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滴在南京

    無意中看到您這問題一下自我感慨萬千,拿出手機翻看自己從2013年就沒有和家人在一起過年,這中間有太多太多的身不由己,沒有辦法這工作就是過年忙碌一陣子,也不是說中間全部都是為了什麼夢想與目標,有些也帶有個人原因不想去面對一些事情,和太遠了二千多公里往返只為了過年,春運想必都知道花錢人還受罪,不得已才選擇遠在他鄉過年,隨著人的年齡增長,也看透了很多外在的一些功成名利!今年終於不用去外地了,終於能和家人一起過年,一下這樣能安穩的一起過年,其實心情非常的複雜,說不出的感覺……在此想對看到這條問答的大家說一聲,不管什麼年齡段,什麼所謂的工作事業,能放一放就趕緊放下吧,團團圓圓一家人過年這才是對自己辛苦一年最好的回報。

  • 2 # 二餅畫娛樂

    八年沒有回家過年了!因為要保衛祖國!不但沒有回家,而且我們站在執勤的一線!當新年的鐘聲和鞭炮聲響起時,我的心裡真的很複雜,一邊是可以為自己保衛祖國而自豪另一邊又時刻牽掛著父母家人!五味俱全,挺直腰板含著淚笑著在站崗!

  • 3 # 廣州文案策劃

    2015年我在老家跟父母一起過了年,2016年至今,我跟老婆一起在廣東生活,先是在河源市源城區。老婆先從我北方老家過去的,住在她弟弟做生意租的房子裡。一個月後,我從老家趕過去,在源城區上城街道找到一處民房租住了下來。在這裡一住就是兩年多。

    河源市是全國衛生城市。這話沒毛病!我們住在河源市源城區兩年,很少感覺到有蚊子叮咬。夜晚睡覺,很多時候我都沒有用蚊帳,也沒點蚊香。

    今年八月份,我們全家搬離了河源,來到了廣州市白雲區太和鎮。一進租住的房門,喔!好大的蚊子!好幾只,在燈光下飛舞。稍不注意,手臂上就被叮了一個包!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看來,還應該有一方水土養一方蚊子的說法了!曾有人作詩曰“廣州雪花大如席”,現在也可以說“廣州蚊子咬人急”。

    回到正題。

    有一首歌詞寫道:為了生活,人們四處漂泊……真實地描繪出了當代打工族生活的不易。不離開父母和家鄉就可以有好的生活,又有誰會願意漂泊遠方呢!

    今年過年不回家。

    借詩言志: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祝遠方的父母身體健康,春節快樂!

    也祝願今年不回家的朋友們都過一個安寧祥和的幸福年!

  • 4 # 百歲171117437

    我己經好多年沒有倍爸媽過年了,因為她們去得地方不通車,她們在另一個世界一遙遠得天國。祝攵母大人在美麗得天國生活愉炔!2019春節快樂!!

  • 5 # 張三~

    父母在,不遠遊!最初不明白這句話有多重的含義。從高中就開始去外地求學到大學畢業,畢業後放棄外地的工作條件,毅然決然回到父母身邊,才明白了家是遠方。現在的每一年都陪著父母。今年家裡添了小寶寶,更明白了父母的愛是多麼的深沉,家是多麼的重要。以後得以後,多陪陪父母,哪怕是平時週末的時間。不要等以後了追悔莫及!愛父母,愛家愛自己!

  • 6 # 玄月葵黃

    我的老家在內蒙,距離現在生活的地方——福建在地圖上是一條斜直線。距離2014年父親去世,已經整整五個年頭了。兒子已經五歲,小女兒也已經兩歲。期間我四年都沒回過家了。

    我那時還沒有意識到,我成年後的人生已經被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曾經義無反顧地逃離,現在竟然需要刻意地維繫。

    後來母親改嫁。嫂子們之間有矛盾隔閡,大家也就不再回去不再團聚了。一家人就這樣散落各地。終於體會到父母在人生尚有歸途,父母不在人生就只有來路了。

    一到年底,感受就特別複雜。平時習以為常的陌生方言和飲食都突然變得難以忍受,就好像身體已經到了一個週期,已經撐到了極限這個階段就只想回到熟悉環境,吃吃家鄉菜聽聽鄉音,呼吸呼吸北方冬天冷冽的空氣。

    人需要動盪,也需要歸屬。最幸福的事莫過在該闖蕩的年紀盡情地闖蕩,在想停下來的時候有歸屬。

  • 7 # 梵高的二維星空

    自從結婚之後就再也沒有回家過年了,算一算,距今已10年。

    不知該如何說明我不回家的原因,我怕說了實話會被道德婊們噴。那就瞎編一些理由吧。

    我上學不用愁,父母會花高價給我弄個學歷的;工作也不用愁,他們會替我找人的。如今我的孩子出生了,都是我父母給帶的,我每天要麼在飯局上,要麼在去飯局的路上。

    反觀我弟弟就不一樣啦。他完全處於褒義詞叫“放養”,貶義詞叫“遺棄式撫養”的狀態裡。所以他很乖,從不惹禍,只一門心思地學習,透過考第一,考前三的成績博父母一笑;他也不花錢,小時候,買醬油剩下2毛錢,他也如數交還給父母,他考上大學之前沒吃過零食。

    沒人關心他想要什麼,他好像什麼都不需要。前幾天,他病了,發燒,腰也疼,膝蓋也疼,接孩子放學回來的時候,左等右等公交也不來,他4歲半的兒子說:“爸爸,你生病了,咱們就打車回去吧!”他想,對啊,我怎麼沒想起來打車啊,30幾歲的人,不知道照顧自己的身體需求,還要一個奶娃提醒。

    父母如此愛我,如此照顧我,我卻不回家,真是不孝。而弟弟,只希望遠走他鄉,不再被父母的忽視和冷漠所傷害,也不回家,他也不孝吧。

    好了,我瞎編的理由講完了。

  • 8 # 流年芳華

    遠離家鄉,結婚十年,雖然每年都回家,但回家過年卻只有一次。

    剛結婚時,覺得就嫁人了就應該去婆婆家過年,而且老公是獨子,沒有兄弟姐妹,公公已過世,他肯定沒辦法把老孃一人丟在家裡,自己去岳母家過年。

    後來覺得,誰的父母不是父母,憑什麼要女方拋下父母,去陪婆婆過年,不再覺得去婆家過年是義務,但和老公分開過年又不捨得。

    現在很多人提倡兩家一起過年,但我父母家和婆家兩地離得遠,又是不一樣的生活背景和習俗,還是別往一起湊了。

    這麼多年,只有一次回家過年,好在父母身體健康,有哥嫂相陪。

    票不好買,受不了家裡的冷,可能都是藉口吧。

    誰都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終究無法圓滿,大家開心就好。

  • 9 # 逝水流花

    回家,對於在異鄉打拼天下的人來說,不管事業在那個臺階上,春節歸家的心情迫切而又強烈。

    一年的忙碌,往往都是為了歸家。為了遠在家鄉的父母妻兒。即使自己的事業有成,經濟實力雄厚,在異鄉買房買車,也依然會有想回家的那種強烈願望,那清晰地歸家之路,只因為父母,親人在那裡,熟悉的鄉音在那裡,童年的記憶在那裡。自己的根在那裡。

    抹不去內心的這份牽掛總能牽引著自己歸家。所以很慶幸我就生活,長在這裡,即使有過遠行,也總能趕在春節前歸家與家人團聚。

    我少有思鄉苦,始終感受著家的溫暖,所以我珍惜和親人在一起的日子。我希望他們會因為我的存在而開心,而希望我能把自己的這份愛給予在我身邊的每個人。

    其實任何人都該讓自己有更多歸家的機會,不只是春節,在平時,那些忙碌的身影,那些遺忘了父母的身影,那些不過兩三站的路程也省去兜一圈回家看望父母的身影。

    請你們儘可能都地頻繁歸家,給予愛你們的人無限地愛。

  • 10 # 堯小瑤讀書

    結婚8年了,幾乎年年回老公家過年。8年間,生孩子的那年,孩子三個月就沒有回他家過年,就在我家過年的。

    家裡人說,嫁出去的女兒不應在孃家過家。可是,我婆婆家在山東,我家在河北,開車要五六個小時,做高鐵三個小時,加上倒車的時間,一個白天就過去了。我家裡人說兩家離這麼遠,就不用在乎女兒在家過年這件事了。

    我有個大學同學,女的,年三十在孃家過得,嫂子就說女兒不該在家過。結果,同學哭著回家的,心拔涼拔涼地。有人說,這是地方流傳下來的風俗,一直就是這樣的。時代在發展,風俗也要變一變了。兩口子若是離著近,風俗可以沿用;兩口子離著遠,便不用計較這些了。

    有個同事,就是這種情況,一家一年。今年在婆家過年,明年便在孃家過年。事先做好約定,過年前再也不會為了在誰家過年爭吵。

    我們兩口子每年都會為去誰家過年爭辯一番,最終,我都隨了老公的意願。可是,誰的爸媽不是爸媽。你爸媽盼望你回家過年,我爸媽也是同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羊湯裡面放什麼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