到南。用重炮摧毀了李自成,也摧毀了南明小朝廷。所以說明的火器強於清,是毫無根據的謠言。雖然清的技術脫胎於明,清的匠人,炮兵也絕大部分來自於明的投誠……但遺憾的是,明是由文人陰陽人掌權的……武人爺們上陣殺敵的恰恰在明中後期毫無發言權……這也間接解釋了明軍大規模投降投誠的原因。而清正好相反。清出直到康熙都是皇族親自上場廝殺的……妥妥的以武立國。所以講真,高層對於兵器的發展(包括火器)的重視程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由於整個中國的技術限制,與清周邊對手的水平,導致明清自始至終相比於西方殖民國家,軍事技術都是落後的。就連紅極一時的佛郎機,紅衣炮也只不過是裝在西方商船或者戰船上的中小型火炮,不是西方最先進的技術。而在陸上,更是沒有機會與西方列強大規模作戰……自然也就無法提升自身的戰術與技術水平
-
4 # 關河南望
事實上,清朝的火器並不比明朝落後的。唯一的原因是,清朝自願退步,明朝當時是想著進步。
從1621年後金軍攻打瀋陽開始,當時的後金軍就對火炮有了濃厚的興趣,同年後金攻打遼陽就用了炮,1622年的時候後金已經開始自制火炮,火炮裝備有了具體規定:管四千人的漢官准備大炮十門,長炮八十門,管三千人的準備大炮八門,長炮五十四門;管二千人的準備大炮五門,長炮四十門。到了遼陽戰後,後金的火器已經很齊全了。
而入關後的清軍,隨著內戰頻頻,火炮和火器的使用還是有增無減,這個時候的火器一直是在發展和前進的,清軍此時火炮種類繁多,使用也比較頻繁,相比明朝時期,還有了一定的進步。
而此時的滿清帝王們對火器的認識也是非常到位的,他們也非常清楚的看到,所謂的八旗善於騎射,都是瞎扯,比起是個人都能完成的輕易裝入火藥,啪的將彈丸打出去就行的火槍火炮,那必須百把斤力氣才能拉開的硬功,實打實的去拼的冷兵器,都是落後的。
但也正是因為他們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才導致了後來的開倒車行為。
大規模的內戰結束後,清朝進入了一個平穩的時代,這個時候統治者對火器的需求大幅度降低,而鑑於滿洲八旗貴族們,當時採取的還是以漢治漢的政策,區區人數相當少的八旗下邊還有大規模的漢軍綠營,如果繼續發展火器,讓漢人們使用火器的話,難保不會有人造反,可以試想一下,如果雙方都使用火器的情況下,人數眾多的漢人還是妥妥的送他們回老家,這是肯定的,與其這樣,還不如不發展火器了,最少祖傳的手藝上,漢人還是不行的,於是就好,除了必須的地方,火器就趨於停滯,乃至於到了重新使用冷兵器的地步,這不是說清朝落後,而是說統治者使其落後,根源,也就在統治者的身上。
-
5 # 北洋海軍炮手
不請自來,強烈反對樓下的二傻瞎帶節奏。
開頭先定個基調,我不提鴉片戰爭以後的火器裝備,就提鴉片戰爭之前的。
在清朝入關之前,那時候還叫後金,八旗就將繳獲的明軍火器分發給擺牙喇兵,雖然都是三眼槍、大銃這些破爛,但是效果還不錯。徐光啟就曾經說過,一千川兵和七百八旗對陣,八旗車載大銃,先是放了兩輪空槍,引誘川兵衝鋒,等兩軍距離二三十步的時候立即齊射,川兵僅有七人倖存,戰鬥就是這麼簡單。
在瞭解紅衣大炮的威力之後,八旗又組織開展了紅衣大炮的仿製工作,並於天聰五年試製成功,在大淩河之戰初露崢嶸,明軍在八旗炮兵的攻擊下灰飛煙滅。後來,明朝重金培養的炮手以及鑄炮工匠因為待遇問題集體反水投了後金,因此在火力上後金開始壓過明朝。正所謂大炮百位不多,火藥數十萬斤猶少。而清軍就是憑藉紅衣大炮,打垮了一個又一個敵人,最終定鼎天下。
至於紅衣大炮是什麼玩意,我以前說過,紅衣大炮就是英制12磅非標準長炮,換句話說,這貨不是軍用品而是民用品,是裝在武裝商船上的自衛武器,很可能是16世紀末的產品。同歐洲動輒24磅、36磅、48磅等重炮比起來,勉強算是中型火炮。不過,這種民用自衛火炮在17世紀中期來到東亞之後,就成了先進火炮的代名詞,畢竟這玩意在東亞太高階,大家都沒見過。
好了,至於入關之後呢?
一,火炮不再以單一得紅衣大炮為主,而是出現了多種型別、多重用途的火炮。比如除了紅衣炮類、發射實心彈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炮之外,還有可以發射爆破彈的臼炮,以及便於機動的輕型西洋野戰炮。
第二,火槍逐漸成了步兵的主要裝備。清初火槍還是附屬於弓箭的遠端武器,但是隨著戰爭的推進,火繩槍逐漸取代了弓箭的地位。康熙就曾下令弓箭手練習火繩槍,雍正則下令擴大了火槍手的編制,到了乾隆年間,西征平叛的西征軍步兵幾乎人手一杆火繩槍或者是贊巴拉槍(火繩槍、重型抬槍、燧發槍),同時裝備腰刀以備肉搏。甚至騎兵當中,火槍都取代了弓箭的地位。清軍的馬上射擊操演,不過話說回來,騎兵還是裝備馬刀、長矛比較好,火槍應該也僅僅是簧輪手槍,但是中國不具備歐洲的工藝,做不出簧輪槍《阿玉錫持矛蕩寇圖》,圖中蒙古勇士阿玉錫揹著弓箭、火槍,夾著長矛想敵軍衝鋒,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馬刀
第三,一套明確的火器戰術。清軍最具代表性的火器戰術就是八旗的九進十連環陣,所謂九進十連環,其實就是排隊槍斃、輪換射擊,但是不排除在緊要關頭集火射擊以最大限度的殺傷敵軍。根據清代的大閱圖,清軍在陣中佈置5000餘名火槍手以及100餘們火炮,並佈置長矛手、刀牌手以保護火槍手,如果根據清軍每槍炮備彈三百發彈丸的慣例,敵軍將在兩公里長的戰線上承受清軍上百萬發彈丸的密集打擊。同時,清軍在兩翼部署了大量的騎兵,用於追擊、迂迴包抄。但是清軍除了操演九進十連環之外,各地綠營還根據本地的特點開發了自己的火器陣法,楊芳在平定白蓮教叛亂的時候也開發了用於對付叛軍的陣法。烏蘭布通之戰,清軍步兵、炮兵居中射擊,騎兵兩翼迂迴《御製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之伊西洱庫爾淖爾之戰》,依然是步兵炮兵居中射擊,騎兵兩翼迂迴《道光平定回疆戰圖之阿瓦巴特莊之戰》,步兵炮兵居中射擊,騎兵兩翼迂迴清軍裝備的進口火炮,事實上,清朝一直透過澳門進口西洋火器,並仿製,上面應該是12磅要塞炮,也許是18磅炮,下面是重型要塞炮,推測為64磅,也可能是68磅
所以,清朝就是扛著火器,征服了大量的邊疆地區,完成了中華帝國的締造。(中華帝國,即Chinese Empire,是西方人對清朝的稱呼,包括中國本部,也就是漢地以及中國韃靼去,也就是被清朝征服的邊疆地區。)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有人認為清軍是用大刀長矛?其實,在鴉片戰爭英洋人的記錄中,清軍一直是用火器和洋人對射,甚至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騎兵都拿著火槍衝鋒,邊衝鋒邊射擊。其實,清朝強調的國語騎射和今天不忘初心的口號一樣,就是要求憶苦思甜,不能因為火器偏廢武藝,因為騎射是武藝的考核標準之一。而之所以人們會認為清軍玩弓馬騎射,就和波蘭騎兵馬刀砍坦克一個道理,目的就是要塑造己方的悲壯以及英勇無畏,打的是悲情牌。實際上,裝備反坦克炮和輕型坦克的波蘭騎兵也不會馬刀砍坦克,裝備大量火器的清軍也不會用大刀長矛向敵軍衝鋒。而清軍肛不過洋人的原因有兩點:軍事制度的落後無法發揮火器的最大效能以及清軍因火器而偏廢武藝。
每次清軍和洋人交戰,都是敗在了肉搏戰,如果清軍還保有其先祖敢於刺刀見紅的武德,就不會在近代敗的那麼慘。雖然1840年之後清軍仍不乏敢死之血性兒郎,但是由於武德喪盡,無力迴天。
全文完
-
6 # 風雲酷
明朝用火器,清朝還拿著大刀長矛。後來明軍在與清軍作戰時,大量神機營的明軍投降,清朝才有了火器,但效能無法跟明朝相比。到了清朝入駐中原後,禁止火器的使用及發展。但隨著世界西方各國社會的進步(清朝除外),西方列強的軍事、武器都大幅度提升,清朝的武器還停滯不前,才出現晚清被動挨打的局面。
-
7 # 陶短房
都說?誰告訴您的?
清代火器總體上比明代是進步的,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明無清有。
明代重炮輕槍,早在萬曆三大徵時明軍在火槍方面就不如豐臣秀吉的日軍,也不如西域,這個缺憾明代雖然有所改善,引進了魯密銃等,但總體上不如火炮受重視。清代不僅在正規軍中普及了單兵使用的鳥槍,而且還在道光年間改進裝備了中國獨創的長身管二人用鳥槍——抬槍,極大改善了單兵火器的投射密度。此外,清代的開花炮、自來火槍(燧發槍)早在康熙時代就已經裝備,雖然因為目光短淺和民族矛盾束之高閣不外傳,卻是明無清有的。
明代火炮雖然較犀利,但重視重炮,輕視輕炮,因此主要在防守戰中體現威力,而在進攻戰中就經常誤事;清代自康熙時注重發展輕型火炮,在徵噶爾丹和與俄羅斯作戰時發揮了威力,康熙之後清軍在野戰中也能普遍發揮火炮威力。
2、明雜清制式。
明代《武備志》裡羅列了五花八門的火器,看上去很熱鬧,但最大的侷限是沒有實現制式化,這不僅不利於裝備普及管理和後勤保障,也很難讓紙面上的威力充分發揮。清代則在各級都力推火器制式化,不論三千斤的銅炮還是單兵用的鳥槍,重量、口徑、裝藥量甚至木床規格顏色都有定式,這對於武器裝備發展而言,是巨大的進步。
3、明少清多。
明代直到中後期,火器在基本軍隊中的裝備都是少量的,最注重實效的戚繼光,《紀效新書》中並未專門提及火器如何配備,《練兵實紀》中則記車兵火槍手為9人中配備4人,步兵為12人中配備2人,而清代綠營戰時編制,一營分八隊,其中兩隊鳥槍,兩隊抬槍,營還另配火炮,比例已超過50%,簡單說,明末的明軍是冷熱混用、以冷為主,而清中葉以前的清軍已是冷熱混用、以熱為主了。
提問者那句“清代回到冷兵器時代”的說法,是無知的,不負責任的。清代在軍事方面的落後是橫向比較來看的,即潛在敵人進步神速,而清朝自己固步自封進步緩慢,最終造成了“落後就要捱打”的局面,但縱向和明朝相比則非但不落後,而且有不小的進步——某些流行段子所說“鴉片戰爭時的清軍火器還不如以前”,那也是不如清初,如太平軍在湖南嶽州挖出吳三桂的火炮,勝過清軍現役火炮,鴉片戰爭後浙江乍浦駐防八旗增補戰爭中損失的鳥槍,結果新造的鳥槍不如戰場上撿回的舊槍,但乍浦新槍是因為趕工,照當地綠營鳥槍規格製造的,不如照八旗規格製造的舊槍是民族壓迫的後果,而不是裝備技術問題,而“吳三桂火炮”是吳三桂反清後鑄造的,可以不說它是“清炮”,但也絕對不是“明炮”
-
8 # 火器工坊
事實上,清代的火器不但不比明朝落後,反而要優於明軍,尤其是雍正十年之後,火器的水平要領先明末至少100年。
後金時期,女真人在和明軍的數次交鋒中意識到了火器的威力和重要性,此後每逢戰勝,一定要優先繳獲明軍火器,但是因為自己尚不能生產,所以不到關鍵時刻,金軍是不會使用火器的。
1632年,明將孔有德於登州造反,之後叛投後金。被他一併帶去的,還有皇太極朝思暮想的紅夷大炮。有了模型和和工匠,那就開始造炮吧,就這樣,後金於1634年鑄造了第一批紅夷大炮。雖然不多,卻是多少辛酸淚夾雜在其中。 1638年,皇太極下令在瀋陽建鑄炮廠,自此,大清開始批次生產火炮。對於工匠,皇太極給出“三薪五險”的標準,來瓦大明朝的牆角。一邊是嚴苛的戶制,一邊是小康生活,從小又沒受過愛國教育,你說你去哪邊。
1640年松錦大戰,清軍和明軍在杏山一代展開了炮戰,一時間清軍憑藉火炮數量上的優勢竟然壓制了明軍的火炮陣地。我相信此時的皇太極一定感動的要哭了,多少年了,一直被大明的火炮壓著打,今天終於翻身了。到1642年松山城陷落,清軍盡獲明軍火炮,成為了火力優勢高於大明的帝國。
在整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清軍和紅夷大炮的關係就和新婚小兩口一樣,恩愛的不行。聽說敵人有高城,開炮;敵人有大象,開炮;敵人有大炮,那繼續開炮。打著打著,大清不但擁有了天下,還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火炮打的好,洋人工匠少不了。
在整個康熙朝的前二十五年,清軍的火炮展開了打怪升級模式,而魔法導師,就是那個來自比利時的傳教士南懷仁。平三藩,吳三桂大炮很厲害怎麼辦?南懷仁表示,不慌,我給你造個更大的。收臺灣,鄭勀爽炮多咋辦,南懷仁說,不急,我造的能在船上裝的更多。打噶爾丹,準格爾有西亞火炮耶,南懷仁表示,沒事兒,讓他看看我歐洲的手藝。就這麼一來二去,康熙年間的紅衣大炮三大炮型體系就完善了。火炮按重中輕分為“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神功將軍炮”、“神威將軍炮”。其中“神威無敵大將軍炮”(重型大炮),主要用於攻城,質量在2噸至3噸不等,其中最大的是武成永固大將軍炮,重3噸,炮長310 公分、口徑12.5 公分、用藥5 斤、生鐵炮子20 斤;“神功將軍炮”(中型火炮),重約1噸左右;“神威將軍炮”(輕型火炮),用於野戰,重390斤,長6.6尺,口徑3.3寸、鉛彈重18兩。另外還保留了明代流傳下來的佛朗機炮(子母炮)、虎蹲炮。同是制定了規格統一的臼炮,即沖天炮。同時火繩槍採用比利時的“番腸鳥槍”,要比明代的日式鳥銃質量更為最佳化。
雍正王朝開始後,整個亞洲地區,能直接威脅大清安危的也就只有準格爾了。為了除去安全隱患,雍正皇帝於雍正九年出兵征討準格爾。但是和通泊之戰的慘敗給了雍正皇帝一記清脆的耳光。本以為非常正確的雍正四年軍事改革,在現實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擊。
既然錯了,那寡人就改。不是軍火和戰術不行嗎,我學!
雍正十年,清軍進行了鴉片戰爭前最後一次軍事改革,在這次火器革新中,清軍統一配備了來自土耳其的重型火繩槍,其威力已經遠超明代的鳥銃。火炮方面,清軍第一次接觸到了俄羅斯的隼炮——歐洲常用的2磅至6磅野戰加農炮。
有了新的傢伙事和新面貌,可以雪恥了,但是老爸已經挺不住了,我的志向,就由你來繼承吧。
乾隆二十二年,大清平定準格爾汗國,從此在中亞地區和東亞地區,大清再無敵手,至少乾隆是這樣認為的。
既然已經無敵,又何必進步呢?
在這個背景下,清軍對曾經特別重視的火器技術上出現了懈怠的表現。首先是兵丁鳥槍這種練習火槍和重型火繩槍的混用,再就是乾隆中後期各地起義頻發,因此中央下放火炮鑄造權力,使得火炮的質量得不到保證,劣質殘次產品數量激增。到了鴉片戰爭前夕,雖然清軍的火器裝備率已經高達70%,但是平均質量卻和英軍相差甚遠,重型火繩槍的威力不能再排槍齊射中很好的發揮作用。而當火槍齊射過後,雙方展開白刃戰,清軍卻因為疏於訓練而不敢和英軍交手,只能四散潰逃,被英軍所嘲笑。
鴉片戰爭後,清王朝終於意識到了自身火器的再次落後,於是在1841-1843年期間曾經掀起了一個短暫的“火器光復”運動,在炮彈方面,將開花彈改為整塊澆注彈殼,然後一次點火完成發射和爆破。另外沿海炮臺大炮增鑄8000斤主力大炮,其射程足以覆蓋西方的艦炮射程。只不過此時大清內憂外患,這場運動也就沒熱鬧幾年便降溫了。
再之後,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清軍徹底吃了現代軍械的虧,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也就開始了。
-
9 # 我愛祖國的碧水藍天
明朝的什麼火器三眼銃到清朝的時候都讓老百姓拿家裡辦紅白喜事聽響用,因為明朝的火器到了清代已經是很落後荒唐的東西了。清朝普遍裝備火繩槍,紅衣大炮,因為八旗軍過度依賴槍炮,所以清帝告誡八旗子弟不忘騎射,牢記傳統,卻被那些250專家所利用,宣楊八旗軍武器落後倒退論,試想想就憑八旗軍那幾個人拿著大刀如何能打敗李自成,張獻忠和反清復明勢力?如何能開疆拓土一千多萬?如何能與俄羅斯在苦寒之地爭奪瓜分土地?三歲小孩都知道這個道理!難道專家們還不如三歲小孩?看看主流媒體邀請的專家們一本正經,字正腔圓的痴人說夢般的顛覆黑白,廣大看官也潛移默化的成功升級為二百五了
回覆列表
清朝剛入關中原時,武器與西方國家比起來並不是很落後!如果西方國家此時來侵略,只會失敗!可惜的是,在清入主中原前,西方國家就已經來了!清軍當時沒有統一中原自然也無法與西方國家一較高下……唯一教訓的就是俄毛子。清初期到中期,從皇太極到康熙,這三帶帝王還算是比較重視火器的,但從雍正開始,火器進展開始停滯!乾隆手裡,更是錯過了追平西方國家的機會!
所以,清朝對比明朝火器,沒有落後!只是與同時期的西方國家比,差距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