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別理我安然

    袁紹是董卓亂國之後、三國鼎立之前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從與董卓分庭抗禮到大招義兵討董,袁紹的影響力、號召力一直是上升的,堪稱“海內人望”;直到討董同盟軍破裂,才慢慢走向下坡路,最終,在官渡一敗塗地,嘔血而亡。

     他的興衰軌跡,可以用“討董興,失士敗”來概括。作為名門之後,袁紹初為虎賁中郎將,後為中軍校尉,與曹操共為西園八校尉,雖然不算顯赫,但也是保衛皇帝的近臣。從討虜校尉蓋勳曾找他商量過“清君側”的行動,以及找大將軍何進的一個親信(張津)勸進殺掉所有宦官的情節,可見袁紹並非一個闇弱之輩,尤其在宦官首領蹇碩被殺後,還能看到宦官勢力依然強大還需要進行掃除上,就能發現此人並非少謀。可惜,何進沒有聽從他吸取竇武欲殺宦官反被宦官所殺的教訓,因為妹妹何太后之故,結果重蹈了竇武的覆轍。

      在何進因為何太后(因其母舞陽君與弟何苗受宦官之賄,為宦官說情)的原因猶豫不定時,袁紹、陳琳和曹操都曾向何進進獻計策。袁紹勸何進盡招四方豪傑,來脅迫太后;陳琳則認為此舉是“掩目盜雀”,不會成功,只能添亂;而曹操則指出,殺宦官,“當誅元惡,一獄吏足矣。”結果,何進偏偏聽了袁紹的話,不僅自己被殺,而且招致董卓進京,亂了天下。從這件事上看,袁紹並非無智,但不及陳琳和曹操有洞見。後來何進雖有機會盡誅宦官,可是心慈手軟,沒能下得了手,最後還是被宦官張讓騙進長樂宮給殺掉了。

      至於其後與董卓分庭相抗,實際上只是血氣之勇,但敢於對抗強者的姿態,不僅為他贏得了聲望,獲得了知名度,併成為亂世裡的一根標杆。幸虧董卓在袁紹逃跑後,聽從謀士所勸,沒有把袁紹逼的太急,反而封了他個郡守,使之安於現狀。

      後來大家要起兵了,拉袁紹做盟主。本來,如果袁紹從此立威,以清除董卓為由一鼓作氣,並非沒有廓清宇內的可能,只因畏懼董軍強大,沒有一個敢先進攻的,日日置酒高會,慢慢就散了。

      同盟雖散,但袁紹還是陸續兼併了一些地方擴充實力,這期間,他用了韓馥手下三個謀士,其一沮授,其次審配,田豐,還收留了一些諸如許攸、逢紀、荀諶,這些人雖謀略不同,但各有毛病,沮授有洞見,卻不恭敬;田豐正直但不阿諛,許攸多智但很貪財,如果各用其長,倒也不錯,可惜,袁紹往往是見其短而不見其長,所以,成了一鍋大雜燴。

      此外,他看不懂真正的對手是誰,他打公孫瓚,連年累月,結果元氣大傷,後來要徵曹操,謀士勸他,以靜制動,他也不聽,原本和袁術都是一族,搞不了團結,反而經常用武,程昱說他,“有並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濟也。”

      曹操和袁紹

      曹操,字孟德,沛華人,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是當年丞相曹參的後人,父親曹嵩。曹操最後投奔了袁紹,這是怎麼回事,曹操和袁紹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漢靈帝之時,曹操官拜太尉,歷經了四代漢帝,曹操嶄露頭角的時候還是震驚全國的黃巾軍起義爆發之際。曹操以騎都尉的身份領兵,同黃埔嵩一道大破了潁川的黃巾軍,為平叛起義軍立下了功勞。後董卓入主洛陽,殘害忠良,曹操刺殺董卓不成反造追殺。曹操逃出洛陽,回到老家聚集了屬於自己的軍隊,這是曹操投奔了袁紹。

      袁紹出生於“四世三公”的世族大家,所以早先的名氣就要比摸爬滾打的曹操來的大。袁紹早年在地方任縣令的時候,就以能幹聞名,當他看到漢室政治日趨黑暗後,在家聚集了眾多的黨人。董卓禍亂洛陽都時,袁紹避禍逃出,後召集天下諸侯組成聯合盟軍西進討伐董卓,其中就包括曹操。奈何盟軍並非齊心,只是嚇跑了董卓,並沒有起到什麼實際性的作用。

      討伐董卓無果後,袁紹巧佔冀州,並令曹操代理關東地區。當袁紹同公孫瓚相互廝殺的時候,曹操抓住了時機迅速發展壯大了自己。期間曹操力排眾議,迎來了東逃的漢獻帝,從而能夠令諸侯,為其政治手段的實現提供了諸多方便。

      當袁紹收拾完公孫瓚後,才發現原本的小弟曹操已經有了威脅之勢,故而集結重兵南下同曹操進行了戰略性的決戰——官渡之戰。因為袁紹的剛愎多疑,優柔寡斷,任人唯親等諸多弊端,導致官渡之戰慘敗,從此一蹶不振。總結一下就是“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 2 # 謙澍剪映

    《三國演義》中的袁紹,手下人才眾多,門生故吏遺天下,因為有這樣的優越條件,所以在討伐董卓時,被當時各諸侯推為盟主。

    但他有個毛病,就是容不得部下比自己高明,所以最後是損兵折將,家破人亡。

    袁紹在官渡戰役中敗給曹操後,軍中將士都說,若聽田豐的話,我們怎麼會遭這等大禍。

    袁紹自己也十分後悔,說:“吾不聽田豐之言,兵敗將亡,今回去,有何面目見之耶,遂命使者拿他的寶劍先往冀州獄中殺田豐。

    田豐在獄中,獄吏來給田豐賀喜,說袁紹不聽你的話,大敗而回,你一定要受到重用了。”田豐說:“那我就要死了。”獄吏說:“人人都在為你高興,你怎麼說要死了?”田豐說:“袁紹外寬而內忌,不念忠誠。若勝而喜,猶能赦我;今戰敗則羞,吾不望生矣”。

    該不該征伐曹操,田豐的見識比袁紹高明,連獄吏按照一般邏輯推理都認為田豐應該受到重用,可是衰紹卻把他殺了。

    袁紹如此“外寬而內忌”,在用人上“表裡不一”,容不得比自己見識高明的人,豈能不敗。

  • 3 # 華夏曆史回顧

    我想許多人都認為,官渡之戰是袁紹敗亡的開始。其實在官渡之戰後,袁紹還是很有實力的。就看曹操平定北方,完全消滅袁家一族,就用了八年時間。足以說明袁紹在河北的影響力。

    在官渡之戰前,袁紹做出了一個決定。就是將幾個兒子,派往各州,管理一方,想要磨鍊他們。但是,當時就有謀士勸諫他說,這樣做將來會導致禍亂。將來如果你不在了,立誰為繼承人,會引起爭端。兄弟之間會引起自相殘殺。袁紹不聽。最有趣的地方是,袁紹派長子袁譚去青州,為都督,就是管理青州的軍事。但是,曹操不懷好意的,以天子之名,將袁譚任命為青州刺史。一下子變成了,管理地方行政,軍事為一體的大員。

    當年袁紹能夠。確立一個準確的繼承人,那麼即使官渡戰敗,四洲的軍事,權力都集中起來,曹操也未必能夠消滅袁家。由於權力的分散,導致做事推脫,效率低下。這也就是自古以來,為什麼王朝都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原因。即使袁紹死後,由一人統領四洲權力,勢力之大,也絕非曹操可比,就不會給曹操可乘之機。

    回看袁紹與臧洪的對話,兩個人說的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袁紹在展示自己的強勢,而臧洪則死死握著大義。臧洪從自己的老上司張超一家被殺開始,就已經不可能再走回頭路了。而袁紹卻依然寄希望於臧洪回頭。在知人心上,袁紹這個主公,比起曹操、劉備實在是差了太多。世家公子哥出身的袁紹,還是有點自我,想當然,雖然心底裡是好的,可是他實在搞不懂臧洪為啥非要這樣以死相對。臧洪和他是兩個世界的人,他賞識臧洪,卻不懂臧洪。

    在亂世談大義是要復出代價的,可願意復出代價的人並不多,因此這就是臧洪最難能可貴之處。而反觀袁紹,一直知道忠義的重要性,所以他心底裡還是希望臧洪認個輸,我袁紹認你臧洪這個人,你只要服個軟一切都好說。可是對臧洪來說,他的價值和生命線就是不能屈服的忠義。在袁紹和臧洪之間,除了殺掉臧洪,再沒有別的路徑可選。可是袁紹還是不死心,袁紹性格中不決斷的一面,再一次顯露了出來。因為這樣的不決斷,袁紹的公審大會才以最慘烈的方式收場,臧洪被殺,而袁紹又一次讓自己的所有屬下心灰意冷。

    在攻曹的路上,田豐不忍心士兵去送死,再次勸阻袁紹。這次袁紹沒有輕易地放過他,把他關進了大牢。可是田豐也不是輕易屈服的人,第三次力諫。這次袁紹想拿他來祭旗,但被人勸住了。經歷了最後一場決戰,官渡之戰後,田豐的主公徹底敗了。這個時候,他才恍然覺得田豐說得話是正確的。他一開始是想把田豐給放了,可轉念一想,說不定這個謀士在暗中譏諷自己的失敗。所幸把田豐給殺了。

    鮑信知道董卓必然禍亂天下,於是勸袁紹襲殺董卓,對袁紹說:“董卓如今手握重兵,肯定心懷不軌,我們如不趁機動手,日後必然吃虧,趁他剛到京都,士卒疲憊,我們對他發動襲擊,一定可以擒拿董卓。”,但袁紹畏懼董卓而沒有行動。在這兒就看出了袁紹為人優柔寡斷,難成大事。他當何進幕僚的時候,勸何進當機立斷,可輪到他自己主事的時候,卻猶豫不決。如果袁紹用聽鮑信的計策,董卓必定被滅,歷史一定改寫,東漢王朝還會延續多年,就不會有後面的群雄逐鹿,三家分立的局面產生了。

  • 4 # 1372751153

    在《三國演義》中,年少時的袁紹是一位有名氣、血氣方剛的少年才俊;而中年的袁紹卻成了一位外強中乾的紙老虎和心無主見、胸無大志的庸主。此外,他也是一個不合格的父親,沒能處理好諸子關係,致其二子相殘,基業速亡。小說中的袁紹形象基本上符合歷史原型,作者羅貫中充分利用《三國志》、《後漢書》等史書中的基本素材, 塑造了這一悲劇人物。袁紹人物形象的塑造對整部小說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起到了陪襯作用,並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也給後世留下了無言的啟示。

  • 5 # 靜逸堂堂主

    《三國演義》中的袁紹,手下人才眾多,門生故吏遺天下,因為有這樣的優越條件,所以在討伐董卓時,被當時各諸侯推為盟主。但他有個毛病,就是容不得部下比自己高明,所以最後是損兵折將,家破人亡。袁紹在官渡戰役中敗給曹操後,軍中將士都說,若聽田豐的話,我們怎麼會遭這等大禍。袁紹自己也十分後悔,說:“吾不聽田豐之言,兵敗將亡,今回去,有何面目見之耶,遂命使者拿他的寶劍先往冀州獄中殺田豐。田豐在獄中,獄吏來給田豐賀喜,說袁紹不聽你的話,大敗而回,你一定要受到重用了。”田豐說:“那我就要死了。”獄吏說:“人人都在為你高興,你怎麼說要死了?”田豐說:“袁紹外寬而內忌,不念忠誠。若勝而喜,猶能赦我;今戰敗則羞,吾不望生矣”。 該不該征伐曹操,田豐的見識比袁紹高明,連獄吏按照一般邏輯推理都認為田豐應該受到重用,可是衰紹卻把他殺了。袁紹如此“外寬而內忌”,在用人上“表裡不一”,容不得比自己見識高明的人,豈能不敗。在這一點上,曹操、劉備、孫權的做法要遠遠好過袁紹,翻開《三國演義》,透過那廝殺征戰的刀光劍影和鼓角爭鳴,孫權登上吳侯的寶座,是在前有袁術之流虎視眈眈,後有劉表等輩嚴重威脅的“夾縫”中謀得的。為了保證並開創父兄留下的大業,他遵循其兄孫策“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的遺囑,緊緊團結原來一班老的文臣武將,同時張榜招賢,廣羅人才,“視新人同於舊僚”,終於改變了自己的劣勢,實現了雄踞江東的宏願。對此,連曹操也發出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嘆。

  • 6 # 海觀世界

    《三國演義》中的袁紹,手下人才眾多,門生故吏遺天下,因為有這樣的優越條件,所以在討伐董卓時,被當時各諸侯推為盟主。但他有個毛病,就是容不得部下比自己高明,所以最後是損兵折將,家破人亡。袁紹在官渡戰役中敗給曹操後,軍中將士都說,若聽田豐的話,我們怎麼會遭這等大禍。袁紹自己也十分後悔,說:“吾不聽田豐之言,兵敗將亡,今回去,有何面目見之耶,遂命使者拿他的寶劍先往冀州獄中殺田豐。田豐在獄中,獄吏來給田豐賀喜,說袁紹不聽你的話,大敗而回,你一定要受到重用了。”田豐說:“那我就要死了。”獄吏說:“人人都在為你高興,你怎麼說要死了?”田豐說:“袁紹外寬而內忌,不念忠誠。若勝而喜,猶能赦我;今戰敗則羞,吾不望生矣”。 該不該征伐曹操,田豐的見識比袁紹高明,連獄吏按照一般邏輯推理都認為田豐應該受到重用,可是衰紹卻把他殺了。袁紹如此“外寬而內忌”,在用人上“表裡不一”,容不得比自己見識高明的人,豈能不敗。在這一點上,曹操、劉備、孫權的做法要遠遠好過袁紹,翻開《三國演義》,透過那廝殺征戰的刀光劍影和鼓角爭鳴,孫權登上吳侯的寶座,是在前有袁術之流虎視眈眈,後有劉表等輩嚴重威脅的“夾縫”中謀得的。為了保證並開創父兄留下的大業,他遵循其兄孫策“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的遺囑,緊緊團結原來一班老的文臣武將,同時張榜招賢,廣羅人才,“視新人同於舊僚”,終於改變了自己的劣勢,實現了雄踞江東的宏願。對此,連曹操也發出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嘆。

  • 7 # 錦繡河山688

    袁紹雖說是漢末的群雄之一,其實他當不起這個稱號,他心無大志,不會用人,不聽忠言,遇事優柔寡斷,是志大才疏之人,在接班人問題上廢長立幼,也是個不智之人。

  • 8 # HK君

    《三國演義》中的袁紹和歷史上的袁紹比較接近,袁紹出身四世三公,簡單說,就是一個官二代、官N代,在東漢那樣混亂的局面下,到他這裡算是一個最終了結了。

    1.宣言儒家思想,搞人治,不按法治辦事。

    在繼承人上,袁紹的問題不在廢長立幼,他將三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一個侄子(高幹)分別管理青州、幽州、冀州和幷州,分散自身統治集團的力量,為官渡之戰以後的內亂埋下伏筆。這時候,就算是袁紹立袁譚為繼承人,但是四州各歸一人掌管,袁譚也無能為力啊。

    2.在官渡之戰時,缺乏明斷。

    田豐、沮授的話不聽,許攸的提醒不顧,還把他逼向曹操那邊,導致最終戰敗。而且他還把關在牢裡面的田豐給殺了,自毀長城!沮授又在官渡之戰中被俘,袁紹也沒有給他兒子留下什麼人才。

    3.家族方面,袁家內鬥嚴重。

    先有袁紹和他兄弟袁術內鬥,後有袁紹的兒子袁譚、袁尚內鬥,一家人都團結不了,還指望著他們能打敗曹操這個勁敵?

    袁紹和袁術就是官宦世家的典型代表!

  • 9 # FilmCutter

    袁紹優柔寡斷、外寬內忌且無遠見,個性及判斷上諸多缺點禁不起真正的挑戰,終致大業敗亡。

    評價:

    1、“紹繁多禮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也。”

    譯文:袁紹喜歡擺排場,做什麼事都很煩躁,但是主公你做什麼事不會拖,非常自然。這一點在亂世中是尤為可貴的,所以主公你比袁紹強。

    2、“紹以逆動,公以順率,此義勝也。”

    譯文:袁紹是違抗大道,但是主公你是受朝廷指派的,名正言順,所以你勝在道義上。那時候漢朝在很多人心中仍然是正統,天下民心也都歸附。

    3、“漢朝自桓靈以來,政失以寬,紹以寬濟,公以猛糾,此治勝也。”

    譯文:漢朝從桓帝、靈帝以來施政太寬,袁紹做事太過仁慈,而主公你施政嚴猛,這在治理上就勝了。

    4、“紹外寬內忌,所任多親戚,公外簡內明,用人唯才,此度勝也。”

    譯文:袁紹表面非常寬宏大諒,但是實際內心非常猜忌,但是主公內心還是外表都非常的直爽,用人只看才華,這就在氣量上贏了。

    5、“紹多謀少決,公得策即行,此謀勝也。”

    譯文:袁紹此人有很多計謀但是不去實行,優柔寡斷,但是主公你得到計謀就去執行,非常幹練,這在謀略上就贏了。

    袁紹生平軼事典故

    1、寶刀思召

    袁紹在黎陽時,曾夢見有一神授一寶刀,等醒了之後,寶刀果然在臥所,銘曰思召。袁紹解銘說:“思召,正是一個紹字。 ”

    2、任俠放蕩

    袁紹和曹操少年時都喜歡仿效俠客的作為。他們為了看人家新婚,潛入人家的園中,晚上大叫“小偷來了!”屋裡人都出來了,曹操便抽劍劫持新婦,和袁紹往回走,找不著路了,跌到荊棘中,袁紹爬不出來,曹操又大叫:“小偷在這!”袁紹急忙跑了出來,二人才沒被抓住。 [92]

    袁紹曾經讓人晚間用劍刺曹操,第一劍刺往下了,沒中,曹操想他再來一劍必定要高,他便緊貼床上,劍果然高了。

    3、身世探究

    據裴松之注引用《英雄記》曰:“紹生而父死,二公愛之。幼使為郎,弱冠除濮陽長,有清名。遭母喪,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頉廬六年。禮畢,隱居洛陽,不妄通賓客,非海內知名,不得相見。”

    裴松之案:“魏書雲‘紹,逢之庶子,出後伯父成’。如此記所言,則似實成所生。夫人追服所生,禮無其文,況於所後而可以行之!二書未詳孰是。”

    其中“則似實成所生”更為重要,說明並非是袁紹過繼給袁成,而就是袁成所生。但是疑問也出來了。既然是袁成所生,為什麼還會叫“逢之庶子”?袁紹的弟弟袁術傳中說:“(袁術)袁紹從弟也,同父而異母……”

    由此可見,袁紹的父親應為袁逢,而根據“出後伯父成”一句話便可以得出,他的母親可能“在”袁成家裡。因此袁紹的親生父親很有可能便是袁逢,但是袁逢或許是和他袁成家中的某位女性成員“野合(不符合倫理的婚姻)”,因為生下了袁紹。或者說袁紹正是袁逢的私生子。

    然而袁成並無子孫,所以才默許了袁紹是自己的兒子。而等到袁成死了,袁逢又不好意思真的讓自己的兄長絕了後,所以只得與袁紹叔侄相稱。

  • 10 # 大齡單身青年農村小王

    要想了解袁紹是個怎麼樣的人,首先從袁紹生平事蹟看起。不以成敗論英雄。從客觀的角度去淡看袁紹的一生。袁紹家世顯赫四世三公。門庭故吏遍天下。從官渡之戰,曹操與袁紹的談論之中。我們可以瞭解到。袁紹從小到大一直都是這些貴族子弟之中官宦子弟之中核心人物。非常的有影響力。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十常侍亂政。大將軍何進引董卓入京。我們都知道何進屠夫出身,沒有什麼治國能力。靠外戚身份。,當上了大將軍,而像何進提議讓董卓進京勤王的正是袁紹。董卓進京以後,天下大亂,袁紹可以說是禍首。18路諸侯討伐董卓之時。因孫堅率先攻入洛陽奪得傳國玉璽。而與之反目攜劉表截殺孫堅,董卓敗逃長安之時因擔心曹操追上董卓奪得大功而不協助曹操致使曹操孤軍深入而大敗。在天子蒙難之時未採納良謀迎回天子。官渡之戰因一小兒生病而貽誤最佳戰機置手下將士性命於不顧。 在曹操斷糧之際未採用謀士之言使許攸投敵致使官渡之戰大敗,一方霸主,轉眼之間淪為殘寇,縱觀袁紹的一生。自負。少謀。昏庸。見利而忘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姻裡丈夫和妻子相敬如賓好嗎?